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基于深度学习的超声内镜下消化道黏膜下肿物(SMT)诊断系统,为诊断SMT提供帮助。方法纳入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15日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超声内镜检查术(EUS)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245例经病理诊断证实的SMT患者,共收集3 400张EUS图像。选取2 722张EUS图像用于训练病灶分割模型,2 209张图像用于训练胃肠道间质瘤与平滑肌瘤病灶分类模型;分别选取283、191张图像作为独立测试集对病灶分割和分类模型进行评估;选取30张EUS图像作为独立数据集进行人机比赛以比较病灶分类模型与6名内镜医师的病灶分类准确度。采用交并比和Dice系数等指标评估病灶分割模型性能,采用准确度评估病灶分类模型性能。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灶分割模型的平均交并比为0.754,Dice系数为0.835,精确率、召回率和F1指数分别为95.2%、98.9%和97.0%。在病灶分割的基础上,病灶分类模型的准确度由未分割时的70.2%提高至92.1%。人机比赛结果显示,分类模型鉴别胃肠道间质瘤与平滑肌瘤的准确度为86.7%(26/30),优于6名内镜医师中的4名医师[分别为56.7%(17/30)、56.7%(17/30)、53.3%(16/30)、60.0%(18/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11、7.36、8.10、6.13,均P<0.05);另2名医师的分类准确度分别为76.7%(23/30)、73.3%(22/30),与模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该系统在将来有望用于超声内镜下SMT的辅助诊断,为后续治疗决策的选择提供有力依据。

  • 标签: 深度学习 超声内镜 消化道黏膜下肿物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DEAS模式访视在结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行EMR的80例结肠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IDEAS模式访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理指标、阿姆斯特丹术前焦虑与信息量表(APAIS)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脉率、收缩压、舒张压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脉率、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APAIS各项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APAIS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DEAS模式访视应用于结肠息肉EMR患者中,能降低患者术前焦虑水平,改善患者的不良生理指标。

  • 标签: 结肠息肉 IDEAS模式访视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焦虑 生理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制订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RIOM)照护蓝图,实施并进行效果观察。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6月于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放化疗的182例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7—12月的91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放疗护理。2020年1— 6月的91例患者设为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常规放疗护理并基于行动学研究法实施照护蓝图。比较两组患者RIOM的发生率、发生的严重程度、疼痛程度。结果在放疗的第3~5周,干预组RIOM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放疗的第3周及以后,干预组RIOM发生的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放疗结束时,干预组口腔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构建的RIOM照护蓝图是科学、有效的。基于循证的RIOM照护蓝图可降低鼻咽癌患者RIOM的发生率及发生严重程度,减轻患者口腔疼痛,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行动学研究法 鼻咽癌 口腔黏膜炎照护
  • 作者: 蒋丽 肖奎 龙海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第01期
  • 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皮肤科,中南大学皮肤性病研究所,湖南省皮肤重大疾病与皮肤健康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长沙 410011,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中南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长沙 410011
  • 简介:摘要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存在过表达,使其成为抗肿瘤生物制剂治疗的重要靶点。针对该靶点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EGFRIs)临床上应用较广泛,包括抗EGFR单克隆抗体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接受EGFRIs治疗的部分患者可出现特征性的剂量依赖性皮肤黏膜不良反应,常见类型包括痤疮样皮疹、甲沟炎、皮肤干燥和瘙痒等。这些副作用会导致患者身体、心理的不适,致使抗肿瘤靶向药物剂量调整、方案更换甚至治疗中断。正确识别和处置EGFRIs相关皮肤黏膜不良反应对于肿瘤的三级预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EGFRI相关皮肤黏膜不良反应的发病机制、各种临床表现及其防治策略进行阐述。

  • 标签: 表皮生长因子 蛋白酪氨酸激酶类 痤疮样疹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痔疮的疗效及NRS评分价值。方法:68例痔疮患者为研究样本,采样时间2019.01~2021.10,简单随机化分组,比较治疗方法,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对照组/34(传统痔疮手术治疗),实验组/34(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对比患者(1)手术指征(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2)NRS评分。结果:对比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手术指征、NR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意义,(P<0.05)。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痔疮疾病,临床疗效显著,全面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感,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痔疮 疗效 NR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对减轻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医院于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40例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早期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首次出现口腔黏膜炎的时间长于对照组,P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鼻咽癌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中预防黏膜急性放射反应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到我院进行头颈部肿瘤放疗的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并分析不同护理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黏膜急性放射反应的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且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颈部肿瘤放疗的过程中,优质护理能够有效降低黏膜急性放射反应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症状发生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

