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神经系统受累时称为神经精神狼疮(NPSLE)。NPSLE患者临床表现多样,美国风湿病学会定义了19种常见表现,包括头痛、认知功能障碍、情绪障碍、癫痫发作、脑血管病变等。遗传因素、自身抗体、血脑屏障受损、血管病变、炎症反应等因素均参与了NPSLE的发病,主要通过炎症反应和抗磷脂抗体相关的血栓-缺血两种发病机制致病。炎症反应主要采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缺血性病变主要采用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改善,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对症治疗。主要的危险因素包括疾病活动程度或疾病累积损害程度、合并其他严重NPSLE或病史、中高滴度抗磷脂抗体阳性等。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有助于控制病情,仍需进一步完善大规模、统一标准的高质量研究以加深对疾病的认识。

  • 标签: 神经精神狼疮 危险因素 炎症 抗磷脂抗体 治疗
  • 简介:头癣是皮肤癣菌感染头皮及毛发的浅部真菌病,主要传播途径是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有四种临床类型,即白癣、黑点癣、脓癣和黄癣。新疆儿童头癣发病率居全国首位,主要临床类型以白癣、黑点癣和黄癣为主,脓癣较少,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白癣和脓癣是常见临床类型。不同的临床类型由特定的病原菌种引起,新疆头癣的病原菌与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有明显的差异。紫色毛癣菌、铁锈色小孢子菌、许兰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是新疆头癣的优势菌种,犬小孢子菌和铁锈色小孢子菌是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主要致病菌。头癣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灰黄霉素、伊曲康唑、特比萘芬和氟康唑,外用硫磺软膏、特比萘芬乳膏等。头癣的有效防治措施是积极治疗患儿和带菌动物,消灭传染源,改善生活习惯和卫生条件,切断传播途径以及规范化治疗。

  • 标签: 少数民族地区 儿童头癣 发病现状 防治 流行病学
  • 简介:性道德教育是一个敏感而全新的课题,又是回避不了的,性道德具有社会性、自然性和隐秘性,大学生的性道德出现了新变化,加强对大学生性道德教育是时代的需要、身心健康的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 标签: 性道德 教育 社会性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精神科评价量表对痤疮患者生活质量评价的临床价值。方法重度痤疮患者140例(重度痤疮组,n=140)作为研究对象,健康体检人员140例(健康对照组,n=140)作为对照。分别采用睡眠自测量表(AIS)、焦虑自评量表(SAS)、Hamilton焦虑量表(HAMA)、Hamilton抑郁量表(HAMD)、生活质量评分量表(PAC-QOL)和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36相联合的精神科评价量表对重度痤疮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吸烟史和嗜酒史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数据有可比性(P〉0.05)。重度痤疮组在AIS评分、SAS评分、HAMD评分方面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在PAC-QOL评分、SF-36评分方面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AIS评分、SAS评分、HAMD评分、PAC-QOL评分、SF-36评分在重度痤疮患者不同临床特征中(性别、年龄段、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吸烟史和嗜酒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痤疮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焦虑及抑郁情绪,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重度痤疮患者在性别、年龄段、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吸烟史和嗜酒史方面受疾病影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重度痤疮 生活质量 评价量表 精神科
  • 简介:目的:调查分析人工流产女青年的精神心理压力及对性知识的了解情况,为降低这一人群的人工流产发生率提供建议与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自愿进行人工流产术的464例25岁以下女青年为观察对象,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0名女青年作为对照组.采用自拟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对比两组在焦虑抑郁心理、男女生殖系统知识、性病防护知识、性行为态度与避孕习惯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接受人工流产术的女青年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为(44.16±6.04)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为(45.48±8.39)分;对照组分别为(39.24±7.18)分和(40.67±9.04)分,二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流组女青年与对照组在对生殖系统知识及性病防护相关知识等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人流组与对照组女青年性行为态度与避孕习惯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工流产女青年普遍存在一定的焦虑抑郁心理,生殖健康知识缺乏、性行为态度与避孕习惯差异是导致意外妊娠的主要原因.针对以上因素给予生殖健康教育有助于降低这一人群的人工流产发生率.

  • 标签: 人工流产 女青年 心理压力 性知识 调查
  • 简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性健康已成为中国人民生活中日益增长的需求之一.如何对青年进行性健康教育,已成为当前性科学领域中的一个热点话题.

  • 标签: 瑞典 性教育 经验
  • 简介:性健康教育是指通过对人们进行系统的关于性知识和性道德教育,达到使受教育者具有科学的性知识、正确的性观念以及高尚的性道德和健康的性行为的目的.性健康教育说到底是一种综合性的素质教育,性健康教育的结果将直接影响着人口与发展,这其中对人口安全问题的影响更为突出.然而何谓人口安全?性健康教育与人口安全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和影响?本文就以上问题做一简要阐述.

  • 标签: 健康教育 人口安全 性知识 性道德教育
  • 简介:听障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也会对异性的身体与行为产生幻想与冲动,多方位探究听障生性健康教育模式,正确引导听障生的思想和行为,促进其顺利地度过青春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心理健康研究课题组设计出四种性教育模式,通过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相互配合,来达到对听障生性教育的示范与引导的作用,以促进特教事业的发展.

