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近视患者进行术前检查后而未行准分子激光手术的原因。方法对536例(1072眼)不正患者常规进行术前检查后未行手术的原因分析。结果最终未行手术的536名(1072眼)患者中,因思想顾虑大而未手术的有189例,疑似圆锥角膜、及圆锥角膜的共有77例,角膜中央厚度不足的有70例,最佳矫正视力不佳的59例,有眼底疾病的52例,经济原因未做的43例,高眼压29例,因其他原因未做手术的17例。结论准分子激光角膜手术是一种选择性手术,有其适应症和禁忌症,必须严格术前筛查,才能保障手术安全。

  • 标签: 屈光不正 准分子激光 手术原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患者接受角膜激光手术术前检查,而未行手术的原因。方法对2012年6月-8月前来我中心就诊,并行术前检查的607例(1214眼)患者中,未行手术的235例(470眼)进行原因分析。结果6-8月未行手术235例,占总检查人数38.71%。其中符合手术条件,但因自身因素,包括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放弃手术102例(43.40%);因角膜厚度不足有71例(30.21%),角膜形态异常28例(11.91%);因眼底病变,包括视网膜色素病变,视网膜裂孔未能手术11例(4.69%);因近视度数过高超过手术范围未能手术12例(5.11%);可疑青光眼5例(2.13%);斜弱视5例(2.13%);确诊圆锥角膜1例。结论角膜手术并非适合所有人,全面的术前检查,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才能更好开展该技术。

  • 标签: 角膜屈光手术 术前检查 禁忌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大龄单眼远视性参差性弱视患者的治疗中使用欧洲越橘提取物对疗效的影响。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1年1月~2012年6月来我院小儿科就诊的大龄单眼远视性参差性弱视患者5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弱视治疗,实验组在上述基础上再口服欧洲越橘提取物,三个月后比较其疗效。结果两组在治疗后各观察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实验组患者的视力、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等结果均比对照组有显著改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综合弱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欧洲越橘提取物可以提高治疗效率。

  • 标签: 大龄 弱视 欧洲越橘提取物 视力 图形视觉诱发电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不正儿童睫状肌麻痹前后角膜地形图。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1月—2017年3月收诊的90例(180眼)不正儿童为研究对象,在麻痹前后进行角膜地形图检查。比较麻痹前后的参数变化情况。结果远视儿童的要睫状肌在麻痹前后,其Kf(D)、Ks(D)、Ks-Kf(D)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视儿童睫状肌麻痹后与麻痹前也没有明显差异(P>0.05);儿童近视眼和远视眼在进行睫状肌麻痹后,其角膜散光和SRI、SAI没有明显的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睫状体麻痹前后,角膜力、散光轴向、SRI、SAI无明显变化,所以在进行不正儿童的检查中,麻痹并不会影响其检查结果,麻醉前后都可以进行角膜地形图检查。

  • 标签: 屈光不正 睫状肌麻痹 角膜地形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薄型角膜瓣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6月~2011年8月收治的50例角膜厚度在450~500微米的近视患者使用超薄型角膜瓣(瓣厚度约为90-100微米)行LASIK手术,同时随机抽取50例角膜厚度在500微米以上的常规LASIK手术患者进行对比,并进行1年的随访观察。结果术后1月、6个月及术后一年两组患者裸眼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均达到手术前预计视力,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裸眼视力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发生一例瓣下上皮植入,观察组发生一例轻微角膜瓣水波纹皱褶,无继发性圆锥角膜发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LASIK矫正术中应用超薄型角膜瓣安全、有效、扩大了手术适应症范围,为角膜偏薄的近视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舒适、疗效确切的激光矫治术式。