  • 标签: 优质护理 头颈部肿瘤放疗 黏膜急性放射反应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消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患者运用快速康复理念实施围术期指导,确保手术顺利完成,提升预后疗效。方法:2021年5月至202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了70例消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患者,将其当做本次实验的对象,分组以盲抽的方式选择患者,运用快速康复理念(观察组),运用常规护理(对照组)。对围术期治疗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观察组患者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中,各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手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上,观察组用时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快速康复理念对于消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康复治疗效果显著,可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出院,稳定生活质量,值得在继承借鉴中发展。

  • 标签: 快速康复理念 消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对术后切口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接受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的患者100例,按照1:1随机分组法分为参照组50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另外50例为试验组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和疼痛程度及缓解时间。结果:对比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护理后试验组较参照组心理状况改善更加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疼痛评分和疼痛缓解时间,试验组较参照组各项数据明显更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患者应用优质护理,能够降低术后切口疼痛,缓解患者心理焦虑和抑郁的心理状况,有可持续应用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 术后切口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在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子宫肌瘤诊断中应用阴道超声诊断,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79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检查,首先进行腹部超声检查,随后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对比两者的诊断符合率。结果:本组79例患者,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子宫内膜息肉54例,黏膜下子宫肌瘤25例,经腹部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符合率为64.81%,对黏膜下子宫肌瘤的诊断符合率为68.00%,经阴道超声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5.19%、96.00%,差异明显(P<0.05)。结论:与经腹部超声相比,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更高,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子宫内膜息肉 黏膜下子宫肌瘤 经阴道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进行分析,并对其安全性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治疗混合痔选择更为合理的方式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随机收集2020年6月至2022年3月期间曾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94例。整理病例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47例患者接受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47例患者接受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两组疗效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是一种治疗混合痔的有效术式,在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疗效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混合痔 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 外剥内扎术 临床疗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总结1例直肠癌老年女性腹腔镜探查术、回肠双腔造口术后发生皮肤黏膜分离合并脂肪液化患者的护理体会。针对回肠双腔造口皮肤黏膜分离合并脂肪液化问题,利用新型伤口敷料的特点在腹壁切口的脂肪液化处使用藻酸盐敷料,窦道处采用自制引流棒,全面评估造口,在造口周围6点 -10点;12点-3点方向浅层皮肤黏膜分离处覆盖亲水纤维银离子敷料加防漏贴环固定,使用两件式平面底盘+腰带,避免肠分泌物污染伤口引起感染;配合红外线对患者腹部脂肪液化处进行照射,全程经过15天6次换药处理后,患者痊愈出院,随访期间,无不适症状,肠造口功能正常。

  • 标签: 回肠双腔造口 皮肤黏膜分离 脂肪液化 引流棒 红外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8例初诊原发于肺的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例初诊原发于肺的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8例初诊原发于肺的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研究临床特点、病理特征、疗效及预后。结果:8例患者中,临床症状主要为咳嗽、咯痰(共5例,62.50%)、体重减轻(4例,50.00%)、发热(5例,62.50%);肺部体征为双肺呼吸音减弱、桶状胸(共2例,25.00%)、左下肺呼吸音减弱(1例,12.50%);病变部位分布左上肺(1例,12.50%)、左下肺(2例,25.00%)、右上肺(2例,25.00%)、右下肺(1例,12.50%)及双肺(2例,25.00%);淋巴瘤Ann Arbor分期ⅠE期(5例,62.50%)、ⅣE期(3例,37.50%);淋巴瘤IPI评分0分(3例,37.50%)、1分(5例,62.50%);血清LDH平均(169.21±4.24)IU/L,外周血淋巴细胞比值平均(30.21±0.51)%,血清β2微球蛋白平均(1932.35±45.67)μg/L,血沉平均(19.24±1.35)mm/h。肺组织活检显示,淋巴细胞弥漫性浸润,向间质扩张,压迫附近滤泡,出现反应性滤泡。细胞浆液丰富,细胞核圆形或形状不规则,部分细胞内未见核仁。支气管黏膜有淋巴上皮病损表现。肿瘤细胞主要由形态多样B细胞组成。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显示,淋巴瘤细胞CD19、CD20均呈阳性表达,CD5、CD23、CyclinD1均呈阴性表达。经手术及术后化疗(CHOP方案),8例患者病情稳定,随访中位时间(58.97±4.21)个月。随访期间8例患者均存活,5年OS达87.50%(7/8),5年PFS达75.00%(6/8)。1例患者于治疗后5.5年病情复发,原病灶位于双肺。结论:初诊原发于肺的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患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临床诊断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针对性治疗后效果理想,预后较好。

