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痔疮的疗效及NRS评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7
/ 2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痔疮的疗效及 NRS评分分析

王晓磊

嫩江市人民医院 黑龙江黑河 161499


[摘要] 目的:探究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痔疮的疗效及NRS评分价值。法:68例痔疮患者为研究样本,采样时间2019.01~2021.10,简单随机化分组,比较治疗方法,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对照组/34(传统痔疮手术治疗),实验组/34(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对比患者(1)手术指征(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2)NRS评分。结果:对比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手术指征、NR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意义,(P<0.05)。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痔疮疾病,临床疗效显著,全面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感,有临床推广意义。

[关键词]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痔疮;疗效;NRS评分


痔疮为常见肛肠科疾病,当患者出现痔疮后,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便血、肛门疼痛以及脱肛等,对患者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目前对于痔疮疾病常见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包含传统痔疮切除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等,但不同治疗方法之间,患者预后水平以及治疗效果均有所差异,因此,应当积极探究有效治疗方法。本研究对68例痔疮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在2019.01~2021.10期间,探究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痔疮的疗效及NRS评分价值,详情如下。

6232ccc48029f_html_84809334151fe28.gif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样时间2019.01~2021.10,68例痔疮患者为研究样本,纳入标准:(1)患者本人及家属知情研究活动。(2)认知无异常,正常语言交流。排除标准:(1)多种慢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免疫系统障碍患者。(2)治疗配合度不佳患者。简单随机化分组,比较治疗方法,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对照组/34(传统痔疮手术治疗),实验组/34(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

对照组,17/34男患者(50.00%),17/34女患者(50.00%),年龄20~60岁,平均(40.00±0.21)岁;实验组,18/34男患者(52.94%),16/34女患者(47.06%),年龄21~60岁,平均(40.50±0.07)岁,P>0.05。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传统痔疮手术治疗:对于患者进行常规腰麻后,选择截石治疗体位,全面消毒手术部位后,使用肛管对患者肛门扩张,充分暴露痔核部位,取组织前对痔核部位进行操作,在患者痔核部位取V字形切口以及剥离操作切除内痔后,进行缝线处理,观察创面是否出现出血状况,取纱条进行覆盖。

实验组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取硬膜外麻醉方法,麻醉后指导患者截石治疗体位,全面消毒手术部位,使用弯钳夹住肛缘处皮肤,利用肛管进行扩张,扩张完成后,对患者会阴部位进行固定,拔出内筒后使用肛门镜以及缝扎器等治疗器械,将轮状线定位后进行缝合处理,旋转肛周吻合器头端,收紧缝扎线,做好打结处理。同时利用肛镜观察吻合器周边,患者是否出现搏动性出血,术后取凡士林纱条填充于患者肛门内部,对外部进行包扎,结束手术。术后,对两组患者均进行饮食护理以及指导患者服用止血药物。

1.3观察指标

探讨患者(1)手术指征(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2)NRS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SPSS28.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构成比形式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均数加减标准差的形式表示。对相关因素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分析。

  1. 结果

2.1手术指征 实验组手术指征相较对照组,数据优化意义显著。

表1 患者手术指征对比(6232ccc48029f_html_27f28ec49f68deb9.gif ±s)

组别

例数

术中出血量(ML)

手术时间(min)

创面愈合时间(d)

对照组

34

98.52±6.21

28.26±2.23

14.32±1.59

实验组

34

80.53±4.85

15.83±1.29

8.25±0.55

T

--

13.31

28.13

21.04

P

--

0.00

0.00

0.00


2.2NRS评分 实验组对比对照组,NRS评分有显著优化趋势。

表2 NRS评分对比(

6232ccc48029f_html_27f28ec49f68deb9.gif ±s)

组别

例数

术后1d

术后2d

术后3d

对照组

34

5.12±1.16

4.63±0.26

3.32±0.65

实验组

34

4.21±0.02

3.26±0.32

2.11±0.15

T

--

4.57

19.37

10.58

P

--

0.00

0.00

0.00


讨论

当患者出现痔疮疾病后,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肛门疼痛、排便出血等,诱发患者出现痔疮疾病原因,与患者严重便秘、饮酒过量等有密切关系[1]。肛垫异常为痔疮主要病理生理变化,肛垫有较强温度、张力以及压力感觉神经末梢,同时对直肠内容物有较强辨别控制能力,因此,当患者肛垫组织遭受破坏,会出现严重排便失禁问题。当患者出现痔疮后,应当及时进行治疗,症状较轻时可进行保守治疗,而患者临床症状严重时,应当接受手术,可保护患者肛门组织,帮助患者肛门解剖结构恢复正常[2]

数据相较,实验组相较对照组,患者各项研究指标有明显优化价值。传统痔疮切除手术虽有较好治疗效果,但由于创伤较大,因此易引起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导致患者术后预后水平不佳。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为新型手术治疗方法,能够有效对病灶进行消除以及具备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等临床优点,因此,可加速患者术后康复。通过对患者痔疮上方直肠黏膜进行环切,可帮助脱肛肛垫恢复,达到正常肛管解剖结构[3]。因此,与传统痔疮手术相较,更具备创伤小以及操作简单等临床优点,改善患者预后水平。

综上所述,痔疮疾病实施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临床疗效较好,可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感,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因此,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石健.在重度痔疮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外剥内扎术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J].中外医疗,2021,40(24):48-50+54.

[2]王蒙,宁豫勇,武伟等.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部分肛门括约肌切断术对重度混合痔术后创缘水肿及肛门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学,2021,27(07):1152-1156.

[3]詹宜,王炜.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闭合性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及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的改善效果观察[J].贵州医药,2021,45(06):938-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