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我院行角膜手术近视人群的情况。方法对2017年9月—2018年5月在我院行角膜手术的近视患者528例病历资料进行收集分析。结果528例中男性(369例)比女性(159例)多,年龄20岁以下最多,占41.86%;职业以学生最多,占54.92%;手术目的以体检(49.65%)及升学(31.25%)为主,手术方式以全飞秒激光(占71.59%)为主流术式。结论影响我院近视人群选择角膜手术的重要社会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职业与手术目的,术式选择则倾向于最新术式。

  • 标签: 角膜屈光手术 近视人群 社会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准分子激光角膜手术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成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接受准分子激光角膜手术的患者采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采用人性化综合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满意度、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全方位的比较。结果信任度和满意度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对照组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准分子激光角膜手术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可以十分有效的改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患者配合手术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 标签: 准分子激光 人性化 护理
  • 简介:摘要探讨角膜手术后人群在高原状态下干眼症发病的具体表现,希望对在高原地区生活的有角膜手术史人群的眼部保健给予关注,提高认识,同时强调心理健康和心理治疗对眼科疾病的重要性。

  • 标签: 干眼症 角膜屈光手术 近视 高原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儿童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到9月间到我院就诊治疗的不正性弱视患儿141名(共268眼)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的散瞳验光结果等给予不同的治疗,跟踪其治疗效果,评价其影响因素。结果141例患儿(268眼)经一年的治疗后,基本痊愈105例(207眼),进步22例(36眼),无效14例(25眼),治疗有效率为90.07%(按眼数计算为90.67%)。年龄越小、采用综合疗法、依从性好、近远视性不正性弱视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其他类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弱视早期即采用综合疗法对近远视性不正性弱视患儿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医护人员、家长等应该耐心指导患儿完成训练,提高治疗依从性。

  • 标签: 儿童 屈光不正性弱视 治疗效果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在临床上,导致儿童出现弱视的重要原因为不正。在传统的治疗中,对儿童弱视主要采用戴镜以及遮盖等方法进行治疗。而对于存在严重参差因此无法耐受角膜接触镜的患儿,存在面部发育异常以及神经行为出现异常的患儿,其使用戴镜和遮盖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比较差。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发展,手术在多次的研究以及设备的更新中得到不断的改革,逐渐成为较常使用的眼科手术。本文对手术在儿童弱视患者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 标签: 屈光手术 儿童弱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探究近视参差对患者双眼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自2015年11月-2016年10月接受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眼前放置正球镜诱导单纯近视性参差,分析参差对患者水平隐斜视、立体视、融视以及同时视的影响。结果近视参差大于1.5D时,水平隐斜视均值增大,且融视、立体视随着参差增大而降低,与裸眼组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视参差小于1.5D时,水平隐斜视均值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近视参差导致患者视功能障碍,当近视参差大于或等于1.5D时,对患者的视功能影响较大。

  • 标签: 近视屈光参差 视功能 裸眼视力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双眼调节等量同步训练在参差性弱视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参差弱视患者30例(51只患眼)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25只),观察组15例(26只),两组患者均接受规范不正矫正检查、配镜,并同时展开健眼的遮盖治疗,完成3D多媒体视觉训练系统综合疗法,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依据患者视力功能检查表现,增加双眼的视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视力进步时间(13.65±5.79)d,治愈时间(33.79±13.52)d明显短于对照组(32.97±12.85)d、(59.13±16.15)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眼调节等量同步训练应用于参差性弱视的治疗中确有较好效果,有助于提升患眼的治疗效率,缩短视力及患眼的恢复时间,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双眼调节 等量同步训练 屈光参差性弱视
  • 简介:(1包头市眼科医院内蒙古包头014030;2包头医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40)摘要目的研究翼状胬肉手术前后角膜散光的改变,探讨翼状胬肉手术的时机及必要性。方法对32例40只眼进行视力、散光及翼状胬肉进入角膜缘长度的测定,随访30只眼,进行术前术后角膜散光的比较。结果翼状胬肉的长度与角膜散光具有明显相关性,术后角膜散光明显改善。结论翼状胬肉进入角膜缘的长度与角膜散光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手术可以明显改善角膜的散光状态,从而提高视力。所以本研究建议可适当提前手术时机。