  • 标签: []原发于肺的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原发于肺 临床病理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应用于胃癌患者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2月-2022年11月期间收治的胃癌患者,均接受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术后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及优质护理,对比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血栓形成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栓形成率相较于参照组患者更低,而满意度则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显现(P<0.05)。结论:为胃癌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较好地避免血栓形成,并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优质护理 胃癌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 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胃良性肿瘤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胃良性肿瘤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对比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手术指标。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胃良性肿瘤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预防食管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狭窄的效果及其具体机制。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因早期食管癌或癌前病变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消化科行ESD治疗、剥离范围≥3/4环周的81例患者,其中男51例,女30例;年龄(62.09±7.95)岁,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3例)、口服醋酸泼尼松组(28例)和口服醋酸泼尼松联合局部注射曲安奈德组(30例)。分析术后12周3组患者食管狭窄的发生率、内镜下探条扩张次数,比较手术前后Atkinson分级和食管癌患者补充量表(QLQ-OES18)评分。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3组食管黏膜组织中碳水化合物磺基转移酶15(CHST15)mRNA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口服醋酸泼尼松组和口服醋酸泼尼松联合局部注射曲安奈德组患者术后食管狭窄的发生率分别为82.6%(19/23)、46.4%(13/28)和20.0%(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探条的扩张次数[M(Q1,Q3)]分别为 2(1,3)、0(0,0)和0(0,0)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和术后Atkinson分级和QLQ-OES18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术后复查时,对照组、口服醋酸泼尼松组和口服醋酸泼尼松联合局部注射曲安奈德组患者食管组织中CHST15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4.31±0.13、3.44±0.07、2.84±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口服醋酸泼尼松组与对照组比较,CHST15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下调(P<0.001),而口服醋酸泼尼松联合局部注射曲安奈德组与口服醋酸泼尼松组比较,CHST15 mRNA的表达进一步下调(P<0.001)。随着CHST15 mRNA表达的下调,口服醋酸泼尼松组和口服醋酸泼尼松联合局部注射曲安奈德组食管组织中TGF-β1和collagen-Ⅰ蛋白的表达亦下调(均P<0.05)。结论单独口服或者口服联合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均可有效预防食管ESD术后狭窄,减少术后扩张次数,口服联合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效果更佳;糖皮质激素可降低食管黏膜组织中CHST15 mRNA的表达,抑制其所调控的TGF-β1和collagen-Ⅰ蛋白表达。

  • 标签: 糖皮质激素类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食管狭窄 碳水化合物磺基转移酶15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天然猪小肠黏膜下层(SIS)膜进行表面修饰以提升其生物学活性。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法对天然SIS膜进行了纳米羟基磷灰石(nHA)表面涂层以获得新型SIS/nHA膜,将0.5 mol/L四水硝酸钙[Ca(NO3)2·4H2O]溶于无菌去离子水并搅拌均匀,随后将0.5 g SIS膜基材浸没其中持续搅拌20 min,加入0.3 mol/L磷酸氢二铵[(NH4)2·HPO4]溶液,并滴加氢氧化铵(NH4OH)调节溶液pH至10,37 ℃下磁力持续搅拌直至溶胶形成,待反应完全后,取出SIS基材,用磷酸盐缓冲液(PBS)洗涤3次,室温干燥。重复上述溶胶-凝胶过程3次,获得SIS/nHA膜。然后利用能谱-扫描电镜对材料表面理化性质进行表征,再将小鼠前成骨细胞以5×104细胞/膜的密度接种于各组材料,通过死活染色和噻唑蓝(MTT)试剂盒检测细胞在1、3、7 d增殖活性,同时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悬液(100 μl,1×105/ml)接种于铺有Matrigel胶的96孔板,比较SIS/nHA和SIS诱导成管能力。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溶胶-凝胶法成功将nHA沉积于SIS膜表面,与单纯的天然SIS膜比较,修饰后的SIS/nHA具有更理想的纳米磷灰石表面拓扑形貌;而且,体外实验证实培养1 d时,SIS和SIS/nHA的成骨增殖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215±0.027比0.230±0.035,t=0.588,P>0.05);而持续培养3 d(0.382±0.041比0.261±0.031,t=4.077,P<0.05)和7 d(0.543±0.055比0.392±0.040,t=3.846,P<0.05)后,SIS/nHA的成骨增殖活性显著高于SI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体外成骨结果表明,SIS/nHA诱导4 h形成的成管节点数显著高于SIS组[(46.5±6.4)个比(31.3±5.1)个,t=3.217,P<0.05],同时SIS/nHA诱导形成的管腔长度也显著高于SIS组[(5 170.6±620.5) μm比(3 482.2±480.1) μm,t=3.727,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HA涂层修饰有效提升了SIS膜的表面生物活性,可在一定程度上为SIS的表面改性提供实验依据。