  • 标签: 听障生 性教育 模式
  • 简介:为了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本文首先概述了师范和中学“防艾”教育现状:有活动但相当薄弱。然后提出加强“防艾”教育活动的途径:与道德教育、学科知识教学、健康教育、防吸毒教育、家庭教育、“防艾”国情教育和当地疫情的知晓教育相结合。在“防艾”知识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的操作上,提出采取学科教学内容渗透、案例教学和叙事习题等教育模式。

  • 标签: 预防艾滋病 学校教育 学校现状 “防艾”教育途径
  • 简介:无痛人工流产术是育龄妇女意外怀孕被迫终止妊娠的有效方法之一,由于手术比较简单安全、无痛苦,以致部分育龄妇女误认为对人体没有伤害,从而忽视了避孕,使受术人数逐年递增。本文详细阐述了无痛人流术后的并发症及对受术者术前术后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 标签: 无痛人流术 健康教育 重要性
  • 简介:人从生到死无不与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性好奇从幼儿时期就已开始,男孩女孩从相互观察外生殖器的形态,到问父母“我是从哪儿来的”等问题,都说明想知道有关性的知识从小就开始了,并且它一直伴随着人的一生。那么如何满足人们对性知识的渴求,开展性教育是一种最有利的传播方式。性教育是性科学知识的教育,即向人们提供人性的科学解释和有关这方面的知识,而且还应包括对友谊、爱情、婚姻和两性关

  • 标签: 普及 学校 性教育 必要性
  • 简介:目的:对世界开展大学生性教育较好国家情况进行了梳理,以期对我们有所启示。方法:文献法、比较法。结果:国外性教育典范国家均注重性教育内容体系的建设和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舍力,形式灵活多样,成效显著,是一种全程、终身的教育。结论:我国大学生性教育依然落后于时代需求,应在性教育的观念、制度、师资、形式等方面寻求突破。

  • 标签: 大学生 性教育 概述
  • 简介:明清艳情小说作为集中描写古代性观念、性风俗和性文化的文本,客观呈现了大量关于青少年的性教育问题,主要是由于性教育的缺失或不当性教育而带来的性问题。这可以作为我们今天的反面教材,又能给今天的青少年性教育工作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 标签: 艳情小说 性教育 启示
  • 简介:21世纪科技与社会发展对大学生提出的挑战,不仅是对专业知识的挑战,更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挑战,在大学生的各种素质中,健康素质是其他素质发挥作用的关键载体.任何人只有拥有健康,才能精力充沛地发展事业,才能走向成功.

  • 标签: 性健康教育 普通高校 21世纪 学生综合素质 大学生 专业知识
  • 简介:青春期是从儿童期到成年期的过渡阶段,在青春期后期,性成熟已经完成,而社会成熟却远远滞后,容易出现性相关问题。我国青春期性教育存在不足,青少年性知识非常缺乏,青少年婚前性行为、非意愿妊娠、多次流产等现象日益增多。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对青春期妊娠患者进行有效的性健康教育,指导其采取防范措施,促进其心身康复。

  • 标签: 青春期妊娠 性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调查中、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对性健康知识教育前后的掌握情况,评价教育干预效果,为性教育课程的设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法,对315名中、高职护生进行性健康知识教育前问卷调查,针对调查的结果设计相应的性健康教育课程,教育学生后再次使用同样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中、高职护生性健康知识教育前问卷得分:24.05±5.11;教育后问卷得分:33.31±5.70,性健康知识掌握较好的人员百分比从63%提高到90%。结论:护生性健康知识掌握得分在教育干预后均得到提高,对中、高职护生针对性实施的性健康知识教育课程具有较好的效果,应积极推广。

  • 标签: 护生 性健康 干预
  • 简介:目的:调查我国中学生性健康教育现状,为研究我国中学生的健康教育提供实证数据,同时帮助各群体正确认识性教育,为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优良环境。方法:随机选取8所中学共33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以上学校38名教师及主管德育工作的校长或工作人员进行现场调查采访,同时随机抽取20住学生家长进行相关采访。结果:对当前我国中学生的性健康教育状况、中学生对性知识的了解程度及中学生对性健康教育的态度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与对策。

  • 标签: 中学生 性健康教育 现状调查 对策研究
  • 简介:英语"青春期"(puberty)一词来自拉丁语"pubeffas",其含义是"具有生殖能力",是指儿童逐渐长大为成年人的一个过渡期,是根据第二性征的出现和生殖器官功能逐渐发育成熟而指称的一个特定阶段.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青春期的年龄范围定为10岁~20岁,是少男少女从小学生到中学生的成长期.伴随身体迅速发展的是心理急剧变化.

  • 标签: 青春期教育 性教育 重要性 性健康
  • 简介:通过对山西省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现状及认识、性健康教育的目的、性健康教育的内容、性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性健康教育的建议综述,表明山西省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值得我们思考。

  • 标签: 大学生 性教育 思考
  • 简介:近年来,青少年未婚先孕、堕胎、性病等现象屡见不鲜,且逐呈低龄化趋势。据吉林省性学会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有相当多青少年性观念存有误区。其中,有77%的人认为男女生约会合理,甚至认为中学生若不交异性朋友会被人看不起;有32%的人认为相爱就可以发生性关系,在发生性关系的人中,有21.21%的人出现意外妊娠。这表明,对青少年开展行之有效的性教育迫在眉睫。思考和借鉴古今中外的经验教训,本人认为,仅对青少年采取单纯性知识教育不可取,也不可能成功。因为控制人类性行为的力量不仅是性知识,更重要是靠性道德约束。

  • 标签: 性道德教育 青少年性 未婚先孕 异性朋友 意外妊娠 知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