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4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DCA循环式护理对乙肝病毒感染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数据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接受护理86例乙肝病毒感染患者作为基础研究资料,运用奇偶数排序的方式,按照n=43平均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患者PDCA循环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HAQ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乙肝病毒感染患者采用PDCA循环式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及生活质量,为患者后期的治疗提供更加理想的条件,具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PDCA循环式护理 乙肝病毒感染 生存质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应用于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乙肝患者,所有乙肝患者的收取时间(2015年2月1日-2016年1月5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50例乙肝患者)、对照组一组(50例乙肝患者),分别实施化学发光法以及酶联免疫法检验,对比2组检出率。结果观察组乙肝患者中,阳性患者有48例、阴性患者有2例、检出率96.0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应用于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进行对比后,化学发光法具有显著优势,受到广泛应用,值得研究。

  • 标签: 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法 乙肝病毒血清学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丙肝病核心抗原检测对丙肝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疑似丙肝或是丙肝患者58例做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接受病毒筛查的健康者5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抽取血清样本行HCV-cAg检测与丙肝病核心抗体(HCV-Ab)检测,采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RNA)证实阳性者,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对照组HCV-Ab检测阳性率100%,HCV-cAg阳性率2.54%(2例),经RT-RNA证实阳性率为1.72%(1例);观察组HCV-cAg阳性率为55.17%(32例),经RT-RNA证实阳性率为65.51%(38例),诊断符合率为84.21%。结论HCV-cAg检测诊断丙肝诊断符合率较高,有利于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丙肝病毒核心抗原 临床诊断价值
  • 简介:目的:观察对乙肝肝硬化患者采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06~2018.06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50例进行研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后有效率和肝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前肝功能指标差异对比无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蛋白质和胆碱酯酶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总胆红素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有效率分别为96.00%、76.00%,观察组明显较高,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对乙肝肝硬化患者采用核苷类药物进行治疗效果较好,能促进其健康恢复,值得广泛采用。

  • 标签: 抗病毒药物 肝硬化 肝功能指标 治疗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跟踪护理对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跟踪护理措施,护理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依从性及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26.31±2.03)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9.22±1.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DS与S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踪护理可以显著提高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的依从性,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跟踪护理 乙肝后肝硬化 抗病毒药物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指标属于动态数值临床上常见的乙肝五项检查是检测血液中乙肝病毒的血清学标志,俗称“两对半”,依次为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HBe)、乙肝核心抗体(抗-HBc)。有定性和定量两种。一般临床上常用定性检查,可以根据各项检查结果的不同组合,判断感染的现状和转归。

  • 标签: 乙肝病毒 临界 乙肝表面抗原 乙肝表面抗体 乙肝核心抗体 定性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对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和观察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2HRZE/4HR+护肝片+维生素C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治疗12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对比两组肝损发生率及T淋巴细胞亚群占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肝损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淋巴细胞亚群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且CD8+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对于改善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及肝功能效果较好,可降低患者肝损率,起到保护肝功能的作用。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肺结核 拉米夫定 免疫功能 肝损伤
  • 简介:肝病的早期多属湿热,后期(肝硬化期)多有瘀滞,对于肝病的治疗(包括免疫性肝病),应当遵循中医辨证施治原则,早期以疏理为主,中期疏补结合,后期可以滋补。所以不能也不必强调都用滋补品,更不可单用滋补品或中成药滋补品。肝病患者在进补时一定要慎之又慎。

  • 标签: 肝病患者 进补 免疫性肝病 滋补品 施治原则 中医辨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肝病患者血糖值异常水平对病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肝病患者202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急性肝炎患者28例,慢性肝炎患者60例,肝硬化患者55例,重型肝病患者59例(其中肝衰竭24例,肝癌35例),分别对其进行血糖检测,同时统计患者中出现血糖异常的比例和人数,将检测结果与健康志愿者50例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同时,针对不同血糖水平患者的预后,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慢性肝炎组、急性肝炎组以及肝硬化组的患者空腹血糖值均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而重型肝病的患者空腹血糖值则较健康志愿者低。肝病患者中,根据发生血糖异常的患者比例,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分别是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和重型肝病。结论肝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器肝细胞受损的程度。重型肝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比例较高,血糖水平与重型肝病预后关系密切,检测空腹血糖对早期评价肝病的严重程度、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并且对存在血糖异常的肝病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防治,有利于控制病情,降低肝病患者的病死率。

  • 标签: 肝病 血糖值异常 病情预后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乙型肝炎检查的假阴性与假阳性的原因,旨在提高结果的正确率。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该院2017年6月—2018年1月接受检查的68例乙肝患者进行检查,统计假阴性与假阳性情况,分析检测结果的错误原因。结果通过分析资料,乙肝检验结果有误的68例病例中,假阴性结果35例,假阳性结果33例;导致检验结果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为实验室操作因素34例,试剂原因21例,检验方法不正确11例,其他原因2例。实验室操作因素占比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检验的假阴性与假阳性结果原因较多,医生需了解各影响因素,减少其发生,以提高乙肝检验的准确性。

