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医疗职业精神,在对新员工岗前培训中,我们注重上好职业精神教育第一课,教育他们如何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用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品德,职业操守,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做“有情怀、有温度”的好医生,起到了指路明灯的作用。

  • 标签: 职业精神 教育 新员工
  • 简介:摘要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他们的职业精神如何,关乎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医学生的职业精神教育十分必要。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途径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以人文课程为基础,加强职业精神教育;加强医学实践锻炼;加强临床实习生的职业精神教育;营造浓厚的职业精神教育环境氛围。

  • 标签: 医学生 职业精神 教育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体系的逐步发展,临床护理模式也随之不断改变,强化护理的人文精神教育已成为医疗体系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笔者通过对护理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的探究,提出临床护理教育的改革方向,即逐步明确护理人文教育的培养目标,确保护理教育课程安排的合理性、科学性,进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护理人文教育师资水平及力量,进一步促使护理教育人文体制构建不断完善,以实现综合型全面人才培养的目标。

  • 标签: 护理教育 人文精神教育 应用效果
  • 简介:根据国家教委高教司对大学语文的定位,针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功能和大学生的实际状况,提出大学语文教学目标是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素养,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并在教学实践中从文学的审美欣赏、情感教育,人格感染三个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 标签: 大学语文 人文精神 教育
  • 简介:摘要伴随国家医疗卫生体系的不断革新,护理模式也正发生较大转变,因而强化护理的人文精神教育也就成为亟待解决的显性问题之一。本文尝试通过对护理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护理教育的改革思路,要在实践过程中明确护理教育中人文教育培育的全新目标,同时要进行合理地科学化护理教育课程安排,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在此维度下构建完善护理教育的人文体制,促进综合型护理人才的全面发展。

  • 标签: 护理教育 人文精神 改革思路
  • 简介:摘要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激情,培养其积极进取的敬业精神,从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角度阐述了医学职业精神的内涵,分析了加强护士医学职业精神教育的必要性,探讨了护士职业精神教育的具体内容,并提出了构建现代护理职业精神的各种应对策略。

  • 标签: 医学职业精神教育 培训 护士素质
  • 简介:摘要:进行人文教育主要核心是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科学、优质的护理服务。所以,在护理人员的教育和培养过程中,人文精神教育是提高其职业道德素养的关键点,在护理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提高人文精神教育,并且培养其人文关怀,为社会提供更多、更高素质的儿科护理人才。

  • 标签: 儿科护理教学 护生 人文精神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评价临床科室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以下简称"呼吸科")参加临床实习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15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9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在为期3周的呼吸科实习中,将呼吸科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对学生进行教育。采用自行设计的"临床科室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调查问卷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和职业精神教育实施情况(包括教育内容、教师评价和教学效果评价3个维度)2个部分。结果医学生对呼吸科职业精神教育的总评分为(46.49±1.87)分,其中,对教育内容评分为(18.27±0.86)分,对教师评价为(18.66±0.75)分,对教学效果评分为(8.56±0.36)分。78.7%(74/94)的学生表示对于呼吸科发展历程和名医大家故事充满好奇。93.6%(90/94)的学生通过了解呼吸科优秀传统文化更加明确了未来行医的目标,同时也提高了对呼吸科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对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认可度。结论临床科室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丰富了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内涵,有助于提升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责任感和荣誉感。

  • 标签: 临床科室传统文化 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 实践与分析
  • 简介: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是实现民族复兴的立国之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 标签: 民族精神 综合国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简介:摘要:此次新冠疫情的到来,虽然给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但在全国人民共同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各族群众在共同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通过交流不断的增进了感情,民族团结更加深入人心,展现了生动的民族团结宣传和教育。因此后疫情时期,对作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学生们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尤为重要。

  • 标签: 后疫时期 民族高校 民族团结教育 重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精神疾病患者的特点将健康教育贯穿于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各个环节,使病人及家属了解疾病相关的知识,使其能够正确对待疾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精神障碍患者 健康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精神科病人进行健康教育,使病人对自身疾病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早日回归社会。方法采用阶段性教育、书面教育、随机性教育。结果病人掌握了一定医学知识,对自身疾病有了一定的预防保健知识,护士的素质和自身价值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 标签: 精神科护士健康教育
  • 简介:广西地处祖国西南部,为壮瑶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具有浓郁的少数民族医药文化特色,其中壮族、瑶族等能够把本民族的医药文化相对完整地保留下来,即现在的壮医、瑶医等。广西中医药大学是全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唯一独立建制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医药特色,对少数民族医学的教育已有较大的规模。壮医学本科教育已经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并于2008年起实行壮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社会输送了大批的民族医药人才,但更高层次的民族医学研究生教育由于起步较晚及其他医学文化的冲击等原因,目前仍在不断的探索中。研究生教育在少数民族医药的挖掘、传承创新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民族医学教育现状进行总结与思考,这对我校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促进民族医药文化的发展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民族医学 硕士研究生 教育现状 思考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住院精神病人自杀行为的分析,从精神科角度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减少精神病人自杀死亡率。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8年1月住院期间,32例具有自杀行为的精神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32例自杀病人中,其中精神分裂症20例,占62.5%,情感性精神障碍9例,占28.1%,自缢与割腕是自杀主要方式,大多数病人自杀前有自杀先兆。结论合理安排人力,加强安全管理,及时观察病情,发现自杀先兆,良好的住院环境及心理护理,可减少精神病人自杀的发生。

  • 标签: 护理先兆自杀行为安全管理精神病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健康教育方法、相关因素、效果。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96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住院者以汉族、彝族、哈尼族为主,男性、从事重体力劳动者、文化程度低、经济条件差者本病的发病率明显高,多见于性格外向型者,精神症状以被害妄想、幻视、幻听以及行为紊乱多见,神经系统症状以震颤、共济失调较多见,并伴发多种躯体疾病,采取综合治疗措施疗效好,转归快,但再住院率仍然较高。结论普洱地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发病率高,在临床护理中采取有针对性健康教育措施后,临床效果满意。

  • 标签: 酒精 精神障碍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精神病人因疾病的需要,长期接受住院治疗,在以药物为主的治疗过程中,必须辅以社会心理康复治疗,这对减少或预防复发、提高患者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十分重要,本人所在病区健康教育知识宣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 标签: 精神病人 健康教育 方法
  • 简介:摘要:脑卒中是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尤其在民族地区,其发病率较高且医疗资源相对匮乏。本研究旨在探讨民族地区脑卒中健康教育策略,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结果表明,双语思维导图健康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民族地区居民的脑卒中预防意识和能力,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研究为民族地区脑卒中健康教育的推广和实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实践经验。

  • 标签: 民族地区脑卒中 健康教育策略 实施效果评估
  • 简介:进入激烈竞争的21世纪,如果不弘扬延安精神,筑起理想、道德、情操、作风的坚固防线,党就很难继续经受住执政和改革开放的严峻考验,我们教育工会工作也将寸步难行。当前,我们教育工会工作要从思维层面、理想层面、道德层面,情操层面、作风层面五个层面上弘扬延安精神,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和合格接班人方面狠下功夫。

  • 标签: 延安精神 教育工会 思维层面 理想层面 道德层面 情操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