  • 标签: 小肠黏膜 表面改性 骨再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吉布斯反思循环在防治鼻咽癌放疗患者口腔黏膜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18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在放疗前进行30 d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吉布斯反思循环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放疗后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情况、开始时间、痊愈时间、口腔评估指南(OAG)评分、生存质量(QOQ-H&N35)评分。结果观察组的口腔黏膜炎开始时间长于对照组,痊愈时间短于对照组,口腔黏膜炎发生率(21.11%)低于对照组(3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OAG评分低于对照组,QOQ-H&N35疼痛、吞咽困难、感觉、语言、进食、社交、性生活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吉布斯反思循环护理能够提高患者主观能动性,对鼻咽癌患者放疗所致口腔黏膜炎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 标签: 吉布斯反思循环护理 鼻咽癌 口腔黏膜炎
  • 作者: 孙萌 郑新宇 陈志芬 刘小平 姜毅楠 张姮 李炫飞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22年第10期
  • 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消化内科 430014,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胃肠外科 武汉市腹膜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湖北省肿瘤医学临床研究中心 肿瘤生物学行为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430071,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消化内科 湖北省肠病重点实验室 肠病湖北省临床研究中心 430071,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病理科 430071
  •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与肠正常黏膜(NOR)到结直肠腺瘤(CRA)再到结直肠癌(CRC)的进展密切相关的基因。方法利用数据集GSE37364(包括38例NOR,29例CRA及27例CRC)构建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选择软阈值为10确保基因无尺度网络分布,构建关系矩阵转换为邻接矩阵,进一步构建拓扑重叠矩阵鉴定与疾病进展相关的基因模块并寻找其枢纽(Hub)基因。对Hub基因在数据集GSE20916中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组间t检验,数据集GSE14333中进行t检验,以确认Hub基因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结果筛选出1 858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确定一个重要的基因模块(黄色模块)和该模块中的4个Hub基因:抑制素βA(INHBA)、趋化因子配体8(CXCL8)、趋化因子配体1(CXCL1)、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B),进一步线性回归分析发现INHBA与疾病进展高度相关(R2=0.793)。基因富集分析表明,该模块中的INHBA主要参与细胞增殖的调控。在GSE20916数据集中进行分析,INHBA在NOR、CRA、CRC中表达分别为2.732±0.1441、2.81±0.1347、2.946±0.1603,INHBA表达与NOR至CRA再至CRC的进展密切相关(F=16.99,P<0.0001),在CRA及CRC表达均高于NOR(P<0.05),在CRC中表达高于CRA中表达(P<0.01)。在数据集GSE14333中,INHBA表达在Dukes分期A、B、C、D期CRC中表达分别为9.658±1.349、10.32±1.105、10.56±1.234、10.26±1.26,Dukes分期B、C、D中INHBA表达均高于Dukes分期A期CR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B、C、D期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共表达分析发现INHBA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增殖与NOR、CRA和CRC的进展有关。

  • 标签: 结直肠癌 抑制素βA 共表达分析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诱导的皮疹和黏膜炎(MIRM)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调阅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4年11月至2021年5月出院诊断为多形红斑/重症多形红斑或Stevens-Johnson综合征患者的资料,以MIRM诊断标准筛选出其中的MIRM患者,且排除了其他病因,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辅助检查、治疗和预后。结果8例符合MIRM诊断,其中男4例,女4例,发病年龄4 ~ 30(15.63 ± 9.16)岁。8例均有发热,其中5例有咳嗽、咽痛等上呼吸道前驱症状。所有患者均有口腔黏膜损害,其中5例有口唇血痂;7例有眼损害,表现为结膜充血及分泌物增多。所有患者均有皮损,表现为靶形损害5例、水疱4例。所有患者血清学肺炎支原体IgM均阳性。1例反复出现干咳等上呼吸道感染,每次发作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密切相关,取外周血行全外显子测序显示,NLRC4和IRGM杂合突变。3例患者行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符合多形红斑。7例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6例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5例阿奇霉素,5例使用阿昔洛韦或伐昔洛韦或利巴韦林。平均随访2.9年,3例痊愈,1例失明,1例反复出现干咳和口腔溃疡及四肢皮疹,余3例分别出现眼睑板腺功能障碍、泪点狭窄及角膜上皮损害等眼部损害。结论MIRM好发于儿童及年轻成人,多有发热、咽痛、咳嗽等前驱症状,黏膜损害明显,部分有皮肤靶形损害。多数患者单次发病后痊愈,个别反复发作者可能与自身炎症相关基因和感染相关基因突变有关。

  • 标签: 多形红斑 Stevens-Johnson综合征 肺炎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诱导的皮疹和黏膜炎 回顾性研究 临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