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家庭干预现状的阐述包括干预的方法及效果,让人们更多了解家庭干预的相关内容和重要性,以及为临床护理实践和护理研究提供信息。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复发 家庭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初产妇分别实施家庭化产房分娩以及普通产房分娩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初产妇106例作为本次实验对比观察对象;分组依据为初产妇产房的不同;观察组(53例)家庭化产房分娩;对照组(53例)普通产房分娩;通过对比产妇临床产程时间以及选择的分娩方式,以突出家庭化产房分娩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第一产程时间以及第二产程时间方面,两组初产妇之间凸显差异(P<0.05);在自然分娩率方面,两组初产妇之间凸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初产妇选择于家庭化产房中完成分娩,可以将产妇的产程时间显著缩短,对于临床自然分娩发挥显著的促进作用,最终将产妇的临床分娩满意度显著提高。

  • 标签: 初产妇 家庭化产房分娩 普通产房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家庭参与式护理在新生儿病房优质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新生儿病房的12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家庭参与式护理,比较出院前两组新生儿家长对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及出院1个月后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家长对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98.33%)较对照组(85.00%)显著提高(P<0.01)。结论家庭参与式护理不仅能提高家长的新生儿护理专业知识与技能,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家庭参与式护理 新生儿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大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取得成效和存在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方法从服务群众成效、资源利用成效、慢病管理成效3个维度15个条目对大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家庭医生制工作进行效果评估。结果经过6年实践与探索,家庭医生在服务群众成效、资源利用成效、慢病管理成效3个纬度15个条目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结论大团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可在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或借鉴,同时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完善政策,以合同法的角度加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约束机制、优化医疗保险支付模式改革,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台建设,保障分级诊疗制度的有效落实。

  • 标签: 远郊农村 家庭医生制 服务模式 效果评价
  • 简介:精神障碍住院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且流动性强,对他们如何在有限的住院治疗时间内实施高效的心理治疗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家庭雕塑是一种用于家庭治疗的非语言的经验性技巧,通过具体造型的生动形象重新建立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成员将自己置于戏剧性的场面,提示其认识和感受的重要意义。

  • 标签: 团体心理治疗 住院患者 家庭治疗 精神障碍 雕塑 家庭成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及家庭支持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将参与本次调查的病例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5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心理护理及家庭支持护理,将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的生活质量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优势,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过程中应用心理护理及家庭支持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家庭支持护理 精神分裂症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家庭生态系统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做出参考。方法选取240名儿童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应用结构方程建模将以上患者分为健康组与问题组。在结构方程建模显示的家庭生态系统中无任何问题出现的儿童归为健康组,在结构方程建模显示的家庭生态系统中出现问题出现的儿童归为问题组。采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量表(MHS-CA)对比分析两组儿童的儿童心理健康情况。结果研究发现问题组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量表(MHS-CA)评分中六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健康组儿童,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健康的家庭生态系统对儿童心理健康有正面作用,有问题的家庭生态系统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有不良影响。

  • 标签: 家庭生态系统 影响 体格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家庭护理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康复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治疗结束出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18例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常规出院随访,观察组患者家庭护理干预,为期1年。采用BPRS量表、SDSS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结果出院1年,观察组患者BPRS、SD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家庭护理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家庭护理干预 首发精神分裂症 康复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评估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在家庭中实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03月在我院糖尿病专科门诊登记接受随访治疗的本社区的糖尿病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施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比较干预前后的糖代谢指标及自我效能量表评分。结果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干预后,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自我效能评分均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家中实施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应用效果显著,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代谢指标,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 标签: 糖尿病 自我管理 家庭教育
  • 简介:摘要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绘画分析与治疗方法作为一种新兴心理治疗方式在高校学生工作中也被运用的越来越广泛。“家庭动力图”绘画分析与治疗法作为经典绘画分析疗法,已有多年的实践经验,为很多个案提供资料。倘若将此经典疗法的原理进行合理整合与运用,它是否能为高校学生工作中最常见的寝室人际关系带来改变。

  • 标签: 心理学 绘画分析 寝室人际关系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患者在出院后的护理需求增加,但是医院的人力资源相对紧张,无法为出院患者提供完善的医疗护理服务,社区护理中开展延续性护理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满足患者出院后的康复需求。社区家庭开展延续性护理可以将医院与社区卫生站工作联系在一起,以医院为中心,联合多个社区的服务模式,为居民提供从医院到社区的完整医疗服务。

