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新食品原料管理是涉及食品工业发展、环境资源利用食品安全法规体系,中国在此方面有数十年实践经验。本文简述了新食品原料管理发展历程,并介绍了新食品原料安全评价需要关注内容。

  • 标签: 新食品原料 管理法规 安全性评价
  • 简介:结合本实验室近几年研究实例。提出中药效应物质基础质量控制研究思路:即以中药整体现多成分、多靶点协同作用特点为切入点,充分考虑中药有效成分在体内过程中变化,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现代先进分离分析手段,构建中药及其复方复杂体系吸收、分布、与靶细胞结合、代谢代谢组学体内外研究技术平台,系统阐明中药发挥作用体内效应成分(群),建立与临床药效相关、体内真正起效、符合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协同作用特点中药质量控制方法,构建符合用药实际中药质量控制新体系。

  • 标签: 质量控制 效应物质基础 吸收和分布 靶细胞结合 体内过程 代谢组学
  • 简介:何首乌作为一种常用补益药物,历来为古今医家、饮食家所推崇,临床应用颇广,古籍鲜有论述涉及其安全问题。但近年国内外关于何首乌引起不良反应报道逐渐增多,尤其是何首乌导致肝损伤问题受到很大关注。本文何首乌本草学及药材、化学成分、毒理学以及临床不良反应进行综述,并何首乌相关肝损伤进一步研究提出建议。

  • 标签: 何首乌 不良反应 肝损伤
  • 简介:续命汤灌胃5天能延长小鼠凝血时间,抑制大鼠血栓形成;试管内给药能明显抑制ADP诱导大鼠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延长50%最大聚集时间;静脉给药能增加狗颈内动脉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略加快心率,不明显影响血压。

  • 标签: 续命汤 凝血时间 血栓 血小板聚集 脑血流 脑血管阻力
  • 简介:目的:确定北沙参种子适宜发芽生活检验方法。方法:采用不同发芽床,放置于不同温度下培养,观察不同条件北沙参发芽率影响,确定适宜发芽条件;采用四唑法(TTC)北沙参着色率进行检验,设计不同浓度不同温度正交试验,通过不同条件下北沙参染色情况观察,确定适宜生活力检验方法。结果:北沙参以25℃,滤纸作为发芽床为适宜发芽条件;以30℃,0.6%TYC浓度,染色时间5h为适宜生活力检验方法。结论:通过北沙参发芽生活力检验方法研究,为其种子检验规程质量标准制定提供依据。

  • 标签: 北沙参 种子 发芽 生活力 检验方法
  • 简介:目的:在果糖诱导大鼠产生高尿酸血症、高胰岛素血症等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果糖能否引起瘦素功能失调及抗高尿酸血症剂天然产物槲皮素芦丁改善作用。方法:大鼠饮用10%果糖水溶液共8周。第4周后分别口服给予大鼠槲皮素芦丁,并以别嘌呤醇为阳性对照药。分别测定给药前及最后一次给药后血清尿酸胰岛素等水平。选择血清和下丘脑瘦素水平及脂肪组织瘦素分泌水平为指标评价果糖诱导大鼠体内瘦素功能变化。选择血清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为指标评价果糖诱导大鼠体内血脂失调。结果:果糖显著提高大鼠血清尿酸、胰岛素瘦素等水平,并伴有血脂失调。再者,果糖显著上调大鼠脂肪组织ob基因表达以增加脂肪分泌瘦素功能。槲皮素、芦丁及别嘌呤醇可显著逆转果糖所致大鼠血清瘦素、血脂及脂肪分泌瘦素功能异常。进一步研究发现果糖显著降低大鼠下丘脑瘦素水平,而槲皮素、芦丁别嘌呤醇却无明显改善作用。结论:果糖能诱导大鼠产生高瘦素血症及下丘脑瘦素缺乏症,这与果糖所诱导大鼠高胰岛素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尿酸血症等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密切相关。天然降尿酸剂槲皮素芦丁可通过逆转果糖所诱导大鼠高胰岛素血症及血脂失调症作用改善果糖所致大鼠瘦素功能失调。本研究为果糖引起高瘦素血症与高尿酸血症之间联系提供了直接证据,并从药理学角度进一步解释了降尿酸剂改善果糖所致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大鼠高尿酸血症瘦素功能紊乱作用机制。

  • 标签: 果糖 高瘦素血症 高甘油三酯血症 高胰岛素血症 槲皮素 芦丁
  • 简介:目的:采用HPLC测定林下山参、园参及红参中3种主要人参皂苷-Rg1、-Re、-Rb1,含量;采用HPLC建立林下山参药材指纹图谱。方法:人参皂苷含量测定HPLC条件:色谱柱为Diamonsil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nm,柱温30%,流速1.0mL·min^-1,分析时间100min;指纹图谱HPLC条件:色谱柱为ZorbaxSB+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nm,柱温30℃,流速1.0mL·min^-1,分析时间90min。结果:园参、红参林下山参的人参皂苷Rg1,Rb1)。含量测定值没有显著差异,-Re含量测定值有差异,林下山参〉园参〉红参;共标示出林下山参药材指纹图谱中19个共有峰。利用指纹图谱相似度测试软件,以夹角余弦为测度,测得10批林下山参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结果均在0.90—1.00。结论:人参皂苷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准确,重现好,可作为测定林下山参3种皂苷较好方法;本实验所建立林下山参药材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准确、重复性好,为有效控制林下山参药材质量提供了可靠依据。

