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验证将生物指示剂放入使用胶塞密封的玻璃试管作为压力蒸汽灭菌生物监测装置的可行性。方法:经过合格的压力蒸汽灭菌过程后,检测玻璃试管胶塞装置内生物指示剂内的芽孢等是否被完全杀灭,同时监测整个灭菌过程中玻璃试管内的温度。结果:玻璃试管胶塞结构下,经过合格的压力蒸汽灭菌过程后,部分菌片上的芽孢未被杀灭。结论:玻璃试管胶塞结构作为生物监测装置存在缺陷,出现假阳性的概率较高,使用此装置做出的生物监测结果不能证明灭菌过程是否合格。

  • 标签: 压力蒸汽灭菌 试管 胶塞 生物监测
  • 简介:监测失灵是Evtia4最常见的故障之一,文章结合作者多年维修经验,对Evtia4的工作原理及氧监测失灵典型故障二则进行了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 标签: Evtia4 氧监测 氧电池 红宝石阀
  • 简介:膜过滤法是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所收录的一种微生物检验方法,本方法最早被应用于去除药品中某些成分抑菌作用。随着相关技术与研究的不断深入,膜过滤法微生物检验技术开始在食品、化妆品等领域中发挥其独特的应用价值。本文在分析膜过滤法微生物检验技术基本原理与优势的基础之上,以牙膏膏体色素原料中的微生物检验为例,对比分析常规检验方法与膜过滤法在微生物检验方面的应用价值,望能够引起各方人员的关注与重视。

  • 标签: 微生物 检验 膜过滤法 应用
  • 简介:摘要多导睡眠监测目前已于临床睡眠质量及结构评估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这种检查技术可通过患者整夜脑电、腿动等数据的评估,确立下一步治疗方案。睡眠监测首夜效应是患者不适的一种表现。首夜效应的形成提示患者的多导睡眠监测结果准确性欠佳。这种状况对多导睡眠监测患者的临床护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研究将减低睡眠监测首夜效应的护理研究进展报道如下。

  • 标签: 多导睡眠监测 睡眠监测首夜效应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新型材料不断涌现,纳米材料作为一种超微型材料,以其独特的优势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纳米材料在发展过程中与生物医学实现结合,逐渐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学科,即纳米生物医学。本文主要对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粗浅的介绍了纳米材料在医学诊断、药物治疗、疾病预防三方面的应用,希望为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帮助。

  • 标签: 纳米材料 生物医学 应用
  • 简介:摘要医疗器械是各项诊疗活动开展的必然前提和技术基础。因此,在各大医疗机构中的各个科室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医疗器械。因此,如何对医疗器械进行合理、合规的管理是每个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关键环节。针对于此,本文探讨了我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从医疗机构的角度提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的对策建议,希望可以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体系构建提供借鉴。

  • 标签: 医疗机构 医疗器械 不良事件 监测体系
  • 简介:摘要柠檬酸作为有机酸的一种,在食品、工业以及化妆等行业备受喜爱和应用,且其因为具有较为良好的物化性能,因此,在作为酸化剂运用到动物饲料配比中,可以对动物产生一定的生物学作用。本文主要结合了一些实际试验的权威数据,对其在生长、增产、消化、抑菌以及免疫方面起到的具体作用进行实际探讨,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柠檬酸 动物 生物学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生物反馈治疗在精神科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所接诊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研究观察分析对象,根据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这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各有30例患者;对照组的30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的30例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物反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没有差异,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的认知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生物反馈进行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能够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生物反馈 精神科 精神分裂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在全身经过辐射照射的事故中,人类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是最适合利用生物剂量系统的。对于局部照射事故中,为让计量分布资料能够更加详细,皮肤呈纤维细胞以及毛发染色体畸变,对毛发预定有较大的优越性。并且染色体畸变的测定细胞仪以及毛囊染色技术等免疫化学方法,是可以到广泛应用的。

  • 标签: 辐射事故 生物剂量学 现况 展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炎症感染中的微生物检验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92例妇科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分别使用培养法和凝集法对为患者进行微生物检验,对比其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培养法与凝集法进行微生物检验得到的结果基本相似,阳性检出率无明显差异,数据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能够方便医生进一步了解患者的感染状态,培养法与凝集法的使用都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可以使用凝集法进行初步筛查,而后利用培养法进一步确诊,全面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妇科炎症感染 微生物检验 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