  • 标签: 乙型肝炎 假阳性 假阴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病患者凝血功能与肝病患者病情的关系及凝血功能指标对肝病检测的意义。方法采用控制无关因素后,设置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肝硬化,慢性肝炎,急性肝炎与对照组比较,PT,PT%,INR,APTT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肝硬化组与慢性肝炎组比较PT-INR,PT,APTT,PT%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肝硬化组与对照组比较TT,FIB差异有显著性(P<.05)。说明各类肝病时,凝血因子都可出现不同异常。结论血浆凝血因子水平的减少程度与肝脏的损害程度呈正相关。凝血功能常规对病毒性肝炎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不是十分敏感;凝血功能常规是区分急性肝炎与重症肝炎比较敏感的指标之一,而且动态观察重症肝炎患者的凝血功能常规和总胆红素及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常规,对判断病情及预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肝病 凝血功能 检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肝的传染途径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乙肝患者8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方式。结果乙肝传染的常见途径包括家庭传播、性传播及外出就餐等。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可减轻患者内心的压力,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论了解乙肝的主要传染途径,提高乙肝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意识可降低乙肝的传染几率。尊重乙肝患者,给予其优质的护理对改善乙肝患者心理,促进乙肝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乙肝 传染途径 护理要点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肝病患者血糖值异常水平对病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肝病患者202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急性肝炎患者28例,慢性肝炎患者60例,肝硬化患者55例,重型肝病患者59例(其中肝衰竭24例,肝癌35例),分别对其进行血糖检测,同时统计患者中出现血糖异常的比例和人数,将检测结果与健康志愿者50例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同时,针对不同血糖水平患者的预后,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慢性肝炎组、急性肝炎组以及肝硬化组的患者空腹血糖值均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而重型肝病的患者空腹血糖值则较健康志愿者低。肝病患者中,根据发生血糖异常的患者比例,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分别是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和重型肝病。结论肝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器肝细胞受损的程度。重型肝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比例较高,血糖水平与重型肝病预后关系密切,检测空腹血糖对早期评价肝病的严重程度、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并且对存在血糖异常的肝病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防治,有利于控制病情,降低肝病患者的病死率。

  • 标签: 肝病 血糖值异常 病情预后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舒清丸治疗肝病残留黄疸所发挥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10月~2017年7月诊治的肝病残留黄疸患者80例进行治疗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给予舒清丸治疗,对照组采用茵栀黄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总胆红素水平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总胆红素水平下降明显,不良反应少,各项数据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病残留黄疸的治疗中应用舒清丸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总胆红素水平,药物安全性好,临床症状显著缓解,值得临床治疗中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舒清丸 肝病残留黄疸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脂肪肝病人转氨酶水平检验及诊断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体检者50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所有对象均实施转氨酶水平检验,统计分析其中脂肪肝患者检出率。结果经检验,本组500例体检者中检出103例脂肪肝患者,检出率20.6%,其中女性检出11例,检出率10.68%,男性检出92例,检出率89.32%,脂肪肝在女性中检出率显著低于男性,且P<0.05。而与非脂肪肝者相比,脂肪肝患者发生转氨酶异常的概率显著较高,且P<0.05。结论转氨酶水平检验在脂肪肝病人诊断中作用显著,即可为患者疾病诊治提供一定依据,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脂肪肝 转氨酶水平 检验 诊断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肝合并肝硬化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ALT)、乙肝表面抗原(HBsAg)水平与肝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患者75例,根据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将患者分为3组,其中A组(Child-PughA级)25例,B组(Child-PughB级)25例,C组(Child-PughC级)25例;全部患者均检测ALT、HBsAg水平。结果A组ALT、HBsAg水平均明显低于B、C组,B组ALT、HBsAg水平均明显低于C组;且A组ALT异常率明显低于B、C组,B组ALT异常率明显低于C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结论慢性乙肝合并肝硬化患者血清ALT、HBsAg与肝功能显著相关,ALT、HBsAg水平越低,肝功能受损程度越低。

  • 标签: 慢性乙肝 血清谷丙转氨酶 乙肝表面抗原 肝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儿童乙肝疫苗再免疫失败的危险因素,为后续干预措施提供相应的依据。方法以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儿童为初步研究对象,以其中筛查出无乙肝表面抗体或者弱抗体并进行乙肝疫苗补种的儿童为主要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该类儿童接受乙肝疫苗再免疫的具体效果,并分析其中免疫失败儿童的危险因素。结果初步研究结果中完成全程接种且临床资料齐全者1887例,最后结果为免疫应答者1598例、成功率84.7%;免疫失败者289例,失败率15.3%。将再免疫失败儿童的临床资料使用Logistic模型分析法,儿童肥胖、接种过程中变态反应疾病史、接种过程中感染性疾病史、乙肝家族史是导致再免疫儿童失败的危险因素。结论肥胖、接种过程中变态反应疾病史以及感染性疾病史、乙肝家族史是儿童乙肝疫苗再免疫中的危险因素,医院应该指导儿童家属做好控制体重、变态反应、感染性疾病以及乙肝家庭交叉感染的预防措施。

  • 标签: 儿童 乙肝疫苗 免疫 失败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肝病护理中实施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肝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病患者护理中实施个性化护理措施能够增强对自身疾病的了解,增强抵抗力,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对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肝病 个性化护理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