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6 个结果
  • 简介:念珠菌(Candidaalbicans)是人类定植于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皮肤黏膜上最常见机会致病真菌之一.一旦机体免疫功能减退,白念珠菌会大量繁殖并改变形态结构,侵入机体引起疾病.白念珠菌双相转换,尤其是由酵母相向菌丝相转换,在其致病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除了许多环境因素,如温度、二氧浓度以及酸碱度等可触发白念珠菌形态转换,白念珠菌自身产生群体感应分子(quorumsensingmolecule)可调控菌体形态.法尼醇(farnesol)是第1个白念珠菌中发现群体感应分子,功能有调控白念珠菌双相性相互转换(morphology)、影响生物膜(bioflm)生成调节宿主免疫等.因此,本文就法尼醇与白念珠菌、宿主免疫相互关系作一综述.

  • 标签: 法尼醇 白念珠菌 双相性转换 生物膜 宿主免疫
  • 简介:目的了解近4年来武警上海市总队医院男性不育患者精液中支原体检测阳性率耐药情况,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以4年来3278例男性不育患者348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固体-液体培养基联合检测精液标本脲原体属人型支原体进行培养、鉴定药敏试验;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近4年男不育患者精液脲原体属人型支原体总阳性率为35%-50%,以脲原体属为主,阳性率为31%-40%,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2012-2014年各种支原体阳性率变化不大;2015年总阳性率脲原体属阳性率高于前几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59例男性不育者支原体阳性年龄主要集中26-30岁31-35岁年龄段,分别为37.8%32.1%。10种抗菌药物,脲原体属对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均小于5%,4年各种药物耐药率变化不大。结论该地区近4年来男性不育患者精液中支原体阳性率较高,且以脲原体属为主,多集中于26-30岁31-35岁年龄段,与前3年相比,2015年阳性率明显升高,近4年来各种药物耐药性变化不大,治疗上应首选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

  • 标签: 脲原体属 人型支原体 不育 耐药性
  • 简介:布鲁菌病是常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全世界每年约有500000余人患病,但布鲁菌脓毒血症引起感染腹主动脉瘤临床非常少见。我院2014年8月、2015年1月别经血培养及腹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血培养及腹主动脉增强CT确诊2例布鲁菌致感染腹主动脉瘤患者,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布鲁菌 布鲁菌病 感染性动脉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了解2010年国不同地区14所医院呼吸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14所教学医院(12所综合医院,2所儿童医院)按照统一方案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及E试验法,按照美国CLSI2010年版标准判读结果,用WHONET5.4软件统计分析呼吸道标本分离菌分布及耐药性。结果14所医院呼吸道标本共分离出细菌2243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83.2%,革兰阳性菌占16.8%。下呼吸道常见细菌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18.0%)、铜绿假单胞菌(17.0%)、肺炎克雷伯菌(14.2%)、金葡菌(10.9%),上呼吸道标本常见分离菌为化脓链球菌(20.1%)、金葡菌(14.8%)、肺炎克雷伯菌(13.2%)。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主要分离自门诊及儿童患者。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儿童分离株肺炎链球菌青霉素不敏感株(PRSP、PISP)检出率分别为13.2%、16.7%,明显高于成人分离株(2.9%、3.3%),化脓链球菌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高度敏感,肺炎链球菌化脓链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70%,氟喹诺酮类抗菌药、万古霉素、利奈唑胺仍保持较高敏感性。流感嗜血杆菌儿童株成人株β内酰胺酶检出率分别为23.1%34.1%,阿奇霉素、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敏感率〉90%。金葡菌未检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耐药株,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检出率为59.7%。肠杆菌科细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最敏感(耐药率〈6%),其次为阿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ICU分离肺炎克雷伯菌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为25%。鲍曼不动杆菌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50%,铜绿假单胞菌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阿卡星、庆大霉素、头孢哌酮一舒巴坦�

  • 标签: 病原菌 呼吸道感染 耐药性监测
  • 简介: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上海《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社共同主办第21期"感染性疾病病原学诊断新技术新进展"学习班开始报名。学习班时间:2017年4月;学习班地点:上海。学习班将邀请多名国内著名感染病诊治学、临床药理学临床微生物学专家进行授课,有朱德妹、张秀珍、倪语星、俞云松、徐英春、李光辉、卓超教授等讲授最新版CLSI手册(2017年),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与临床医生沟通要求。

