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年前,社会上流传一句顺口溜,“10个癌症9个埋,剩下1个不是癌”。大家曾对癌症充满悲观必死的观念,面临癌症,有点无可奈何的感觉。所以得癌的人,均是六神无主,几乎全把癌症诊断当成死神的请柬,把癌症的治疗看作是走向鬼门关的过程。那时没有“癌症康复”这个词,癌症既然必死,何谈康复?即使生存下来的病人也叫幸存者,是侥幸活下来的人。曾几何时,虽然癌症的发病在增加,

  • 标签: 癌症康复 生存率 顺口溜 幸存者 发病率
  • 简介:目的腹腔镜根治性远端胃切除(radicallaparoscopicdistalgastrectomy,LG)+D2淋巴结清扫术用于治疗进展期胃癌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仍存在争议。本研究设计了一个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来对比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行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D2淋巴结清扫术在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安全性和疗效。研究对象和方法自2012年9月至2014年12月,1056例临床分期为T(2-4a)N0-3M0的胃癌患者被纳入本研究。患者被随机分为腹腔镜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D2淋巴清扫组(LG组)(n=528)和开腹远端胃切除术(opengastrectomy,OG)+D2淋巴清扫组(OG组)(n=528)。共有15位来自中国14个研究中心的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参与此次研究。根据意向性治疗分析原则比较LG组(n=519)和OG组(n=520)手术后30天内的并发症发生和死亡。术后并发症严重程度分级根据Clavien-Dindo分级方法。结果LG组和OG组患者的D2淋巴结清扫术的合格相似(99.4%vs.99.6%;P=0.845)。术后并发症发生在LG组为15.2%,OG组为12.9%,统计学无明显差异(相差2.3%,95%CI:-1.9-6.6,P=0.285)。死亡在LG组为0.4%,而OG组无一例死亡(相差0.4%,95%CI:-0.4-1.4,P=0.249)。两组并发症的严重程度分布相似(P=0.314)。结论有经验的外科医生可以在进展期胃癌患者上安全开展腹腔镜下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D2淋巴结清扫。

  • 标签: D2 胃切除术 淋巴结清扫术 GASTRECTOMY 淋巴清扫 远端胃切除
  • 简介:目的分析各系统肿瘤患者中贫血的发生和程度。方法对2002年6月。2006年12月在我院肿瘤血液科住院的586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患者贫血的发生达45.73%,其中Ⅰ、Ⅱ度为68.28%,Ⅲ、Ⅳ为度31.72%。血液系统肿瘤贫血的发生最高为58.67%,泌尿生殖系统为50.00%,消化道肿瘤为46.91%,乳腺癌为41.94%,肺癌为24.59%,其他肿瘤为44.78%。肿瘤患者有贫血症状的为66.42%,采取治疗措施的13.06%,出院有贫血诊断的仅为1.12%。结论肿瘤患者贫血发生高,漏诊高,治疗低,应引起医师的高度重视。

  • 标签: 贫血 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Bristol粪便分型(BSFS)在提高结肠镜检查结肠癌发现中的作用.方法根据BSFS对拟行结肠镜检查的640例患者进行分组,Bristol1、2型的214例患者为A组,Bristol3、4型的213例患者为B组,Bristol5~7型的213例患者为C组.A组采用聚乙二醇电解质4000散+莫沙比利方案准备肠道,B组采用标准聚乙二醇电解质4000散方案,C组采用减量聚乙二醇电解质4000散方案.肠道准备质量由内镜操作医师术中观察肠道清洁程度,同时评估回盲部到达、平均退镜时间、结肠癌的发现、不良反应.结果A组肠道清洁程度好的比例为88.8%(190/214),B组为91.1%(194/213),C组为91.1%(194/21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回盲部到达分别为93.9%、95.8%和9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退镜时间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B组和C组明显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发现B组和C组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SFS可以有效提高结肠镜检查结肠癌的发现,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肠道准备质量 Bristol分型 结肠癌
  • 简介:目的探讨扶绥县2004-2008年肝癌发病变化趋势。方法利用扶绥县肿瘤防治研究所登记处肿瘤登记资料,分别计算肝癌粗发病、中国标化、世界标化。结果扶绥县2004-2008年肝癌发病为67.26/10万,中国标化45.93/10万,世界标化60.74/10万。结论扶绥县肝癌发病有下降趋势。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发病率 趋势分析 扶绥县
  • 简介:据统计,我国每年因癌症死亡的人约为130万,新患癌症者约160万。由于化疗对多种肿瘤可达到根治的效果,被视为现代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手术和放疗一样,化疗也是一个专门学科,化疗方案的设计要依据细胞动力学、药代动力学和生化药理学等原理,

