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伏铺灸治疗胃寒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4例胃寒慢性胃炎患者分别于2012、2013年伏天的头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行铺灸治疗。将已制备的姜泥饼覆盖穴区,再将一长条角艾炷铺放在姜泥饼正上方,点燃角艾炷的上角开始施灸。先在上腹部中皖穴区(以任脉为中线,区域涵盖上脘、中脘、建里、下脘、水分穴,以及足少阴'肾经的腹通谷、阴都、石关、商曲穴)行2壮铺灸,再在背部胸脊下穴区(位于背部,以督脉为中线,区域涵盖筋缩、中枢、脊中、悬枢穴,以及胸9-12段、腰1段夹脊穴)行2壮铺灸,完成1次治疗约需40min。每年治疗3次,共6次。全部治疗结束后统计疗效。结果:14例患者中,近期临床治愈2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2.9%。结论:伏天铺灸治疗胃寒慢性胃炎有较好疗效,临床症状显著改善。

  • 标签: 慢性胃炎 胃寒 三伏天 铺灸
  • 作者: 刘春香
  • 学科: 医药卫生 > 针灸推拿学
  • 创建时间:2022-10-12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2022年第7期
  • 机构:三台县建平镇中心卫生院,四川 绵阳 621000
  • 简介:在日常生活当中,人们难免因疲劳、外力、风寒等多种原因而产生颈肩腰腿痛的症状,这些症状看上去并不严重,但却会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相当麻烦的干扰。目前,西医对于颈肩腰腿痛的发生原因尚没有明显的定论,有些疼痛甚至使用CT与磁共振等检查手段都难以查出病因。因此,在对颈肩腰腿痛患者的治疗当中,我国传统中医针灸成为了主要的治疗手段,而在传统针灸技法下发展出的“手针”“足针”对大部分颈肩腰腿痛都有着良好的疗效。

  • 标签: 颈肩腰腿痛;针灸;手三针;足三针
  • 简介:目的将讨论温暖为消沉的治疗刺破技术的治疗学的效果和机制。有消沉的60个病人全部的方法A随机各与30个盒子被划分成治疗组和控制组。治疗组与在心,肺,肝,脾和肾,有Amitriptyline的控制组,HAMD规模和EEG-的质的变化的点挥动的Jiaji上温暖针技术被对待在治疗前后被观察。结果治疗组的全部的有效的率是100%,比有80%的控制组的好一些(P<0.05);治疗组的HAMD规模比控制组的好(P<0.05);在治疗组和控制组之间的体的症状的改进的比较是重要的(P<0.05);频率的比较和EEG-波浪的振幅是重要的(P<0.05),有不有毒并且在治疗组的副作用。结论温暖为消沉刺破技术比Amitriptyline有更好的效果,并且有不有毒并且在治疗组的副作用。温暖针技术能有效地调整频率和振幅EEG-波浪,并且行动改进压抑的状况。

  • 标签: 温针灸 夹脊穴 抑郁症 疗效观察 患者 脑电Α波
  • 简介:IRANDuringtheWorldAcupunctureWeek,IranScientificStudiesInstituteofNadaliEsmaeiliprovidedasetofdifferentfreetreatmentactivitiesasfollows:arrangedpainalleviationprograms,madehealthpromotionplans,providedfreeacupuncturereligiousmeditation.ItwashighlyrecommendedthatallmembersoftheinstitutecommunicatethesubjectoftheWorldAcupunctureWeekaswellasthefreeservicesofacupuncture

