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2 个结果
  • 简介:想教授辞世已经一年,初闻噩耗时的巨大悲痛已经化为淡淡的哀思。时间真的是可以抚平一切,我们已经逐渐地习惯没有想的生活。只有当我某日偶尔翻阅手机的电话簿,突然发现想的手机号码还静静地安卧在一长串熟人的电话号码之中,只不过已经长久地没有再打过这个电话了。打,也许还能打通;接,绝不可能再是想。回忆起每次打通想的手机,电话那头传来的总是沙哑、略带慌乱的接听声,现在再也不得与闻。于是,我轻轻地抹掉了手机电话簿中的这个号码,想那熟悉的音容则深深地嵌入心底。

  • 标签: 周振想 教授 中国 刑法学家 生平事迹
  • 简介:想教授,1957年5月生于河北饶阳。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读书。1981年获北京大学法学学士、1984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1988年获法学博士、1990年至1991年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法学院访问学者。

  • 标签: 周振想 中国 刑法学家 生平事迹 法律研究
  • 简介:近年来,钢结构工程司法鉴定案件数量逐年递增,但目前国家尚无专门针对钢结构的司法鉴定技术标准。结合部分钢结构司法鉴定案例,对钢结构司法鉴定与一般检测鉴定的区别、钢结构司法鉴定现场检测技术、钢结构司法鉴定方法与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对钢结构司法鉴定现场检测及质量评定方法进行总结,提出钢结构司法鉴定现场取样原则及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列举实践中常见的几类钢结构司法鉴定所依据的标准及鉴定方法,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 标签: 钢结构 司法鉴定 无损检测 取样原则 鉴定方法
  • 简介:彻底消除奇葩证明,公民才能免于被“证”之苦;部门之间少扯皮,民众才能多受益。

  • 标签: 公安机关 身份证 法律 案例
  • 简介:人类正在经历的第四次技术革命,无疑已引发了全球性的重大社会结构变化。对此,法学界也开始密切关注传统的法制模式会相应受到怎样的冲击和发生怎样的变化。当今世界中,互联网企业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针对"法的滞后性",在平台治理等实践中逐渐形成一种超常规且处于不断演化过程之中的"企业的制度自我生产机制"。这种法的生产机制的变革,正在使得传统的国家与社会、国家与市场、国家与企业、公与私等两元界限变得不断地模糊化。与此相关的是,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还引发了是否存在着数据垄断、财产权形态变化、差异化以及正义如何实现等新问题。《交大法学》编辑部于2018年1月18日特邀请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俞思瑛女士与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季卫东等四位教授就上述问题,从法律实务和法学理论双向角度进行了深度对话。

  • 标签: 阿里巴巴 法学教育 季卫东
  • 简介:为先生曾任东吴大学代理校长,东吴法学院院长兼法律教授。在主政东吴法学院期间,他立足本国、眺望世界,提出了务实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办学理念,务实性具体化为强调法律道德与严格办学标准,前瞻性则体现为倡导以比较法为宗旨,沟通中西文化交流与超然行政为办学守则,旨在百年树人。东吴法学院的声名远播及法律人才辈出,均受惠于他的这种办学理念的倡导。盛为先生还与我们华政有着莫大的历史关联,1981年受聘担任我校的特约教授和顾问。今年为先生诞辰110周年,将其女公子所撰写的纪念文字刊载于此,实具重大意义。在此,十分感谢盛芸女士的赐稿。

  • 标签: 先父诞辰 先生办学 办学理念
  • 简介:在司法实践中,要慎提鉴定意见具有权威性。其一,"鉴定意见具有权威性"会成为司法人员怠于审查鉴定意见的借口。依照刑诉法规定,鉴定意见等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依法审查鉴定意见的证据能力,防止"垃圾科学"进入诉讼,是法官必须履行的"守门人"职责。其二,"鉴定意见具有权威性"会使司法人员在面对多份鉴定意见时盲目崇拜权威鉴定机构和鉴定人。

  • 标签: 鉴定意见 司法实践 权威 司法人员 证据能力 查证属实
  • 简介:被告人卓沅,男,39岁,广东省陆丰市人,个体户。1999年12月15日被逮捕。被告人卓镰貌,男,41岁,广东省陆丰市人,个体户。1999年12月15日被逮捕。被告人周家栋,男,28岁,广东省怀集市人,工人。2000年1月28日被逮捕。被告人张泽汤,男,45岁,广东省汕尾市人,个体户。1999年12月13日被逮捕。

  • 标签: 被告人 广东省 人民币 被逮捕 假币 汕尾市
  • 简介:我有一个梦想。让每一个新生儿听到世界的第一个声响是"敦煌"雅乐的祥和之音。从蹒跚学步到风华正茂,从艳阳当空到晚霞夕照,弦歌多彩的人生,欢悦于乐,纵情于琴,让国乐风飘、琴音绕梁相伴年年岁岁。

  • 标签: 上海民族乐器一厂 琴音 国乐 敦煌 王国 厂长
  • 简介:紧急状态制度是人类应对最严重危机保持和平秩序的一种法治上的努力,通过克公民人权以集中紧急权力的方式应对危机,消除危险。然而,紧急状态下的人权克不可能是任意的、无限制的,紧急状态下人权克的限制及底线,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人权克是否正当。紧急状态下的人权克应当受到以下限制:比例原则的限制;基本人权不得克的限制;宪政原理的限制;国际公约的限制。

  • 标签: 紧急状态 人权 克减 限制
  • 简介:我国当前刑事诉讼结构是以线形结构为基础,并由庭审前阶段以检察裁判权为中心的前三角结构以及庭审阶段以法院审判权为中心的后三角结构所构成,这种结构存在一些弊端.改革的思路应当是,变线形结构为基础为庭审阶段三角结构为基础,确立庭审中心论并继续加强审判职能作用,同时强化检察机关对侦、辩双方诉讼行为的监督.

