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戊巴比妥钠,水合氯醛,氨基甲酸种常用动物实验麻醉药对小白鼠的麻醉效果比较分析。方法采购实验动物健康小白鼠200只,每只体重约50g,使用市售戊巴比妥钠,水合氯醛,氨基甲酸种麻醉药对小白鼠分组、分批不同剂量注射麻醉,观察记录麻醉后的各种数据。结果氨基甲酸酯,水合氯醛,戊巴比妥钠种常用动物实验麻醉药对小白鼠的麻醉效果不同。其麻醉致死量、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麻醉对动物实验成功与否起关键作用,采用正确的麻醉剂量是动物实验成功的先决条件。

  • 标签: 动物实验 药物麻醉 小白鼠
  • 简介:摘要在氢氧化钾条件下2-甲基3-丁炔-2-醇和溴发生反应,生成4-溴-2-甲基-3-丁炔-2醇(化合物1),然后在丁胺条件下和4-丙基硅基-1,3-丁二炔,过量的丙基硅基乙炔和1反应生成2-甲基-6-(丙基硅基)-3,5二炔-2-醇(化合物2),化合物2以苯作为溶剂,加热回流生成4-丙基硅基-1,3-丁二炔(化合物3)。通过1HNMR,13CNMR,UV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 标签: 人参炔醇 4 - 三异丙基硅基-1 3 - 丁二炔 合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醇胺乳膏湿敷创伤性伤口的减痛效果。方法以2015年2月-2016年8月,医院收治的74例创伤性伤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入组37例,分别采用藻酸盐敷料为主的湿性治疗以及醇胺乳膏湿敷。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日常疼痛水平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揭除敷料疼痛、覆盖敷料疼痛、愈合时间、敷料更换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慢性伤口发生率0.00%,对照组2.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醇胺乳膏湿敷治疗创伤性伤口,可减轻换药疼痛,加速伤口愈合。

  • 标签: 伤口 湿敷 疼痛 三乙醇胺乳膏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用GC法测定3,4,5-氧基苯甲醛含量和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P-1701型色谱柱(30m×0.53mm×5um),以高纯氮气作为载气,将待检测样品配制成10mg/ml的溶液(二氯甲烷溶解),各成分在色谱柱中分离进入FID检测器检测;柱温220℃;检测器温度300℃;进样量2ul。用百分面积法计算主含量和杂质含量。结果TMBA峰与溴代杂质峰的分离度良好,相邻峰之间分离度良好。在1-12ug/ml的浓度范围内3,4,5-氧基苯甲醛和溴代杂质峰面积与浓度形成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试验中溴代杂质百分含量RSD为0.01﹪,TMBA含量的RSD为2.0%;高中低个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1%,111.4%,106.0%;5-Br杂质定量限低于0.02﹪;耐用性试验中在色谱条件发生变化或样品处理条件发生变化检测的主峰含量和溴代杂质的相对标准偏差≤15.0﹪。结论该方法选择性好、精密度高、线性关系良好、准确度高、定量限低,耐用性高。

  • 标签: 3 4 5-三甲氧基苯甲醛 溴代杂质 气相色谱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与探究通过HPLC法测定对氨基水杨酸钠药物中的间氨基酚的方法。方法填充剂使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流动相采用0.05mol/L的磷酸二氢钠-甲醇-0.05mol/L的磷酸氢二钠。结果间氨基酚的线性范围为0.603至7.239ug/ml(r=0.9997),定量限为3.5ng,检测限为1.3ng,回收率为99.83%,RSD为0.82%(n=6)。结论采用HPLC法测定对氨基水杨酸钠药物中的间氨基酚十分可靠,结果准确,操作简单。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对氨基水杨酸钠 间氨基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丙基硫氧嘧啶对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PTU药物治疗的妊娠合并甲亢患者共300例,检测孕妇就诊时和分娩前、新生儿脐血甲状腺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孕妇甲状腺功能检测指标在正常水平且显著低于治疗前,脐血甲状腺功能指标在正常范围内,与母血无显著差异。结论PTU能降低妊娠合并甲亢并发症,低体重患儿、新生儿甲亢等发病率低;母婴结局好,值得推广。

  • 标签: 丙基硫氧嘧啶 甲亢 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状窦后内窥镜下锁孔入路叉神经部分切断术的可行性。方法选择5例适应症病人,全麻下,参考颅骨表面标志,状窦后入路,“s”形小切口,骨窗直径约2.5cm,“十”字形切开硬脑膜,置入内窥镜,观察桥小脑角区复杂的血管神经及其相互关系,部分切断叉神经。结果全部病例术后疼痛均消失;切口均Ⅰ期愈合。结论内窥镜下锁孔入路操作有其优势,可以多角度观察桥小脑角区结构,对脑组织的损伤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反应轻,术后恢复快等。也存在图像缺乏立体感,单手操作,对术者操作技术要求较高等不足。

  • 标签: 乙状窦后入路 内窥镜 锁孔 三叉神经疼
  • 简介:摘要2-甲氧基雌二醇是研究人体内源性雌激素代谢过程中发现的体内的产物,期初发现其有抗血管生成的作用,近年来发现其有多种抗肿瘤的活性,本文就其抗肿瘤的可能机制予以综述。