  • 标签: 肿瘤化疗 哲学观 分工 细胞动力学 生化药理学 药代动力学
  • 简介:背景欧洲每年约有35万男性被确诊为前列腺癌。前列腺癌的常规治疗方案为手术治疗及放疗,手术意味着前列腺将被彻底切除,其可能带来阳痿和尿失禁等副作用;而放疗则以高能量的辐射照射肿瘤来抑制癌细胞和肿瘤的生长,其可能损伤周边器官。瑞典的一个研究小组进行了一项大规模的观察性研究,对比手术治疗和放疗对生存的影响。

  • 标签: 前列腺癌 放疗 癌切除术 死亡率 根治性 疗效
  • 简介:肿瘤型人工关节假体的首例应用是1940年Moore等[1]为1例骨巨细胞瘤患者植入的股骨上端金属假体。直到植入后2年患者因心力衰竭死亡,该假体一直未发生无菌性松动。由于术后复发高,原发恶性骨肿瘤的保肢治疗在当时并未被广泛接受[2],肿瘤型人工关节假体也较少。20世纪下半叶,放化疗的进步为原发骨肉瘤及转移瘤的保肢治疗创造了条件[3-5]。肿瘤型人工关节假体的应用才逐渐广泛。

  • 标签: 假体无菌性松动 人工关节假体 肿瘤型 相关因素 原发恶性骨肿瘤 保肢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错配修复基因hMSH2、hMLH1在胃癌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6例胃癌组织中PD-L1、PD-1和hMSH2、hMLH1蛋白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PD-L1表达水平与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脉管癌栓相关(均P<0.05);PD-1表达与各临床病例特征均无相关(P>0.05)。hMSH2、hMLH1表达与TNM分期相关(P<0.05)。PD-L1与hMSH2、hMLH1蛋白表达相关(均P<0.05),PD-1与hMSH2、hMLH1蛋白表达均无相关,PD-L1表达与PD-1无相关(P>0.05)。结论依据错配修复缺陷基因及PD-L1表达水平选择性阻断PD-L1/PD-1免疫检查点有望成为胃癌个体化免疫治疗的新策略

  • 标签: 胃癌 程序性死亡配体-1 程序性死亡受体-1 错配修复基因缺陷 免疫治疗
  • 简介:背景多项用来评估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对前列腺癌死亡影响的试验结果存在冲突。研究者旨在通过对欧洲前列腺癌筛查随机研究额外增加随访2年,更新前列腺癌的死亡。方法这项研究入组了182160名50—74岁的男性,其中有一个预先确定的核心年龄组(即包括162388名55~69岁的男性)。该试验在8个欧洲国家进行。随机分为筛查组和对照组,研究者对筛查组的男性提供PSA的检测,而不向对照组的男性提供这种筛查。主要研究目标为检测前列腺癌所致死亡

