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多数肿瘤细胞都表现出染色体的不稳定。有丝分裂过程中动粒-微管是否正确结合与染色体的稳定性有重要关系。Ndc80复合体由Ndc80,Nuf2,Spc24和Spc25组成,它们在动粒-微管的结合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采用生物信息学手段来分析代表真菌、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共17种生物的Nuf2基因的分子进化情况,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参与染色体分离和肿瘤发生的作用机理提供资料。

  • 标签: 染色体 动粒 微管 Ndc80复合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本地区361例疑似生殖器疱疹(GH)患者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脱氧核糖核酸(DNA)检测情况,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和不同季节阳性检出率的差异,为防治HSV-2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对2017年8月-2018年1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疑似GH患者,采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SV-2DNA,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男性占72.30%,女性占27.70%,平均年龄(39.38±13.38)岁,总阳性检出率36.29%,其中男性组阳性检出率34.87%,女性组阳性检出率40.0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阳性检出率不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秋季组阳性检出率34.16%,冬季组阳性检出率38.9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地区HSV-2感染集中于性活跃人群,男女感染比例相当,不同年龄和秋冬两季阳性检出率差异不显著。因此,对所有高危人群及感染性伴侣要随时进行HSV-2的筛查和防治。

  • 标签: 生殖器疱疹 单纯疱疹病毒Ⅱ型 病毒核酸检测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摘要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elllymphoma/leukemia2,Bcl-2)是一种抗凋亡基因,其在调控线粒体凋亡通路中起着重要作用,与各种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分化、转移、预后及治疗密切相关。Bcl-2与乳腺癌患者中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正相关,与组织分级负相关,bcl-2高表达使乳腺癌的预后更好。通过对Bcl-2的深入研究,能够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 标签: 乳腺癌 细胞凋亡 Bcl-2 乳腺癌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HER2基因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IHC)、FISH方法对117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的HER2基因进行检测。结果IHC-、1+、2+、3+与FISH结果符合率分为100%、2.9%、25%、90.3%。结论FISH是一种准确可靠的HER2基因检测方法。

  • 标签: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HER2 免疫组化 荧光原位杂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学习记忆机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人们发现七氟醚麻醉药对动物空间学习和记忆的能力影响持久。NMDA受体其中的NR2B亚基被命名为聪明基因,在成熟神经元的长时程增强活动中有着重要作用,它与学习记忆能力的关系密不可分。

  • 标签: 七氟醚 NR2B亚基 LTP 学习记忆 突出可塑性。
  • 简介:摘要ERCC2基因主要是指DNA损伤修复途径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是最常见的治疗手段,但同时铂类药物耐药也是致使该方法治疗失败的主要因素。通过对ERCC2基因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在非小细胞肺癌铂类耐药中的作用,对进一步认识铂类耐药机制有着非常重要的机制,现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就两者的研究予以综述。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DNA损伤修复 ERCC2/XPD 铂类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阻塞性黄疸患者肝细胞凋亡及bcl-2基因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原位DNA末端标记法检测肝细胞凋亡指数,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cl-2基因表达情况。结果阻塞性黄疸患者肝细胞凋亡指数及bcl-2基因表达均明显高于无黄疸者。黄疸较轻时,bcl-2基因大量表达,凋亡指数就较低。随着黄疸加深,肝细胞的bcl-2基因表达减弱,凋亡指数就升高。结论肝细胞凋亡存在于阻塞性黄疸患者肝脏中,阻塞性黄疸患者肝细胞有bcl-2基因表达,bcl-2基因对肝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

  • 标签: 阻塞性黄疸 细胞凋亡 肝脏 bcl-2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环氧化酶2(COX-2基因多态性与口腔癌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口腔癌患者中选出50例为病例组,并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50例为健康组,对两组对象进行环氧化酶2基因多态性的检测,结果在COX-2的四个基因型(-1195A>G、8473T>C、-765G>C、1795G>A)分布方面病例组与健康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氧化酶2(COX-2基因多态性与口腔癌的发生风险之间不具备相关性。

