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医疗职业精神,在对新员工岗前培训中,我们注重上好职业精神教育第一课,教育他们如何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用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品德,职业操守,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做“有情怀、有温度”的好医生,起到了指路明灯的作用。

  • 标签: 职业精神 教育 新员工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精神精神药物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对精神精神药物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精神药物治疗的护理要点、难点,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注重从“遵守精神科服药常规”“提升精神科护理人员专业素养和职业责任感”“强化基础护理”三个方面进行精神药物治疗护理。结论:精神精神药物治疗的护理难度高、风险大,通过严格遵守服药常规、强化护理人员素养、加强基础护理,可以提升护理有效性。

  • 标签: 精神科 精神药物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精神分裂病患健康教育活动中,时间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病患122例,依照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探究组,每组均为61例。对常规组病患实施常规健康宣教,对探究组病患实施采用时间护理方式的健康宣教。结果探究组病患的健康教育效果明显比常规组病患好,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病患健康宣教工作中应用时间护理可获取较好效果,增强病患对于疾病的科学认识,提升治疗配合度及其日常生活质量。

  • 标签: 时间护理 精神分裂症 健康教育 应用 知识掌握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延伸护理服务给社会带来的改变及黔东南少数民族精神病患者的认知与态度。方法1采用宣传法,对凯里各社区和丹寨、岑巩、麻江、剑河等少数民族县,发放各种关于精神疾病的健康宣教手册,教会他们科学的、全面的正确认识精神疾病。方法2采用调查法,对黔东南少数民族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了解他们对精神病患者的认识与态度。结果1.我们宣传工作时一些人认为我们工作人员在骗人,认为很是荒谬;还有一些人感到很是惊奇并接受了我们的宣传,同时他们也对精神病患者有个新的认知;病人家属收获更大,他们既能更多理解病人情况,也知道如何照顾病人,面对他人的理解,病人家属心理要释怀很多。2.谈到精神病患者时很多人的心理反应是害怕、远离、排斥,接着是不解疑惑、怜悯、无奈、歧视,甚至有些家属认为精神病患者是有“鬼”在操纵。结论尽快实施有效措施进行干预,让黔东南少数民族多多理解精神病患者,改变他们对精神病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改变了他们对精神病患者的认知,尤其是教会病患者的家属如何更好护理病人;这将会精神病的治疗与康复,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有着重大的意义。

  • 标签: 精神病患者 心理反应 黔东南少数民族 延伸护理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教育管理在精神科临床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管理,观察组行医护一体化教育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率、健康知识的掌握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人员及医生的满意率、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实施医护一体化教育管理模式的应用,提高了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率,因此,在临床中应积极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情景式教育精神科实习生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遴选我院精神科实习生40名,在获得合作意向后,将实习生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0名,分为对照组和教学组,开启为期一年的实习生涯,对照组接受传统说教式教育,教学组接受情景式教育,对比两组实习结束后的理论成绩与实训成绩。结果:教学组实习结束考核理论成绩与实训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景式教育模式能够充分调动精神科实习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还能促使知识结构发生深刻转化,提高教学效果。

  • 标签: 情景式教育 精神科 实习生培训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建康教育对预防精神科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与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280例精神科住院患者,按计算机随机生成的数字表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对跌倒危险因素、预防措施及跌倒后果的认知,以及患者跌倒发生情况。结果采用个体化健康教育后,患者对预防跌倒相关知识了解程度明显提高(P<0.01)。预防期间干预组患者跌倒发生率明显降低(3.6%)。结论对精神科住院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跌倒个体化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对跌倒危险因素的认知,有效降低跌倒发生率。

  • 标签: 健康教育 预防跌倒 精神科患者
  • 简介:摘要:新冠肺炎是当下最为重要的全球性事件,对人类是一项重要的挑战。对于当下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涌现了无数的抗疫英雄,为了弘扬抗议英雄的抗疫精神,应该在开展相关卫生职业教育的过程当中注重抗议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养。对此,本文在弘扬抗疫精神的基础上对推进卫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进行深入的探究,望有借鉴意义。

  • 标签: 抗疫精神 卫生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
  • 简介:摘要: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建设者而不是旁观者,其思想政治教育与党长期执政实践紧密结合是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之一。高校必须以伟大建党精神为载体,做好思政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充分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与教学质量。基于此,以下对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理路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伟大建党精神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逻辑理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健康科普微视频宣教模式在精神科护理健康教育实践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6个精神科病区作为宣教实践科室,组织以播放健康科普微视频模式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宣教服务。选取2022年9月-2023年8月住院的康复期精神障碍患者,每个病区各12例,共72例,按随机数表法划分为对照组(n=36,常规宣教)和研究组(n=36,健康科普微视频宣教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宣教满意度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健康教育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宣教满意度、护理工作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科普微视频宣教模式可有效提升精神科护理健康教育实践效果,有助于提高患者精神疾病和健康知识知晓率,同时提升宣教满意度与护理工作满意度,具有良好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作为一个单位的中层干部,上受人领导、下领导他人。我个人的体会是,任务明确后,任务进行时,员工得到的随时的激励非常重要,这种激励一般是语言的精神激励。它包括当你向领导汇报工作进展后,领导的微笑、点头,“辛苦了!加把劲。等这任务完成我请你们吃饭。”

  • 标签: 医院 行政管理 员工 精神激励
  • 简介:摘要:抗精神病药物,既具有非特异性镇静作用,又具有缓解精神症状等作用[1-2]。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兴奋躁动患者以及器质性精神障碍等。药源性精神症状,就是精神病患者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以后,出现的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患者精神运动兴奋和谵妄以及意识改变等为主要表现,通常与用药患者的体质和药物的种类等有关。该文分析和研究了抗精神病药物的药源性精神症状和防治。

  • 标签: 药源性精神症状 抗精神病药物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康复训练进行分析,研究其对患者的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2020年收治的78位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这78例精神分裂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与精细化护理组,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的康复训练,精细化护理组接受有针对性地精神康复训练。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康复训练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与社会功能评分,对比后得知,与常规的康复训练相比,对患者采取有针对性地精神康复训练之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社会功能得到显著改善。结论:对精神分裂患者采取有针对性地精神康复训练,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其心理状态,同时提高其社会功能。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精神康复训练 改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联合团体心理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了在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接受诊治的4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和分析。为了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我们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接受系统健康教育联合团体心理干预。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上的评分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在入院时,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然而,经过住院期间的护理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出现了显著下降(P<0.001)。在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系统健康教育联合团体心理护理对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不良情绪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这一研究结果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也为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标签: 健康教育 团体心理护理 精神分裂症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