  • 标签: 前列腺癌 癌筛查 死亡率 PSA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随机研究
  • 简介:背景和目的肝切除术是治愈结直肠癌肝转移(CLMs)的根本手段。近年报道对患者选择性实行肝切除术,5年生存可高达58%。然而,在当前有效的化疗控制下,结肠癌肝转移手术切缘状态与患者生存之间的关系仍有争议。本研究旨在确定肝转移癌切除手术切缘状态对经过术前化疗的结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生存(OS)影响。方法该研究共纳入经过术前化疗后接受肝切除术的患者378例,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情况,确定阳性切缘在不同的病理及CT影像证实的化疗反应下对OS的影响。结果378例患者中,52例(14%)为R1切除(无瘤切缘<1mm)。R0切除(切缘≥1mm)及R1切除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分别为55%及26%(P=0.017)。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R1切除(P=0.03)及化疗病理缓解不显著(P=0.002)均为不良预后的独立因素。对比阴性与阳性切缘,患者在影像学化疗缓解较佳的情况下(5年OS:62%vs.11%,P=0.007),阴性切缘生存获益较化疗缓解优异的患者更显著(3年OS:92%vs.88%,P=0.917)。同样,在获得较少病理缓解的患者中(5年OS:46%vs.0%;P=0.002)较获得明显病理缓解的患者获益更显著(5年OS:63%vs.67%,P=0.587)。结论在当今化疗效果显著进步的情况下,阴性切缘仍为患者生存的重要决定性因素并应视为手术治疗的首要目标。此外,切缘阳性对预后的影响在化疗缓解较佳的患者人群中最为明显。

  • 标签: 肝转移 手术切缘 结肠癌 切缘阳性 阴性切缘 术前化疗
  • 简介: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ChineseSocietyofNeuro-Oncology,CSNO),是隶属于中国抗癌协会的二级学会。会员来主要来自神经外科学、放射肿瘤学、神经影像学、肿瘤内科学、病理学和基础医学等多个学科,专委会特点是“中青年为骨干、多个学科交叉”。

  • 标签: 中国抗癌协会 专业委员会 神经肿瘤 神经外科学 放射肿瘤学 神经影像学
  • 简介:神经肿瘤学(Neuro-Oncology)以神经系统肿瘤为主攻目标,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是包括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神经病理、神经影像、神经肿瘤放射治疗、神经肿瘤化学治疗、以及生物治疗等多学科的从事神经肿瘤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的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的学术团体。经中国抗癌协会批准,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已在第三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期间正式成立(2004年11月13日,广州)。其宗旨是:1.临床、科研协作,以利神经系统肿瘤病人的系统、综合治疗;2.学术、信息交流,有利于专业人员对相关交叉学科的了解和业务的提高;3.促进与

  • 标签: 专业委员会 中国抗癌协会神经 加入中国抗癌协会
  • 简介:据《医师报》报道:美国安德森肿瘤中心的Ravdin在近日举行的圣·安东尼奥乳腺癌大会上指出,2003年女性乳腺癌的发生下降了7%.这是一个从未有过的数字。Ravdin认为.间接的证据表明乳腺癌发生的下降和激素替代疗法(hormonereplaccmenttherapy,HRT)的使用减少有关。

  • 标签: 女性乳腺癌 激素替代疗法 癌发病率 美国 肿瘤中心 发生率
  • 简介:目的有研究提示质子泵抑制剂(PPIs)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病有关,长期使用PPIs可能会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生.本文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PPIs的使用与结直肠癌发病的关系.方法广泛检索2009年12月前公开发表的有关PPIs与结直肠癌研究的相关文献.所有人选文献均进行发表偏倚和异质性分析.合并OR值使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的95%置信区间.结果共有4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包括了超过10万名患者,各研究间异质性明显(P<0.01),因此采用随机效用模型.结果表明PPIs的使用与结直肠的发生无明显相关(OR=1.19;95%CI:0.90-1.57).结论短期内常规剂量使用PPIs治疗消化性溃疡疾病并不会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病.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结直肠癌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胆道镜手术器械护士专业化对手术情况、结石残留、术中污染、胆道镜操作相关并发症及术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肝胆管结石胆道镜手术非专业化(2006年5月至2010年8月)与专业化(2010年9月至2012年12月)护理,比较两组间手术情况、结石残留、术中污染、器械损毁、胆道镜操作相关并发症及术者满意度.结果专业组的结石取净86.4%,与非专业组的79.2%相近(P>0.05).专业组术中器械污染特别是在取石篮器械护士操作污染以及取石篮损毁方面,明显优于非专业组(P<0.05).非专业组及专业组的操作相关并发症发生分别为33.9%及1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58,P=0.041).经专业的胆道镜培训后,主刀医师满意度明显提高达93.2%,显著高于非专业组的77.4%(P<0.05).结论经专业的胆道镜培训,规范台前胆道镜消毒规程,加强对术中胆道镜及配件的无菌管理,器械护士与主刀医师熟练配合,注意避免术中胆道镜及配件污染,可减少院内感染发生并提高医护间的满意程度.