  • 标签: 病原学诊断 感染性疾病 医学教育 张秀珍 临床药理学 临床微生物学
  • 简介:目的了解国产伏立康唑北京和我国其他地区临床分离常见病原真菌体外抗菌活性。方法分别参照CLSIM27-A2M38-A方案测定伏立康唑144株酵母82株产孢丝状真菌抗菌活性。受试菌株包括念珠菌114株(含氟康唑获得耐药白念珠菌)、新型隐球菌20株、阿萨希毛孢子菌10株、曲霉62株(含伊曲康唑耐药曲霉及两霉素B不敏感曲霉)、镰刀菌10株、尖端赛多孢菌10株。结果伏立康唑念珠菌(不包括氟康唑耐药剂量依赖敏感白念珠菌)、新型隐球菌、阿萨希毛孢子菌MIC50≤0.5mg/L、MIC90≤1mg/L;而对氟康唑获得耐药白念珠菌MIC50MIC90均〉16mg/L。曲霉、尖端赛多孢菌MIC50≤1mg/L、MIC90≤2mg/L,镰刀菌MIC50MIC90别为4mg/L〉16mg/L。结论伏立康唑多数酵母有较强体外抗菌活性,尤其是克柔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等氟康唑天然耐药菌株。该药多数产孢丝状真菌也有较好体外抗菌作用,包括伊曲康唑耐药及两霉素B不敏感曲霉以及多种抗真菌药物耐药尖端赛多孢菌;但氟康唑获得耐药白念珠菌有一定交叉耐药。

  • 标签: 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 伏立康唑 氟康唑 伊曲康唑 两性霉素B 病原真菌
  • 简介:目的分析临床分离20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E)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膜孔蛋白基因存在状况。方法收集2009年2月至2010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患者中分离MDR-PAE20株,采用PCR及序列分析方法23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基因膜孔蛋白基因进行检测及基因序列分析。结果20株MDR-PAE菌检出TEM、PER、DHA、OXA-10群等4种β内酰胺酶基因,阳性率分别为25%、20%、5%、20%,6株细菌检出1种以上β内酰胺酶基因;膜孔蛋白编码基因OprD2均缺失(缺失率为100%)。结论本组20株MDR-PAE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携带率较低,该菌亚胺培南耐药与其膜孔蛋白编码基因OprD2缺失有关,而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可能与其外排泵增强表达有关。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多药耐药 Β内酰胺酶 膜孔蛋白
  • 简介: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耐氟喹诺酮类铜绿假单胞菌高分离率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与氟喹诺酮类药物过度使用有关。本文作者等研究减少氟喹诺酮类药物使用与MRSA氟喹诺酮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相关。本研究共分为3个时段:干预前期(2000年1月-2005年8月),干预期(2005年9月-2006年3月)干预后期(2006年3月2010年3月)。采用分段回归分析方法评估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用量与细菌耐药性之间关系。

