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肝病毒携带者乳汁中乙肝病毒的检测结果,探究母乳喂养的安全性。方法收集100例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实验,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验组,比较血清与乳汁中HBV-DNA表达情况及乙型肝炎相关检测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清和乳汁中乙肝病毒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变化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要根据静脉血中HBV-DNA载量的表达量来选择是否采用母乳哺育婴儿。

  • 标签: 乙肝病毒 乙肝病毒携带者 乳汁
  • 简介: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今年世界卫生组织的主题是“检测治疗肝炎”。据估算,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9000万人,其中约2800万人为慢性乙肝患者。病毒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属于主要卫生挑战,影响到全球3.25亿人。

  • 标签: 乙肝病毒携带者 世界卫生组织 乙型肝炎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肝病毒携带者临床检验方式以及其检验结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乙肝患者资料86例作为研究组,分别对研究组患者选用HBV-DNA检验法进行检测和乙肝五项检验法进行检测,对比两种检验方式的阳性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中,患者乙肝五项检查结果均为阳性,但HBV-DNA阳性率检测率为65.12%。其中HBsAg、HBeAg、抗-HBc检测结果相近,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抗HBs+、抗-HBc+、抗-HBe检测结果符合率较低,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乙肝病毒携带者检测中使用乙肝五项检验法能够快速对其进行检测但准确率有一定局限,而HBV-DNA检验法能够更加精确的判定其结果,临床医学中对患者进行乙肝病毒携带检验可以结合两种检验手法对患者病情进行逐步确认。

  • 标签: 乙肝病毒携带者 临床检验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LHBs)诊断乙型肝炎的应用价值。方法采ELISAf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LHBs)、HBeAg及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BVDNA。结果HBeAg阳性样本中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与HBV?DNA的检出无显著性差异(P>0.05);乙肝病毒前S1与HBV?DNA的检出有显著性差异(P<0.01);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吸光度值(OD值)与HBV?DNA拷贝数相关系数r=0.913,P<0.05。在HBeAg阴性样本中LHBs的吸光度均值和阳性率均增加,PreS1OD值以及阳性率与HBV?DNA拷贝数均不相关(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LHBs)可反映临床乙肝病毒复制水平。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大蛋白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肝病毒携带者临床检验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之间收治的乙肝病毒携带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表面抗原阳性伴有肝功能损害的患者10例,转化为肝癌的3例,转化为慢性肝炎4例,二对半为小三阳25例,二对半为大三阳为27例。结论对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临床检验能够更准确的获得患者的病情结果,对患者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案,有利于乙肝发病率的降低。

  • 标签: 乙肝病毒 携带者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乙肝病毒感染相关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肝癌类型,全国每年有30多万人死于肝癌,约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60%左右。在我国,由于乙肝病毒感染人数较多,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宿主基因,最终导致细胞癌变及肿瘤的发生。通常对于乙肝病毒感染相关肝癌的预防是接种乙肝疫苗和抗HBV治疗,但在治疗方面方法有限。目前乙肝病毒导致肝细胞癌变的分子机制仍存在较大争议。因此,若能从分子机制入手阐明乙肝病毒感染相关肝癌的致病机理,可为肝癌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肝细胞癌 HBX蛋白 分子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方法选择120例于2013年3月—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研究个体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治疗,在对照组施药的基础上,实验组加服阿德福韦酯。结果治疗2个星期后,对照组HBV-DNA转阴率明显较实验组高,(P<0.05),此后各个时间段两组比对则未见突出差异,(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在乙肝症的临床治疗方面,可有效改善肝硬化的症状,对于提升肝功能有显著效果,与拉米夫定单独治疗相比,长期疗效更为突出。

  • 标签: 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 阿德福韦酯 拉米夫定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梅毒合并感染肝炎患者乙肝病毒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临床研究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梅毒的患者40例,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在我院健康体检患者40例,将其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观察组中乙肝病毒感染率25.00%,“大三阳”的阳性率为50.00%,“小三阳”的阳性率为40.00%;对照组中乙肝病毒感染率20.00%,“大三阳”的阳性率为25.00%,“小三阳”的阳性率为62.50%。两组患者乙肝病毒携带率、“大三阳”的阳性率及“小三阳”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健康患者,梅毒患者乙肝病毒的感染率较高,应对梅毒患者在乙肝病毒的传播上加以重视。

  • 标签: 梅毒 感染肝炎 乙肝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预防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近两年我院收治的70例乙型肝炎病毒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为研究案例,随机分为几种和乙组,分别采用乙肝疫苗处理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预防处理,处理后对效果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HBsAg阳性率分析,乙组的比例低,对比后差异明显。结论在临床研究中采用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预防处理后,能减少感染几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已经成为当下关注的热点,本文试图观察分析替比夫定联合乙肝疫苗对该病毒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被诊断为合并乙肝孕妇的100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使用乙肝疫苗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替比夫定联合乙肝疫苗进行治疗,对比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所携带的乙肝病毒和两组婴儿的一般资料都无较大差异,患者在治疗后所携带的乙肝病毒有所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婴儿携带乙肝病毒率也低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相比于单一的使用乙肝疫苗来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替比夫定联合乙肝疫苗对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更好,可以在今后的临床应用中大力推广。

