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增生症患者心理状态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00例乳腺增生症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以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和心理状态。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紧张、恐惧、抑郁心理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给予乳腺增生症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治疗自信心,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疗效。

  • 标签: 心理护理 乳腺增生症 心理状态
  • 简介:目的:研究冠心病住院患者的抑郁状态,寻找合理心理护理模式,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取近期在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住院患者114例,入院行SDS抑郁量评估,而后根据评估结果随机均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和个体化心理护理观察组,两周后再进行SDS评估,对比分析组内和组间情况。结果:所有入选冠心病住院患者中,约70.17%入院时呈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状态,经过有效护理后,各组患者的抑郁状态均得到有效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住院患者容易发生抑郁,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予以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帮助患者尽早康复,提高整体医疗质量。

  • 标签: 冠心病 住院 抑郁状态 个体化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早期康复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成心理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肢体康复训练。心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为期4周的心理干预,干预前和干预后用简式Fugl-Meyer(FMA)评定运动功能康复情况和Barthel指数(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心理干预组FMA和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肢体康复训练配合心理护理,能够更好的促进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心理干预 脑卒中 抑郁 肢体功能障碍
  • 简介:目的分析监护设备对重症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明确综合护理方式的优越性。方法:使用重症监护仪监护100例重症患者的相关治疗参数,分别在监护初始及监护24h后,利用HAMA评分量表评估患者监护前后的心理情绪变化。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予以综合性护理及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监护24h之后,护理组患者的HAMA评分结果明显低于监护开始的评分结果,组间差异相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后护理组的心理情绪明显朝着更加积极的方向发展,治疗过程的依从性明显提升,身体状况明显好转,与对照组相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有必要不断完善重症患者的监护设备并为患者施行综合性护理。

  • 标签: 监护设备 综合护理 重症患者 心理影响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