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抗 N-甲基 -D-天冬氨酸受体 (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脑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脑炎。 2005年首次被报道, 2007年美国学者确认是由抗 NMDA受体抗体介导,因而得名。常发生于海马回、扣带回、额叶等边缘系统,并且好发于育龄期女性,以神经和精神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血液和脑脊液中检出抗 NMDA受体抗体,可确诊本病。且与卵巢畸胎瘤有良好的相关性。治疗上以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免疫抑制剂等治疗为主,为更好的了解该疾病,本文对其临床特点及治疗等展开综述。

  • 标签: 抗 NMDA受体脑炎 抗 N-甲基 -D-天冬氨酸受体 自身免疫性脑炎
  • 简介:目的探讨具有多重防治作用的抗血小板药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对保障PCI术后长期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2例PCI术后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102例,于PCI术后静脉输注替罗非班36h,而后常规使用低分子肝素。对照组100例,PCI后直接常规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术后ACS患者的临床预后(30d因血栓事件出现不稳定心绞痛发作/心影死亡)。结果两组术后30d死亡/心梗相比较,研究组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联合静脉应用具有多重防治作用的抗血小板药GPⅡb/Ⅲa对保障PCI术后长期疗效至关重要。

  • 标签: GPⅡb/Ⅲa受体 血小板 不稳定心绞痛发作/心梗/死亡 PCI术后
  • 简介:摘要:β-受体阻滞剂可以选择性地与β肾上腺素受体进行结合,从而发挥拮抗神经递质、以及儿茶酚胺的作用,近些年来,随着临床循证医学的不断发展,为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和支持,显示出了广阔应用的前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之中,应用时间较长,但在具体实施、适应症选择、以及疗效评价等方面仍存在许多差异。

  • 标签: β-受体阻滞剂 心血管疾病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传统恶性肿瘤的治疗因缺乏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副作用严重,患者耐受性差。肿瘤的靶向治疗是将治疗作用选择性地集中在肿瘤的组织、细胞以及基因中,最大限度地降低对正常组织的不良反应。本文以肿瘤细胞特异性受体为主要线索,就近年来肿瘤靶向递药系统的相关研究情况作一简要综述。

  • 标签: 恶性肿瘤 靶向治疗 特异性受体 靶向递药系统
  • 简介:摘要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传统恶性肿瘤的治疗因缺乏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副作用严重,患者耐受性差。肿瘤的靶向治疗是将治疗作用选择性地集中在肿瘤的组织、细胞以及基因中,最大限度地降低对正常组织的不良反应。本文以肿瘤细胞特异性受体为主要线索,就近年来肿瘤靶向递药系统的相关研究情况作一简要综述。

  • 标签: 恶性肿瘤 靶向治疗 特异性受体 靶向递药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在Graves甲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4月~2014年11月诊治的60例Graves病患者,分为四组,分析各组测量TRAb的结果。结果初诊组、情况没有改善组和情况改善组的TRAb阳性率均显著优于正常对照组(P<0.05)。初诊组、情况没有改善组和情况改善组的血清TRAb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在Graves甲亢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 Graves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β-受体阻滞剂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健康影响。方法:抽选本院接诊心力衰竭患者共86例为研究对象,设置对比性研究,研究时间设置为2019年7月~2020年8月。取随机数字抽选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组43例。对照组行基础治疗,观察组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比较两组血清心衰标记物、心功能指标变化及疗效差异。结果:就诊次日患者血清心衰标记物、心功能指标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月后,患者血清心衰标记物、心功能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β-受体阻滞剂 心力衰竭 临床治疗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T淋巴细胞免疫图谱多样性,为SLE早期诊断和精确评估预后及治疗效果提供新的依据。方法通过设计各V区家族和J区家族引物,扩增出TCR的所有CDR3区。结合高通量测序平台,分析SLE组和NC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T细胞TCRβ链的各基因家族的表达频率、V-J配对和碱基插入、缺失情况以及CDR3区多样性、长度分布特征等;筛选SLE组和NC组中高度克隆性扩增(频率大于0.5%)的DNA序列,氨基酸序列(AA)和V-J组合;从海量数据中筛选SLE组和NC组的共有DNA序列,氨基酸序列和V-J组合,从而揭示SLE组和NC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免疫图谱特性。结果我们发现SLE患者组和NC组的CDR3,VDindel和DJindel的长度分布频率相似。SLE患者组的TCRβ链CDR3的克隆性扩增程度高于NC组,图谱多样性明显低于NC组。此外,SLE患者组中10个TRβV和6个TRβJ基因亚家族的表达水平,及73个V-J组合的使用频率明显异于NC组(p<0.05)。在共有序列方面,3条DNA序列和4条氨基酸序列被所有SLE患者共享,这些序列可用于开发SLE疾病诊断,预后和病情监控的生物标志物。结论SLE患者组的T细胞克隆性扩增程度增加,图谱多样性降低,且TCRVβ和Jβ亚家族呈现优势利用的现象。

  • 标签: 统性红斑狼疮 T细胞受体 高通量测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慢性咳嗽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21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76例慢性咳嗽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氟替美维吸入粉雾剂(全再乐)治疗,研究组在其用药基础上使用孟鲁司特钠,对比两组肺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FEV1、FEV1、FEV1/FVC优于对照组(t=3.822/4.700/3.850,P<0.05)。结论:慢性咳嗽治疗过程中采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 标签: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慢性咳嗽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衰患者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产生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22.01~2023.03时间阶段中选择70例心衰患者实施不同治疗方案。在分组下就单一用药治疗以及联合治疗产生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患者心功能相关指标对比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衰患者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能产生更好的综合治疗效果,对患者心功能进行提升,疗效确切且积极。

  • 标签: 沙库巴曲缬沙坦 β受体阻滞剂 心衰 药物治疗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A型性格高血压患者采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高血压患者计92例,随机分为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n=46)与采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实验组(n=46),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显效率及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A型性格高血压患者采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效果理想,且用药安全可靠。

  • 标签: &beta 受体阻滞剂 高血压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β2-肾上腺素受体是G 蛋白偶联受体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本文以手性β2-受体药物沙丁胺醇为例综述了药物同分异构体R-和S-异构体对缓解气道炎症、气道狭窄等哮喘病症的不同效果,为深入了解不同同分异构体药物作用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此外,通过比较,初步确定左旋体优于消旋药物,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副作用较少,药物的右旋体可能与消旋药物的副作用有关,为临床上合理的药物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

  • 标签: G蛋白偶联受体 手性沙丁胺醇 气道平滑肌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对心功能及生存质量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96例2017年4月-2018年4月心力衰竭患者。结果观察组疾病疗效、心力衰竭纠正的时间、平均住院日数、心功能以及生存质量相比较对照组更好,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相似,P>0.05。结论常规药物+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效果好。

  • 标签: &beta -受体阻滞剂 心力衰竭 心功能 生存质量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