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分享活动促教师专业化成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2
/ 3

教学反思分享活动促教师专业化 成长

张庆桃

中山市 古镇初级中学

摘要: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也因此成为国内外教育研究的焦点之一。提高教师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实现由“经验型”向“反思型”的转变,无疑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素质的有效手段和方法,而明确反思型教师的特征,找到提高教师反思能力的方法和途径,是其中的关键所在。教师通过教学反思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唤起教师自我促进的意识,既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利于教师本身素质的提高;通过教学反思分享活动,教师可以实现专业化成长。

关键词:分享活动 教学反思 教师专业化成长


“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反思是近代西方哲学中广泛使用的概念之一,又译为反省、反映,意指不同于直接认识的间接认识。现在,人们通常把反思或反省视为对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心理感受等的思考。萧恩说:“在教学中,对行动的反思发生在课前对课堂教学的思考和计划上,发生在课后对课堂发生的一切的思考中。”在教学进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出乎意料的反应和知觉,我们总是要考虑这些反应以调整我们的教学,这便是在行动中反思。“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笔者认为教师通过教学反思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唤起教师自我促进的意识,既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利于教师本身素质的提高,通过教师对教学反思的分享,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借鉴经验,从而改进个人的教学,实现专业化成长。

一、对教学反思分享活动的理解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职业活动为研究对象,对自己在职业活动中所做出的行为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它包括教学活动反思和教师自身反思。教学活动反思是以教学(课前、课中、课后)为指向,对各个具体环节进行反馈、调控和重新建构;教师自身反思是以教师自身为指向,对教师自身的教育理念、教育能力、教育艺术、教育责任感等进行反思,在原有经验基础上获得新的认识,建构新的经验。而教学反思分享活动是指教师以教学(课前、课中、课后)为指向,对各个具体环节进行反馈、调控和重新建构后,把自己教学中的成功之外、不足之处、教学机智、教学启示等与他人享受、使用、行使的活动。

二、为什么要进行教学反思分享活动

1.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关系到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之一。提高教师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实现由“经验型”向“反思型”的转变,无疑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素质的有效手段和方法,而明确反思型教师的特征,找到提高教师反思能力的方法和途径,是其中的关键所在。教师通过教学反思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唤起教师自我促进的意识,既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利于教师本身素质的提高;通过反思性教学,教师可以实现专业化成长。

2.当前教学、教研实践中存在的各种弊端阻碍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虽然新课程改革已推开多年,但“应试教育”的惯性思维,依然桎梏着学校、教师的头脑。毕业会考、平时检测、成绩的好坏,仍然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为考而教、为考而研仍然很有市场。很多学校过多注重教学质量与学校发展,鲜有着力教师主体精神的唤醒和关注教师生命的发展,甚至连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识也很淡漠。反观教师,他们对比较精彩的案例往往印象深刻,对专家教授的新鲜理论点头称道,满足于听,少于参与,对于自己的教学行为依然如故,鲜有改变。原因在于我们教师们在听到这些案例之后或先进理论后,缺乏自己的“行动跟进”,未能将自己教学行为和案例、理论联系起来,并进行行为差异比较。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缺乏有效具体课堂例子,缺乏有效行为反思过程,缺乏问题行为的修正过程,是我们相当部分老师专业得不到很好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3.教师中存在想成长但不知道如何成长的情况

很多老师平时很努力工作,也刻苦研究,但教学效果仍然不够理想,其中之一的问题是教学欠缺方法,我们觉得通过教师对教学反思的分享,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借鉴经验,从而改进个人的教学。

因此,笔者认为:只有让教师在反思中成长,在探究中实践,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分享,在分享中发展;只有提升了教师,才能发展学生。

  4.教学反思活动可以实现教育教学的最优化

  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一个人不思考就不会有发展。以课堂教学为抓手,积极开展岗位练兵和教育教学反思分享活动,不断强化教师的自我教学意识,提升教师的自我指导和自我评价能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现教育教学最优化。

