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前,抗菌药物在儿科疾病中使用广泛,为了使其在临床合理使用,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细菌耐药性。对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统计分析,了解本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其使用合理性。方法从2011年10月—2011年12月本院儿科门诊处方中随机抽取300张处方对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的品种、使用率、合理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三百份处方中抗菌药物120张,占40%,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70例,占23.3%。略高于卫生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方案》,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三代头孢菌素使用频率较高,无指征用药等。

  • 标签: 儿科处方 抗菌药物 合理使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状况,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从我院2010年5769份病历中,随机抽取应用抗菌药物的病历2006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4.77%,治疗性用药占54.54%,预防性用药占44.62%;病原学送检率为26.47%;合理用药率为94.02%,不合理用药率为5.98%,不合理情况主要包括预防用药不当、用药权限不符合、无指征更换抗菌药物、用药记录不符合及用法用量不当等。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情况,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今后应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监督和管理。

  • 标签: 抗菌药物 调查分析 合理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PK/PD(药动学/药效学)参数在临床用药中的价值,为临床优化用药提供指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9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Ⅰ、Ⅱ类择期手术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术后抗菌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实验1组、对照1组和实验2组、对照2组,术后给予实验1组、对照1组患者抗菌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治疗,实验2组、对照2组接受克林霉素类药物治疗,通过抗菌药物治疗预防术后感染。检测实验2组、对照2组患者术后切口的细菌阳性状况,比较实验1组、对照1组患者手术切口的愈合时间和感状况。结果对照1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12.5%)显著高于实验1组患者,而其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1组(P<0.05);对照2组患者细菌阳性检测率显著高于实验组2组患者(P<0.05)。结论以PK/PD相关参数为依据,可以显著优化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方案,进而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

  • 标签: 药效学 药动学 抗菌药物 临床价值 优化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对仪陇县人民医院和仪陇县妇幼保健院住院儿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仪陇县人民医院和仪陇县妇幼保健院2011年1~12月的住院儿童病历980份,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按使用率、使用总类、联合用药情况、用药合理性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860份,使用率为87.78﹪,供使用了5类14种抗菌药物,联用率为22.09﹪,病原学送检率为2.10﹪,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620份,占病历总数的63.26﹪.结论县级医院住院儿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令人担忧,多为经验用药,并且存在盲目使用甚至滥用现象。基层医院应加强抗菌药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临床中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方法抽取我院84例临床患者进行研究,对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头痛,失眠,情绪反常不良反应由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出现39例,占总例数46.43%,皮肤组织出现红斑,过敏和皮疹等不良反应24例,占总例数28.57%,喹诺酮类抗菌药物造成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居多,其次是皮肤组织不良反应。结论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使用,要严格遵守用药原则,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对药物的剂量和滴注速度进行合理的调整,用药前后要加强护理,同时用药时要时刻注意,并观察患者反应,保证喹诺酮类抗菌药在临床中的安全性。

  • 标签: 喹诺酮类 抗菌药物 不良反应 分析
  • 简介:摘要通过搭建医院信息化平台,实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数据的提取和分析,有利于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开展抗菌素使用情况的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双重监管 高效 准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是否有必要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在本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中按住院时间抽取实验组71例,围手术期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与对照组118例使用抗菌药物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率无明显差异。结论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没有必要。

  • 标签: Ⅰ类切口手术 预防性 抗菌药物 切口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减少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2012年6月~2013年6月钱湖丽园社区服务站患者共18325例,根据临床药理学知识及文献资料,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不合理用药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例18325例,使用抗菌药物5521例,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1951例,乡村医生不合理用药1787例,占不合理用药91.59%。结论钱湖丽园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使用抗菌药物存在问题,需进一步改正。

  • 标签: 抗菌药物 乡村医生 不合理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合理使用。方法以我院2015年3月20日—2016年3月18日予以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统计。观察患者药物种类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各类抗菌药物中,头孢菌素类所占比例最高,数据为48.33%,其次是青霉素类(18.33%)、喹诺酮类(15.00%);在诸多不良反应中,皮肤过敏发生概率最高,数据为53.33%,其次为消化系统反应(23.33%)。结论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以过敏居多,且头孢菌素类发生风险最大,临床应掌握用药特点,尽可能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用药安全合理性。

  • 标签: 合理应用 不良反应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呼吸科患者抗菌药物合理性的临床分析。方法对我院呼吸科2010年1月-2012年6月所收治的100例病例资料展开系统回顾,对其中抗菌药物的种类、DDDS(用药频率)、DUI(药物利用指数)等情况经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中,使用抗菌药物共涉及6类12种,氨曲南使用频度最高,药品的DUI<1。抗菌药物单用占比例最高,为78%,二联用药为16%,三联以上用药为6%。结论我院呼吸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符合用药规范,但仍有部分问题需要解决。