  • 标签: 肝内外胆管结石 术中胆道镜 专业化护理 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骨折手术方式和手术持续时间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veinthrombosis,DVT)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5年12月诊治的老年髋部骨折276例患者资料,男140例,女136例,年龄65~85岁,平均年龄73.3岁。按照手术方式及手术持续时间不同分组,其中根据手术方式分为3组:A组(骨折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骨折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100例,B组(骨折切开复位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骨折切开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98例,C组(人工髋关节置换-非骨水泥型)78例;根据手术时间分为3组:X组(手术时间〈60min)140例,Y组(手术时间60~120min)90例,Z组(手术时间〉120min)46例。分别比较手术方式(A、B、C)3组及手术持续时间(X、Y、Z)3组术后DVT的发生。结果在不同手术方式上,A组100例中2例发生DVT,发生2%;B组98例中2例发生DVT,发生2.04%;C组78例中9例发生DVT,发生11.54%;C组DVT的发生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P=0.012)。在手术持续时间上,X组140例中2例发生DVT,发生1.4%;Y组90例3例发生DVT,发生3.3%;Z组46例中8例发生DVT,发生17.4%;Z组DVT的发生高于X组和Y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7)。结论老年髋部骨折较大创伤手术方式比较小创伤手术方式增加术后DVT的发生,手术持续时间超过120min明显增加了术后DVT的发生,术后口服利伐沙班10mg,每天1次不能完全避免DVT的形成,应重视术后DVT的综合预防及筛查。

  • 标签: 髋骨折 老年人 静脉血栓形成 外科手术 手术时间
  • 简介: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并分析其危险因素,供临床借鉴。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21例胫骨平台骨折并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患者,根据有无切口感染,分为两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骨折特点、手术相关变量及生化指标等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随访时间为1~3年,平均随访时间为16个月。共16例(13.2%)发生切口感染,其中表浅感染12例(9.9%),深部感染4例(3.3%)。最为常见的感染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部分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开放性骨折、手术时间延长以及ASA分级≥3级为胫骨平台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存在较高的切口感染发生,高危危险因素包括高BMI、开放性骨折、手术时间延长以及ASA分级≥3级。术前充分评估患者的各项指标,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此类并发症的发生尤为重要。

  • 标签: 胫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外科伤口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低甲状腺摄131I的Graves病(GD)患者在服用碳酸锂前后甲状腺摄碘的变化,了解碳酸锂对甲状腺摄碘的影响。方法220例摄131I〈50%的G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治疗组行131I治疗,同时口服碳酸锂0.25—0.5g,每日3次,共2周,分别测定口服碳酸锂治疗前及口服后2h、4h及24h甲状腺摄131I。对照组仅予131I治疗。评价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服药后甲状腺摄131I比服药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P均〈0.01),对照组与治疗组治愈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于低摄131I的GD患者应用碳酸锂联合131I治疗,能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低甲状腺摄-311GD患者的治愈

  • 标签: 甲状腺肿 碳酸锂 GRAVES病 低甲状腺摄131I率
  • 简介:胃癌的发病与死亡在恶性肿瘤中均位居前列。胃癌肝门部淋巴结转移常因压迫胆管而引起严重并发症,放疗虽然可以改善症状,但因肝门部周围组织的结构特殊而使常规放疗的副作用大,患者往往不能耐受。脉冲式低剂量放射治疗(PLDR)可以在不伤害邻近正常组织器官的同时达到病灶区有效治疗的目的。

  • 标签: 胃癌 肝门部淋巴结转移 脉冲式低剂量率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