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物理治疗法应用新生儿肺炎中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我院2020.6~2021.1年期间收治62例新生儿肺炎患儿分成对照组(n=31,常规护理)、观察组(n=31,物理治疗法),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65%比对照组18.60%低P

  • 标签: 新生儿 肺炎 物理治疗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加物理振动排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2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加物理振动排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血尿、感染、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首次排石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碎石成功率为96.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 物理振动排石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加物理振动排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2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加物理振动排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血尿、感染、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首次排石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碎石成功率为96.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 物理振动排石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总结神经外科重症患者PICC相关性血栓物理预防的最佳证据,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本院神经外科重症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法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进行PICC相关性血栓的物理预防措施,对照组未采取预防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栓发生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经过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采用PICC相关性血栓物理预防措施的患者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也有所降低。具体数据显示,在预防组中血栓发生率为5%,对照组为15%;并发症发生率预防组为3%,对照组为8%。结论:根据本研究结果,神经外科重症患者PICC相关性血栓的物理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降低血栓发生率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建议在临床实践中积极采取物理预防措施,以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预后效果。然而,为了更加全面地评估预防效果,还需要进一步开展大规模、多中心的研究来验证本研究的结论。

  • 标签: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 PICC 相关性血栓物理预防 最佳证据总结
  • 简介:【摘要】目的 中老年颈腰腿痛患者康复中中药热奄包护理配合物理康复的应用研究。方法 自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中老年颈腰腿痛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做对照分析,对照组治疗配合常规物理护理,研究组强化中药热奄包护理,对比康复情况。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康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老年颈腰腿痛患者康复中中药热奄包护理配合物理干预的效果显著。

  • 标签: 中老年 物理干预 颈腰腿痛 中药热奄包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监测在提高护士深静脉血栓物理预防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3年6—12月我科住院的129例外科手术后首次Caprini评估为中高危的患者,均参与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监测和管理,监测其术后第一天深静脉血栓物理预防措施落实情况。结果 6月份落实率为67.3%,8月份提升至100%,8-12月份物理预防措施落实率维持在88%以上。结论 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监测提高了护士深静脉血栓物理预防措施的执行率,更有效提高各层级护士专业内涵,提高专科护理质量,加速患者围手术期康复。

  • 标签: 专科护理质量指标 深静脉血栓 物理预防
  • 简介:摘要:骨科手术是一种针对人体关节、肢体的手术,在骨科手术中,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常用的骨科手术,关节置换术是一种以人造的关节替代有疼痛和失去关节功能的关节的方法,因为这种关节置换是对人体四肢的关节,所以对替代关节的要求很高,现在关节置换术是国内各种髋部、膝部疾病最好的治疗手段。但是,在进行了关节置换手术以后,很可能会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的并发症。极有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肺栓性疾病。有资料表明,在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中,有40%的患者会出现下肢 DVT,因此,防止 DVT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许多国外和国内的学者都对骨科手术后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进行了相应的研究,本文就骨科手术后的下肢深静脉血栓防治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的介绍。

  • 标签: 骨科手术 深静脉血栓 预防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在面部寻常痤疮患者接受超分子水杨酸治疗中,通过自主式物理降温,观察护理办法的有效性。方法:将我院2020年10月~2020年11月收治的80例超分子水杨酸治疗面部寻常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研究对象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其中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给予自主式物理降温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物理降温的的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泛红消退时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可接受比例97.5%,对照组患者的可接受比例80.0%, 观察组患者的可接受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主式物理降温可有效提高超分子水杨酸治疗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自主式物理降温 超分子水杨酸治疗 面部痤疮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 物理疗法(颈牵、电脑中频、超短波、 TDP药垫照射)与 中药热奄包 治疗中老年颈腰腿痛 临床疗效。方法:对200例 中老年颈腰腿痛 患者随机分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 100例,治疗组(常规药物治疗同时加物理治疗(颈牵、电脑中频、超短波、 TDP药垫照射)及与 中药热奄包 治疗),对照组为常规药物治疗。采用颈腰腿 功能不良指数(NDI)评价止痛效果:用 颈腰腿 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定 。 结果:治疗组中老年颈腰腿痛 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 45.00%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 31.00% 。 治疗组显著优于 对照组(P<0.01)。 结论:物理疗法(颈牵、电脑中频、超短波、 TDP药垫照射)与 中药热奄包 治疗中老年颈腰腿痛 临床疗效较好,取得满意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物理疗法 中药热奄包 中老年颈腰腿痛 疗效分析
  • 简介:椎动脉型颈椎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症状多为阵发性眩晕、耳鸣、耳聋,常伴有恶心、呕吐、视物不清、平衡失调及记忆力减退等,我科采用丹参与超短波、中频电治疗结合护理,效果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中频电治疗 结合护理 物理疗法 静脉输注 丹参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 物理疗法(颈牵、电脑中频、超短波、 TDP药垫照射)与 中药热奄包 治疗中老年颈腰腿痛 临床疗效。方法:对200例 中老年颈腰腿痛 患者随机分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 100例,治疗组(常规药物治疗同时加物理治疗(颈牵、电脑中频、超短波、 TDP药垫照射)及与 中药热奄包 治疗),对照组为常规药物治疗。采用颈腰腿 功能不良指数(NDI)评价止痛效果:用 颈腰腿 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定 。 结果:治疗组中老年颈腰腿痛 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 45.00%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 31.00% 。 治疗组显著优于 对照组(P<0.01)。 结论:物理疗法(颈牵、电脑中频、超短波、 TDP药垫照射)与 中药热奄包 治疗中老年颈腰腿痛 临床疗效较好,取得满意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物理疗法 中药热奄包 中老年颈腰腿痛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冰片芒硝联合综合物理治疗在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20年12月收治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共4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23例)和观察组( 23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封包外敷治疗:冰片1000克加芒硝100克研成粉末,装在布袋内,敷在患肢手臂上为病人做封包治疗,每天两次,每次20分;比较两组上肢水肿改善效果、生活质量改善效果、肩部活动范围。结果:观察组上肢水肿改善效果和生活质量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冰片芒硝中药封包联合综合物理治疗 乳腺癌 上肢淋巴水肿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老年精神病患者,分析使用中医康复和物理康复训练联合治疗的效果,给患者精神和生活自理能力带来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精神病患者100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方式,把患者分成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中,进行物理康复训练干预,在观察组中,则是在对照组之上实施中医康复干预。统计两组患者治疗之后的自理能力和精神状况。结果 在护理干预之前,统计并记录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生活能力评估量表(ADL),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实施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MMSE、BPRS评分以及生活能力评估量表(ADL)都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中医康复 物理康复训练 老年精神病患者 生活自理能力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