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一个早期婴儿癫痫9家系临床特征及遗传学特点。方法采用N048:癫痫全面版基因检测panel-V2、基因拷贝数变异分析进行外周血检测,抽取羊水进行单核苷酸多态微阵列(single nucleoticle polymorphism array, SNP-array)检测。结果基因检测显示女婴Xq21.31q22.1区域杂合缺失,其中PCDH19基因外显子缺失,变异来源于母亲。SNP-array检测示女性胎儿,arr [hg19] Xq21.31q22.1(89 558 626-99 701 006) ×1。此家系母女及胎儿均为早期婴儿癫痫9。结论PCDH19基因变异为该家系患早期婴儿癫痫9的可能原因。

  • 标签: 癫痫 原钙黏蛋白19 原钙黏蛋白11X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认知正常老年人睡眠时间和关键认知功能区体积的相关。材料与方法118例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受试者,根据睡眠时长分为短睡眠时间组(n=46,睡眠时间<7 h)和长睡眠时间组(n=72,睡眠时间≥7 h)。采集T1 MRI数据并使用Freesurfer 6.0软件分割区。分别分析睡眠时间和关键认知功能区体积的相关。结果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人睡眠时间≥7 h组,睡眠时间和关键认知功能区体积不具有显著相关。睡眠时间<7 h组,睡眠时间和左侧丘脑(r=0.445,P=0.030)、尾状核(r=0.371,P=0.048)以及右侧海马(r=0.334,P=0.076)、杏仁核(r=0.445,P=0.030)、丘脑(r=0.371,P=0.048)、尾状核(r=0.414,P=0.036)体积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睡眠<7 h认知正常老年人中,睡眠时间和多数关键认知功能区体积呈正相关。老年人睡眠时间可能与区神经退行改变的发生有关。

  • 标签: 老年人 睡眠时间 磁共振成像 认知功能 脑区分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与糖尿视网膜病变(DR)的关联,为DR人群筛查及其二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多中心病例对照研究。纳入温州医科大学和安徽医科大学的2个附属医院年龄≥35岁的2糖尿病患者197例,由专业医师根据其眼底检查结果诊断为DR 83例(病例组)和单纯糖尿114例(对照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1∶1)以控制主要混杂因素的影响。DHA检测使用超高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局部加权回归和多元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DHA与DR的关联,森林图显示各亚组间的异质检验及与DHA交互作用的结果。结果:最终入选69对研究对象,其中DR患者的DH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3.68,P<0.001),DHA每增加一个四分位数间距,DR患病风险平均降低53%(OR:0.47;95%CI:0.30,0.73),提示DHA与DR患病风险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糖尿病程、血压、吸烟及饮酒均不会明显改变DHA与DR间的关联(P>0.05)。结论:DHA与DR的发生密切相关,是DR的独立保护因素,并有可能可以用于DR的大规模人群筛查并指导其二级预防工作。

  • 标签: 二十二碳六烯酸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 倾向性评分匹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于增殖糖尿视网膜病变患者应用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注射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方法 以2021年11月至2022年9月为研究时间区间,甄选增殖糖尿视网膜病变患者共计60例展开分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可分为30例对照组和30例观察组。将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应用于对照组内。将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注射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应用于观察组。组间比较:眼压和最佳矫正视力改善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术后,眼压两组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最佳矫正视力两组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注射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增殖糖尿视网膜病变患者临床效果突出,安全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注射 玻璃体切除术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大鼠睾丸的转录组学改变。方法2019年9月至2020年5月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购入18只4周龄SD大鼠,其中8只作为对照组大鼠,另外10只大鼠建立1糖尿大鼠模型,最终获得对照组与糖尿组大鼠各6只。分别从两组中筛选出3只大鼠后,对6只大鼠的睾丸进行RNA测序,比较正常大鼠与1糖尿大鼠睾丸组织的转录组差异,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对靶基因可能相关通路进行了预测以及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实验验证。采用双样本双尾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尿组大鼠睾丸重量明显高于对照组[(0.42±0.15) g比(2.27±0.20) g,P<0.01,t=-18.124],睾丸生精小管结构受到严重损伤,糖尿组精子质量低于对照组。糖尿组睾丸共有138个基因高于对照组,119个基因低于对照组,其中4个基因与睾丸发育和精子的发生直接相关,可能参与了类固醇激素的合成以及氧化还原稳态的维持。2个基因与糖原合成、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经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验证,以上基因的表达趋势与RNA测序结果一致。结论糖尿可能通过影响睾丸内生精相关基因以及糖原代谢基因的转录表达,从而损害睾丸的生精功能。

