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x—LDL)在冠心病(CH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测定所有研究对象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反应蛋白等指标,采用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及体外LDL氧化修饰法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89例,心绞痛组120例,正常对照组49例等的Ox—LDL水平。结果心肌梗死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Ox—LDL水平有显著性差别(P<0.O1),心肌梗死组和对照组分别与心绞痛组比较,Ox—LDL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O.05),冠心病患者Ox—LDL与C反应蛋白成正相关。结论CHD患者0x—LDL水平可作为诊断心肌梗死的一个敏感指标,冠心病脂代谢异常是发生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 标签: 冠心病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在动脉硬化中的作用。方法观察134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浓度,比较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不同临床分期患者低密度脂蛋白浓度的高低。结果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组低密度脂蛋白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5);临床分期组间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5)。结论高低密度脂蛋白导致动脉硬化,是引发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重要因素。

  • 标签: 低密度脂蛋白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动脉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方法入选300例冠脉药物涂层支架植入患者,根据复查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再狭窄组与无再狭窄组。结果再狭窄组36例,无再狭窄组264例,再狭窄发生率为12%。与无再狭窄组比较,再狭窄组冠脉支架植入术前l天、术后1周、复查冠脉造影时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架内再狭窄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无再狭窄组,提示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预测指标。

  • 标签: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冠心病 药物涂层支架 冠状动脉再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浆中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和稳定性冠心病病人之间的不同。方法选择冠心病病人,其中稳定性冠心病病人有19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208例。其中对住院的冠心病病人按其病情可以分成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和稳定性冠心病组两组。监测两组病人入院24h内的血浆中的氧化低密度胆固醇脂。结果发现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组中的高脂血症、早发的冠心病家族史和吸烟等危险因素明显多于稳定性冠心病病人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其他的基线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组中血浆中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是(78.49±12.31)μg/dl;稳定性冠心病病人组中血浆中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是(45.79±20.29)μg/dl,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血浆中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稳定性冠心病病人相比明显的升高,从而可发现其可能参与了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低密度脂蛋白稳定性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oxidizedlowdensitylipoprotein)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0例,依据病情变化分为进展组(PIS组)40例、非进展组(NPIS组)70例。采用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ox-LDL含量。结果1、ox-LDL是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预测因子,进展组与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组比较,两组ox-LD(mmol/L)(t=4.796),有统计学意义(p<0.05)。2.ox-LDL比较轻型脑梗死组与中型脑梗死、重型脑梗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进展性缺性卒中组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血清ox-LDL浓度亦越高,中型脑梗死与重型脑梗死比较,p>0.01,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ox-LDL水平升高与缺血性脑卒中进展密切相关。2.血清ox-LDL水平可反映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情严重程度。

  • 标签: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血清铁蛋白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讨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超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在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10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动脉粥样硬化组)和对照组(非动脉粥样硬化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结果观察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为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

  • 标签: 超敏C反应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65例,依照颈动脉超声的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9例患者均未发现粥样硬化斑块,观察组56例患者存在斑块,再依据患者情况分为观察A组42例(不稳定斑块)与观察B组14例(稳定斑块),对所有患者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情况进行检测,并开展比较与分析。结果通过检验得出结果,存在颈动脉斑块的观察组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显著高于未见颈动脉斑块的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斑块的观察A组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的观察B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密切的联系,前者可明确的判断后者的稳定程度,是临床诊断老年患者发病的有效手段。

  • 标签: 老年急性脑梗死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 简介:摘要目的对自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检测系统(简称自建系统)进行初步性能评价。方法依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EP10-A2文件1,使用自建系统和配套系统测定HDL-C,进行准确度、总不精密度及线性范围、抗干扰能力实验评价,并用患者标本与配套系统进行比对分析实验。结果自建系统低、中、高样本回收率分别为98.6%、99.3%、98.2%,平均为98.7%;自建系统低、中、高样本总不精密度CV值分别为1.79%、1.22%、0.80%;线性范围可达5mmol/L(相关系数r2=0.9995);与配套系统相比,Y=1.0319X-0.0003相关系数r=0.9854,测定结果显著相关(P<0.05)。当甘油三酯(TG)浓度≤10mmol/L,血红蛋白(Hb)浓度≤3g/L,维生素C(Vc)浓度≤1704μmol/L,胆红素(BIL)浓度≤342μmol/L时对本法无显著性干扰。结论自建系统各项分析性能满足临床使用要求,且检测成本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检测系统 应用评价
  • 简介:摘要利用“痰瘀同病,痰瘀同治”的理论,采用二陈汤加减变化治疗高脂血症,以求其达到改善脂质代谢,从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 标签: 二陈汤 高脂血症 LDL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为血脂异常防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以中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抽取静脉血检测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计算出non-HDL-C,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超重、肥胖是高non-HDL-C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肥胖与超重者应常规筛查non-HDL-C,合理膳食,加强运动以预防血脂异常引起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 标签: 青少年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自动生化分析过程中HDL-C试剂对总胆汁酸测定的干扰。方法用罗氏P800生化分析系统分别进行各组测定不同程序清洗试剂针后同时测定HDL-C和TBA(实验组)与单独测定TBA(对照组),各实验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TBA结果差异。结果同时测定HDL-C和TBA,TBA结果(44.02±1.510mmol/L)明显高于单独测定TBA结果(4.05±0.688mmol/L),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强清洗试剂针1后同时测定HDL-C和TBA,TBA结果(12.71±1.7888mmol/L)有明显下降,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依然存在。结论HDL-C试剂1对TBA测定有严重干扰,加强试剂针清洗未能完全消除干扰。