  • 标签: 人参 林下山参 人参皂苷 HPLC 指纹图谱
  • 简介:目的:观察大鼠全身骨矿密度(BMD)骨矿含量(BMC)与体重(BW)月龄(MO)关系.方法:利用DEXA人前臂骨密度软件测定4、820月龄雌性SD大鼠全身BMD、BMC骨投影面积(AREA).在SPSSforWindows统计软件上进行BMD、BMCAREABW一元直线回归,BW、MO二元直线回归,并作偏相关分析等.结果:BMD、BMCAREA与BW及MO二元直线回归方程:BMD=0.179+0.000196BW(克)-0.000680MO(月)g/cm2,复相关系数r=0.711;BMC=3.472+0.0137BW-0.00912MOg,r=0.925;AREA=22.66+0.0302BW-0.139MOcm2,r=0.922.偏相关分析表明BMD与BW中度正相关(R=0.634),与MO弱负相关(R=-0.258);BMC与BW高度正相关(R=0.825),与MO无明显相关(R=0.091);AREA与BW高度正相关(R=0.739),与MO弱正相关(R=0.427).结论:大鼠体重BMDBMC均有明显影响,月龄只对BMD有轻度影响,BMC无明显影响.

  • 标签: 骨质疏松 雌性大鼠 骨矿密度 骨矿含量 体重 月龄
  • 简介:本文报告以SRBC小鼠进行初次免疫再次免疫,观察了淫羊藿多糖(5~40mg/kg/d×5d.ip)体液免疫应答作用。结果显示给药组小鼠初次免疫后免疫攻击后循环溶血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淫羊藿多糖可促进体液免疫应答,同时还可增加“免疫记忆”功能。

  • 标签: 淫羊藿多糖 初次免疫 再次免疫 抗体
  • 简介:目的:观察复方顽痛宁酊小鼠疼痛模型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先进行药理实验,实验选用小鼠扭体法小鼠热板法分别观察复方顽痛宁酊镇痛效果并与麝香祛痛搽剂进行比较,再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小鼠扭体法实验,空白对照组为22.5±3.7次,复方顽痛宁酊组小鼠扭体次数为4.2±1.8次,阳性对照组麝香祛痛搽剂为14.2±2.8次,复方顽痛宁酊组减少小鼠扭体次数与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相比较有显著差异。小鼠热板法:复方顽痛宁酊组延长小鼠舔后足时间与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比较有显著差异。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复方顽痛宁酊疼痛有显著疗效。结论:通过实验证明复方顽痛宁酊具有良好镇痛作用,且起效快、持续时间长。临床观察也表明复方顽痛宁酊有明显镇痛效果。

  • 标签: 复方顽痛宁酊 镇痛效果 癌性疼痛
  • 简介:为了证明食品中含有激活宿主防御机能物质,作者研究了日本食用菌腹腔吞噬细胞集积作用激活作用。所试样品为香菇(Lentinusedodes)、灵芝(Ganodermalucidium)及冬菇(Flammulinauelutipes)培养液提取物。将样品注射于ddy小鼠腹腔后,不同间隔时间取出腹腔细胞,观察嗜中性白细胞巨噬细胞集积反应,同时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腹腔细胞所释放活性氧。结果表明三种样品均能诱导嗜中性细胞集积,其反应程度与香菇多糖(Lentinan)溶血性结核菌素(Picibanil)这样生物反应调节剂(BRM)相似。在注射提取液1ml后6小时,其反应达到高峰,嗜中性白细胞占腹腔细胞80%以上,而对照组只占1.8%,与Lentinan62.5%及Picibanil92.3%可相比较。其白细胞反应在三天后下

  • 标签: 嗜中性白细胞 小鼠腹腔 激活作用 香菇多糖 生物反应调节剂 巨噬细胞
  • 简介:目的:探索钙镁元素与太子参产量品质关系.方法:以太子参种根为试验材料,采用砂培方法,研究钙镁元素缺乏太子参产量品质影响.结果:缺钙、缺镁处理太子参单个块根质量分别比正常处理低43.59%28.21%,且单株产量均极显著低于正常处理;钙、镁元素缺乏太子参块根比重差异不大;不同处理间太子参药材水分含量差异不大;缺钙、缺镁处理浸出物含量极显著低于正常处理;缺钙处理灰分含量为4.63%,极显著高于正常缺镁处理,缺镁处理灰分含量为3.29%,与正常处理差异不大.结论:钙镁元素缺乏严重影响太子参产量品质.

