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细菌耐药性检测和微生物检验。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集的分泌物、血液、尿液等标本进行检测,对全部细菌进行鉴定,共获得病菌50株。本文以革兰阴性杆菌以及格兰阳性球菌当中的耐药性为主,对不同病菌以及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革兰阴性杆菌30株,占总比60%,革兰阳性球菌20株,占总比40%。结论不断加强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对细菌的耐药性进行相关检测,为临床选择抗菌药物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情况发生。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细菌耐药性 临床检测 病菌类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务工作人员手部的微生物感染情况以及消毒对于污染的控制影响。方法143例医务工作者,对消毒之前各医务工作者手部微生物污染情况监测以及对消毒前后微生物杀除率进行观察。结果各职业的手部污染率均为100%,污染率无差异。而在微生物量方面,护士的微生物量最大,其次依次为护理员、收款员、检验人员和医生;医生与检验人员的微生物杀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士、护理员和收款员的微生物杀除率要显著低于医生和检验人员的微生物杀除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地洗手及消毒是控制手部污染及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

  • 标签: 医务工作人员 微生物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方法对临床分离出的致病菌的耐药情况以及敏感性进行回顾分析,检查出各种病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和耐药率,本文以葡萄球菌属、肠杆菌科、非发酵菌的代表菌种的耐药性和敏感性为例。结果通过选取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为例进行回顾分析,它们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敏感率具体情况如文中表格所示。结论临床病原菌的耐药性问题不容忽视,治疗时要根据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轻抗菌药物的耐药寿命。

  • 标签: 临床微生物 检验 细菌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菌耐药性监测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间收集的110例微生物检验与细菌耐药性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析其监测效果。结果共检测出耐药性菌株19例(17.27%),包括11例革兰阳性菌、8例革兰阴性菌。儿科标本中包括3例(15.79%)耐药菌株,内科标本中包括4例(21.05%)耐药菌株,外科标本中包括5例(26.32%)耐药菌株,ICU标本中包括7例(36.84%)耐药菌株。结论不断规范抗菌药物的管理工作,提高检验人员专业技能与水平,进一步提高微生物检测水平。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细菌耐药性 临床监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掌握重庆市人群感染土源性线虫的动态和流行规律。方法2011~2015年,每年在全市监测县(区)各监测点采集居民粪便,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蛔虫、钩虫和鞭虫虫卵;3~12岁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卵;采集家庭土壤样本,检查蛔虫卵。结果5年重庆市市级监测点累计共调查21195人次,2011~2015年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依次为6.44%、7.30%、6.85%、6.93%、5.56%。人群总体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无下降趋势(χ2lineartrend=3.54,P〉0.05);2012年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5,P〈0.05);各年龄组感染率以老年组与学龄前儿童组较高;文化程度与人群感染率存在线性趋势,文化程度越高,感染率越低(χ2lineartrend=98.59,P〈0.01);职业分布以儿童与农民检出率较高(χ2=28.53,P〈0.01);蛔虫和钩虫是感染的主要虫体,感染度以轻度为主,中度较少,重度感染最少。各年间全市儿童蛲虫感染率最低为1.86%,最高9.70%,并且呈上升趋势(χ~2lineartrend=15.65,P〈0.01)。5年监测点土壤人蛔虫虫卵检出率分别为18.13%、15.63%、15.00%、8.10%、5.00%,并呈下降趋势(χ2lineartrend=16.79,P〈0.01)。结论重庆市监测点人群土源性线虫病感染水平总体较低,5年间已无下降趋势,应形成现代疾病防治的社会医学防治模式,同时继续加强健康教育及集体驱虫等防治措施。