  • 标签: 1型糖尿病 睾丸 转录组 RNA测序 生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镜下表现对重症患者侵袭肺曲霉菌(IPA)诊断的辅助作用。方法应用回顾研究方法,选择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疑似IPA患者。确诊、临床诊断和拟诊均按照《重症患者侵袭真菌感染诊断与治疗指南(2007)》的分级标准诊断,符合者纳入IPA组,不符合者上述诊断或其他病原体感染者纳入非IPA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记录治疗前后支气管镜下气管和支气管黏膜改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半乳甘露聚糖肽抗原检测(GM试验)和病原学培养结果。比较各组患者基线情况、支气管镜下表现与胸部CT表现及其动态变化。结果最终142例疑似IPA患者纳入分析,按照IPA分级诊断标准,确诊12例,临床诊断77例,拟诊22例,非IPA 31例。142例患者中有支气管镜下典型气道黏膜损伤表现者60例,其中确诊患者7例(58.3%),临床诊断52例(67.5%),拟诊1例(4.5%),而非IPA者无一例有损伤表现。IPA患者中分别有12例确诊(100%)、73例临床诊断(94.8%)和21例拟诊(95.5%)者进行了胸部CT检查,多为斑片状或条索状密度增高影等非特异性胸部CT表现,具有典型IPA胸部CT表现(晕轮征和空洞或新月征)者分别为确诊组3例(25.0%)、临床诊断组7例(9.0%)、拟诊组0例(0%)。确诊及临床诊断的89例患者中有支气管镜下气道黏膜损伤表现且复查≥3次者35例,均进行了抗曲霉菌治疗,其中16例存活,19例死亡。存活组患者支气管镜下黏膜损伤表现逐渐减轻、临床表现逐步好转;死亡组患者中有16例支气管镜下气道黏膜损伤恶化。结论重症患者支气管镜下气道黏膜损伤的特异性表现对IPA诊断具有重要的提示意义;在重症患者不能及时进行病理或胸部CT检查的情况下,动态观察气道黏膜损伤改变是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评估抗真菌治疗效果和IPA预后的简单辅助方法。