  • 标签: 耐氟喹诺酮类 铜绿假单胞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药物使用 分离率 氟喹诺酮类药物
  • 作者: 黄子龙
  • 学科: 医药卫生 > 治疗学
  • 创建时间:2022-12-11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第22期
  • 机构: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毕节551700
  • 简介:目的:探讨小剂量骨水泥椎体成型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手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5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时登记身份证信息将其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6例,本次研究选取时间跨度为2021年8月~2022年8月期间,对照组患者接受大剂量骨水泥椎体成型术,研究组患者接受小剂量骨水泥椎体成型术进行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VAS评分、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小(P>0.05)结论:给予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小剂量骨水泥椎体成型术治疗效果较为显著,能够减轻患者疼痛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剂量;骨水泥椎体成型术;胸腰椎骨折
  • 简介:目的了解分析肿瘤专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目标监测结果及特点,为制定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1-12月入住ICU患者进行目标监测,采用患者平均病情严重程度评分(ASIS)调整法调整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3种侵袭操作相关感染及多重耐药菌分布情况。结果共监测住院患者443例,总住院2483d,发生医院感染52例,感染率为11.7%,日感染率为20.9‰,经ASIS调整后日感染率为6.3‰。感染诊断以呼吸系统感染最多,占55.7%,其次为泌尿系统;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2.1‰,导管相关血流感染0.9‰,导管相关尿路感染4.1‰。共检出病原菌181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35株(74.6%),革兰阳性球菌33株(18.2%),真菌13株(7.2%),检出多重耐药菌33株(18.2%)。结论ICU是医院感染高发科室,应开展目标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监测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危险因素进行监控,制定切实有效科学防控措施,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目标性监测 医院感染
  • 作者: 柳运盛
  • 学科: 医药卫生 > 治疗学
  • 创建时间:2021-03-11
  • 出处:《健康忠告》2020年 第19期
  • 机构: 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贵州 印江555200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1月份到2020年4月份收治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共52例,按照入院顺序,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26例患者,针对两组患者全部采取常规治疗模式,并以此为基础,针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头罩吸氧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方式,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重点比较最终治疗效果。结果:通过采取不同治疗方式,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为80.76%,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来讲,通过采取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方式,可以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故此种治疗方法具备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新生儿肺炎;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方式
  • 简介:目的评价抗菌新药头孢唑肟注射剂治疗下呼吸道尿路感染疗效安全。方法采用前瞻、单盲、随机对照方法,进行新药头孢唑肟注射剂多中心临床试验。选择下呼吸道尿路感染患者,试验组使用头孢唑肟注射剂(重庆西南合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研制),对照组使用哈药集团制药总厂生产头孢唑肟注射剂,剂量均为每次1~2g,每8~12小时静脉滴注1次。疗程7~14d。结果本研究共入选病例255例,最终完成试验者243例,其中试验组122例,对照组121例,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5.08%95.87%。其中肺炎试验组49例,有效率100%;对照组49例,有效率97.96%。慢性支气管炎急性细菌感染试验组14例,对照组12例,有效率均为100%。急性肾盂肾炎试验组40例,有效率97.50%;对照组39例,有效率97.43%。复杂尿路感染试验组17例,有效率76.47%;对照组18例,有效率83.33%。反复发作上尿路感染试验组2例,治愈及复发各1例;对照组3例,治愈2例,显效1例。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病例,可行微生物评价者共166例,其中试验组81例,对照组85例,共获病原菌82株及86株,经治疗后试验组细菌清除率...

  • 标签: 头孢唑肟 细菌性感染 随机对照研究
  • 简介:由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举办、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协办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感染性疾病病原学诊断新技术新进展”即将在2008年3月24日—28日广州举行(具体地点见录取通行书)。授课内容紧密结合目前临床微生物学诊断必需,介绍最新版CLSI/NCCLS手册更新内容及细菌耐药性机制研究热点。包括涂片镜检临床意义:如何区分定植菌感染菌;如何提高呼吸常见病原菌检出率;CLSI/NCCLS规范化操作标准药敏试验临床意义;临床真菌感染实验室检查进展真菌药敏试验;细菌耐药性现状及其临床重要耐药菌耐药研究;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及药动学药效学关系(PK/PD)

  • 标签: 医学教育基地 基地项目 学习班招生
  • 简介:目的调查中国6所教学医院2004--2005年社区获得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耐药性。方法收集2004年7月-2005年3月全国6个地区6所医院社区获得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分离510株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p溶血链球菌及MSSA、非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以琼脂稀释法测定头孢泊肟等9种抗菌药物MIC。结果肺炎链球菌,青霉素敏感肺炎链球菌(PSSP)、青霉素中介肺炎链球菌(PISP)、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RSP)对头孢泊肟敏感率分别为98.9%、42.2%、6.4%。肺炎链球菌莫西沙星敏感率为100%;诺环素敏感率为94.6%;阿奇霉素敏感率仅为10.7%;流感嗜血杆菌、MSSA、非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泊肟、头孢丙烯、头孢克洛、莫西沙星诺环素敏感率51.3%~100%。结论呼吸道病原菌特别是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耐药率与往年监测结果相比较呈增加趋势;头孢泊肟呼吸道病原菌抗菌活性优于头孢丙烯和头孢克洛。

