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自锁托槽在拔牙矫治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接受拔牙矫治正畸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矫治器具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直丝弓矫治器进行正畸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自锁托槽进行正畸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扩弓后牙齿变化进行比较,并对其矫治时间进行记录。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矫治前的第一前磨牙间宽度,第二前磨牙间宽度,UI-SN,UI-NA等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但扩弓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测定结果均显著升高,与扩弓前以及扩弓后的对照组患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尖牙宽度在扩弓前后均未见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矫治时间分别是(10.21±1.33)个月和(14.75±1.98)个月,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拔牙矫治正畸治疗中应用自锁托槽不仅可以降低弓丝与托槽槽沟间的摩擦力,而且扩弓效果好,矫治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自锁托槽 直丝弓矫治器 非拔牙矫治正畸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亚历山大矫治技术治疗安氏Ⅰ类拔牙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安氏Ⅰ类拔牙患者,共4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亚历山大矫治技术治疗,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的上牙弓长度、下牙弓长度、上尖牙宽度、上第一磨牙宽度、上第一前磨牙宽度、上第二前磨牙宽度以及下尖牙宽度、下第一磨牙宽度、下第一前磨牙宽度、下第二前磨牙宽度均明显比治疗前的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的正畸总疗程为(20.3±4.5)个月;上下弓丝更换为镍钛方丝所用的时间分别为(2.5±1.3)个月和(2.4±1.2)个月。结论亚历山大矫治技术治疗安氏Ⅰ类拔牙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牙弓长度、宽度,矫治效果好。

  • 标签: 亚历山大矫治技术 安氏Ⅰ类 非拔牙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女性患者,初诊年龄13岁5个月,因牙齿排列不齐要求矫治,临床诊断牙型Ⅲ类,骨骼型Ⅲ类(上颌后缩、下颌正常型)。因其下颌缺失两个切牙,初始牙模的Bolton指数只有76.7%,上颌牙列前牙区严重拥挤,综合考虑,必须拔牙。正畸拔牙有多种模式,需要从多个方面确定具体拔除哪一个牙齿,需要有个性化理念。根据检查及诊断,最终决定采用减数拔除上颌两个侧切牙的方案,经15个月的方丝弓矫治技术治疗,疗效满意。

  • 标签: 矫治 拔牙减数 上颌侧切牙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正畸拔牙矫治对牙弓及基骨弓宽度影响,探讨拔牙矫治后牙弓的变化规律。方法通过联合检索中国医学资料数据库(CMB)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获得拔除44+44正畸治疗病例的模型测量研究论著,并进行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有8篇,都为近年来的文章,对于基骨弓宽度变化一致,但对于牙弓宽度变化不一致。结论目前国内模型测量研究大都采用游标卡尺和分规人工测量的方法,检测精度不高。

  • 标签: 拔牙矫治 牙弓测量 正畸治疗 模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将J钩治疗用于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拔牙矫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09-2010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20例,对患者采取矫正治疗,在治疗的同时配合使用J钩帽口向外牵引,同时关闭拔牙间隙,并且拉尖牙到远中的适当位置。结果所有20例患者通过治疗后面型均取得显著改善,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且后牙建立了良好的磨合关系。结论将J钩治疗用于安氏Ⅱ1错畸形拔牙矫治中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面型,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J钩 安氏Ⅱ1 拔牙矫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拔牙与不拔牙对正畸治疗后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对我院进行正畸治疗的12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治疗过程中是否拔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进行拔牙治疗,实验组不拔牙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压根吸收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后827例牙根等级分布0级,占84.3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115例牙根等级分布1级,占11.75%;35例牙根等级分布2级,占3.61%;3例牙根等级分布5级,占0.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拔牙对正畸治疗后压根吸收影响较大,容易加重压根吸收,影响患者治疗预后,因此治疗过程中在不影响疗效情况下尽可能轻力矫治,缩短治疗时间。

  • 标签: 拔牙 不拔牙 正畸治疗 牙根吸收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下颌阻生智齿患者中传统器械拔牙与微创拔牙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此次抽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我所医治的下颌阻生智齿患者(100例)当分析的对象,以入院顺序分乙组、甲组,每组50例。此次研究乙组是传统器械拔牙,研究甲组是微创拔牙,总结并发症、术后消肿时间和手术时间。结果甲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12.0%)小于乙组(34.0%),有统计学意义(χ2=6.832,P=0.009)。甲组的术后消肿时间(3.10±1.01)d短于乙组(5.37±1.11)d,有统计学意义(t=10.696,P=0.000)。甲组的手术时间(13.20±1.30)min短于乙组(26.80±1.20)min,有统计学意义(t=54.357,P=0.000)。结论在下颌阻生智齿患者的治疗中,同传统器械拔牙相比,微创拔牙的手术时间短、安全性高,且患者术后快速消肿。

  • 标签: 下颌阻生智齿 传统器械拔牙 微创拔牙 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牙列错颌畸形的效果和优势。方法对在我院口腔科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的58例牙列错颌畸形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并以年龄、性别、矫治前模型PAR指数等配对的42例采用方丝弓矫治器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治疗后PAR指数和矫治完成时间。结果两组前牙排列、中线、覆盖、覆颌、咬合关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后牙排列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AR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安氏I类、Ⅱ类和Ⅲ类矫治完成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丝弓矫治技术可简化操作,提高后牙排列整齐度,缩短矫治时间,是错颌畸形患者较理想的矫治技术。

