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血小板对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为我院78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住院患者,按照血小板计数分为两组,A组为20×109/L<PLT<50×109/L,B组为PLT<20×109/L。两组患者均进行了血小板治疗。在前及后24小时检测患者血小板计数,计算血小板计数增加校正值和血小板回收率,评估两组患者血小板疗效。结果与A组比较,B组的CCI和PPR明显增高(P<0.05)。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血小板时应结合病情和血小板计数做出正确决定。

  • 标签: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 疗效 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中血小板减少及其他微粒的临床检验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脑梗死、急性白血病化疗后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各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仪对所有人员的血小板微粒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冠心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微粒数与健康者相比明显高出很多,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急性白血病化疗后患者与健康者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诊断血栓性疾病时通过检测血小板微粒数,可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 标签: 血小板 微粒 血液 临床检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硬化患者凝血指标与血小板参数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选取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接受治疗的肝硬化患者70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70例,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组,健康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小板参数(PLT、PCT、MPV、PDW)和凝血指标(TT、PT、APTT、FIB)数据。结果和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患者PCT、PLT明显增加,PDW、MPV明显减少,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指标和血小板可以反映出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不正常的情况,为肝硬化患者的出血状况作分析,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肝硬化 凝血指标 血小板 参数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心护理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5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进行精心的护理,进行严密的临床观察,加强出血护理,尤其是颅内出血的观察及护理,积极做好用药护理和心理护理,总结护理经验,报告护理体会。结果50例患儿,1例转院,1例并发颅内出,其余48例均治愈出院,临床治疗效果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8%。结论良好的护理对该病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患儿的精心护理,能有效的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 标签: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儿童 特发性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创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增多的表现原因,对比临床参考文献和其他观点信息,得出有效结论。方法采用Meta分析法,搜集整理有关于创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术、血小板增多变化的参考文献,对符合对比研究的病案展开分析,确定术后血小板增多的原因,以及治疗技术的根本性影响。结果符合研究标准共6篇参考文献,201例病例,均采用不同种类抗血小板黏附、聚集的抗凝治疗,行脾切除术后1周、2周血小板上升,3周、4周后血小板逐渐呈下降变化,总治疗有效率为95.34%。结论腹腔镜脾切除术在临床实践中的服务优势体现在高效、安全上,围绕术后血小板增多的Meta分析研究结果对创伤性脾破裂医疗工作有前瞻性理论指导作用。

  • 标签: 创伤性脾破裂 脾切除术 血小板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分析大量输血后对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所接收的38例大手术需大量输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均予以大量输血,之后对比输血前与输血后的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变化,且对其凝血功能进行观察。结果输血前后的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相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的TT、PT、APTT指标均比输血前长,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在大量输血后,其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水平将显著降低,且将影响到凝血功能;因此,需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处理,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大量输血 纤维蛋白原 血小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液泵在加温20%甘露醇中与传统重力对比的优越性。方法将本科2015年1月~2015年4月在门诊甘露醇的96例次患者,按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每组。均由经验丰富的护士选择粗、直、弹性好且避开关节及静脉瓣的上肢血管,20%甘露醇125ml。观察组将20%甘露醇加温至35~37℃后,使用输液泵控制速度快速输入,对照组采用传统抬高液体瓶,常温液体的方法进行结束观察30min让患者离开。观察两组在输液速度、静脉炎的发生、用药后排尿时间及患者舒适度方面的情况。结果观察组48例患者均在14.7min滴注完成,发生静脉炎1例次,排尿时间为20±3.5min,患者诉过程中手臂轻度酸胀6例次,无重度酸胀及疼痛。对照组21例次在未加压情况下15min内完,7例次经加压后15min内完,18例次经加压无法忍受静脉胀痛拒绝加压后超过20min完,发生静脉炎3例次,排尿时间均在25min以上,其中18例次30min内未排尿,过程中41例次患者诉上肢酸胀,其中8例次为轻度酸胀,17例次为中度酸胀,12例次为重度酸胀,4例次诉难以忍受。两组均未发生药液外渗及重新穿刺情况。观察组在静脉炎发生率、用药效果及患者舒适度方面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温20%甘露醇使用输液泵加压静脉输入,较常温传统重力静脉输入法,静脉炎发生明显减少,速度易控制,不但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而且保证了药物疗效。

  • 标签: 甘露醇 输液泵 加温 静脉炎 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汤对肠癌化疗造成的血小板抑制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加味四逆汤+FOLFOX4化疗治疗组和FOLFOX4化疗对照组,观察加味四逆汤在恢复骨髓造血、调节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等方面的疗效。结果治疗组PLT的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WBC和HB的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主症及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加味四逆汤联合治疗能有效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保护骨髓造血和提高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患者生存时间。

  • 标签: 附子理中汤 血小板减少 骨髓抑制 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1用于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2月~8月诊治的恶性血液疾病患者54例进行分析,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各27例,研究组患者在化疗后进行白细胞介素11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小板指标参数值。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均好于对照组。结论在恶性血液病化疗后采用白细胞介素11进行治疗能够缓解血小板减少的情况,促进血小板的生成,预防血小板下降的危险情况,临床治疗意义积极。

  • 标签: 白细胞介素11 恶性血液病 化疗 血小板减少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动态颅内监测联合微量泵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12年4月至2015年1月前来我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患有脑出血的患者204例,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2例,观察组采用动态颅内压监测联合微量泵尼莫地平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不给予动态颅内压监测,采用与观察组相同微量泵尼莫地平法进行治疗,治疗周期均为2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3个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后治疗后30d、治疗后90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都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后治疗后30d、治疗后90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都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及住院时间都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动态颅内压监测联合微量泵尼莫地平法治疗脑出血结果显著优于采用单一微量泵尼莫地平法治疗法,适合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实验室特征进行分析,进而有效避免在临床诊断中出现误诊现象。方法采集EDTA-PTCP患者EDTA与枸橼酸钠抗凝的静脉血,在全血细胞分析仪上进行检测,并使用显微镜对EDTA及枸橼酸钠抗凝血涂片进行检测。并对患者的指血进行手工PLT计数。结果经比较,EDTA抗凝法计数PLT与枸橼酸钠抗凝法及手工法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DTA抗凝法计数PLT显著低于枸橼酸钠抗凝法及手工法,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DTA可导致PLT假性减少,在常规使用过程中,应当选用枸橼酸钠抗凝血检测及人工计数的方式进行PLT的确认,进而有效减少误诊或漏诊现象。

  • 标签: 依赖性 假性血小板减少 诊断 抗凝法 枸橼酸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手术术中自体血回的护理配合。方法总结2015年01月01日起至2015年05月30日我院手术室行脊柱外科手术并在术中应用自体血液回补充术中失血的病人20例,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中进行以下护理配合并密切观察病情,避免自体血液回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结果20例病人均手术顺利,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于术后顺利出院。结论自体血液回只要护理配合恰当,就能达到在脊柱外科手术中迅速补充失血,避免自体血液浪费,减轻病人经济负担的目的。

  • 标签: 脊柱外科手术 自体血液回输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对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采用雾化吸入与纤维支气管镜局部药联合治疗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本组收集我院接诊的患支气管内膜结核的8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通过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研究组40例患者则给予雾化吸入与维支气管镜局部药联合治疗,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经积极的治疗及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对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采用雾化吸入与纤维支气管镜局部药联合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医护人员需做好患者的整体护理工作,以确保治疗效果。

  • 标签: 支气管内膜结核 雾化吸入 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注药 护理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