  • 标签: 超薄型角膜瓣 LASIK 屈光矫正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自体血清滴眼液治疗准分子激光角膜手术后丝状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准分子激光角膜手术且术后患有丝状角膜炎的患者49例(98眼),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23,46眼)行丝状物清除、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软性接触镜佩戴治疗,观察组(n=26,52眼)行丝状物清除、自体血清滴眼液、软性接触镜佩戴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发生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血清滴眼液治疗准分子激光角膜手术后丝状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自体血清滴眼液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 丝状角膜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非球面切削准分子激光角膜手术治疗近视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6月到2015年8月间收治的近视眼患者100例(200眼)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均为50例(100眼),对照组患者采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非球面切削准分子激光角膜手术进行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的裸眼视力以及高阶像差差值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前、术后裸眼视力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后裸眼视力改善十分明显,与术前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彗差、球差及总像差变化情况,可见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彗差的变化程度相对较小,而球差及总像差改变都比较明显,观察组患者增加程度明显不及对照组患者。结论非球面切削准分子激光角膜手术治疗近视眼的过程中,不仅能促进视力的恢复,还能对其视觉质量进行有效改善,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非球面切削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 近视 近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夜戴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单眼近视的控制效果。方法选择40例单眼近视青少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近视眼作为观察组,正常眼作为对照组,角膜塑形镜佩戴12个月后比较两组屈光度、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变化量。结果观察组屈光度变化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眼轴长度变化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角膜曲率变化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夜戴角膜塑形镜能够有效控制青少年单眼近视,提高视力,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近视 角膜塑形镜 屈光度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儿童患有不正,对于弱视、斜视情况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例在我院进行不正所致疾病检查的小儿患者,进行研究。分析这20例患者,罹患弱视、斜视的人数,以及发生率。结果不正与弱视、斜视,之间具有着紧密的联系,其出现不正的患儿有较高的几率出现这两种常见眼部视力不良情况。在所有的28只出现不正的患眼中,弱视和斜视的罹患人数分别为7、10例。结论因此针对儿童群体极易发生的不正问题,需要家长加强重视,及时对小儿的该种视力异常,进行筛查与预防性的治疗,降低儿童弱视、斜视的发生率。

  • 标签: 屈光不正 弱视 斜视 关系
  • 简介:摘要正常人眼>80%像差来源于角膜,地形图引导角膜手术常规用于某些疾病、外伤后的角膜及眼表手术导致严重的角膜不规则散光的治疗,与常规手术相比,其具有术前检查的严谨以及手术设计的复杂等特点,手术医生需充分学习并熟悉手术设计方法和原则,掌握手术适应证。

  • 标签: 角膜不规则散光 角膜地形图 角膜屈光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在翼状胬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78眼翼状胬肉患者,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1例38眼和研究组31例40眼,对照组仅进行翼状胬肉切除术,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结果术前两组的视力水平及散光程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视力水平更高,散光程度更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能有效的提高翼状胬肉患者的视力,降低散光程度,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翼状胬肉切除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散光程度
  • 简介:摘要儿童近视眼目前呈现低龄化,进展快的特点,已成为日趋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如何能有效控制儿童近视发展显得格外重要。查阅最新国内外的研究发现,OK镜包括ToricOK镜、甚至高度近视患儿用OK镜联合框架眼镜均被证实是控制眼轴快速增长的最有效方法,并且在这些研究中也证实了其安全性。多焦软镜也被证实控制近视有效。目前控制儿童近视进展最有效的方法仍是OK镜,其次是多焦双焦软镜,RGP、多焦眼镜、单焦眼镜效果皆不理想。

  • 标签: 近视眼 OK镜 RGP Toric OK镜 多焦软镜 双焦软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状态儿童弱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弱视儿童5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基点分实验组和常规组各25例,常规组实施矫正与精细训练法治疗,实验组以常规组为基础采用弱视综合治疗仪治疗,两组患儿检查结果、视疲劳评分及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结果与常规组比,实验组视疲劳评分及检查结果改善程度较好,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对弱视儿童采用弱视综合治疗仪加以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其病情早期康复,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屈光状态 儿童弱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状态儿童弱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弱视儿童5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基点分实验组和常规组各25例,常规组实施矫正与精细训练法治疗,实验组以常规组为基础采用弱视综合治疗仪治疗,两组患儿检查结果、视疲劳评分及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结果与常规组比,实验组视疲劳评分及检查结果改善程度较好,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对弱视儿童采用弱视综合治疗仪加以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其病情早期康复,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屈光状态 儿童弱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度近视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角膜力、眼轴长度、术后屈光度的变化。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1月我院眼科及汕头国际眼科中心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患者,共计389例(400只眼),分为对照组189例(眼轴≤26mm),研究组(高度近视)200例(眼轴>26mm)。使用美国Sonomed公司高度近视程序公式计算人工晶状体度数,ODM-1000A眼科超声测量仪测量眼轴长度。角膜曲率计,超声乳化仪均为AMOSOVEREIGNPhavo4。评价患者手术前1天、手术后2周为测量时间点。对比对照组与研究组术前、术后角膜力、眼轴长度。结果(1)组内比较时,研究组术前、术后眼轴长度及角膜力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对照组术前、术后眼轴长度及角膜力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组间比较时,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术前、术后眼轴长度及角膜力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2)研究组术前预留屈光度与术后屈光度的差值与眼轴呈负相关(P<0.05r=-0.89)。(3)对照组65%屈光度误差<0.5D,研究组72%屈光度误差>1.5D,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高度近视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患者与正常眼轴患者相比,造成长眼轴患者术后眼轴增加的原因可能是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使眼轴变长或术后屈光度偏近视,巩膜后葡萄肿会影响测量结果。