  • 标签: 支气管镜检查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侵袭性气管支气管曲霉菌病 肺泡灌洗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特瑞普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二线以上治疗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转移结直肠癌(mCR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19年9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56例MSI-HmCR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贝伐珠单抗治疗,试验组使用特瑞普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ORR为60.71%(17/28),DCR为75.00%(21/28),高于对照组的28.57%(8/28)、46.63%(1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5,P=0.016;χ2=4.79,P=0.029)。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3.5个月和5.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3,P=0.003);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12.1个月和16.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P=0.007)。对照组和试验组血液学反应(17.86% vs. 14.29%,χ2=0.13,P=0.716)、心血管损伤(10.71% vs. 14.29%,χ2=0.16,P=0.686)、肝肾功能损伤(25.00% vs. 21.43%,χ2=0.10,P=0.752)、胃肠道反应(28.57% vs. 35.71%,χ2=0.33,P=0.567)、皮肤黏膜损伤(7.14% vs. 10.71%,χ2=0.35,P=0.553)、神经系统疾病(3.57% vs. 14.29%,χ2=2.25,P=0.134)、内分泌反应(3.57% vs. 10.71%,χ2=1.29,P=0.256)、脱发(14.29% vs. 17.86%,χ2=0.13,P=0.716)、疲劳(25.00% vs. 28.57%,χ2=0.27,P=0.6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特瑞普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可提高MSI-HmCRC患者近期和中远期疗效,安全可靠。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治疗效果 特瑞普利单抗 贝伐珠单抗 药物相关性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网状Meta分析确定内皮素受体拮抗剂联合5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治疗动脉肺动脉高压(PAH)的有效和安全。方法使用标准检索式[(“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OR“PAH”)AND(“Bosentan”OR“Ambrisentan”OR“Macitentan”OR“Sildenafil”OR“Tadalafil”)]检索PubMed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使用检索词“肺动脉高压”“波生坦”“安立生坦”“马西腾坦”“西地那非”“他达拉非”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和维普等中文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21年2月12日。阅读所有文献筛选纳入比较3种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和2种5磷酸二酯酶抑制剂以及联合治疗方案治疗动脉肺动脉高压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以随访12~16周6 min步行距离作为主要结果指标,病死率、临床恶化率、WHO心功能提升、不良事件(AE)和严重不良事件(SAE)作为关键的次要结果指标。使用STATA 16.0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合并估计结果的优势比(OR)或加权平均差(WMD)和95%置信区间(CI)。使用累积排名曲线下面积(SUCRA)来计算各干预项的概率,帮助解释OR或WMD。结果共纳入29篇文献,包含5 949例PAH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改善6 min步行距离方面,与安慰剂比较,波生坦+西地那非提升最大(WMD=53.93,95%CI:6.19~101.66),其次为波生坦+他达拉非(WMD=50.84,95%CI:7.05~94.62),安立生坦+他达拉非(WMD=46.67,95%CI:15.88~77.45),波生坦(WMD=29.44,95%CI:5.86~53.02),安立生坦(WMD=23.90,95%CI:0.31~47.48),马西腾坦(WMD=21.57,95%CI:2.45~40.69)。不同干预措施对提高动脉肺动脉高压患者6 min步行距离的效果,根据SUCRA排序依次为:波生坦+西地那非(82.9%)>波生坦+他达拉非(78.4%)>安立生坦+他达拉非(77.1%)>波生坦(49.2%)>西地那非(48.5%)>安立生坦(40.3%)>马西腾坦(37.3%)>他达拉非(33.0%)>安慰剂(3.3%)。在提高WHO心功能分级方面,与安慰剂相比,西地那非最优(OR=2.90,95%CI:1.04~8.08),其次为波生坦(OR=2.15,95%CI:1.15-4.04),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降低临床恶化率方面,相较于安慰剂,波生坦+他达拉非最优(OR=0.08,95%CI:0.01~0.49),其次依次为波生坦(OR=0.20,95%CI:0.11~0.38),波生坦+西地那非(OR=0.21,95%CI:0.09~0.46),安立生坦+他达拉非(OR=0.27,95%CI:0.15~0.50),西地那非(OR=0.33,95%CI:0.17~0.66),他达拉非(OR=0.44,95%CI:0.21~0.90)。在不良事件发生率与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所有干预措施与安慰剂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病死率方面,安立生坦(OR=0.28,95%CI:0.11~0.74)在统计学上优于安慰剂,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内皮素受体拮抗剂与5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联合治疗方案在短期改善运动功能方面均表现较好。并且在安全方面,与单药治疗并无明显差异。然而,未来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应该根据患者的个体化情况以及患者的需求进行选择。