  • 标签: 替比夫定 乙肝疫苗 乙肝病毒 母婴传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肝两对半模式和乙肝病毒DNA定量之间的关联性。方法根据我院的320例乙肝患者血清标本使用乙肝两对半及乙肝病毒核酸扩增酶联定量检测,对比患者乙肝病毒DNA和不同两对半模式之间的联系。结果有265例血清HBVDNA呈阳性,阳性率82.81%。结论乙肝两对半作为医疗检查的基础项目,无法对乙肝患者的病情进行比较全面的体现,通过HBV-DNA检测能够对患者的乙肝疾病是否属于传染性乙肝疾病作出判断。

  • 标签: 乙肝两对半 乙肝病毒DNA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低水平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测定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门诊和住院1200例非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技术测定其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结合测定结果确定低水平HBsAg阳性例数,分析相关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模式。结果HBsAg阳性122例,HBsAg浓度在5μg/L以下31例,占总数2.58%,占HBsAg阳性人数25.40%;其中HBsAg浓度在1μg/L以下14例,占45.16%;1~2μg/L的5例,占19.35%;2~5μg/L的12例,占35.48%;低水平HBsAg人群进行5项乙肝病毒血清标标志物检测,以HBsAg、乙肝病毒核心抗原(抗-HBc)阳性、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e)阳性模式为主;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仅出现在HBeAg1μg/L以下人群中。结论对于乙肝病毒感染者,临床测定相关低水平血清HBsAg,对提高HBsAg检测灵敏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且同时检测相关乙肝病毒血清标标志物,对确定以上人群有促进作用。

  • 标签: 乙肝病毒 表面抗原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80例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阿德福韦酯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中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h尿蛋白、谷丙转氨酶、血浆白蛋白、尿素氮、尿肌酐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患者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中药的治疗效果显著,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24h尿蛋白、谷丙转氨酶、血浆白蛋白、尿素氮、尿肌酐水平,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因此,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西医治疗 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乙肝病毒携带者临床检验方式以及其检验结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乙肝患者资料40例作为研究组,分别对研究组患者选用HBV-DNA检验法进行检测和乙肝五项检验法进行检测,对比两种检验方式的阳性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中,患者乙肝五项检查结果均为阳性,但HBV-DNA阳性率检测率为65.12%。其中HBsAg、HBeAg、抗-HBc检测结果相近,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抗HBs+、抗-HBc+、抗-HBe检测结果符合率较低,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乙肝病毒携带者检测中使用乙肝五项检验法能够快速对其进行检测但准确率有一定局限,而HBV-DNA检验法能够更加精确的判定其结果,临床医学中对患者进行乙肝病毒携带检验可以结合两种检验手法对患者病情进行逐步确认。

  • 标签: 乙肝病毒携带者 临床检验 乙肝五项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年人乙肝病毒感染后进行乙肝五项指标检验结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检验的乙肝患者37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化学发光对乙肝五项指标进行检验,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核心抗体(HBcAb)、e抗体(HBeAb)和乙肝表面抗体(HBSAb),观察五项指标检验结果的特点。结果检测结果显示,HBSAg)和抗-HBc阳性率最高;感染模式中阳性;HBSAg、HBeAg、抗-HBc、HBSAg、抗-HBe、抗-HBc、阳性;HBSAg、抗-HBc阳性率最高。结论乙肝五项指标可以作为乙肝检测的重要标志,对早期检测和诊断乙肝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乙肝病毒 化学发光试验 乙肝五项指标
  • 简介:目的:心理干预治疗乙肝病毒携带者焦虑障碍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进入我院进行治疗的有焦虑障碍的乙肝携带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焦虑障碍情况以及治疗的有效率。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焦虑障碍情况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在经过心理干预治疗之后能够得到明显的改善,值得在临床治疗乙肝病毒携带者焦虑障碍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心理干预治疗 乙肝病毒携带者 焦虑障碍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两对半临床医学检验。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且对所有患者展开两对半检验,分析患者的两对半检验结果。结果其中所有患者均为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借由两对半检验可以得到大三阳患者为25例,占22.72%,小三阳患者为22例,占20%,其他类型的患者63例,占57.27%,且P<0.05。结论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两对半的临床医学检验,可以有效完成对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诊断。定期的展开两对半检验,对预防乙肝病毒性肝炎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 标签: 乙肝病毒性肝炎 两对半 临床医学检验 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门诊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5月我院门诊就诊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实验组(32例),对照组进行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和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评分。结果实验组的焦虑评分为45分,抑郁评分为43分,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为95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门诊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有效缓解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升对疾病的认知度,促进良好的护理效果。

  • 标签: 健康教育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