  • 标签: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总胆汁酸 试剂针
  • 简介:摘要调查正常妊娠妇女在妊娠不同时期血浆中载脂蛋白A与载脂蛋白B的变化水平。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202例正常妊娠期妇女不同时期血浆中载脂蛋白A与载脂蛋白B的水平,同时检测92例年轻非妊娠女性的载脂蛋白A与载脂蛋白B作为正常对照。结果妊娠早,中,晚期的结果与非妊娠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妊娠中晚期高于早期,结论妊娠早,中,晚期载脂蛋白A与载脂蛋白B的升高,可能是妊娠这一生理现象的需求与肌体自身调节的结果。

  • 标签: 妊娠 载脂蛋白A 载脂蛋白B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与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收集我院住院或门诊患者共160例,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斑块组80例、无斑块组80例,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斑块组80例中TC、LDL-C、HDL-C、TG、apoA、apoB异常者占65.00%,正常者占35.00%。血脂正常的患者中斑块组LDL-C、apoB含量明显高于无斑块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TC、HDL-C及TG的含量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LDL-C、apoB升高,HDL-C、apoA降低为颈动脉CAS斑块形成的重要因素,临床工作中要充分应用颈动脉彩超检查,来诊断和评估亚临床CAS和心脑血管疾病危险性,对血脂正常CAS患者指导调脂治疗用药。

  • 标签: 血脂 脂蛋白 载脂蛋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对用东欧开放试剂与罗氏原装试剂检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简称HDL-CH)进行结果比对,探讨东欧开放试剂与原装试剂检测HDL-CH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是否可以替代原装试剂。选择临床上40份不同浓度水平的样本根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NCCLS)颁布的EP9-A的文件对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其结果的临床可接受性。结论东欧开放试剂与罗氏原装试剂检测HDL-CH结果具有较好的可比性,东欧开放试剂可以替代罗氏原装试剂检测HDL-CH。

  • 标签: 开放试剂(东欧) 原装试剂(罗氏) 比对试验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上表现为双侧基底核对称低密度的各种疾病,以加深对该CT表现的认识。方法搜集26例,其中肝豆状核变性10例,EB病毒性脑炎9例,一氧化碳中毒7例。均行CT平扫。结果26例均表现为双侧基底核(壳核、苍白球和尾状核)对称性低密度,其中1对、2对或3对核团同时受累。结论CT上表现为双侧基底核对称性低密度的疾病很多,其中肝豆状核变性、EB病毒性脑炎和一氧化碳中毒具有一定CT特征。了解具有以上CT表现的疾病范畴对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基底核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变化情况与分析。方法选取RA患者50例与健康对照组60例,检测其血清中HDL-C水平。结果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组与对照组比较,RA患者组的血清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01)。结论RA患者体血清中HDL-C明显降低,这种变化与RA病情相关联。

  • 标签: 关节炎 类风湿 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对急性胰腺炎与肝脏低密度相关性CT影像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7月~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对本患者采用腹部螺旋CT平扫,重建层厚为5mm。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肝脏与胰腺的表现进行对比,根据CT测量值的改变,进行综合分析。结果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CT显示低密度改变患者占总人数的75%(45/60);1~2周后复查CT,其中随病情好转而有所减轻的患者占62.2%(28/45),在发病后的第五天,便有患者恢复正常密度,完全恢复实质密度的有44.4%(20/45),CT值高于脾脏。无恢复的患者为,37.7%(17/45)。结论通过CT扫描能得出肝脏密度改变与急性胰腺炎有密切的关系。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肝脏低密度 CT扫描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本实验测定了6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及46例健康对照组的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100(ApoB-100)。方法观察了血透(HI)和非血透(ND)患者Apo浓度变化。结果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功能下降,ApoA-I,ApoA-I/ApoB-100比值渐降,ApoB-100变化不大。结论慢性肾小球肾炎尿毒症患者存在明显脂代谢紊乱,可致动脉粥样硬化及加促肾小球硬化,血透不能改善此因素,应进行降脂治疗。

  • 标签: 慢性肾小球肾炎 载脂蛋白 肾功能不全 血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