  • 标签: 超声乳化 白内障 角膜屈光力 眼轴长度 术后屈光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带角膜缘干细胞的自体球结膜瓣分段移植术对单眼双侧翼状胬肉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1例单眼双侧翼状胬肉行胬肉切除,取自角膜上方带角膜缘干细胞的自体球结膜瓣,分为上下两段,带角膜缘干细胞的球结膜瓣下段移植于鼻侧胬肉切除区巩膜面,单纯上段球结膜瓣移植于颞侧胬肉切除区巩膜面。术后随访6~18个月,观察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临床治愈,2例复发,复发率为9.52%。结论带角膜缘干细胞的自体球结膜瓣分段移植术对单眼双侧翼状胬肉的治疗效果较好,复发率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

  • 标签: 单眼双侧翼状胬肉 角膜缘干细胞 自体球结膜瓣 分段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以参差与优势眼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从而得出参差在形成原因。方法收集我院眼科门诊120例门诊患者,把他们分为远视眼参差、近视眼参差及混合性眼参差三大类,并分别检测每位患者的屈光度,并利用Worth四点法测量优势眼。结果远视眼参差的患者中,某一侧眼为优势眼与其参差程度有明显的关联性;近视眼参差的患者,其某一侧眼为优势眼与其参差程度未见明显的关联性;混合性眼参差的患者中,某一侧眼为优势眼与近视眼侧有明显的关联性。结论优势眼在双侧眼睛的发育及生长过程中有较大的影响,最终可能导致远视眼及混合性眼参差的发生。

  • 标签: 优势眼 屈光参差 近视 远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江门市区0~3岁婴幼儿的状况。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3年4月江门市妇幼保健院2184例0~3岁体检的婴幼儿进行Suresight视力筛选仪进行筛查,了解婴幼儿的发育情况。结果2184例婴幼儿中存在异常的婴幼儿394例,占比18.0%,异常的婴幼儿中以复性远视散光为主,占比12.0%,对异常与正常的相关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分析表明,江门市0-3岁婴幼儿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有父亲状况、母亲状况、婴幼儿时期营养状况、低出生体质量、妊娠期高血压、产时窒息、分娩方式及足月分娩。结论江门市婴幼儿视力状况不容乐观,影响0~3岁婴幼儿视力的危险因素主要父母亲异常、婴幼儿营养不良、低出生体质量、妊娠期高血压、产时窒息、剖宫产及早产等。

  • 标签: 婴幼儿 屈光状况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为儿童混合散光随年龄增加的改变情况,探讨近视加深、远视减轻和散光的改变规律。方法对我院门诊63例混合散光儿童的状态定期散瞳验光、配镜、弱视治疗,对比不同时间检查结果并记录,连续观察三年以上,平均3.94年。结果本组63例121眼中有106眼的近视度数增加,占87.6%;48眼变为复性近视散光,有9眼变为单纯性近视散光,有64眼仍是混合性散光;有62眼散光度数不变,占51.12%;有32眼散光度数增加,占27.27%;有26眼散光度数下降,占21.49%;有90眼散光轴不变,占74.38%。第一次验光后诊断有弱视102眼,占84.30%,经戴镜、弱视训练等治疗3年后,102只弱视眼的矫正视力均达1.0以上,弱视治愈率达100%。结论儿童混合散光应定期验光复查,至少每半年散瞳验光一次,定期了解状态,及时更换合适眼镜。

  • 标签: 儿童 混合散光 屈光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婴幼儿发育的规律,为Suresight筛查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从6个月至36个月定期进行Suresight监测的儿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婴幼儿的球镜值和柱镜值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下降,18个月以后下降较慢,18个月以后每半年进行一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6个月远视程度的加重,36个月出现远视的比例逐渐增加(P<0.05)。随着6个月散光程度的加重(P<0.05),36个月出现散光的比例逐渐增加。结论对于婴幼儿应进行动态监测,如果Suresight筛查仪提示高度异常,而18个月仍未得到改善,则可考虑进行早期诊断干预。

  • 标签: 婴幼儿 Suresight 屈光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