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血清中携带胆固醇的主要颗粒,主要由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解而来,低密度脂蛋白直接向组织和细胞内运输胆固醇,因此LDL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脂类危险因素,其血清水平越高,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越大。

  • 标签: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血清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接测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D-LDL-C)水平升高与冠心病(CHD)防治关系。方法采用液体试剂用清除法测定50例CHD患者及50例无CHD患者血清中D-LDL-C水平,同时还检测了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CHD组的TC、T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D-L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DL-C低于对照组。结论D-LDL-C是CHD发病的高危因素。它的定期检查,已成为临床诊断、治疗、监测CHD必不可少的指标。

  • 标签: 直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冠心病 清除法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对帕金森病与低密度脂蛋白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20.6-2023.6,我院收治的150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150例与观察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各项匹配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行一般健康调查,对其进行抽血化验,观察并对比血脂指标水平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DL-C、TC、LDL-C、载脂蛋白B指标水平较低,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TC、LDL-C明显低于女性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TG水平与其病程呈负相关,其余指标水平与其病程、病情严重程度均呈不相关(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的血脂水平明显低于健康者,且以男性差异更为显著,低密度脂蛋白可能是帕金森病患者发病的潜在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帕金森病 低密度脂蛋白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年轻化的趋势。目前普遍认为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传统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吸烟、糖尿病及家族史等。近年的研究证实,氧化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水平是冠心病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涉及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本文就低密度脂蛋白(LDL)在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发展中的相关性予以分析。

  • 标签: 低密度脂蛋白 冠心病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与高、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关系.方法:检测2008年3月~2009年5月收治冠心病患者的总胆红素(TBIL)、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含量.结果:胆红素浓度在冠心病患者中明显降低,HDL-C含量在冠心病患者中亦有降低,而LDL-C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含量明显升高.结论:HDL-C、胆红素对冠心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LDL-C含量增高则是冠心病的危险因子.

  • 标签: 冠心病 胆红素 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与冠心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00例冠心病患者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与100例健康人群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群,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结论低密度脂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的浓度变化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冠心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冠心病 低密度脂蛋白 高敏C-反应蛋白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 ] 目的:观察低浓度外源性精胺对 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损伤及凋亡的影响 ,进一步探讨精胺抗损伤的可能机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浓度外源性精胺对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损伤及凋亡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精胺抗损伤的可能机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在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意义,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3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8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受检者hs-CRP及LDL,应用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hs-CRP水平为(5.98±0.60)mg/L高于对照组(2.11±0.81)mg/L;观察组LDL水平为(3.45±0.55)mg/L也显著高于对照组(2.81±0.37)mg/L。(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多伴有LDL紊乱和hs-CRP异常,定期测定hs-CRP和LDL-C浓度,有助于早期鉴别诊断2型糖尿病,可作为诊断和评估病情预后的客观指标。

  • 标签: 2型糖尿病 超敏C反应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和脂联素(adiponec-tin)水平在子痫前期(PE)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45例PE患者,并分子痫前期轻度(MPE)25例,子痫前期重度(SPE)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中oxLDL和脂联素水平,并记录孕妇入院时的血压;随机选取同期30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结果SPE组血清中oxLD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MP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三组间血清脂联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MPE组、SPE组依次呈现下降趋势;SPE组孕妇血清oxLDL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50、0.45;SPE组孕妇血清脂联素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47、-0.40。结论血清中oxLDL和脂联素的水平变化可能与PE发病及其病情相关。

  • 标签: 子痫前期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脂联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胆红素浓度及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对冠状动脉性疾病患者的影响。方法抽取正常健康人群及冠心病患者空腹静脉血分别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其血清胆红素浓度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浓度。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浓度与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浓度较正常健康人群二者呈显著可比的负相关(P<0.05)。讨论胆红素是独立影响冠状动脉性疾病发生发展的因子,认为胆红素具有防治冠状动脉性疾病的作用。

  • 标签: 冠状动脉性疾病 胆红素浓度 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浓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不同甘油三酯(TG)水平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载脂蛋白A1(ApoA1)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内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病人836例,对其进行血清HDL-C、ApoA1、TG测定,并根据TG含量不同进行分组,分析HDL-C与ApoA1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经统计分析发现,随着TG含量增高,相应的HLD-C含量呈梯度下降;在TG>1.70mmol/L时,随着TG含量增高,ApoA1含量呈梯度上升;经Spearman相关分析,在TG<10.0mmol/L时,HDL-C与ApoA1存在比较显著的相关性;在TG>10.0mmol/L时,HDL-C与ApoA1不具有相关性。结论ApoA1的升降不一定与HDL-C成正比例,同时测定HDL-C与ApoA1对临床诊断以及疗效评估等更有帮助。

