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封闭对口置管冲洗引流治疗体表深部脓肿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7月-2013年11月期间接受住院治疗的128例体表深部脓肿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任意将128例对比和实验两个小组,对比组接受传统脓肿切开纱布填塞引流治疗,实验组接受封闭对口冲洗引流治疗;结果实验组在切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切口瘢痕、疼痛程度等均明显低于对比组,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封闭对口冲洗引流治疗体表深部脓肿与传统术式相对比,有微创、脓肿愈合时间短、换药次数少、患者痛苦轻、美观等优点,是治疗体表深部脓肿安全、微创、有效且易在基层医院推广的理想治疗方法。

  • 标签: 封闭对口冲洗 体表深部脓肿 切口引流
  • 简介:摘要“5.12”地震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布署安排下,对口支援工作在医院各方面展开。本文是总结我院接受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对口支援后,对促进病历质量的效果评价。

  • 标签: 对口支援 病历质量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切口大量脂肪液化的处理方法。方法对11例腹部大切口脂肪液化重病例施行对口引流加药物冲洗效果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患者中10例患者在7—12天愈合拆线;1例效果不佳行拆线清创,一周后行Ⅱ期缝合。结论本法具有痛苦小,疗程短,病人心理压力小,经济实用等特点。

  • 标签: 对口引流 脂肪液化 腹部大切口
  • 简介:摘要目前,口腔癌的高发病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多数学者研究认为,缺氧与肿瘤干细胞是影响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的重要因素。缺氧条件下,肿瘤细胞增殖代谢活跃,大量新生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的发育;而肿瘤干细胞具有不断增殖和自我更新的能力。两者之间是否相互促进及调控影响肿瘤的持续存在呢?本文将缺氧与肿瘤干细胞对于口腔癌的影响作一综述。

  • 标签: 缺氧 肿瘤干细胞 口腔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静脉溶栓(发病≤3h)与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发病≤12h)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远期生存影响的对比研究。方法采用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动态心电图、6分钟步行法分别对上述两种冠脉再灌注疗法各33例AMI患者进行6-36个月的随访对比。结果1.早期静脉溶栓成功+择期PCI与急诊PCI(发病≤3h)患者比较梗死后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发生及心功能变化比较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早期静脉溶栓成功(发病≤3h)未行择期PCI的患者与急诊PCI(发病6-12h)患者比较,远期心功能的各项指标优于PCI组,而梗死后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发生及病死均高于PCI组(P<0.05)。结论1.早期静脉溶栓(发病≤3h)成功+择期PCI对改善AMI患者远期生存疗效显著,与急诊PCI(发病≤3h)疗效相当。2.单纯静脉溶栓(发病≤3h)成功与急诊PCI(发病6-12h)患者对改善AMI患者远期生存方面对比则各有利弊,需综合评价。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早期静脉溶栓 急诊冠脉介入 远期生存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的3年实践为实例,为医疗改革城乡医院对口支援提供有益尝试和探索。方法采用硬件支援、人员驻点指导。结果受援医院诊疗水平、服务管理能力显著提高,业务指标大幅增长门诊人次增长85.2%;住院人次达154%;业务收入达251.5%。结论建立城乡医院对口支援长效机制双方应提高认识,在互信、互利原则下持续改进、分工协作;各级主管部门应发挥主导作用,承担规划和监管职能。

  • 标签: 对口支援 乡镇卫生院 实践 思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流程对口腔种植牙患者的影响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牙科门诊就诊的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优质护理。观察组应用护理流程,结束治疗后,对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治疗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5.00%,观察组为92.86%。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9.29%,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42%。结论对于实施植牙治疗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护理流程,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种植牙 护理流程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本研究通过平衡透析法对葛根素与人血浆蛋白、人血清白蛋白以及α1-酸性糖蛋白分别进行共孵育,并利用高效液质联用法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葛根素与人血浆蛋白在考察浓度范围内(0.2~15μM)结合高于99%。与人血清白蛋白(HSA)和α1-酸性糖蛋白(AGP)结合常数分别为3.5×107M-1和1.5×107M-1。高血浆结合主要来源于与血清白蛋白的结合。

  • 标签: 葛根素 血浆蛋白结合率 平衡透析法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口腔医生对口腔助理配合满意度,为改进口腔治疗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口腔各科室医生填写的463份调查表进行整理分析,了解医生对配合治疗操作的口腔助理的满意度。结果标准偏回归系数分析,工作程序、工作效率和沟通能力,对医生总评价的影响最大;外科医生对口腔助理满意35.1%,正畸医生对口腔助理满意49.4%;其它各科医生对口腔助理满意28.8%;其中外科、正畸医生比较满意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科、其它各科,正畸、其它各科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外科、正畸、其它各科医生与口腔助理沟通、管理要求相差较大,因此其满意有显著性差异。

  • 标签: 口腔医生 口腔助理 满意率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应用于口腔溃疡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的78例口腔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一般护理,在此基础上,予以观察组口腔护理配合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疼痛情况、护理依从性及口腔异味、软垢等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疼痛评分为(1.98±0.21)分,较对照组数据明显更低,P值小于0.05;观察组护理总依从概率为94.87%,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值小于0.05;观察组口腔异味、软垢缓解时间分别为(2.89±1.15)d、(3.21±1.68)d,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口腔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应用于口腔溃疡患者中,效果较佳,可明显改善相关症状,缓解患者痛苦,提高其依从性。