  • 标签: 环氧化酶2 基因多态性 口腔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两例脊髓性肌萎缩伴呼吸窘迫1型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基因检测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两例SMARD1患儿的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及家族基因检测报告等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两例患儿均在6月龄内出现四肢肌力低下,逐渐出现呼吸衰竭表现;胸片提示膈膨升;一例患儿气管镜提示气管软化;免疫球蛋白μ结合蛋白2(IGHMBP2)基因检测发现位点突变c.1737C>A及新发位点突变c.688C>G。结论SMARD1是一种儿童罕见的常染色体隐形遗传病,与脊肌萎缩症临床表现相似,但具有起病急、进展快,容易导致周围性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的特点;IGHMBP2基因检测是诊断SMARD1的主要手段。

  • 标签: 脊髓性肌萎缩伴呼吸窘迫1型 IGHMBP2 膈肌麻痹 呼吸衰竭 基因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癌基因bcl-2与神经生长因子(NGF)联合应用对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的协同作用。方法培养PC12细胞至对数生长期,用100感染复数(multiplicityofinfection,MOI)的携带bcl-2基因的慢病毒质粒及未携带bcl-2基因的慢病毒质粒感染PC12细胞。再将其分为A、B、C、D、E、F六组,A组为bcl-2-PC12细胞培养液中不加H2O2及NGF(bcl-2-PC12组);B组为bcl-2-PC12细胞培养液中加H2O2(bcl-2-PC12+H2O2组);C组为bcl-2-PC12细胞培养液中加H2O2及NGF(bcl-2-PC12+H2O2+NGF组)。D组为NC-PC12细胞培养液中不加H2O2及NGF(NC-PC12组);E组为NC-PC12细胞培养液中加H2O2(NC-PC12+H2O2组);F组为NC-PC12细胞培养液中加H2O2及NGF(NC-PC12+H2O2+NGF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采用BCA(bicinchoninicacid)法检测bcl-2基因表达蛋白浓度,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细胞凋亡率较D组低(u=2.16,0.02<P<0.05),B组较E组低(u=2.38,0.01<P<0.02),C组较B组低(u=2.27,0.02<P<0.05)及较F组低(u=2.83,0.02<P<0.05),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A组bcl-2基因表达蛋白浓度高于D组(t=2.87,0.005<P<0.002),B组高于E组(t=2.75,0.01<P<0.05),C组高于B组(t=2.16,0.02<P<0.05)及F组(t=2.23,0.02<P<0.05),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结论bcl-2基因及NGF均对正常神经细胞的凋亡有抑制作用,能够增强神经细胞的抗损伤能力,二者联合应用时具有协同作用。

  • 标签: bcl-2基因 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细胞 凋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并包装大鼠Six2基因过表达慢病毒及建立稳定过表达Six2基因的MES23.5细胞株。方法采用RT-PCR方法扩增Six2基因片段并将其连接于含有嘌呤霉素抗性的pLV-CS2.0-N-HA载体质粒,采用慢病毒包装四质粒系统(pRRE/pVSVG/pREV/pLV),用转染试剂Lipofectamine2000将四质粒按一定比例转染293T细胞;收集慢病毒上清并感染MES23.5细胞株,嘌呤霉素筛选稳定表达Six2的MES23.5细胞株,Westernblotting检测Six2蛋白的表达。结果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结果表明在900bp处有一明显条带;Six2测序结果显示序列与genebank上的序列完全一致;嘌呤霉素筛选病毒感染的MES23.5细胞,传代筛选第5代后细胞几乎无死亡现象;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在分子量为23.4kDa处有相应条带。结论成功构建过表达Six2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得到了较高滴度的病毒悬液;建成稳定表达Six2基因的MES23.5细胞株,此研究为进一步探讨Six2基因的功能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工具。

  • 标签: Six2 慢病毒 载体构建 过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C33a细胞和Hela细胞中转录因子RUNX2对促凋亡基因Bi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C33a细胞和Hela细胞均分为对照组和过表达RUNX2组,构建RUNX2质粒并转染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RUNX2和Bim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宫颈癌C33a细胞过表达组RUNX2mRNA上升了41.2%(P<0.05),而BimmRNA下降了31.83%(P<0.05);宫颈癌Hela细胞过表达组RUNX2mRNA较对照组上升了61.72%(P<0.05),BimmRNA下降了40.01%(P<0.05),说明成功过表达RUNX2基因,过表达的RUNX2抑制了Bim的mRNA表达。结论宫颈癌细胞中RUNX2能够抑制Bim的表达,可能藉此途径抑制细胞凋亡促进肿瘤进展。