  • 标签: 社区 延续护理 家居访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优质护理对于改善产后抑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于我院分娩的120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科优质护理的实施先后,分为观察组(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优质护理)60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60例,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其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产妇的SAS评分、EP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抑郁状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优质护理对预防产后抑郁有着积极的帮助作用。

  • 标签: 家庭为中心 产科优质护理 产后抑郁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社区康复护理中指导偏瘫肢体功能训练的作用。方法以本社区2014年9月2016年11月期间的46例偏瘫患者为对象,电脑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3例。康复护理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加强偏瘫肢体功能训练,对比分析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对比患者运动功能评分,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康复护理中,加强偏瘫肢体功能训练,可改善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社区康复护理 偏瘫肢体 功能训练 作用
  • 简介:摘要帮助认知障碍儿童在最大程度上恢复认知,提升其生命质量,拓展其生命的宽度,延伸其生命的厚度,是教育义不容辞的使命。基于科学性与实用性的认知恢复训练课程的开发,经教育实践证明,的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高效提升认知障碍儿童的智商指数

  • 标签: 认知障碍 智商 科学性教育 实用性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脑卒中病人选择早期吞咽功能康复训练的临床价值。方法评析对象在我医院收录的脑卒中55例病人中选择,收录时段控制在2016年2月—2017年8月间。依照抽签法完成两组的处理,参照组(n=25)选择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n=30)选择早期吞咽功能康复训练。结果实验组选择早期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后的康复效果与参照组形成鲜明的优势,呈现出P<0.05的区别结局,存在分析价值。结论脑卒中病人选择早期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后,吞咽功能有更好的改善,利于疾病快速康复。

  • 标签: 脑卒中 早期吞咽功能康复训练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早期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5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自动或者随意被动运动,观察组则根据康复师设定的康复治疗方案来开展早期康复训练,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Barthe(日常活动能力)指数积分和FugIMeyer值(肢体运动功能)上的改变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在Barthe指数评分和FugIMeyer评分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实行早期康复治疗促进了肢体运动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早期康复训练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2010年我中心收治的120例中国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脑瘫儿童的调查分析,研究脑性瘫痪儿童早期的治疗、康复训练和教育以及社会支持等方面问题。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结果发现脑瘫儿童的早期治疗、康复训练和教育状况有待改善,家庭经济、精神负担沉重,社会支持非常有限;相关的治疗和康复训练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待提高,服务体系有待完善;学龄前融合教育相当薄弱。集中反映出脑瘫儿童康复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急待解决,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脑瘫儿童的潜能,使其能独立地参与、融入社会。结论脑瘫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生存和生活需要社会多系统协同介入,通过教育宣传、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和制定相关法律,逐步构建针对脑瘫儿童的治疗、康复训练、教育和家庭支持的社会服务体系。

  • 标签: 脑瘫儿童 康复训练 康复教育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传统遮盖与多媒体训练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1月400例(485眼)弱视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249眼)采用传统遮盖法治疗,观察组(236眼)采用多媒体训练法治疗。结果观察组视觉诱发电位和视力水平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4%,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4.7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媒体训练治疗儿童弱视效果优胜于传统遮盖法,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多媒体训练 儿童弱视 传统遮盖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实施DIY数字油画训练认知功能康复效果的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精神心理科住院治疗的70例认知功能康复效果情况,将年龄、职业、性别、教育年限、症状、康复训练依从性、病程等纳入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结果显示,症状、病程、康复训练依从性是影认知功能康复的影响因素(P<0.05),而年龄、性别、职业、教育年限等情况对患者的认知功能预后影响不明显(P>0.05)。结论减轻患者临床症状、预防疾病复发、加强康复训练对双相情感障患者的认知功能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 认知功能训练 康复效果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感觉统合训练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临床资料选自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脑瘫患者,按照入院时间排序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30例患儿。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运动康复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行感觉统合训练,比较两组患者IQ、DQ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IQ、DQ评分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觉统合训练应用于小儿脑瘫康复训练中,能有效提高患儿IQ、DQ情况,改善患儿脑功能,提高患儿训练依从性,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小儿脑瘫 感觉统合训练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