  • 标签: 太子参 产量 灰分 浸出物
  • 简介:目的:研究贯叶连翘提取物防治血管痴呆作用。方法:永久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采用水迷宫病理组织学方法观察药物作用。结果:贯叶连翘提取物能降低永久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后24小时内大鼠死亡率,有降低大鼠水迷宫游出时间错误次数趋势,给药30d给药组与对照组相比水迷宫错误次数显著降低;能防止海马锥体细胞死亡;提高大鼠双侧颈动脉永久结扎后,海马SS阳性神经元数目。结论:贯叶连翘提取物在治疗血管痴呆上有一定开发前景。

  • 标签: 贯叶连翘提取物 血管性痴呆 学习记忆 海马 生长抑素
  • 简介:目的:观察寒喘平、热喘平哮喘模型豚鼠血液SOD、NOET影响。方法:用10%卵白蛋白液给豚鼠致敏,两周后再用1%该溶液雾化吸入以诱发豚鼠哮喘,测定豚鼠血液SOD、NOET等指标。结果:模型组豚鼠血清SODNO降低,血浆ET升高,而寒喘平、热喘平能明显提高其血清SODNO,降低血浆ET。结论:寒喘平、热喘平提高SOD活力、升高NO、降低ET可能是平喘作用环节之一。

  • 标签: 寒喘平 热喘平 哮喘 SOD NO ET
  • 简介:目的:观察通痹胶囊实验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肝功能影响,为其临床研究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辛伐他汀片10mg/kg)通痹胶囊186、93、46.5mg/kg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每天上午灌胃高脂乳剂1ml/100g,每天下午灌胃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30天后腹主动脉采血,检测各鼠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LTAST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计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较正常组血清TG、TC、LDL-C、ALT、AST水平和AI显著升高,HDL-C水平显著降低;通痹胶囊186、93g/kg组大鼠与模型组比较血清TG、TC、LDL-C水平及AI显著降低;通痹胶囊186mg/kg组大鼠血清HDL-C水平显著升高;通痹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LDL-CAI水平呈剂量依赖降低。模型组大鼠较正常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升高;辛伐他汀片组通痹胶囊186、93g/kg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较模型组显著降低;模型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通痹胶囊各剂量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较轻。结论:通痹胶囊实验高脂血症大鼠具有一定调血脂作用改善血液流变学作用,并可减轻高脂血症所致肝细胞脂肪变性。

  • 标签: 通痹胶囊 高脂血症 血脂 血液流变学 肝功能
  • 简介:离体大鼠心脏用乏氧无糖K-H液灌注15min后,再用正常K-H液复灌诱发再灌注心律失常(RA)模型,于缺血再灌注初期对照组均发生RA,显著高于用丹参(DS,100mg/L)或川芎嗪(TMP,20mg/L)灌注者(11%20%,P<0.01);对照组RA持续时间为11±3.8min,也显著长于DSTMP组(2.8±03.5±1.5min,P<0.01),提示DSTMP均有显著抗RA作用。

  • 标签: RA 再灌注心律失常 川芎嗪 丹参制剂 对照组 TMP
  • 简介:目的:通过研究浙江丽水市不同海拔高度三叶青产量总黄酮含量变化,为扩大三叶青生产适宜区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大田小区试验,三叶青产量以鲜品称重测定,总黄酮含量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三叶青产量随海拔升高逐步增加然后递减变化规律,海拔618m产量最高,与其他海拔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05~618m海拔范围三叶青平均产量最高,与其他海拔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叶青总黄酮含量在413~730m海拔范围内随海拔升高而增加,海拔730m黄酮含量最高,与其他海拔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05~618m海拔范围有利于三叶青产量增加,520~730m海拔范围有利于三叶青中黄酮含量增加,因此,在520~618m范围有利于提高三叶青产量黄酮含量,是三叶青最适宜种植海拔范围。

  • 标签: 三叶青 海拔 产量 黄酮
  • 简介:因多数药物都有随着剂量加大作用增强,作用达峰值后,随着时间延长作用减弱。所以在一定条件下,药物量效关系时效关系均可用直线回归方程表达。本文根据药物量效关系时效关系,研究了党参水溶性部分抑制小鼠自主活动灭炎灵小鼠退热作用效量半衰期,药效半衰期(或半效期)以及它们在不同时间内体存量,并依据体存量求其表观半衰期。结果表明,药物上述三种半衰期都比较接近。其中以药效半衰期最长。

  • 标签: 半衰期 党参 灭炎灵
  • 简介:癌化液60mg/kg、30mg/kg可增强5mg/kg环磷酰胺呋氟尿嘧啶EAC及S180荷瘤小鼠体内抗肿瘤作用。100mg/kg环磷酰胺所致H22荷瘤小鼠外周白细胞及骨髓有核细胞减少有明显提高作用,并能明显地对抗增高谷丙转氨酶,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影响。表明癌化液与化疗药合用时有明显增效减毒作用。

  • 标签: 癌化液 环磷酰胺 呋氟尿嘧啶 增效作用 减毒作用 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