  • 标签: 肺炎链球菌 社区获得呼吸道感染 耐药性 头孢泊肟
  • 简介: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关系。方法回顾查阅2009年4月至2011年9月,上海中山医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抗菌药物使用量(以antibioticsusedensity,AUD表示),及同期该病房送检临床标本检出铜绿假单胞菌菌株耐药率,分析两者之间相关。结果2009年4月至2011年9月该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送检临床标本中所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共429株(不包括2周内重复菌株),标本来源大部分为痰标本(92.3%)。2009年2011年铜绿假单胞菌各种抗菌药耐药率分别为:亚胺培南9.1%45.7%、头孢哌酮-舒巴坦18.2%42.9%、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2.7%48.6%,上述结果显示该菌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均有上升。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27.3%54.3%,P〈O.()1)及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4.6%14.3%,P〈0.01)检出率明显升高。亚胺培南(AUD:2.32上升至4.96)、头孢哌酮-舒巴坦(AUD:0.16上升至7.56)、哌拉西林-他唑巴坦(AUD:2.19上升至4.76)使用强度呈明显上升。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耐药率与亚胺培南使用强度相关系数为0.570,P值为0.067。亚胺培南使用强度与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0.01,R=0.881)及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0.031,R=0.647)发生率相关有统计学意义。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发生率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使用强度相关(P=0.038,R=0.630)。结论广谱抗菌药物大量使用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增加相关。

  • 标签: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铜绿假单胞菌 抗菌药物 耐药
  • 简介:由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卫生部艾滋病临床专家工作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参比实验室共同举办“第四届中国病毒性肝炎艾滋病实验室诊断与临床高峰论坛”拟定于2012年4月召开。本次论坛邀请国内外从事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研究及应用专家学者作专题讲座,并报告“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研究成果。集中分析我国病毒性肝炎艾滋病诊断治疗现状,交流最新研究进展,

  • 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性病艾滋病预防 病毒性肝炎 实验室诊断 高峰论坛 征文通知
  • 简介:目的分析获得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回顾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5年12月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诊断为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病历资料,并通过门诊随访电话随访,了解患者预后情况。运用SPSS22.0软件,特征进行描述分析。结果359例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中男325例,女34例,30~44岁所占比例最大,42.6%患者出现发现延误;临床症状以发热、咳嗽、体重下降较多见,咯血少见,多数研究对象两肺受累,病变范围≥3个肺野,空洞少见;T-SPOT阳性率偏低,50.7%患者首次检查CD4~+T淋巴细胞计数≤50/μL;69例患者痰结核菌药敏结果显示,43.5%出现耐药;已知抗病毒状态患者93.2%已经进行了抗病毒治疗;282例合并肺外结核,合并症及机会性感染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梅毒、乙型或丙型病毒性肝炎、肺部感染、药物性肝损等为主;333例已知预后情况患者53例死亡,其中79.2%6个月内死亡。结论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年轻患者比例大,影像学表现不典型,T-SPOT阳性率偏低,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低,多数患者合并肺外结核,合并症机会性感染较多,患者多在6个月内死亡。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肺结核 流行病学特征 临床特征
  • 简介: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感染心内膜炎(IE)病原学分布及其耐药状况,为指导临床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沈阳军区总医院199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73例IE患者进行血培养,分析病原学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术前血培养及术赘生物细菌培养总阳性率23.3%(17/73)。感染细菌以草绿色链球菌为主,其次为金葡菌、肠球菌口腔链球菌。结论CHD合并IE病原菌菌种呈现多样化趋势,积极加强IE患者血培养检查药敏试验极为重要。传统经验应用大剂量青霉素治疗观念需要改变。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感染性心内膜炎 病原学 抗生素
  • 简介:1994年开始,泰国-缅甸边境广泛应用青蒿素联合疗法治疗恶性疟,使得恶性疟发病率有显著降低。近年青蒿素联合疗法疗效有所下降,作者疗效下降与恶性疟原虫K13基因突变(青蒿素耐药基因)关系进行了研究。

  • 标签: 恶性疟原虫 联合疗法 青蒿素 遗传变异 疗效 恶性疟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