  1. 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分享活动

  (一)教学反思分享活动的内容

教学反思的内容可以是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既可以反思教育观念和教学艺术,也可以反思教学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既可以反思教师本人的教育教学方法,也可以反思学生的学习方法等等。

1.分享成功之处

可将教学过程中达到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到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育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和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和使用。

2.反思不足之处

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疏漏失误之处,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

3.分享教学机智

对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思维发展、情感交流而产生瞬间灵感、“智慧的火花”进行记录,反思智慧产生的情境、过程,总结出有益的做法。

4.分享学生创新

对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一些独到见解、好方法、好思路进行记录,以拓展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5.分享“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哪些发现,组织静心方面有那些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如何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问题,及时记下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思考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二)教学反思分享活动的模式

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关于教学反思分享活动的模式做了一些尝试,均得到了老师们的认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指导思想

  实践证明,实践中的反思是教师提高自己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教师积极探究心态的表现,它可使教师隐藏在心中的教育思想得以激活,是充分挖掘自己专业发展资源的主要方式。

如何进行实践反思?我们可以从回顾学生的视角进行反思,可以从教师的视角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通过学生的眼睛来反思自己的教学,通过约请同事、专家观察研究教师教学来反思,通过阅读理论文献来反思自己的教学,通过家长对学生的发展的意见反思自己的教学。

  2.活动目的

开展本次活动,意在引导教师对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对教学活动背后的理论、假设,进行积极的自我调节性的思考,寻找教育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育的发展在于改革,教育的改革在于创新,教育的创新在于学习。各教研组、备课组要引导教师加强课标的学习,明确课程标准对于教学的指导意义,正确把握教学研究的方向,研究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反思有效教学的系列问题:我们该给学生教什么?该怎样去教?我们该怎样去提高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核等常规工作的有效性?我们怎样做才能以教师的“教促”进学生的“学”、彻底解放学生的学习力。

  3.教学实践后受老师欢迎的分享模式

模式1:科组内个人教学反思公开课→科组内个人教学反思分享→科组集体教学反思研讨后选送优秀代表→全校展示教学反思分享

模式2:科组内个人教学反思展示课→科组内围绕展示课以说课(或评课)的方式进行教学反思分享→科组集体教学反思研讨后选送优秀代表→以说课(或评课)的方式全校展示教学反思分享

模式3:全体教师教学反思论文评选→优秀论文集在全校发布,供全体教师广为研讨

以上的教学反思分享模式都深受老师喜欢,全体教师都积极参与,认真反思,快乐分享,整个校园都充满了浓浓的教研氛围。

  四、教学反思分享活动促教师专业化成长

(一)教师更新了观念,提高了认识 

教学反思分享活动开展以来,我们重视教师的理论学习,组织教师学习理论知识,让教师理解教学反思的一些理论问题,明确了开展教学反思分享活动对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的意义。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支持。教学反思分享活动使我们面对着巨大的挑战,也使我们焕发出极大的热情,有力地促进了专业成长。

(二)教师自身教学反思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教学反思分享活动围绕目的,主要开展了五大研究。一是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教学反思,构建课例教学反思校本教研模式;二是以青蓝工程为对象,开展教学反思与教师成长系列活动,构建青年教师反思成长培养模式;三是以课堂教学为阵地,开展课例教学研究,通过专业引领和同伴互助方式,构建教师教学反思操作模式;四是以撰写教学反思论文为重点,开展教学反思,构建教师个人教学反思与教学行为成长模式。五是分享教学反思的成功案例,开展形式丰富的教学反思心得、教学课后记、教学案例、教育叙事等活动,让一大批教师在教学反思中不断成长,让教学反思成为了教师的一种职业生活习惯。

教学反思分享活动的调查问卷统计结果与分析

1.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对教学反思分享活动促教师专业化成长研究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如下:

教学反思分享活动促教师专业化成长研究”的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直接连接符 2直接连接符 3 选项

百分比(%)

问题


A


B


C

1.在您的教学中,曾经进行教学反思吗?

98.78

1.22

0

2.您认为教学反思指

98.78

1.22

0

3.您认为每次的教学反思浪费了您的时间和精力吗?

