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精神症状患者的相关家庭护理干预,提高家属对患者过激行为的应对能力。方法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以及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对患者的精神症状进行评估。将62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则采取家庭护理干预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精神症状改善情况以及相关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的SDSS评分与BPR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DSS评分与BPRS评分均有所改善,研究组的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的总满意度为28例(90.32%),对照组的总满意度为19例(61.2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284,P=0.0177)。结论对外伤性精神症状患者实行家庭护理干预效果确切,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外伤性精神症状 家庭 护理干预
  • 简介:心脏病作为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具有突发性、偶然性等特点,目前,观测潜在患者的心电图用于诊断和预防心脏疾病的主要手段,鉴于此,各种与心电有关的监护系统,尤其是远程监护系统被不断研发出来投入使用,以保障生命健康。本文的目的在于对现有的家庭心电远程监护系统进行研究,并介绍不同种类的家庭心电远程监护系统的应用现状,最后总结并展望未来心电监护在家庭中的应用趋势。

  • 标签: 心脏疾病 心电监护 家庭远程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家庭访视应用于新生儿护理的实际效果。 方法: 选择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在我院妇产科出生的新生儿 100 例,随机将所有新生儿分为两组,实验组 50 例,对照组 50 例。其中对照组不进行家庭访视,仅对实验组进行家庭访视,护理人员上门对新生儿家属进行知识教育,帮助解决产儿护理上的问题。 结果: 在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之后显示,进行家庭访视的新生儿发病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家庭访视对新生儿出院之后的护理有很大帮助,能增加家属护理知识,有效降低产儿生病的概率,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家庭访视 新生儿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由于产妇在分娩中难免存在紧张和焦虑的情绪,为了获得更好的护理效果,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逐渐受到重视,本文以在2019年5月至2020年6月的620例产妇为例进行调查分析,将产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采用的是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对照组的全部产妇采用常规的模式进行护理,调查结果表明:实验组产妇满意度为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探讨了儿科护理中的家庭中心护理模式,旨在提高儿童患者的医疗护理质量和家庭参与度。家庭中心护理模式强调将患者和家庭作为团队的核心成员,通过积极的合作与共同决策,提供全面的医疗护理。本研究分析了该模式的实施与效果,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研究,总结了家庭中心护理模式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结果显示,该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家庭的满意度、减少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并增强了家庭对治疗计划的参与度。研究还讨论了模式实施中的挑战和成功因素,以及未来研究方向。家庭中心护理模式在儿科护理实践中具有重要潜力,可促进患者家庭的综合健康和幸福感。

  • 标签: 家庭中心护理模式 儿科护理 患者家庭参与 医疗护理质量 综合健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幼儿时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和个性倾向开始萌芽的时期,而道德品质和个性倾向的形成,家庭是所有儿童的直接环境,父母是孩子生活的重要环境因素, 早期干预的发展有多种,有针对儿童的直接干预,针对父母养育技能和家庭养育环境的间接干预,婴儿出生后的生活基本是以吃睡为主,婴儿个性也开始形成,有些婴儿充满活力,有些则反应较慢,但都需要母亲去拥抱他,轻轻对他说话,鼓励他,同时也需要活动。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孩子成为一个健康且拥有独立思维的人,让婴幼儿在和谐有爱的家庭氛围中成长成为一个温和善良的人,让婴幼儿在每一段经历都能有所收获成为更加积极阳光的人,让婴幼儿散发爱与光芒 成为更好的人。

  • 标签: 家庭环境 影响 幼儿 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