  • 标签: 土源性线虫病 监测点 分析
  • 简介:摘要医学和生物学的联系非常紧密,二者不可分割,尽管医学的种类和研究方向有很多,但是医学体系的完善以及疾病的治疗和养生都需要遵循生物原理,如果没有遵循将会对人体造成无法估量的伤害。事实上,对于未从事医学相关行业的人来说,在生活中需要了解一些医学常识,避免在产生疾病时以错误的方式进行调节,最后造成难以逆转的伤害。生物原理在医学中涉及极其广泛,体现在相当多的方面,不仅在神经药理学,预防疾病学等领域严格遵循,甚至在一些日常的医学常识也均有涉及。文章从高中生视角出发,结合日常中的医学常识案例,以多元化客观化的态度思考问题,对医学常识涉及的生物原理作一个浅析。

  • 标签: 医学常识 生物原理 涉及 高中生视角
  • 简介:摘要生物节律的机制是一系列内源性生物钟基因的转录和转录后调控所产生的分子振荡,机体以24小时为单位表现出来的一贯性、规律性的变化模式。文章对子午流注与生物钟进行了研究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子午流注 生物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中连续无创动脉血压监测、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一致性。方法本次研究用随机数字表法纳入对象50例行全身麻醉患者,给患者行连续无创动脉血压监测获得的数据为观察组,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获得的数据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数据间存在的差异性。结果两组获得的数据中MAP、SVV、CO、SV这4个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数据中SBP、DBP、PPV这3个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全身麻醉的患者使用连续无创动脉血压监测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效果具有一致性,不过在SBP、DBP、PPV这3个指标监测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临床应用时需高度重视此方面情况。

  • 标签: 全身麻醉 连续无创动脉血压监测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一致性
  • 简介:摘要生物原理是指有关生物在进行生长,繁殖,新城代谢以及自我调节等一切生命活动遵循的相关规律,任何生物历程都是在客观的规律之下进行的结果。生物学研究的方向多种多样,其中对人体健康的研究尤为关注,生物学上认为,所有人体健康和不健康的表现都是遵循相关生物原理或是违反生物原理。人作为地球上出现时间最晚智能最高的高级动物,是生命的一大奇迹,应该了解或是熟悉相关生物知识。人们有效学习相关生物知识,浅析生物原理对于正确认知自己,有效维持自己的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从高中生视角出发,以多元化客观化的态度思考问题,对医学中涉及到的生物原理作一个探究。

  • 标签: 人体健康 生物原理 生命活动 高中生视角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检验学科的不断发展,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日益显现出其重要性。本文分析了检验质量控制的意义,从人、机、料、法、环、品六要素,对如何做好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提出建议。

  • 标签: 微生物 检验 质量控制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与监测体会。方法从我院2014年10月-2017年9月收治产后出血产妇中抽取77例,数表法分成2组32例对照组行基础护理,35例试验组行综合护理,比对2组结果。结果77例产妇均治愈,院内未出现死亡现象;试验组第三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给予产后出血产妇综合护理有利于缩短产程时间,减少出血量,值得学习和应用。

  • 标签: 产后出血 临床护理 监测
  • 简介:目的:探讨医院急诊科的伤害监测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于我院急诊就诊的3500例身体受创伤者的个人资料,统计患者的受伤情况.结果:3500例受伤者中,男性2849例、女性651例,意外伤害2831例(80.89%)、他伤572例(16.34%)、自伤97例(2.77%).按伤者职业构成比从高到底统计,依次为工人1671例(47.74%)、学生486例(13.89%)、农民404例(11.55%)、商人327例(9.34%)、干部职员296例(8.46%)、学前儿童116例(3.31%)、待业105例(3.00%)、其它95例(2.71%).结论:对医院急诊科进行伤害监测是有必要的,不仅能够获得客观的伤害事件信息,而且又能在监测中发现急诊存在的不足.当前,急诊伤害监测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与发展现状,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伤害监测系统.