  • 标签: 动脉性肺动脉高压 网状Meta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 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影像组学特征构建预测模型,预测肺亚实结节非侵袭/侵袭的病理亚型。方法回顾收集2015 年1月至2019年9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及东部战区总医院胸部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表现为肺亚实结节、手术病理结果为不典型瘤样增生(AAH)、原位腺癌(AIS)、微浸润性腺癌(MIA)、浸润性腺癌(IA)共352例患者资料,其中男108例,女244例,年龄[M(Q1,Q3)]57(50,65)岁。根据病理分为非侵袭组233例和侵袭组119例。按照训练集:内部测试集:外部测试集大约3∶1∶1的比例分为训练集(215例,非IA/IA为155例/60例)、内部测试集(69例,非IA/IA为52例/17例)及外部测试集(68例,非IA/IA为26例/42例,均为东部战区总医院病例)。记录特定的结节定量参数、组学特征、形态学特征、患者临床资料、血清肿瘤标志物。LASSO 回归用于构建组学标签。使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分别构建形态学模型、CT 模型、综合模型,在测试集进行验证。结果基于训练集筛选出2个最有意义的特征为Shape_MinorAxis(Gradient)、Glszm_ZoneEntropy(LBP)(均P<0.001),构建组学标签=1.065 75×Shape_MinorAxis(Gradient)+0.030 58×Glszm_ZoneEntropy(LBP)。综合组学标签、胸膜凹陷征、定量参数(直径、平均密度)构建的 CT 模型为最优模型,回归方程Ln(P/1-P)=-2.417 11+1.031 60×组学标签+1.203 06×直径+1.614 21×(胸膜凹陷征=有)在训练集、测试集的AUC分别为0.954(95%CI:0.927~0.981)、0.865(95%CI:0.764~0.966),优于形态学模型0.857(95%CI:0.796~0.918)、0.818(95%CI:0.686~0.949)及综合模型0.951(95%CI:0.921~0.981)、0.856(95%CI:0.730~0.982)。结论综合构建的CT 模型对预测以亚实结节为表现的侵袭肺腺癌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 标签: 肺肿瘤 肺结节 亚实性结节 磨玻璃结节 影像组学
  • 简介:摘要:本研究聚焦于激光上下料自动化系统的安全与可靠,通过系统架构与设计分析潜在风险,提出安全改进建议。在可靠方面,运用可靠工程方法评估系统性能,并通过实验验证提出的优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系统在工业生产环境中表现出更高的安全水平和可靠。这对激光上下料自动化系统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为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和保障人员安全奠定了基础。

  • 标签: 激光上下料自动化系统 安全性 可靠性 工业生产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就肺结核合并2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后效果展开研究。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年3月-2019年7月间收治的110例肺结核合并2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研究组、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行胰岛素降糖治疗,进行皮下给药方式,研究组患者则接受胰岛素降糖治疗,给予皮下使用胰岛素泵持续注射方式,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痰菌转阴率情况、病灶有效吸收率以及血糖水平改善情况。结果:较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痰均转阴率、病灶有效吸收率、血糖水平改善情况等均明显较好(P均

  • 标签: 胰岛素 肺结核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脾脏源髓源抑制细胞(MDSCs)在脓毒症诱导肾上腺损伤(SAI)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6~8周龄C57雄性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5)、假手术组(Sham组,n=5)、脓毒症模型组〔盲肠结扎穿孔术(CLP)组,n=10〕和脓毒症+脾切除组(CLPS组,n=10)。采用CLP法制备小鼠脓毒症模型;Sham组仅开腹分离盲肠后关腹,不给予盲肠结扎穿孔;CLPS组于CLP前切除脾脏;正常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各组于制模后24 h处死小鼠,收集外周血、脾脏、骨髓及双侧肾上腺;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肾上腺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脾脏和骨髓中MDSCs细胞比例,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肾上腺组织中MDSCs表面抗原CD11b、Gr-1和白细胞介素(IL-6、IL-1β)的mRNA表达,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肾上腺组织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相关蛋白总mTOR(T-mTOR)、磷酸化mTOR(p-mTOR)和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蛋白表达。结果光镜下显示,正常对照组和Sham组肾上腺皮质、髓质完整,结构清晰;CLP组肾上腺皮质肿胀、出血,可见细胞水肿;CLPS组上述肾上腺组织损伤较CLP组明显减轻。与正常对照组和Sham组相比,CLP组外周血中MDSCs细胞比例明显增加,脾脏中MDSCs细胞比例明显降低,骨髓中MDSCs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上腺组织中CD11b、Gr-1、IL-6、IL-1β的mRNA和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mTOR蛋白表达明显降低,T-mTOR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LP组相比,CLPS组外周血中MDSCs细胞比例明显降低(0.143±0.011比0.324±0.023,P<0.01),肾上腺组织中CD11b、Gr-1、IL-6和IL-1β的mRNA以及caspase-3的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CD11b mRNA(2-ΔΔCt):2.90±0.56比5.74±0.13,Gr-1 mRNA(2-ΔΔCt):2.71±0.14比4.59±0.46,IL-6 mRNA(2-ΔΔCt):2.44±0.64比5.17±1.04,IL-1β mRNA(2-ΔΔCt):3.58±0.52比4.44±0.26,caspase-3蛋白(caspase-3/GAPDH):0.05±0.01比0.13±0.02,均P<0.01〕,p-mTOR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mTOR/GAPDH:0.61±0.11比0.27±0.04,P<0.01)。结论脾脏是SAI中MDSCs细胞的主要来源;脾切除可减少MDSCs细胞动员,激活mTOR信号通路,从而减轻SAI。

