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门静脉高压是各种慢性肝病的常见并发症,是影响患者临床预后的重要因素,门静脉高压可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腹水、自发性腹膜炎、肾功能不全、脾功能亢进、肺综合征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的出现;静脉压力梯度是间接反映门静脉压力的临床最佳指标,是目前诊断临床显著性门静脉高压的金标准,并且静脉压力梯度在预测肝硬化程度、门静脉高压静脉曲张出血风险及结局、腹水的产生、降低门静脉高压药物以及抗病毒药物疗效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基于门静脉压力梯度的个体化治疗在门静脉高压患者的全程管理中具有重要理论和临床意义,为门静脉高压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新的临床思路。

  • 标签: 门静脉高压 肝静脉压力梯度 全病程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Multi-sliceCTangiography,MSCTA)对糖尿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obliterans,ASO)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1日至2015年7月1日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血管外科住院并行MSCTA检查的下肢动脉闭塞患者32名,此组病例全部明确诊断为Ⅱ型糖尿。通过图像三维重建技术,进行观察研究和分析,比对血管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SignatureAlgorithm,DSA)及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衡量MSCTA对糖尿合并下肢动脉闭塞症的价值和精准度。结果32例病例,全部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中12例行DSA检查,11例经手术治疗并术后病理证实。32例血管重建图像对下肢主干动脉闭塞有特征性显示,28例与术中所见一致,4例由于足背动脉显示欠佳未能作出明确诊断。与DSA相对照,MSCTA对显示腹主动脉、髂总动脉、髂内外动脉、股动脉、腘动脉等主干大血管的狭窄、闭塞,符合率高达100%,可明确显示栓塞部位和狭窄情况。以DSA及手术所见作为标准,MSCTA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比较,MSCTA对判断下肢动脉闭塞程度的符合率要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但对足背动脉,特别是3级及其以下分支小血管显示欠佳。结论以目前国际认证血管造影或手术结果为金标准,评价CTA对糖尿足合并下肢动脉闭塞程度分析的准确性,MSCTA具有安全、无创、便捷、精准等特点,是下肢动脉疾病比较理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标签: CT血管成像 诊断 糖尿病足 下肢动脉闭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0例糖尿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根据患者的动脉闭塞程度、部位以及坏疽情况进行对应处理4例肢体进行了保守治疗,其余26例进行了药物及手术治疗。其中8例行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术、5例行髂动脉-股动脉人工血管移植术、3例行下肢静脉动脉化手术、4例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2例行截趾手术、4例行膝上截肢手术。结果本组患者没有一例手术死亡,术后随访3个月至3年。其中,2例死亡。3例术后并发股部暂时性淋巴瘘,经保守治疗后愈合。1例髂动脉-股动脉人工血管移植术后1年闭塞,给予药物保守治疗后,下肢皮温恢复正常,跛行距离为200m。结论针对糖尿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必须长期有效控制血糖,及早发现下肢大血管的病变,并及时进行相关治疗。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方式对糖尿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影响。方法:在2022年3月到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糖尿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选择64例分为干预组和参照组,并实施不同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血糖指标变化情况以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施综合性护理的干预组患者血糖水平比实施常规护理的参照组患者更加稳定,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更好,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糖尿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开展全方位的综合护理对于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综合性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ngioJet机械抽栓在糖尿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支架植入术后再闭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30例(30条肢体)糖尿合并ASO行股浅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经下肢动脉CTA明确诊断后行AngioJet机械抽栓,根据病变程度辅以球囊扩张术,术中即刻造影评价血管通畅情况,术后采用ABI、足趾血氧饱和度(SaO2)、足部皮温、穿刺点并发症及血红蛋白尿等指标观察疗效。结果本组全部病例下肢血流恢复通畅,术后ABI、足趾SaO2、足部皮温均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穿刺点血肿发生率为3.33%(1/30),血红蛋白尿发生率为83.33%(25/30)。本组3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8.8±8.6)个月,其中8例(26.67%,8/30)再次出现支架内闭塞,经再次AngioJet机械抽栓辅以球囊扩张后,血流恢复通畅。结论AngioJet机械抽栓可以快速、有效、安全地清除支架内血栓,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糖尿病 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 支架植入术 闭塞
  • 简介:<正>患者,男性,31岁。因突发胸闷、气促1小时于2009年12月23日就诊于急诊科。既往有不明原因干咳史。入院时查体:体温37.9℃,呼吸急促,血压120/80mmHg(1mmHg=0.133kPa),颈静脉充盈。心率110次/min,两肺呼吸音清,双下肢未见明显肿胀,腓肠肌压痛阴性,足背动脉搏动好。辅助检查:D-二聚体阳性;双下肢血管超声未见静脉血栓征象,进一步查肺动脉CTA示肺栓塞。入院后开始抗