  • 标签: 医院 急诊 伤害监测 分类 分析
  • 简介:摘要儿童睡眠相关性呼吸紊乱分为单纯性打鼾、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上气道阻力综合征三种类型,影响患儿的生活及学习、智力行为等,多导睡眠监测是其最好的诊断工具,但经常出现失败现象,本文对其失败的原因及护理综述如下。

  • 标签: PSG 失败原因 护理
  • 简介:摘要在全身麻醉之后,人体就会进入一个特殊的状态,例如镇痛、催眠、以及肌肉松弛等等,在过程上要首先进入麻醉诱导阶段,在一段时间的维持后最终清醒。不管是手术的类型不同还是目标人群的不同,其对于麻药的反应也会呈现出一些区别,如果麻药过量,会造成缺氧、器官功能抑制等问题,而如果麻药使用不足,则会出现术中知晓和体动,从而影响手术的进行。所以对于麻药的使用来说,要将其控制在最为合适的剂量上,但是如何监测麻醉深度就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

  • 标签: 麻醉深度 监测方法 进展
  • 简介:摘要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mofetil,MMF)是霉酚酸(mycophenolicacid,MPA)的酯类衍生物,现通称吗替麦考酚酯(商品名骁悉CellCept),具有独特的免疫抑制作用,常用于器官移植术后。MMF在人体内吸收后经血浆酯酶的作用下快速、完全水解成活性代谢物MPA,MPA是选择性、高效性、可逆性、非竞争性的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IMPDH)抑制剂,可抑制鸟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耗竭淋巴细胞内GMP和GTP,阻断DNA的合成,抑制T、B淋巴细胞增殖,从而发挥其免疫抑制功效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微生物的耐药进行临床分析,经过实施治疗对策探讨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进行评估。方法在我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抗菌药物用患者10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使用药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对病菌耐药性均较高,干预后其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中用抗菌类药进行干预时经过合理的干预途径实施药物干预,可有效提高抗菌类药的合理利用率,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标签: 微生物 耐药 治疗对策
  • 简介:在长期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为适应地球每24小时自转一周,生物机体内发育分化出一个特殊的"器官"――生物钟,在健康的生理状态下,人体的每一生理功能都表现出高度精密和稳定的昼夜规律。体温、心率和血压下午最高,听觉和痛觉傍晚最敏感,某些激素如可的松和睾酮早晨起床时最高,胃泌素、胰岛素和肾素水平下午和傍晚时最高,淋巴细胞计数上午最低,夜间达到高峰。褪黑素、催乳素在睡眠时达到高峰。生长素高峰在熟睡时,因此充足的睡眠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保障。

  • 标签: 生物钟 生物机体 淋巴细胞计数 发育分化 催乳素 褪黑素 生物进化过程 胃泌素 下午 胰岛素
  • 简介:目的了解南京市鼠、蚊、蝇、蟑螂种类、密度分布及季节消长情况。方法分别采用夹夜法、诱蚊灯法、笼诱法、粘捕法对鼠、蚊、蝇、蟑进行调查。结果2017年南京市鼠密度为0.175%,主要种类为鼩鼱和小家鼠;蚊密度为1.717只/(h·灯),主要蚊种为三带喙库蚊、淡色库蚊和中华按蚊;蝇密度为5.53只/笼,蝇种为家蝇、丝光绿蝇、铜绿蝇和麻蝇;蟑螂密度为1.387只/张,蟑螂种类为德国小蠊、美洲大蠊和黑胸大蠊;鼠呈双峰型,峰值在3和11月,3月是最高峰,密度为40.3%;蚊、蝇、蟑密度呈单峰型,蚊密度在8月达到高峰,为5.365只/h;蝇密度在7月达到高峰,为16.250只/笼;蟑密度在7月达到高峰,为2.034只/张。结论2017年南京市蚊、蝇和蟑螂、鼠密度相比2016年均显著上升,需重视病媒生物监测体系,同时建立健全病媒生物防治体系。

  • 标签: 病媒生物 季节消长 密度 监测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都获得了一定的发展,我国的食品加工行业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而与此同时,人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因为这切实的关系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加强食品卫生检验就显得极为重要,只有加强食品卫生检验,才能进一步的保证食品卫生的质量。食品微生物检验就是其工作的重点所在,对于评价食品卫生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经过食品微生物的检验,才能有效的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卫生安全,这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于食品微生物检验的特点就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探究。

  • 标签: 食品微生物检验 特点 食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