  • 标签: 高密度脂蛋白 载脂蛋白A1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甘油三酯
  • 简介:摘要:目的:在冠心病早期诊断中,评价血清胆红素联合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检验的应用价值与灵敏度。方法:纳入研究对象介入时间为2021年2月至2022年4月,抽取在本院开展相关检查的75例疑似冠心病的患者,落实对患者相关资料的分析,在明确病情之前,75例疑似患者均开展血清胆红素联合LDL-C检验,以静脉及发作时间心电图检查为金标准,评估血清胆红素联合LDL-C检验灵敏度。结果:75例疑似患者在金标准的评估中,阳性患者、阴性患者分别有45例、30例。血清胆红素检验75例疑似患者,阳性与阴性患者分别20例、55例;LDL-C检验75例疑似患者,阳性与阴性患者分别22例、53例;血清胆红素联合LDL-C检验75例疑似患者,阳性与阴性患者分别44例、31例。联合检验诊断符合率与金标准相比,无差异,P>0.05,联合检验灵敏度为95.6%(43/45);45例患者中的高危者、中危者、低危者,LDL-C、TBIL水平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P

  • 标签: 冠心病 早期诊断 血清胆红素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灵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在冠心病早期诊断中,评价血清胆红素联合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检验的应用价值与灵敏度。方法:纳入研究对象介入时间为2021年2月至2022年4月,抽取在本院开展相关检查的75例疑似冠心病的患者,落实对患者相关资料的分析,在明确病情之前,75例疑似患者均开展血清胆红素联合LDL-C检验,以静脉及发作时间心电图检查为金标准,评估血清胆红素联合LDL-C检验灵敏度。结果:75例疑似患者在金标准的评估中,阳性患者、阴性患者分别有45例、30例。血清胆红素检验75例疑似患者,阳性与阴性患者分别20例、55例;LDL-C检验75例疑似患者,阳性与阴性患者分别22例、53例;血清胆红素联合LDL-C检验75例疑似患者,阳性与阴性患者分别44例、31例。联合检验诊断符合率与金标准相比,无差异,P>0.05,联合检验灵敏度为95.6%(43/45);45例患者中的高危者、中危者、低危者,LDL-C、TBIL水平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P

  • 标签: 冠心病 早期诊断 血清胆红素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灵敏度
  • 简介: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家庭,我们特开设“名医专栏”,通过专家的角度来普及一些生活中的医疗、健康知识,并且提供一些医疗专家资讯,为广大读者建立权威的、科学的、实用的健康科普知识交流平台.同时,也欢迎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医务工作者来稿.

  • 标签: 高密度脂蛋白 医疗专家 健康知识 医务工作者 科普知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临床检测的方法及其意义。结论HDL的浓度和冠心病发生率之间成负相关,它可以促进和加速胆固醇从细胞和血管壁清除以及将它们运送到肝脏。HDL是一种和总胆固醇浓度无关的危险因素,而且有很高的预期价值。HDL胆固醇浓度的测定对冠心病危险的评估是必需的。HDL胆固醇的浓度受吸烟、锻炼、药物、性别和年龄的影响。

  • 标签: 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临床检测意义
  • 简介:摘要普查内蒙古包头地区40岁以上各行业诊断为高血压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增高的患者,本次流调显示长期高脂高盐饮食冠心病发病率明显增加,提示应及时改善不良生活方式进而降低此病发病率

  • 标签: 包头地区 冠心病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高血压
  • 简介:摘要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可使血管平滑肌细胞转型、迁移、吞噬脂质、趋化巨噬细胞,参与新生血管内膜的形成。目前,对于冠心病血管硬化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多种生化标志物参与冠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所以,在临床上寻求有可促进冠状动脉血管管壁发生炎性增生,影响冠脉粥样斑块的形成的有实际预测价值的相关因子可能具有重要意义。在引起冠心病(CHD)患者的血液中血浆骨桥蛋白水平表达上调,其有可能参与冠脉狭窄的整个病理过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脂蛋白(a)的检测。方法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诊断。结论许多临床实验研究证明Lp(a)能抑制纤溶酶原激活,抑制血液凝块溶解,延缓血管壁损伤的修复,加速AS的进程。这一点也可从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常见到Lp(a)推论出,Lp(a)具有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Lp(a)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它独立于所有其他参数和外源性因素。

  • 标签: 脂蛋白(a) 检测
  • 简介: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升高老年冠心病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2011年总政治部魏公村干休所门诊接诊并跟踪回访的7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年龄70~76岁,平均(73±2.3)岁,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TG)正常,但HDL-C水平低,采取随机分组,瑞舒伐他汀治疗(治疗组),设置辛伐他汀对照治疗(对照组)研究,同时在控制饮食及适量运动前提下,进行12周治疗观察。结果与治疗组治疗后TC、LDL-C比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升高HDL-C有效率,对照组11.43%,治疗组17.1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对TC、LDL-C水平降低短期内较辛伐他汀更为高效;两组升高HDL-C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目前有效升高HDL-C的药物局限,所以选择结合自身有效的运动以及保持合理体重才是提高HDL-C水平的基础。

  • 标签: 瑞舒伐他汀 低HDL-C 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