6.10

81.70

12.20

4.您在平时的教学中关注过教学反思吗?

6.10

92.68

1.22

5.您经常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并及时调整吗?

25.61

73.17

1.22

6.您经常和同事进行教学反思分享吗?

1.22

56.10

42.69

7.您觉得教学反思分享活动有必要开展吗?

82.93

17.07

0

8.您认为教学反思分享活动对您的教学帮助大吗?

2.44

90.24

7.32

9.您觉得教学反思分享活动能提高您的专业能力吗?

84.15

14.63

1.22

10.如果您认为教学反思分享活动能促进您的专业能力,那么您以后会怎样做呢?

80.49

18.29

1.22

通过统计,我们得出调查结论:

  ①全校有98.78%的老师都进行过教学反思,说明正在进行的教学反思分享活动群体很广,基本上覆盖了所有在校教师。

  ②对于教学反思的理解,98.78%的老师对教学反思的认识比较清晰。

  ③有81.70%的老师认为教学反思没有浪费时间和精力,说明大部分的老师接受并且愿意开展教学反思分享活动中。

  ④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有92.68%的老师关注教学反思,说明大部分老师认识到教学反思的重要。

  ⑤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后,有73.17%的老师会及时调整,25.61%的老师有时候会进行调整。说明本次教学反思分享活动,对教师个人教学活动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会促进教师对自己的课堂进行反思,以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⑥有42.69%的老师经常和别人分享自己的教学反思,56.10%的老师是偶尔和别人分享教学反思,说明教学反思分享活动初有成效,仍需继续深入推广,从而成为教学活动的常态。

  ⑦对于教学反思分享活动,有82.93%的老师觉得很有必要开展,17.07%的老师觉得是可有可无的,说明教学反思活动促进了老师们的教学交流,是很有必要的。

  ⑧有90.27%的老师认为教学反思分享活动对自己的教学帮助很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⑨在接受调查的教师中,84.15%的老师觉得教学反思分享活动能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说明教学反思分享活动有效开展。

⑩认为教学反思分享活动能促进自己专业能力的教师,有80.49%的老师会继续认真做好教学反思分享,有18.29%的老师会隔段时间做,只有1.22%的老师是想起来就做,说明教学反思分享活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大部分老师愿意继续认真开展教学反思分享活动。

由以上调查结论,我们得知,通过开展教学反思分享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成长。

)教学反思分享活动,提升了教师专业能力

从开展教学反思分享活动以来,教师的专业能力(说课、赛课、优课、微课、命题、解题能力等)均有提高,呈现上升的趋势,如下表:

教学反思分享活动开展后教师专业能力获市级以上奖励统计

直线 9直线 8 学年

获奖百分比

专业能力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论文

18.81%

26.47%

22.12%

其他专业能力(说课、赛课、优课、微课、命题、解题能力等)

18.81%

32.35%

41.35%

市教学质量评价

66.67%

100%

100%

  由此表可以得出结论,教学反思分享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综上所述,在教学反思分享活动中,老师与同事一起观察教学实践,一起就实践问题进行对话、讨论,注重教师间成功的分享、合作学习和共同提高,有助于建立合作学习的共同体。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以旁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能使自己对问题有更明确的认识,并获得对问题解决的广泛途径。教师互相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记录所看到的情景。每个观摩的教师都写教学反思,都以自己的教学实践去分析,促使大家各自思考,然后共同研讨,重在针对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困惑,进行团队反思,每个教师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实践证明,教学反思分享活动是教师提高专业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教师积极探究心态的表现,它可使教师隐藏在心中的教育思想得以激活,是充分挖掘专业发展资源的主要方式。

参考文献

[1]刘加霞,申继亮.国处教学反思内涵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3(10)

[2]张建伟.反思--改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新思路[J].北师大学报(社科版),1997(4)

[3]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吴静芳,张伟平.关于教学反思问题的探讨[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

[5]徐智.中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研究[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 2005

[6]冯玉平.加强教学反思,增强教学效果[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

[7]罗琴,廖诗艳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教学反思角度[J].现代教育科学,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