  • 标签: 脓毒症 肾上腺损伤 髓源性抑制细胞 炎症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 简介:一、绪论谨慎原则在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中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在会计领域的地位勿庸质疑,笔者将从其概念、运用、其实施的必要在我国会计发展中的正确应用等方面进行理论上的论述,肯定谨慎原则在会计理论中的地位无法替代。

  • 标签: 谨慎性原则 会计准则 会计理论与实务 会计领域 会计发展 财务
  • 简介:摘要:在化工行业中,工艺设计安装是确保生产流程顺畅和产品品质的关键环节。本文将探讨化工工艺设计安装的重要,分析当前设计安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通过对化工工艺的深入研究,旨在提升化工企业的生产力,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同时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

  • 标签: 化工 工艺设计 重要性
  • 简介:摘要62岁男性患者,发现右心室肿物1天。既往有骨肉瘤病史。超声心动图示右心室心腔内及右心室壁占位性病变。2019年2月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右心室肿物切除术+三尖瓣生物瓣膜置换术+心外膜临时起搏导线缝置术。术后病理检查示间叶源性恶性肿瘤,考虑心脏转移骨肉瘤。术后随访1年,患者心功能良好,心腔内未见肿瘤复发,右心室壁占位无明显变化。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对当前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创新和改进的方案。首先,针对阅读环境单调、阅读产品采购无针对、阅读推广活动缺乏新意、推广服务团队专业化水平低、内容挖掘不深入等问题,本文分别提出了改善空间设计、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产品的采购、推动高校图书馆新媒体服务种类多样化、提高广大师生的参与度等创新和改进方案。通过这些方案的实施,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效果和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本文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创新和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 标签: 高校图书馆 阅读推广 数字阅读
  • 简介:摘要: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现代水利工程规模大,施工内容多,任务繁杂,这加大了施工管理难度,在具体施工期间,如果未做好管理工作,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导致建设的水利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可见,做好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探讨意义重大。下面,以水利工程特点为切入点,阐述了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创新原则,分析了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创新常见的问题,最终对创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要点进行总结,希望本文内容对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有所帮助。虽然人们提高了对水利工程建设的要求,加强了施工管理,但是,在实际建设期间,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常见的问题有,水利工程质量不达标,运行效率低、管理水平落后等,这会影响水利工程竣工后的运行。因此,为了保证水利工程建设能够顺利进行,确保水利工程竣工后质量能够达到要求,要创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规范施工,确保施工高效、合理。

  • 标签: 水利施工管理 创新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T细胞亚群以及B细胞CD19+在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与急性化脓扁桃体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06月~2015年01月我院收治的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50例,将其作为本研究的实验组,选取同时期急性化脓扁桃体炎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监测两组CRP、PCT、NEUT水平,统计两组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以及B细胞CD19+水平,并进行临床对比。结果实验组CRP、PCT、NEUT水平分别为(10.36±11.23)mg/L、(0.46±0.53)μg/ml、(8.12±1.22)×109,与对照组的(22.36±12.63)mg/L、(10.22±0.36)μg/ml、(14.21±3.21)×109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以及B细胞CD19+水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与急性化脓扁桃体炎易混淆,容易引起误诊,临床鉴别时应结合病情观察、细胞免疫进行综合评价。

  • 标签: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