  • 标签: 英语 阅读 理解 针灸周
  • 简介:在全面搜集相关文献证据基础上,按照证据质量与推荐强度分级系统(GRADE)方法,制定了《神经根颈椎病针灸临床实践指南》,具体介绍了指南制定的目的、指南适用的疾病范围、针灸治疗神经根颈椎病的原则、干预时机及不同针灸治疗方案等。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针灸疗法 临床实践指南
  • 简介: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穴位埋线组,每组6只。除正常对照组未行造模外,其余2组大鼠均采用硝基苯磺酸(TNBS)造摸。模型组不予干预,正常饮食,穴位埋线组于"上巨虚""天枢""大肠俞"处进行穴位埋线治疗。治疗15d后观察大鼠的腹泻、便血症状和结肠病理组织学改变,用westernblot法检测大鼠脾淋巴细胞核因子-κBp65(NF-κBp65)及相关信号分子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R)蛋白的表达。结果:穴位埋线组的大鼠腹泻、黏液脓血便症状得到较快控制,大鼠黏膜组织损伤明显改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脾淋巴细胞NF-κBp65增多(P〈0.01),β2AR的表达减少(P〈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穴位埋线组大鼠脾淋巴细胞NF-κBp65减少(P〈0.01),而β2AR的表达增多(P〈0.01),两组脾淋巴细胞NF-κBp65和β2AR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实验性结肠炎有明显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NF-κBp65及相关信号分子β2AR,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 标签: 结肠炎 穴位埋线 受体 肾上腺素能β2 核因子-κB p65
  • 简介:目的:对比激光针刀结合针灸与药物治疗椎动脉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88例椎动脉颈椎病患者以单盲法分为治疗组48例(以激光针刀结合针灸治疗),药物对照组40例(以复方丹参静滴和西比灵口服),治疗前两组病例经统计学分析无差异性,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激光针刀结合针灸治疗组治愈率60.42%,总有效率97.92%,药物对照组治愈率30%,总有效率87.5%;经统计学分析,P〈0.05,二者疗效有显著差异性。结论:激光针刀结合针灸治疗椎动脉颈椎病疗效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激光针刀 针灸 椎动脉型颈椎病 单盲对照
  • 简介:目的:评价腹针配合线放松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主穴取腹针引气归元穴(中脘、下脘、气海、关元),配合线放松法。对照组按辨证类型分别采用归脾汤、安神定智丸合酸枣仁汤、黄连阿胶汤、龙胆泻肝汤、黄连温胆汤加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PSQI)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PSQI总分及7个因子分数较治疗前均下降(均P〈0.05),观察组PSQI总分及7个因子分数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腹针加线放松治疗失眠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疗效优于中药治疗。

  • 标签: 腹针疗法 三线放松 失眠
  • 简介: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穴位埋线组,每组6只。除正常对照组未行造模外,其余2组大鼠均采用硝基苯磺酸(TNBS)造摸。模型组不予干预,正常饮食,穴位埋线组于"上巨虚""天枢""大肠俞"处进行穴位埋线治疗。治疗15d后观察大鼠的腹泻、便血症状和结肠病理组织学改变,用westernblot法检测大鼠脾淋巴细胞核因子-κBp65(NF-κBp65)及相关信号分子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R)蛋白的表达。结果:穴位埋线组的大鼠腹泻、黏液脓血便症状得到较快控制,大鼠黏膜组织损伤明显改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脾淋巴细胞NF-κBp65增多(P<0.01),β2AR的表达减少(P<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穴位埋线组大鼠脾淋巴细胞NF-κBp65减少(P<0.01),而β2AR的表达增多(P<0.01),两组脾淋巴细胞NF-κBp65和β2AR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实验性结肠炎有明显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NF-κBp65及相关信号分子β2AR,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 标签: 结肠炎 穴位埋线 受体 肾上腺素能β2 核因子-κB p65
  • 简介:目的:比较温针灸结合康复理疗、单纯温针灸与康复理疗治疗椎动脉颈椎病(CSA)的疗效差异,及对椎-基底动脉(VBA)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90例CSA患者随机分为针康组、温针灸组、康复组,每组30例。其中针康组穴取C3—C7夹脊穴行温针灸结合牵引、磁疗等康复理疗;温针灸组予单纯温针灸治疗,康复组行单纯康复理疗。采用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TCD)所测定的患者VBA血流动力学参数Vp、Vd、Vm、PI值为疗效评定指标,结合临床治愈率评价各组疗效。结果:治疗后3组VBA血流动力学观察指标Vp、Vd、Vm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P﹤0.05),针康组各观察指标均较其他两组改善更显著(均P﹤0.01);针康组临床治愈率为70.0%(21/30),优于温针灸组53.4%(16/30)和康复组53.3%(16/30)(均P﹤0.01)。结论:温针灸配合康复理疗治疗椎动脉颈椎病能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温针灸和康复理疗治疗,有较高的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椎动脉型颈椎病 温针灸 康复理疗 血流动力学
  • 简介:目的:本文旨在呈现维重建下的四渎穴(四渎)针刺过程。方法:首先,定义四渎穴下及其附近的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血管和神经。其次,对四渎穴的上述解剖结构进行维重建,包括与四渎穴相关的肌肉被分割、血管和神经进行重建。第,在VOXEL-MAN平台的维虚拟人上针刺四渎穴,形成四渎穴的针刺过程。结果:在虚拟人上实现了四渎穴的维定位和虚拟针刺,可以实现针刺四渎穴的全部虚拟针刺过程,可以显示腧穴针刺过程中的不同结构。结论:维虚拟重建有助于腧穴解剖结构研究,有助于腧穴可视化研究,可以在针灸穴位研究中充分利用。