  • 标签: RUNX2 宫颈癌 Bim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与分析宫颈癌组织中Ras相关区域家族2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同时分析Ras相关区域家族基因甲基化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关系。方法选取本院所收治的92例宫颈癌患者和7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及50例正常宫颈组织人群进行研究,并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对研究对象的Ras相关区域家族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进行检测。结果经检测和统计分析,宫颈癌组织中Ras相关区域家族基因甲基化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及宫颈上皮内瘤变(P<0.05)。Ras相关区域家族甲基化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性(P<0.05)。Ras相关区域家族甲基化与年龄、组织分级、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无相关性(P>0.05)。结论临床上,Ras相关区域家族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为常见情况,同时其可能与临床宫颈癌发生及淋巴结转移存在紧密联系,进而临床宫颈癌分子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Ras相关区域家族 甲基化 宫颈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阐明KCNJ11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以PubMed、CNKI、VIP等为搜索数据库,检索2013年10月以前发表的有关KCNJ11E23K基因多态性与T2DM相关性的随机病例对照研究,并用stata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符合条件的文献,数据合并结果显示,病例组K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的高OR=1.1695%Cl(1.10-1.23)(P=0<0.01)结论KCNJ11E23K基因多态性与T2DM发病风险相关,其等位基因K可能是T2DM发病的危险因子。

  • 标签: 2型糖尿病 meta分析 KCNJ11 E23K 基因多态性
  • 简介:摘要目的将健脾益气通络中药应用于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中,分析对其肾组织nephrin、CD2AP基因表达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参考随机法分成左肾切除组、糖尿病肾病模型组、洛汀新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一组收入10只,除左肾切除组外,余五组均构建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并对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开展对应剂量的健脾益气通络中药灌胃,洛汀新组开展洛汀新灌胃,对左肾切除组、糖尿病肾病模型组开展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检测六组nephrin、CD2AP基因表达情况。结果糖尿病肾病模型组的nephrin吸光度测定值、CD2AP吸光度测定值与左肾切一除组对比均降低,P<0.05,有数据检测统计学意义,各个治/一疗组的nephrin吸光度测定值、CD2AP吸光度测定值与糖尿病肾病模型组对比都增加,P<0.05,有数据检测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开展健脾益气通络中药治疗能促使nephrin、CD2AP基因表达增加。

  • 标签: 健脾益气通络中药 糖尿病肾病 大鼠 nephrin CD2AP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甘肃道地药材党参、黄芪、当归为基础形成不同组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模型大鼠进行干预治疗。通过对分子生物学指标的影响,即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PLGC)敏感及特异基因CDX2的表达,探讨不同辨证治法的作用靶点和作用强弱的异同,为临床更准确地立法组方,选择用药,提高疗效提供依据。方法将70只Wistar大鼠中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空白组(分10只大鼠),造模组(分60只大鼠);空白组(常规饲养,每日灌胃生理盐水2ml),造模组按照以上造模方法进行造模,大概第16周,判断造模成功后,在存活的造模组中把大鼠再随机分为模型组、益气健脾组、益气健脾燥湿组和益气健脾化瘀组(各组10只大鼠),模型组予生理盐水(2ml/只)、益气健脾组、益气健脾燥湿组和益气健脾化瘀组开始分别给予中药制剂2.7g/kg、5.4g/kg、5.4g/kg灌胃满16周后,处死全部大鼠,取材处理。结果治疗组干预均可以使CDX2的表达减少,与模型大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气健脾化瘀方要优于其它药物。结论各组中药均可以通过减少胃黏膜组织CDX2的表达达到对胃癌前病变的治疗作用,其中益气健脾化瘀方治疗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作用要明显优于其它方。

  • 标签: 慢性萎缩性 胃癌癌前病变 CDX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表观遗传学抑制剂(SPB)预处理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脊髓组织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80只大鼠随机分成两组正常对照(NC)组、脱乙酰化酶抑制剂组(SPB)组;采用改良式Allen法构建大鼠脊髓损伤模型,采用RT-PCR检测SCI后基因bcl-2的mRNA表达变化。结果NC组bcl-2mRNA在脊髓损伤后2h、8h、24h、7d和28d均有表达,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升高,24h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而SPB组bcl-2mRNA在各时间点的表达均明显升高,与NC组相比,各时相点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PB可以促进脊髓损伤后bcl-2基因表达水平升高,可能是对脊髓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 标签: 大鼠 脊髓损伤 SPB bcl-2 基因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