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高危孕妇剖宫产术后血栓性疾病预防中使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物理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7月到2020年7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的高危孕妇有24例,把他们平均分成两组,每组12人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只进行物理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物理治疗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最终比较两组患者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结果:在接受治疗后观察组孕妇的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得到改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危孕妇剖宫产术后血栓性疾病预防中通过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物理治疗的预防效果较好,明显改善患者的纤维蛋白水平,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钠 联合治疗 血栓性疾病预防 高危孕妇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干眼的临床治疗中物理疗法的应用情况及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期间,我院眼科接受治疗的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干眼的患者128例作为本研究观察对象,结合患者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64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中仅结合药物进行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结合物理疗法进行治疗,对两组干眼病症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评估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干眼病症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干眼病症患者治疗中结合物理疗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一定的眼科疾病治疗指导意义。

  • 标签: 物理疗法 睑板腺功能障碍 干眼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应用悬吊运动疗法结合物理疗法进行医治,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方法将2013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我院相关科室收治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受试对象,随机抽取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将患者医治前后的临床表现情况进行评估和对比。结果采用悬吊运动疗法结合物理疗法进行治疗的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不同方式治疗后,患者膝关节的疼痛程度均显著缓解,且联合治疗实验组患者缓解的效果较对照组更为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悬吊运动疗法结合物理疗法能够显著缓解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理想,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悬吊运动疗法 物理疗法 膝骨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健脾疏肝汤结合物理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在本院就诊的7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时间选择: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36例/组,两组均应用健脾疏肝汤治疗,观察组加用物理疗法。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联合应用健脾疏肝汤与物理疗法可取得显著效果。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健脾疏肝汤 物理疗法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西药联合物理治疗仪治疗盆腔炎并盆腔积液的护理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挑选我院盆腔炎并盆腔积液病人86名(选取区间为2022年1月-2023年5月),以随机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3名。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予以综合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效果、负性情绪、疼痛评分等状况。结果  干预组总有效率97.67%较对照组79.07%高(P<0.05);干预后,干预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干预后,干预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干预后,干预组生理功能、身体健康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97.67%较对照组81.40%高(P<0.05)。结论  西药联合物理治疗仪治疗盆腔炎并盆腔积液患者中,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缓解负性情绪,减轻患者疼痛感,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 标签: []  盆腔炎 盆腔积液 西药 物理治疗仪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创伤性半月板撕裂实施部分半月板切除术以及物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接诊的68例创伤性半月板撕裂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两个课题组,实验组应用物理疗法,对照组接受部分半月板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KDC、VAS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内各阶段KL评估值。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IKDC、VAS评分无差异,经治疗后对照组IKDC、VAS评分分别是(64.2±6.11)、(3.42±0.78),实验组IKDC、VAS评分分别是(68.6±6.02)(2.17±0.22),数据对比结果与统计学标准相符(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KL评分相近,治疗后实验组K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  创伤性半月板撕裂应用物理治疗可以改善关节功能,缓解疼痛。

  • 标签: 部分半月板切除术 物理治疗 创伤性半月板撕裂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骨性膝关节炎(KOA)是常见于中老年的一种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病,发病率高,影响老年人健康生活。目前没有具体的方案针对KOA患者进行治疗。研究发现运动训练可以增大关节活动及腿部肌肉力度,从而对KOA有一定的疗效。因此,本实验观察运动训练配合物理疗法治疗KOA。

  • 标签: 运动训练 物理疗法 骨性膝关节炎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应征公民体格检查轻度精索静脉曲张物理检查联合彩超检查的必要性。 方法 回顾2016年8月-2022年2月在我院体检的应征公民中120名外科物理检查判定为轻度精索静脉曲张,同时联合彩超检查,分析外科物理检查与彩超检查判定轻度精索静脉曲张的差异性。  

  • 标签: 轻度精索静脉曲张 物理检查 彩超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结合物理疗法预防长期卧床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4年1月本院收治的70例老年卧床患者为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低分子肝素钙)与观察组(低分子肝素钙+物理疗法)。比较两组凝血功能、血流变学指标及DVT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APTT、PT、T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黏度及全血高/低切黏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与物理疗法联用可降低老年卧床患者的下肢DVT发生率,改善其凝血功能及血流状态。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钙 物理疗法 长期卧床 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盆底治疗仪结合物理锻炼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结果:选择2019年1月~2020年9月在我院分娩的130例产妇同时按照不同的分娩方式分组,将其中65例阴道分娩产妇做为A组,将其中65例剖宫产产妇做为B组,所有产妇均接受盆底治疗仪结合物理锻炼,观察两组康复情况。结果:康复后两组产妇的盆底肌力分级以及Ⅰ类肌纤维、Ⅱ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均有改善,康复前后组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康复后两组产妇的盆底肌力分级以及Ⅰ类肌纤维、Ⅱ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进行相互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分娩方式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锻炼通过盆底治疗仪结合物理锻炼均能够显著改善盆底肌功能,促进及早康复。

