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安居才乐业,乐业促共富。2010年全市建成公租房1300万平方米,廉租房、经适房600万平方米。目前公租房已交房,15万中低收入群众已陆续人住。2011年又开工安居工程50.62万套,其中公租房21.84万套、廉租房17.33万套,分别占到全国总量的10%。2012年还将建设1300万平方米公租房。

  • 标签: 监督检查 住房建设 保障性 中低收入群众 安居工程 廉租房
  • 简介:针对我国土地征收冲突频发的现状,从程序公正的角度出发,研究当前我国征地程序中被征地农民程序性权利设置的缺失,以及现有程序性权利的实现和救济存在的困难。在此基础之上,立足于我国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现实,探讨如何科学地设置被征地农民的程序性权利,完善已有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并探讨新增征地合法性异议权、补偿议价权、停止执行请求权等的可能性和路径,以期为完善我国征地制度提供可操作性参考。

  • 标签: 土地征收 征地冲突 程序性权利
  • 简介:近日,经过一系列的检查评审程序,龙泉市南大洋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通过验收。据了解,该工程是继龙泉市江滨南路西段保障性住房工程后的第二个保障性住房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为8700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6万余平方米,总投资4300余万元,建成后可解决1000余人的居住问题。

  • 标签: 保障性住房 建设工程 龙泉市 南大洋 评审程序 用地面积
  • 简介:常州市从有效控制商品房价格,大力推进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不断扩大廉租住房受益面,开展旧小区整治工作,提高住房公积金管理水平等方面推进住房保障工作。常州市把住房保障的经验总结为:万事民为先、制度保障、公正是关键、政策是关键、市场是手段。今后的工作重点是:落实“五房”行动,做好“四调”。

  • 标签: 常州市 住房保障 经验
  • 简介:依笔者之见,中国各级政府”不差钱”,这或许也是全球共识。中国的财政,只要拿捏得当,立法立规,减少内损,钱,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由中央政府发起的城镇化,意志如何呈现、如何践行。让市场在资源分配中起决定性作用,尚需警觉城镇化福利陷阱导致的税收规模提升和政府权力隐性扩张,因为城镇化本身就构成了上述最糟糕情况的必然缘由。税收这东西,一旦上去了,就会形成路径依赖效应;而权力这东西,人见人爱,中国最难办的事情莫过于削权。

  • 标签: 资金保障机制 中央政府 政府权力 税收规模 决定性作用 城镇化
  • 简介:纽约作为美国经济的中心,自18世纪末到今一直吸引着众多的外来移民,至2015年大纽约地区人口已经超过1800万,纽约市区人口也高达800多万。由于人多地少,住房问题自然是纽约人多年来最为关心的话题。

  • 标签: 房地产开发商 房地产市场 房地产经济 房价 楼房
  • 简介:一、2012年保障房建设情况(一)建设情况1.新开工目标下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在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表示,2012年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700万套以上,比预期有所下调,低于2011年1000万套的新开工量目标.且要求2012年新开工的项目最迟在”月底前全部开工。

  • 标签: 住房保障 预测 城乡建设 棚户区改造 保障性住房 建设部
  • 简介:2007年,温州市鹿城区廉租住房保障工作取得重大进展。①低保家庭“应保尽保”。鹿城房管分局核准新增廉租住房保障家庭260户,累计核准总数1550户,完成计划的103%,累计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348.74万元,完成计划的169%,实物配租51户,建筑面积2358.28平方米。

  • 标签: 廉租住房 保障工作 鹿城区 低保家庭 住房保障 租赁补贴
  • 简介:沈阳市实施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的措施主要包括:享受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的条件认定、人均廉租住房保障的面积标准确定、廉租住房保障的实施方式等,解决认识、机构和资金三方面的问题是下一步做好廉租住房保障工作的关键。

  • 标签: 沈阳市 廉租住房 住房保障 住房建设
  • 简介:摘要上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住房改革,房价不断上涨,人民收入和房价比差距持续扩大。在此背景下,政府加大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步伐。融资困难是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最尖锐的问题。在“十三五”期间,国家规划建设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这就需要数万亿的资金投入。如此庞大的资金需求,仅靠财政投入很难实现,必须扩展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 标签: 保障性住房 融资 对策
  • 简介:研究目的:通过分析土地整治中农民权益保障存在问题及其背后原因,以期对构建土地整治中的农民权益保障机制提供有用的意见和思路。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综合法和实证分析法,对土地整治中侵害农民权益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通过分析,本文认为土地整治中农民权益具体包括规划发言权、项目表决权、全程参与权、项目监督权、获取补偿权、管护知悉权和检举控告权,但目前却出现政府对农民权益保障的重视程度不足、农民参与土地整治权益受到侵害、农民获取补偿不合理等现象,这主要由于现行法律机制不健全、地方政府对土地整治政策理念的扭曲、农民公众参与意识相对淡薄。研究结论:构建土地整治中的农民权益保障机制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机制,为保障农民权益提供法理依据;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机制,促进地方政府正确运用土地整治政策;建立土地整治公众参与机制,提高农民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 标签: 土地整治 农民权益 公众参与 保障机制
  • 简介:摘要上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住房改革,房价不断上涨,人民收入和房价比差距持续扩大。在此背景下,政府加大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步伐。融资困难是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最尖锐的问题。在“十三五”期间,国家规划建设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这就需要数万亿的资金投入。如此庞大的资金需求,仅靠财政投入很难实现,必须扩展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 标签: 保障性住房 融资 对策
  • 简介: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企业的文化建设,是企业精神产生的根基,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正值近期新”国五条”下发,对于承担着大量保障房建设的上海中星集团有限公司而言,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企业精神的发扬光大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精神所产生的正能量,是不断激励企业员工从事保障房建设的原始动力,是发挥国有房地产企业主力军作用的核心能力。

  • 标签: 企业精神 项目公司 上海中星集团有限公司 企业文化建设 国有房地产企业 主力军作用
  • 简介:十七届三中全会掀起了新一轮土地制度改革,农地流转问题首当其冲,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简要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农地流转制度的发展历史,分析了农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新一轮土地改革中,如何保障农民权益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 标签: 农地流转 权益保障 流转机制
  • 简介:一、主要发达国家住房保障制度的实践(一)美国20世纪20年代以前,美国的住宅建设完全由民间或市场解决。随着迅猛发展的工业化、城市化,住宅问题日趋紧张。而1929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更使美国进入了大萧条。与旨在复苏经济的“新政”相一致.联邦政府开始介入住房问题。美国的住房保障政策主要表现为住房补贴等形式。

  • 标签: 住房保障制度 实践 20世纪20年代 经济危机 发达国家 住宅建设
  • 简介:土地非农化中必须保障农民利益陈锡根农村城市化,必然有大片农田转向非农化。以上海为例,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90年代后,上海郊区农村城市化的步伐显著加快,伴此而来的是大批农田转为非农用途。1991~1995年的5年间,政府批准的征地和农村集体经济的...

  • 标签: 土地非农化 农民利益 集体经济组织 农村城市化进程 劳动就业 失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