  • 标签: 针灸学 腧穴 可视化 三维重建
  • 简介:通过对大椎穴施以"重法"治疗急性脑梗塞之风痰阻络或痰瘀互结所致言语不利案、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案、运动神经元病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案、重症强直性脊柱炎之血沉异常案以及调和营卫治疗疲劳综合征案,从而证实大椎穴与重刺络、重拔罐、重艾灸之"重法"有效组合是针灸临床治疗内外风的特效疗法,是快速升补阳气的强壮疗法,能及时有效地强壮机体以疗虚损,也是强力祛风胜湿的疗法,可止痛止痉,利水消肿。

  • 标签: 三重法 大椎穴 疑难病 医案
  • 简介:目的:比较针刺加热敏灸疗法与单纯针刺疗法治疗腹泻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成针加灸组(32例)和针刺组(32例),两组均采用常规针刺法,均取天枢、足里、公孙等穴,针加灸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艾条悬灸热敏化腧穴治疗,每周治疗5次,4周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针加灸组愈显率为87.5%(28/32),针刺组愈显率为37.5%(12/32),针加灸组优于针刺组(P〈0.01)。针加灸组对各症状积分的改善均优于针刺组(P〈0.01,P〈0.05)。结论:针刺加热敏灸疗法治疗IBS-D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针刺疗法。

  • 标签: 热敏化腧穴 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 热敏灸 针刺疗法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目的:观察电针耳穴体穴对2糖尿病(T2DM)模型猴即时空腹血糖的影响。方法:10只2糖尿病模型猴均行电针干预,选取"足里""阴交"耳穴"降糖点"穴同时电针干预,持续5天,频率2/15Hz(2Hz和15Hz,每秒转换),强度2mA,每天1次,每次30min。测量针刺前、针刺15min和针刺30min空腹血糖。结果:第1天针刺30min,T2DM模型猴的空腹血糖与针刺前相比,有显著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3、5天针刺15min与30min,T2DM模型猴的空腹血糖与针刺前相比,均有显著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天针刺30min,T2DM模型猴的空腹血糖与针刺前相比,有显著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5天针刺30min后,T2DM模型猴的空腹血糖与第1天针刺前相比,下降明显,经统计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电针耳穴体穴对T2DM模型猴即时空腹血糖有显著降低作用;(2)电针刺激对T2DM模型猴即时空腹血糖的干预具有时间效应,针刺30min效果明显优于15min;连续刺激4天及以上,效果明显优于连续刺激3天及以下。

  • 标签: 电针 耳穴体穴 2型糖尿病 空腹血糖 即时
  • 简介:Trigeminalneuralgiaismanifestedcommonlyassuddenburstofunilateralpainoftheface,andcharacterizedbyparoxysmalradiatingdrasticpainlikeelectricshock,withsplitting,stabbingandburningsensation.Itisextremelyhardforpatient

  • 标签: 远端取穴法 针刺 治疗 三叉神经痛
  • 简介:贺氏棱针刺络放血疗法,是贺氏“通法”之一。贺老在70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创立了“病多气滞”“以血行气”的理论,基于此理论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棱针放血的独特手法,并将棱针治法进行归类,拓展应用,使棱针的应用范围扩大到150余个病种。此外贺老独特的棱针放血疗法,还为后学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广泛的发展空间。