  • 标签: 2-甲氧基雌二醇 抗肿瘤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基硫氧嘧啶联合甲状腺片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3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甲状腺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丙基硫氧嘧啶联合甲状腺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就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展开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基硫氧嘧啶联合甲状腺片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丙基硫氧嘧啶 甲状腺片 甲状腺功能亢进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发热38.5℃以下,对于正常背景小儿来说,这一适应性防御反应有利于疾病的康复,不需要用解热药.世界卫生组织仅推荐扑热息痛在儿科临床应用。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以毒性最低、安全、高效快速降热和维持降热时间长为特点.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的主要作用是抑制在发热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的前列腺素的合成。

  • 标签: 发热 药理 适应证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所收载的对乙酰氨基酚泡腾片酸度测定中的温度条件提出修改建议。方法分别在15℃、25℃、37℃时对3批对乙酰氨基酚泡腾片进行酸度测定,并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由于原标准中的温度跨度过大,致使酸度测定结果的重现性可能无法保证。结论应考虑临床实际用药条件对乙酰氨基酚泡腾片酸度测定中的温度条件进行修订。

  • 标签: 对乙酰氨基酚泡腾片 对乙酰氨基酚 酸度 温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丙基硫氧嘧啶联合甲状腺片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80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他巴唑联合甲状腺片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丙基硫氧嘧啶联合甲状腺片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采用丙基硫氧嘧啶联合甲状腺片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临床效果较好,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25.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丙基硫氧嘧啶联合甲状腺片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的减少不良反应,因此值得我们在临床上大力推荐。

  • 标签: 丙基硫氧嘧啶 甲状腺 功能亢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在白内障超声乳化中对角膜内皮保护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2月所行的1262例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631例患者术中仅使用透明质酸钠,第二组术中使用透明质酸钠及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结果第一组术后第一天、天、一周、一个月、个月角膜水肿的发生率分别是76例(12%)、50例(8%)、13例(2%)、2例(0.32%)、1例(0.16%),第二组术后第一天、天、一周、一个月、个月角膜水肿的发生率分别是25例(4%)、6例(1%)、4例(0.63%)、0例(0%)、0例(0%)。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应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能有效的保护角膜内皮,降低角膜水肿的发生。

  • 标签: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角膜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并优化2-甲氧基-1,4-萘醌(MeONQ)的合成方法。方法以2-羟基-1,4-萘醌与甲醇为原料,浓硫酸催化合成MeONQ;FTIR、1H-NMR、HPLC进行表征。结果成功合成了MeONQ,最佳反应条件浓硫酸催化,60℃回流反应6h。产率达69.7%,纯度超过95%。结论本合成方法简单可行,产物纯度高。

  • 标签: 2-羟基-1 4-萘醌 2-甲氧基-1 4-萘醌 合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残留的准确性。方法以0.4mol/LNaOH溶液为溶剂,在257nm处测定吸光度。结果该检验方法在1ug/ml~8ug/ml范围有较好线性关系,准确度与精密度分别为0.59%、0.3%,检测限与定量限分别为0.25μg/ml、0.76μg/ml。平均擦拭回收率大于72.17%。结论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的残留灵敏度高,是一种可靠的质量控制手段。

  • 标签: 清洁残留 对乙酰氨基酚 紫外分光光度
  • 简介:摘要目的优化原花青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包合率为指标,对包合物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确定最佳制备工艺投料(原花青素和羟丙基-β-环糊精)质量比14,羟丙基-β-环糊精质量分数30%,包合温度20℃,包合时间2.5h。结论溶液搅拌法制备包合物的包合率为24.5%,方法可行。

  • 标签: 原花青素 羟丙基-&beta -环糊精 包合物 正交试验设计
  • 简介:摘要首次报道合成了1个新型卟啉类化合物,即四(3-氯-4-甲氧基苯基)卟吩。是以吡咯、亚硫酰氯、4-甲氧基苯甲醛等为原料,用Alder法制备。其结构经过核磁共振、质谱、紫外进行了结构表征。为进一步提高新药研究开发的效率,提供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做了大量的工作。

  • 标签: 卟吩 Alder法 表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链氨基酸治疗肝昏迷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1例肝昏迷患者,使用支链氨基酸进行治疗,同时可给予维生素、白蛋白等以及相应的对症处理,但不用其他抗肝昏迷药和脱氨药物,记录治疗结果和影响因素。结果21例肝昏迷患者经支链氮基酸治疗后,15例神志完全转清,3例改善,2例无变化,1例昏迷加深。苏醒率为71.4%,有效率为85.7%,平均存活20天。讨论支链氨基酸在治疗肝昏迷方面,比传统的抗肝昏迷药疗效好,能改善肝脏的营养和提供能源,帮助恢复衰竭肝脏的代谢功能,利于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在预防肝昏迷的发生和改善重肝的预后方面也有一定作用。

  • 标签: 肝昏迷 肝炎 支链氨基酸 临床
  • 简介:摘要以羟丙基β-环糊精作为流动相添加剂,于C18反相柱上建立了位置异构体硝基苯胺的高效液相色谱拆分方法。在选定的种最优条件下,硝基苯胺都获得了较好的基线分离。结果令人满意。此外还对其拆分机理进行了分析。

  • 标签: 羟丙基&beta -环糊精 流动相添加剂 硝基苯胺 拆分 HP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