  • 标签: 抗菌药 呼吸科 联合用药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本院住院病历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住院病历数据的采集方法有目的地将监测与药师查房和病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相结合,共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2月两年本院住院病人中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4076份,对这些病历进行一一审核,回顾性总结分析本院住院抗菌药物病历不合理使用情况。结果经调查,共发现我院住院病历中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的病历共计188份,占4.61%。经分析无指证应用抗菌药物的47份(25.00%),一、二、三线抗菌药物选择不当的51份(27.12%),治疗剂量、疗程使用不当的62份(32.97%),给药途径、溶媒不正确的5份(2.66%),更换及停用抗菌药物未做细菌培养和药敏送检的占11份(5.85%),不合理联合用药的8份(4.25%),不合理预防性用药的4份(2.12%)。结论本院住院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基本趋于合理,但依旧存在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所以应加强对临床医生的培训,临床药师到临床与医生反馈交流,提高本院临床医生的用药质量,降低住院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的发生。

  • 标签: 住院抗菌药物 病历 不合理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199例抗菌药物致药品不良反应(ADR)情况进行研究,为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发生的199例抗菌药物ADR病历进行回归性分析。结果199例抗菌药物ADR中,发生ADR较多的年龄段为41岁~65岁及≥65岁;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最多。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致ADR排在首位,其次为青霉素类。ADR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严重ADR共42例,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致严重ADR最多。结论抗菌药物致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加强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安全。

  • 标签: 抗菌药物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门诊医生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建议门诊医生应用抗菌药物时应采用正确的用药方法和合理的用药剂量,有效控制抗菌药物的滥用现象。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1月~12月一年门诊处方3815张,按照患者的年龄和抗菌药物的名称、种类、日剂量、使用总量、使用天数及联合用药进行统计。结果在3815张门诊处方中有1498张使用了抗菌药物,占41.03%;应用抗菌药物共有7大类18个品种,其中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药物应用为主,分别占总量的59.5%、26.9%、注射用青霉素占4.7%、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占7.1%、注射用阿奇霉素占2.2%。结论医生在为门诊患者疾病治疗的过程中,抗菌素的应用不仅要考虑其疗效,而且,也要为患者的未来健康保驾护航,这是我们临床医生的责任和使命。

  • 标签: 抗菌药物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产科剖腹产患者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随机选择我院随机选择我院产科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剖腹产患者病例共308份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其合理用药情况。结果308例患者均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其中其中DIU>1的有3种药物,DUI≤1的有7种;发生不合理用药例次数共65例次,其中适应症掌握不合理发生率为2.25%、药物选择不合理为0.97%、用药时机不合理为10.06%、用药剂量不合理为6.82%、联合用药不合理占2.60%。结论我院剖腹产患者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仍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需要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

  • 标签: 剖腹产 抗菌药物 应用
  • 简介:摘要通过临床病例分析,阐述在临床中,由于抗菌药物应用的严格管理,患者在医院被感染的风险增加,导致医疗发展风险增加,医疗纠纷增多。为化解医患矛盾,建立和谐的医疗秩序,促进医学科学的健康发展,建议建立医疗风险的社会分担机制。

  • 标签: 抗菌药物 医疗风险 风险分担 社会保障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挑选门诊、住院典型的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处方,对其进行分类统计及分析。结果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情况。包括无指征用药、遴选品种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当等。结论医生和药师应共同努力,进一步促进我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 标签: 抗菌药物 不合理应用 实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清瘟败毒合剂的解热抗炎抗菌作用。方法采用2,4-二硝基苯酚致大鼠发热法研究清瘟败毒合剂的解热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和蛋清致大鼠足肿胀法研究清瘟败毒合剂的抗炎作用。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清瘟败毒合剂对4种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清瘟败毒合剂对2,4-二硝基苯酚引起的大鼠体温升高具有良好的解热作用(P<0.05);并能显著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及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的炎症反应(P<0.05)。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白念珠菌对清瘟败毒合剂均敏感。结论清瘟败毒合剂具有解热、抗炎作用,同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白念珠菌均具有体外抑菌作用。

  • 标签: 清瘟败毒合剂 解热 抗炎 抗菌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肝炎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指导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378例肝炎患者所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使用抗菌药物203例(53.7%),未使用抗菌药物175例(46.3%);其使用频率较高的为β-内酰胺类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20例送检细菌培养,占9.9%;抗生素使用合理与基本合理占63.1%,不合理占36.9%。结论我院应进一步加强肝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管理,肝病科医师在使用抗生素时应全面考虑、综合分析、确保用药合理。临床药师可采取一定措施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干预。

  • 标签: 抗菌药物 肝炎 合理用药 临床药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医院呼吸科住院患者2013年1-4季度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目的是客观反应综合医院呼吸科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抗菌药物的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限定日剂量(DDD)为单位,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呼吸科住院患者2013年1-4季度AUD分别为为108.90、65.08、89.76和68.77;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排名AUD前2位。结论该院呼吸科抗菌药物AUD各季度变化较大,存在盲目性和不合理性,应加强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等AUD值较高的抗菌药物的管理。

  • 标签: 呼吸科 住院患者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在呼吸科参与抗菌药物使用的体会。方法选取我院呼吸科3个有代表性病例并分析药师在参与抗菌药物治疗时需注意的事项及用药疗效。结果患者经抗菌治疗后感染情况基本消除,在无细菌感染情况下勿滥用抗菌药物。结论呼吸科收治病重患者及高龄患者多、危险系数高,患者多免疫力差、抵抗力差,医生更应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标签: 呼吸科 抗菌药 用药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