  • 标签: 下腔静脉 静脉血栓栓塞症 肺栓塞 双下肢 血管超声 肺动脉
  • 简介:摘要肝细胞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国民的生命健康。静脉癌栓(HVTT)是其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肝细胞癌合并HVTT的预后极差,国内外对其治疗的意见也未达成统一。目前,亚洲指南对于血管侵犯的患者,推荐多学科治疗。本文就目前临床上对肝细胞癌合并HVTT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癌,肝细胞 肝静脉 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静脉癌栓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来我院诊治的肝癌患者100例,进行超声检查后,重点观察其门静脉内部回声及血流特点,并与CT、MRI或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超声检查发现伴有门静脉癌栓者37例,与CT、MRI或手术病理结果一致,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超声检测不仅能够准确探及门静脉内癌栓的所在部位,还可通过对其回声类型及其血流状况的分析,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提供可靠有利的依据,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超声 肝门静脉癌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包虫囊肿压迫下腔静脉的外科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例包虫囊肿压迫下腔静脉病人的临床资料;男7例,女3例;年龄为(46±5)岁,年龄范围为38~51岁。根据术中包虫囊肿与下腔静脉的贴合程度以及囊肿完整切除的难易程度,分别行外膜内外囊完整切除术、外膜内外囊次全切除术、外膜内外囊完整切除联合下腔静脉部分切除术。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于术后3、6、12、24个月门诊随访1次。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病人包虫囊肿复发及下腔静脉栓塞情况。随访终点为术后2年,随访次要终点为包虫囊肿复发。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5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结果(1)手术情况:10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7例行外膜内外囊完整切除术,2例行外膜内外囊次全切除术,1例行外膜内外囊完整切除联合下腔静脉部分切除术。10例病人术中无大出血及感染性休克发生。10例病人手术时间为(99±27)min;术中出血量为(99±48)mL。(2)术后情况:10例病人术后2~5 d拔除引流管,无术后出血、术后残腔感染、术后胆瘘发生,无围术期死亡病人,术后住院时间为(7.1±1.8)d。(3)随访情况:10例病人中,9例完成终点随访,随访时间内均无包虫囊肿复发及下腔静脉栓塞形成;1例病人于术后12个月,第3次随访失访,此病人术后3、6个月随访未发现包虫囊肿复发及下腔静脉栓塞。结论外膜内外囊完整切除术、外膜内外囊次全切除术、外膜内外囊完整切除联合下腔静脉部分切除术均能完整切除包虫囊肿。

  • 标签: 棘球蚴病,肝 下腔静脉 压迫 手术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超在诊断外型门静脉高压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外型门静脉高压症的病变部位,分为前型和后型,共82例。其中前型48例,后型34例。均经血管造影(DSA)证实。并对外型门静脉高压症的声像图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超声定位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彩超对外型门静脉高压症有很重要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肝外型门静脉高压 彩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肝移植术后静脉流出道梗阻(hepatic venous outflow obstruction,HVOO)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儿童活体肝移植280例,经过B型超声及血管造影诊断HVOO。根据有无HVOO的情况分为两组,对于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受者相关因素进行比较,性别、月龄、体重及原发病分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供重量与受者体重比(GRW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静脉流出道重建方式中的相关因素,在HVOO组与Non-HVOO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型超声的监测对于HVOO可以作为初筛的手段;血管介入球囊扩张治疗可以很好的治疗HVOO;过高的GRWR可能是HVOO的高危因素之一。