  • 标签: 不同分娩方式 盆底功能障碍 物理锻炼 盆底治疗仪
  • 简介:摘要:目的:展开改良集束化护理模式结合物理疗法对ICU脑卒中病人误吸和压疮影响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本院ICU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实行改良集束化护理模式结合物理疗法。结果:经统计,就压疮发生率而言,实验组为2.50%(1/40),对照组为10.00%(4/40),居间差异显示,P<0.05,就误吸发生率而言,实验组为5.00%(2/40),对照组为15.00%(6/40),居间差异显示,P<0.05,两项测评指标均为实验组优势明显。结论:改良集束化护理模式结合物理疗法可以有效降低ICU脑卒中病人误吸和压疮的发生率。

  • 标签: 改良技术化护理模式 物理疗法 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康复与物理康复训练联合应用对老年精神病患者在生活自理能力和精神状态方面的具体影响。方法:我们选择了87名老年精神疾病患者,将他们分为43名的对照组和44名的观察组。对照组接受了物理康复训练的干预措施,而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额外进行了中医康复的干预。我们对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肺功能、运动耐力、跌倒事件的发生率进行了观察和比较,同时也观察了他们的精神状态、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与单纯西医治疗相比,采用中药联合物理康复方法对老年性抑郁症进行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老年人的精神状态、躯体健康状况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其心理健康水平,具有良好的疗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续筋接骨汤辅助富血小板血浆注射、物理康复对下肢骨折患者骨折愈合率、骨痂评分的影响。方法 2018年6月-2019年6月与我院诊断并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20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富血小板血浆注射、物理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采取续筋接骨汤辅助治疗,治疗2~4个疗程后,对所有研究对象的骨折愈合率、骨痂评分、并发症相关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2、3、4个疗程后的骨折愈合率和骨痂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下肢骨折 续筋接骨汤 富血小板血浆注射 物理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超短波物理疗法联合穴位电针,对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疼痛及肩部肌群肌力的影响。方法 患者104例(2022.01至2022.12),随机分甲、乙组,各52例。予超短波物理疗法治疗、超短波物理疗法联合穴位电针治疗。比对两组疼痛评分、肩部肌群肌力。结果 乙组VAS评分比甲组低;乙组MF、MPF协同收缩率比甲组高,AEMG协同收缩率比甲组低(P<0.05)。结论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用超短波物理疗法联合穴位电针治疗,效果甚好,可促进疼痛减轻、肩部肌群肌力改善,推荐。

  • 标签: []脑卒中肩手综合征 超短波物理疗法 穴位电针 疼痛 肩部肌群肌力
  • 简介:目的:探讨利奈唑胺骨水泥物理和力学性能改变,以指导利奈唑胺骨水泥在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根据在40g骨水泥中加入不同剂量的利奈唑胺,将样本共分成8个组,每组测定5个样本,8组分别是:Ⅰ组为对照组,不加抗生素,第Ⅱ到第Ⅷ组加入抗生素的量分别为1.2、2.4、3.6、4.8、6.0、7.2及8.4g。分别测定各组面团期时间、压缩强度、弯曲模量和弯曲强度。结果各组面团时间在2′50″~3′40″之间。随着抗生素剂量的增加,面团时间也随之增加。各组的压缩强度、弯曲模量和弯曲强度均优于ISO5833标准,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Ⅱ组的压缩强度、弯曲模量和弯曲强度与对照组没有统计学差异,但高于其他各组,与其他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而第Ⅷ组的压缩强度、弯曲模量和弯曲强度均低于其他各组,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面团时间随着利奈唑胺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如果利奈唑胺骨水泥用于预防性使用,则每40g骨水泥中最多可以加入1.2g利奈唑胺,否则会影响骨水泥的强度。如果利奈唑胺骨水泥用于制作占位器,在每40g骨水泥中最多不要加入超过7.2g的利奈唑胺,不至于太影响骨水泥占位器的强度,但是加入的最佳剂量是多少,本系列实验的另一部分会有详细交代。

  • 标签: 感染 利奈唑胺 骨水泥 占位器 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