  • 标签: 直丝弓 牙列错颌 矫治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拔牙术后出血的临床护理心得。方法本次病例对象为我院自2014年2月以来所收治的75例拔牙术后出血患者,按照顺序编码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周全细致的护理。评价(1)满意率;(2)止血时间、患者焦虑评分。结果(1)干预组患者满意率显著比常规组高,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2)干预组止血时间、患者焦虑评分显著比常规组好,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拔牙术后出血给予周全细致的护理,可有效止血,减轻患者焦虑感,提升其满意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拔牙术后出血 临床护理心得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评价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RPE)配合固定矫治矫治骨性111类反合的疗效,探讨治疗骨性111类反合的有效方法。方法40名骨性111类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20名患者应用前方牵引结合RPE配合固定矫治器进行治疗,对照组20名患者单纯应用固定矫治器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平均7周反合症状改善,对照组平均20周反合症状改善。结论采用前牵引结合RPE配合固定矫治器治疗骨性111类错合,能够尽快改善反合症状,顺利进行下一步治疗,疗程缩短,是临床高效矫治骨性111类错合的一种方法。

  • 标签: 前牵引器 快速扩弓 固定矫治器 骨性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眼簧与固定矫治器联合应用进行单侧后牙扩弓,治疗单侧后牙反牙合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恒牙列早期单侧后牙反牙合病例9例,男4例,女5例,年龄12~16岁,平均14.5岁,应用四眼簧扩弓矫治器配合直丝弓矫治器进行治疗,对治疗前后模型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治疗后单侧后牙反牙合纠正,治疗效果满意。模型分析显示,反牙合侧治疗前后第一磨牙近中腭尖及第一、二前磨牙腭尖到腭中缝的距离变化均较正常侧明显,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四眼簧配合固定矫治器治疗单侧后牙反牙合,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单侧后牙反牙合 四眼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Myobrace矫治器在混合牙列期前牙反牙合矫治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前牙反牙合患者26人,其中男12人,女14人,年龄6~11岁,平均8.6岁。初始时分别佩戴合适型号的软质Myobrace矫治器,然后更换硬质矫治器。结果26个儿童中有19人反牙合解除,前牙有浅覆牙合、浅覆盖(平均9.2月)。有7名较之前有明显改善。结论Myobrace矫治器对混合牙列期反牙合的矫治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Myobrace矫治器 混合牙列期 前牙反牙合 矫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老年患者拔牙的特点。方法对拔牙患者进行正确评估,实施心理与健康宣教,局麻术、拔牙术及术后观察。结果443例拔牙的主要原因是牙周病和龋齿(牙周病男性明显>女性龋齿女性>男性)。结论对社区病人正确评估全身情况,进行卫生宣教,采用安全有效的局麻术和娴熟的拔牙术是社区病人安全拔牙的保证。

  • 标签: 社区口腔门诊 老年患者 拔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微创漏斗胸矫治术治疗漏斗胸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36例漏斗胸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总结。结果经过对患者的细心护理和专科处理,全部患者均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康复出院。结论改良微创漏斗胸矫治术是治疗漏斗胸首选方法,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全面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及时有效的专科处理技巧,就能确保漏斗胸患者顺利地度过围手术期,迅速康复。

  • 标签: 微创 漏斗胸 矫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用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上颌个别前牙后天缺失症。方法临床选择16例(男6,女10)安氏Ⅰ类和Ⅱ类错牙合患者,以头影测量和模型分析为依据,施用直丝弓矫治技术结合邻面磨除釉、拨牙等单纯正畸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根据不同的适应证,采用上述矫治方法,使最后的矫治结果和临床矫治效果达到满意。结论正畸能完美治疗上颌个别前牙缺失症患者。

  • 标签: 直丝线弓矫治 头影测量 模型分析 牙缺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儿童咬合紊乱进行早期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50例于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儿童咬合紊乱患者,根据患者具体表现给予针对性治疗,观察矫治效果。结果所研究的50例患者矫治后,前牙反牙合、后牙反牙合现象、牙列拥挤现象均得到矫治,缺牙间隙得到保持,3例患者有轻度牙列拥挤,患儿的吸光度值和咀嚼值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儿童咬合紊乱进行及早纠正,效果较好,同时应重视咬合紊乱的预防,从而保证患儿的颌骨正常发育。

  • 标签: 早期矫治 儿童期咬合紊乱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微创拔牙后牙槽窝愈合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共70颗中位前倾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每组各35例(35颗),其中,观察组采用微创法对患者进行拔牙处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拔牙处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拔牙后牙槽窝愈合效果。结果拔牙10周后,观察组骨愈合患者31例,骨愈合比率约为89%;对照组骨愈合患者2例,约占比率5%,两组对比,观察组患者骨愈合效果明显对对照组好,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法拔牙能够有效缩短患者骨愈合时间,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微创拔牙 牙槽窝 愈合效果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