  • 标签: 口腔溃疡 健康教育 口腔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型漱口液对变异链球菌(S.mutans)和牙龈卟啉单胞菌(P.g)两种口腔常见致病菌的抑菌效果。方法以不同浓度配比的茶多酚和绿原酸为主要成分,添加甘草酸及薄荷油研制一种新型健康的漱口液,通过测定其对于两种口腔常见致病菌的抑菌环直径,观察其抑菌作用。结果用茶多酚浓度为0.0625mg/ml,绿原酸浓度为6.25mg/ml配制成的漱口液对S.mutans的抑菌环直径为14.8±0.3mm,对P.g的抑菌环直径为12.9±0.3mm,与阳性对照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课题组研制的新型漱口液对S.mutans和P.g两种口腔常见致病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麻疹的流行性特征与常规麻疹疫苗接种和相关的防控策略。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我市2009年—2011年期间所出现的麻疹发病情况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我市2009年—2011年期间所出现的128例麻疹中,本地麻疹发病的例数为2例,占所有病例总数的1.56%,外来人口的麻疹发病例数为126例,占所有病例总数的98.44%。在本地麻疹发病的病例人数中,免疫史不详的例数为1例,无免疫史的病例为1例。而在外来的麻疹发病的病例人数中,免疫史不详以及无免疫史的病例为127例。麻疹疾病的高发月份为4、5、6月份,故而在此期间发生麻疹的例数为94例,占所有病例总数的73.44%。在所有的发病患者中,年龄最小的为3个月,年龄最大的为35岁。结论外来人口的麻疹发病较高,占所有病例总数的98.44%,其发病年龄较本地病例提前。所以,加强麻疹的初免以及复种工作,提高麻疹疫苗的接种质量以及外来人口的免疫覆盖,是预防临床中麻疹发生的有效措施,应该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 标签: 麻疹流行特征 常规麻疹疫苗接种 防控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口腔颌面外科患者手术中引入优质护理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选取的82例口腔颌面外科患者进行分组,分别给予参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观察指标为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变化及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前观察组与参照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均较本组内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且干预后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引入优质护理对于患者负性情绪及满意度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口腔颌面外科 负性情绪 满意度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学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对于患者给与较好的护理治疗成为了医学界以及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对于口腔科室来讲良好的口腔护理对于患者而言至关重要,而实际口腔护理又是建立在医护人员的相关护理职责和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的。本文正是基于此对口腔科室中的综合护理治疗给与研究分析,从医护人员的护理认知以及护理职责两方面进行具体探究分析,以期为后续关于口腔科方面以及护理方面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上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口腔科 护理人员 口腔护理 认知 职责
  • 简介:摘要本文对口腔护理与饮食习惯对口腔溃疡治疗影响的探究,以某医院的99位口腔溃疡患者为例,首先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1组、2组和对照组,观察这三组,比较这三组患者在恢复进食的时间、口腔溃疡有疗效的时间和进食的数量,根据进食是否符合标准来确定。通过观察1组和2组的恢复进食的时间、口腔溃疡有疗效的时间和进食的数量可以发现,它们都比对照组好。依据2组的恢复进食的时间、口腔溃疡有疗效的时间和进食数量的数据,实施口腔护理与饮食干预结合可以促进口腔溃疡的治疗,对治愈有显著的效果,可以保证患者平衡营养。

  • 标签: 口腔溃疡 口腔护理 饮食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牙体预备对口腔修复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98例需行口腔修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析不同牙体预备类型的适应症,美学效果和牙本质敏感性等。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反馈结果和并发症发生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口腔修复时实施牙体预备,在达到固定位置的同时需要满足患者对牙齿美学的需求。

  • 标签: 牙体预备 口腔修复 临床效果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牙体预备对口腔修复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牙齿不正常患者15例(87个上颌牙瓷贴面)进行研究,治疗时间为2009年3月—2010年3月期间,上述患者均采用常规瓷贴面进行口腔修复治疗,分别用开窗、包绕与对接进行牙体预备,对不同的牙体预备的瓷贴面展开3~5年观察,探究牙体预备对口腔修复的临床效果。结果开窗组患者的瓷贴面存留概率与对接组比较,P>0.05,包绕组患者的瓷贴面存留概率则明显较开窗组与对接组低,P<0.05;87个上颌牙瓷贴面修复5年后有8个失败,主要包括3个修复体崩折或脱落,2个边缘着色,2个边缘适合性差,1个继发龋,其占比分别为37.50%、25.00%、25.00%及12.50%。结论牙体预备应用于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可观,其中开窗式预备与对接式预备的效果更佳。

  • 标签: 牙体预备 口腔修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6月-2010年6月采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9例患者,显效78例,有效10例,有效率98.88%;随访时间为半年-5年,无1例复发,无1例出现肛门失禁、移位、畸形等后遗症。结论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疗效满意,患者痛苦轻,疗程短,并且减少了对肛门组织及形态的破坏,防止了术后后遗症的出现。

  • 标签: 高位复杂性肛瘘 切开挂线 对口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一样的心理会对儿童口腔内科治疗的造成的影响情况。方法探究自2012年8月到2014年12月之间,我科室接诊的三百例临床数据,按照年龄、居住环境、生长地、家长受教育程度等多个方面,全方位调研心理对口腔内科疾病的治疗影响。结果使患病儿童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之一为病种,年龄较大的患病儿童以及生长在和谐的环境中的患病儿童会更加积极的配合治疗。结论造成儿童心理行为的原因十分广泛,这一系列的心理行为造成大概11的口腔内科疾病的,为了能够有效地治疗,医生应对患病儿童的心理行为以及心理需求多加注意,使其能够在根本上顺利的治疗疾病。

  • 标签: 口腔内科 心理行为 影响因素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