  • 标签: 刑事诉讼 线形结构 刑事诉讼三角结构 基础 庭审中心论
  • 简介:【典型案例一】某国有建筑企业承建经济适用楼(高20层)。在地基打桩完成后,开始盖第一层时,有人举报该企业存在严重偷工料问题。而后有关部门进行了检测,发现基桩少打了20根,而且打下去的桩经抽查发现桩心没有用混凝土浇灌实。技术人员检测后建议,为保障楼房的安全质量,必须完全拆毁已盖好的地下层,重新打桩补桩,初步估计要花费数百万元。

  • 标签: 偷工减料行为 建筑工程 国有建筑企业 经济适用 典型案例 企业存在
  • 简介:三年来,霸州市在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中舍得精力投入、舍得资金投入、舍得眼前利益,使排工作呈现出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加快了霸州市科学发展的步伐。

  • 标签: 节能减排 科学发展 霸州市 资金投入 眼前利益
  • 简介:1994年5月3日,我市北关发生一起强奸杀人案。现场勘查中,在死者自行车粗糙的皮革座垫上,用“502”贴附法显现出一枚掌印。由于显现时间长而产生一片白的现象,给检验鉴定带来了困难。遇到这种情况通常采用胶纸粘贴法一次一次地提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薄,但对过厚了的指印薄效果不理想,又极易损坏指印。经过反复实践证明:采用电吹风薄法,效果较其它显著,又简单易行。同时适应各种客体上“502”熏显过厚了的指纹薄。以上案例,正是运用这一方法使产生一片白的掌印变得清晰,直接认定了犯罪

  • 标签: 电吹风 “502”熏显 现场勘查 指纹 强奸杀人 检验鉴定
  • 简介:尽管从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开始就主张:'人民应当为法律而战斗,就象为自己的城垣而战斗一样.'[1]认为真正的法律都具有某种肯定的、明确的、普遍的、规范的性质,以致2000多年来,凡是沿袭这一法制传统的国家和人们,通常都对法的威严及其神圣性既敬畏又赋予厚望,相信一个国家或民族只要加强法治,就可以除恶务本、根治腐败、河清海晏,很少去反思法的深层结构与本身的真理性和客观性.然而一经将这种对于法律的朴素感情和信赖心绪自觉地付诸社会实践,便会发现即便是最圣洁的法典与残酷的现实之间也存在着令人难以置信的差异.法经常不是体现公众意志的戒律或治乱兴亡、祛蠹除奸的神丹圣药,更不是由自由的无意识的自然规律演变而成的有意识的国家律令.法不仅有善恶之分,就是善法也常常被权势者肆无忌惮地践踏.

  • 标签: 深层结构 神丹 政治骗子 善法 自在性 神圣性
  • 简介:保障自由(包括行为自由与思想自由)是刑法的根本价值,而作为刑法根本价值的保障自由包含着保障其行为没有严重法益侵害性的“少数人的权利或自由”。维护秩序是必然性的刑法附属价值,且不可脱离权利或自由予以把握。保障自由和维护秩序都在刑法正义价值的统摄之下,但刑法的正义价值以保障自由为主,以维护秩序为辅作为自己的应有结构,而此价值结构符合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而符合科学发展理念。

  • 标签: 刑法价值 保障自由 维护秩序 正义 发展
  • 简介:诉讼证明活动中的首要的是解决有关证明责任问题,它是对诉讼证明本体结构进行分析的突破口.不同的责任就意味活动主体的不同角色,参与诉讼证明活动的主体可分为两类:主动主体和被动主体,实际上这依然是责任问题的延展;任何参与到诉讼证明活动中来的主体都是在围绕“事实主张”进行活动,这就更加突出主动主体在诉讼证明活动中的“主动”地位;依据这种责任和主体的区分,可将一般意义上的诉讼证明标准解构为证明要求和认定标准.

  • 标签: 证明责任 证明主体 证明标准
  • 简介:对于道德现象的划分,一般是内在于道德,分析道德现象的构成并将其划分为道德活动现象、道德规范现象和道德思维(道德意识)现象。这种划分方法对于了解人们的道德活动是很有意义的,但对伦理学学科的自身理解来说,这种划分却应该让位于一种新的、纵向的层次划分方法。

  • 标签: 道德现象 层次结构 伦理学学科
  • 简介:证据规则结构展开的逻辑起点是确保口头证言的可信性,其依据是实物证据的脆弱性和书面证言的不可靠性。确保口头证言真实性的规则是证据规则的核心,其第一层次的关于证据能力的基础性规则,包括证据能力取得、证人主体能力、证据开示和证据能力的适用对象要求;第二层次的规则则转向对证言内容的关注,其目的是确保证言的可靠性,我们称之为证据能力基本规则。证据效果判定规则和证据程序规则是证据规则的重要内容。前者表现为以提升效率为目标的证明标准和推定规则;后者以促进公正的举证责任分配规则为主。刑事证据规则与民事、行政诉讼证据规则的区别是量而非本质区别。

  • 标签: 证据规则 结构 机理 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