  • 标签: 翼状胬肉 角膜地形图 散光 医学综合验光
  • 简介:摘要总结本院1例自体交叉双眼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操作配合展开详细分析。手术配合点包括熟知手术步骤,懂得应用手术器械,坚持无菌操作原则,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洗手,与巡回护士互相配合。结果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患者病情稳定,无并发症出现。结论在角膜移植手术中,手术配合度高、无菌操作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 标签: 手术配合 护理 角膜移植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遮盖法与阿托品疗法治疗不正性弱视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不正性弱视患儿106例作为资料,依据手术分组各53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遮盖法、阿托品疗法,评价两组立体视重建效果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34%和立体视重建有效率90.57%显著高于对照组69.81%,66.04%,P<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与遮盖法治疗不正性弱视效果比较,采用阿托品疗效可提高立体视重建效果和治疗效果,且不会引发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遮盖法 阿托品疗法 屈光不正性弱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析手术治疗拇长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5月至2018年7月期间,选择我院门诊收治的83例拇长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作为这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观察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的83例患者中,63例痊愈(75.91%),20例有效(24.09%),0例无效,总有效率达100%。结论拇长肌腱狭窄性腱鞘炎予以手术治疗,效果满意,建议推广使用。

  • 标签: 手术 拇长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 临床探析
  • 简介:摘要传统的翼状胬肉手术治疗,其术后复发率高达20%~30%且易发生睑球粘连、散光等并发症。2016年12月至2017年6月,我院采用羊膜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复杂性翼状胬肉36例,效果满意。

  • 标签: 翼状胬肉 角膜缘移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远视性单眼弱视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予以观察和分析。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远视性单眼弱视患者23例作为观察组,将同时期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单眼远视但无弱视的患者23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进行测量并且记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黄斑中心凹厚度为(192.4±20.4)um,对照组患者的黄斑中心凹厚度为(180.3±14.2)um,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远视性单眼弱视患者的黄斑中心凹厚度以及黄斑中心区视网膜厚度比单眼远视但无弱视的患者要厚,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进行测量,对各类弱视的外周机制研究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远视性单眼弱视 黄斑区视网膜厚度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单纯疱疹病毒角膜炎(基质型)的治疗方案对病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7月1日我院住院患者,对诊断“角膜炎”的患者进行筛查,发现明确诊断“疱疹病毒性角膜基质炎”患者17人,分析发病诱因、临床症状、治疗方式。除1例患者失访、1例患者放弃治疗外。患者病情均有不同程度改善。7例患者行羊膜移植或者结膜瓣遮盖术,其中1例一眼行羊膜遮盖术后14天再次行同一眼结膜遮瓣盖术,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后病情稳定。结果单纯病毒性角膜基质炎基质型较溃疡型预后好。在药物控制病情的基础上,联合羊膜移植或者结膜瓣遮盖修复角膜病变区域,对疾病的愈合有良好作用。结论疱疹病毒基质坏死型角膜炎表现复杂,诊断主要依靠临床医师的临床经验,目前尚无诊断金标准。治疗方式为药物和手术治疗两种。在诊断明确的情况下,两者配合治疗效果理想。

  • 标签: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角膜基质 临床特征 抗病毒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系统健康教育对单眼白内障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门诊就诊的单眼白内障患者37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我门诊就诊的单眼白内障患者31例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发放先天性白内障相关资料等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系统健康教育。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CL-90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CL-90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内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健康教育可提升单眼白内障患者心理健康状况。

  • 标签: 系统健康教育 单眼白内障 SCL-90 心理健康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手术方式对老年胆结石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72例老年胆结石患者随机平分为药物组、手术组,分别给予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结果手术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药物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药物组,差异比较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手术方式对老年胆结石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更显著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胆结石 手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C臂机X机在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方法抽选2015年5月-2016年5月间58例骨科手术患者,采用系统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患者采用C臂机X机进行检查的作为干预组,另一组作为对照组,对患者的手术效果,评估C臂机X机的作用。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效果评估有效率分别为93.1%、72.4%,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75.4±13.8)min、(88.6±25.7)min,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臂机X机能够针对患者疾病进行检查,效果非常理想。

  • 标签: C臂机 X光机 骨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在治疗神经麻痹性角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5年10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02例神经麻痹性角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至两组,一组采用常规药物方法进行治疗。一组使用绷带型角膜接触镜进行治疗。对开始治疗四周后和八周后的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单纯药物组患者在四周和八周时的治疗有效率为52.94%和68.62%。角膜接触镜组患者在四周和八周时的治疗有效率为64.7%和94.12%。与药物治疗组相比,同时期的角膜接触镜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更高(P<0.05)。药物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6%,显著高于角膜接触镜组的1.96%。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应用于神经麻痹性角膜炎的临床治疗当中,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治疗效果优于常规药物治疗法,值得推广。

  • 标签: 眼科 角膜上皮 神经麻痹性角膜炎 角膜接触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角膜溃疡患者的观察及护理干预。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36例角膜溃疡患者临床护理措施及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收治的36例角膜溃疡患者经临床治疗及护理,治愈24例,好转7例,行眼内容物剜除术治疗5例。结论给予角膜溃疡患者护理干预,有效改善角膜溃疡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角膜溃疡患者 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