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激励式护理干预对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产妇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激励式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及分娩结局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产妇较比对照组相比,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偏高,各阶段产程时间明显偏短,产后阴道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偏低(P<0.05)。结论激励式护理干预应用于产妇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产妇自然分娩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自然分娩 激励式护理 分娩结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人才兴,则事业兴;人才强,则医院强。近年来,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针对医院发展转型期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养困境,借助与上海市肺科医院、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的紧密协作,柔性引进大批高层次医学人才,构建了名誉学科带头人制度、后备人才导师制度等一整套柔性引才制度,在较短时间内发挥了人才集聚效益,为医院跨越发展、内涵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 标签: 高层次人才 柔性引进 机制
  • 简介:摘要胃溃疡属于临床治疗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消化性溃疡疾病,胃溃疡合并出血是导致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一个常见原因,对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的机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均带来较大危害。因此,本文从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的发病机制以及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的治疗机制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希望为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资料支持,提升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胃溃疡合并出血 发病 治疗机制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各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自身的临床实践经验,从代谢及神经营养等方面分析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并阐述了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法。结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包括代谢紊乱、血管损害等。给予患者调节代谢类药物、血流改善剂、降糖类药物及抗氧化应激类药物治疗,效果值得肯定。结论应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病情给药,提高疾病的治疗有效率。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发病机制 血糖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层次培训工作人员,并给予目视和程序化管理,建立防范风险的机制,提升各人员管理主动意识,对比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实施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前和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实施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后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状况,如满意度、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物品质量等。结果对比服务态度满意评分、供应物品满意评分、护理风险事件率,干预后高于干预前,对比消毒质量合格率,干预后高于干预前,组间数据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有较大应用价值,不仅可提升物品供应满意度,还可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值得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一直以来,医疗卫生都是各国重要研究课题,也是研究重点。国外多种医疗形式其提供的医疗卫生合作机制具有一定差异性,但全部是基于本国国情之上建立的。对此,笔者通过对不同医疗形式中的医疗卫生合作机制比较,不难看出其国外医疗服务具有科学分工明确、责任划分清晰、双向转诊,尤其注重初级医疗服务单位。

  • 标签: 国外 医疗卫生 合作机制 比较研究 借鉴意义
  • 简介:目的探讨内毒素肺损伤肺泡巨噬细胞的极化特征及其加剧炎症损伤的机制.方法用脂多糖(LPS)气管滴注法构建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小鼠模型,Q-PCR方法检测巨噬细胞特征因子IL-1β、iNOS、IL-10和CD206及流式细胞术检测iNOS和CD206阳性细胞率,对巨噬细胞极化特征进行分析;体外构建M1型巨噬细胞和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共培养模型,检测共培养体系下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细胞活性和凋亡情况.结果LPS诱导的内毒素促进了肺部组织后续IL-1β、iNOS、IL-10和CD206的表达,6h时即达显著差异;但是,流式细胞术结果发现6h时模型组CD68阳性细胞中iNOS阳性细胞比率(26.47%±2.14%)显著高于假手术组(11.62%±1.21%),而模型组CD206阳性细胞比率6h时仅为12.64%±1.01%,揭示6h时巨噬细胞的极化特征仍然是以M1型巨噬细胞激活为主;此外共培养体系下,M1型巨噬细胞降低了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活性并促进了其凋亡.结论内毒素导致的急性肺损伤过程中,肺泡M1巨噬细胞的激活加剧了肺组织的炎症反应,同时M1巨噬细胞导致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凋亡也可能参与了肺组织损伤进程.

  • 标签: 急性肺损伤 肺泡巨噬细胞 炎症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