  • 标签: 肝移植 儿童 肝静脉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静脉流出道阻塞综合征多普勒超声诊断。方法根据患者的多普勒超声检查表现进行诊断。结论多普勒超声检查无创伤性,能反复多次进行,不仅能显示病变血管的解剖表现,还能反映病变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因而可作为诊断该病的首选方法。

  • 标签: 肝静脉流出道阻塞综合征 多普勒超声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血流阻断在泡型包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连续在青海省人民医院普外科行根治性切除的49例泡型包虫病患者资料,其中男性22例,女性27例,年龄10~62岁。按术中血流阻断方法分为Glisson组(n=22)和Pringle组(n=27)。Glisson组阻断Glisson蒂内血流,Pringle组采用Pringle法阻断血流。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肝功能、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Glisson组血流阻断时间20(15,26)min,少于Pringle组35(30,4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isson组引流管拔除时间为7(6,9)d,少于Pringle组8(7,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isson组术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明显优于Pringl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Glisson组术后发生并发症9例(40.9%,9/22),Pringle组发生并发症15例(55.6%,15/2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泡型包虫病患者切除术中Glisson蒂血流阻断法术后肝功能、引流管拔除时间、血流阻断时间优于Pringle阻断。

  • 标签: 棘球蚴病,肝 肝切除术 Glisson蒂阻断 Pringle阻断 肝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镇息风汤在肾阴虚阳上亢型高血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6月-2019年5月本院接诊的肾阴虚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5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划分成为2组(n=29),当中,试验组实行镇息风汤治疗,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分析2组血压水平的改善情况,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试验组治疗2个月后的收缩压为(132.14±6.83)mmHg、舒张压为(84.38±5.74)mmHg,比对照组的(143.69±8.05)mmHg、(89.22±5.13)mmHg低,P<0.05。试验组治疗2个月后的症候积分为(7.05±2.68)分,比对照组的(15.31±9.24)分低,P<0.05。结论于肾阴虚阳上亢型高血压中运用镇息风汤,有助于促进患者血压水平的改善,建议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镇肝息风汤 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内胆管囊腺瘤是一种比较罕见的内囊性病变,具有一定的恶变倾向及较高的复发率。该病多发于中年女性,早期不易察觉,缺少特异性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易造成误诊。本文报道了1例误诊为包虫内胆管囊腺瘤病例。患者女性,38岁,有牧区生活史,影像学检查提示包虫。患者行肿物完整切除术,术中发现肿物囊泡不同于传统包虫囊泡,术后病理诊断为内胆管囊腺瘤。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穿刺治疗糖尿合并细菌性脓肿患者的护理方法以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8年3月-2022年4月收治了糖尿合并细菌性脓肿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干预前后的餐后2h血糖以及空腹血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餐后2h血糖以及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餐后2h血糖以及空腹血糖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合并细菌性脓肿患者在穿刺治疗中,应用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护理效果,改善血糖,值得推广。

  • 标签: 肝穿刺 糖尿病 细菌性肝脓肿 综合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动静脉置管在衰竭患者行人工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2017年10月到2018年11月医院在接收的人工治疗的衰竭患者当中,随机选取10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与观察对象。并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为51例。对照组使用的是外周动-静脉置管的治疗方式,观察组使用的是股静脉置管的治疗方式。结果观察组穿刺情况的成功率与平均血流量,全部明显的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展现了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5.82%,明显的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17.65%,两组数据差异展现了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静脉置管在衰竭患者行人工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中,股静脉置管的方式,不仅可以有效的保证体外循环管路畅通,还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值得被临床应用和推荐。

  • 标签: 动静脉置管 肝衰竭患者 人工肝治疗 应用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