  • 标签: 贺普仁 三棱针 刺血疗法 名家经验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热敏灸疗法治疗神经根颈椎病(CSR)的疗效。方法:检索CNKI、CBM、VIP、WanFangData,Pubmed和CochraneLibrary查找有关热敏灸疗法治疗CSR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个研究,共1008例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13,95%CI(1.06,1.21),Z=3.54,P=0.0004],治疗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80,95%CI(1.52,2.13),Z=6.82,P<0.00001],治疗组简式McGill疼痛指数(SF-MPQ)改善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4.44,95%CI(-6.38,-2.50),Z=4.49,P<0.00001],治疗组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36,95%CI(-0.50,-0.23),Z=5.42,P<0.00001]、治疗组白介素-6(IL-6)改善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7.32,95%CI(-11.49,-3.14),Z=3.44,P=0.0006]。结论:本Meta分析结果提示,热敏灸或针刺联合热敏灸疗法治疗CSR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或传统悬灸疗法,从而为当前CSR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由于纳入研究样本量小且质量较低,上述结论尚需要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盲法对照试验加以证实。

  • 标签: 热-敏感的艾灸 颈椎 spondylotic 神经根病变 (CSR) 系统评估
  • 简介:目的:探讨艾灸阴交穴对分娩宫缩痛的影响,同时评价产妇及新生儿安全性。方法:选取单胎头位初产妇174名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盲、随机方法分成观察组(59例)、安慰组(57例)、空白组(58例)。宫口开大3cm时观察组艾灸阴交、安慰组艾灸非穴点各30min,空白组行常规产程护理,比较3组产妇宫缩痛及母婴安全性差异。结果:①宫缩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观察组灸后15min、30minVAS评分明显降低(均P〈0.05),安慰组与空白组VAS评分无明显变化,灸后观察组VAS评分较其他两组降低明显(均P〈0.05);②宫缩痛评级比较,艾灸30min,观察组分娩镇痛有效率为69.5%(41/59),高于安慰组、空白组的45.6%(26/57)、43.1%(2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产后出血量,观察组明显少于安慰组和空白组(均P〈0.05);④新生儿Apga评分,观察组和安慰组高于空白组(均P〈0.05)。结论:艾灸阴交穴能减轻宫缩痛,对母婴无不良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且简便的非药物镇痛方法。

  • 标签: 分娩痛 艾灸穴 三阴交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本文介绍了中医筋骨针疗法的主要特点:进行了微型筋骨针和巨型筋骨针的针具创新和筋膜旋转分离法、筋膜弹拨分离法、筋膜切割分离法、筋膜扇形分离法、经筋飞挑法、末端筋膜叩刺法等针法创新。提出了手阳、手阴、足阳、足阴、任脉和督脉六个经筋膜动力区带;提出了"经筋走行,结于骨,骨突筋结,动静交融;骨突侧方,血管神经;关节骨突,点相应;筋膜肌肉,角平衡;经筋结节,软伤疼痛;针法松解,筋结为宗"的治疗纲领并归纳出筋骨针定位法。

  • 标签: 骨三针疗法 肌筋膜区带 经筋 筋结
  • 简介:目的:观察刺络拔罐结合穴位贴敷对神经根颈椎病青年患者的疗效。方法:61例神经根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穴贴组(31例)与电针组(30例),穴贴组在项背、肩胛骨脊柱旁两侧采用刺络拔罐结合阿是穴穴位贴敷治疗,电针组在夹脊、风池、肩井、肩髃、外关、后溪、大椎采用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总体症状体征积分与总体疗效方面的优劣。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总体症状体征积分均有明显改善(穴贴组:9.96±2.02vs15.87±1.84,P〈0.05;电针组:10.02±1.76vs13.59±1.52,P〈0.05),穴贴组积分改善较电针组更为明显(两组治疗前后差值:穴贴组为5.91±1.95,电针组为3.53±1.68,P〈0.05),穴贴组总有效率为93.6%(29/31),亦优于电针组的83.3%(2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络拔罐结合穴位敷贴对神经根颈椎病青年患者有良好治疗效果。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刺络拔罐 穴位敷贴 青年患者 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