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多发骨髓瘤肾损害临床特征及有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0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37例多发骨髓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肌酐清除率分为两组,观察组肌酐清除率<60ml·min-1(173m2),对照组肌酐清除率>60ml·min-1(173m2),对比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老年患者(50岁以上)比例、血β2微血球蛋白指标高于6mg/L患者、血钙指标超过267mmol/L患者、血红蛋白<90g/L以及血尿酸含量超过420μmol/L患者所占比例与对照组向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11719,P=00006)有统计学意义;利用Ccr变量多元性分析相关因素,其血钙、年龄与Ccr呈负相关,另与血红蛋白呈正相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发骨髓瘤疾病中主要并发肾脏损伤,影响患者肾脏损伤的高危因素为年龄偏高、血红蛋白、血钙指标过高以及肾功能障碍原因不明确等情况。

  • 标签: 肾损害 多发性骨髓瘤 临床特征 因素分析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310-02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采用 集束化护理措施对多发骨髓瘤疼痛进行临床分析,减轻患者的疼痛度。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7 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诊断为多发骨髓瘤,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 62 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在分组上,为了保证公平性为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集束化护理,分析围术期成效。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 患者的 NRS 评分为( 2.53±0.36 ) 分,对照组为( 5.12±0.57 )分,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患者的满意度为 96.8%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83.9% ,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护理更佳。 结论: 采用 集束化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控制,有利于生活质量提升,患者对此也表示满意,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多发性骨髓瘤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发生肺部感染多发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0月到我院就诊66例多发骨髓瘤患者,依据患者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非感染组(n=28)、感染组(n=38),依据影像学结果,对所有患者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25例(65.79%)、红细胞沉降率增高28例(73.68%)、降钙素原(PCT)升高32例(84.21%)、C反应蛋白升高34例(89.47%)。临床症状低热3例(7.9%)、中热8例(21.1%)、高热17例(44.7%)。体现影像学结果如下双肺感染23例(60.53%)。17例(44.74%)为单侧感染,其中右侧感染11例(28.95%),其余为左侧感染。分离出的病原菌总计26株,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16株(61.54%)、肺炎克雷伯菌3株(11.54%)、鲍曼不动杆菌1株(3.85%)、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11.54%)、链球菌2株(7.69%)、卡氏肺孢子虫1株(3.85%)。结论发生肺部感染的多发骨髓瘤患者,其临床特点具有复杂性,机体免疫力低下是主要的感染原因,感染的细菌多为革兰阴性菌。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肺部感染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TD)方案对老年MM患者的疗效指标,为指导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确诊的初发MM患者30例,采用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TD)方案4~8个疗程。统计分析其缓解率、生存时间、治疗前后MM患者血液中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比例以及血清中IL-6,IL-17和TGF-β水平。结果1.总有效率17/30(56.7%)。2.化疗后MM患者Treg细胞比例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而Thl7细胞比例较化疗前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化疗后MM患者血清IL-6,IL-17和TGF-β浓度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D方案可以提高患者生存期,耐受性较好。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研究探讨MM的遗传学背景和细胞增殖特点。应用直接免疫磁珠法分选19例多发骨髓瘤(MM)患者的骨髓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细胞的DNA含量和细胞周期。结果表明:19例患者中4例骨髓细胞为超二倍体,15例骨髓细胞均为二倍体;正常人浆细胞处于S+G2/M期细胞的比例为(1.15±0.60)%,MM患者骨髓细胞处于S+G2/M期细胞比例为(10.06±12.60)%,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初治组患者出现超二倍体比例为11.76%,复治组患者为100.00%,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35);初治组骨髓细胞处于S+G2/M期的比例为(7.12±4.98)%,复治组为(35.10±32.56)%,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MM患者骨髓细胞DNA含量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提示了该病遗传背景的复杂性和细胞增殖的异常。而此与病程可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DNA含量 细胞周期
  • 简介:多发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人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由骨髓中的浆细胞单克隆性增生引起。典型临床表现为骨骼系统破坏,如病理性骨折、本.周蛋白尿、贫血以及慢性肾功能不全.并伴随高钙血症、血沉增快及免疫球蛋白电泳出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峰等。MM常规化学治疗(化疗)反应率低,其中位生存期多为2~3年。临床研究证明经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反应率并延长生存期。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移植 血液系统疾病
  • 简介:1病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多发骨髓瘤患者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80例医院收治多发骨髓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采用视觉模拟评量表(VAS评分)和卡氏评分(KPS评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疼痛症状以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两组护理前VAS评分与KP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护理后VAS评分以及KP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的实施能够改善多发骨髓瘤患者的疼痛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心理护理 多发性骨髓瘤 疼痛
  • 简介:摘要多发骨髓瘤(MM)是一种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殖性疾病。蛋白酶体抑制剂(PI)的应用使MM的治疗取得了较大进展。其中伊沙佐米是新一代PI,在临床研究中体现出了其在一线治疗、维持治疗和复发难治患者治疗中较好的疗效与安全性,主要体现在延长无进展生存期、较低的外周神经不良反应及长期用药无蓄积毒性等方面。文章综述了伊沙佐米的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临床研究及不良反应,以期为MM的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伊沙佐米 口服 蛋白酶体抑制剂
  • 简介:目的:研究输血对初诊多发骨髓瘤(MM)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2012-06-2016-12首次诊断的84例MM患者根据是否输血分为输血组(42例)和非输血组(42例)。观察各组总生存率(OS)及无进展生存率(PFS)。结果:输血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比非输血组患者低。输血组患者硼替佐米的使用率更高。单因素分析中采取输血的患者PFS更低;年龄、ISS分期、血小板水平、血红蛋白水平、血清肌酐水平、血清β2-MG、血清钙和沙利度胺药物的使用是OS和PFS的共同影响因素。采用多变量分析,高龄(≥60),高血清钙(≥2.75mmol/L)是影响MM患者OS的危险因素,高血小板水平(≥100×10^9/L)和沙利度胺药物的使用是OS的保护因素。Ig分型和沙利度胺应用是MM患者PFS的独立预后因素。输血不是MM患者OS和P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沙利度胺药物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OS和PFS。输血不影响MM患者的PFS以及OS,不是MM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输血 多发性骨髓瘤 生存分析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发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的X线、CT诊断价值。方法对26例MM患者的X线、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M最常见的X线、CT表现为好发于红骨髓的骨骼,如颅骨和中轴骨及长骨近端广泛的骨质疏松、多发的骨质破坏。结论MM起病隐匿缓慢,临床表现多样化且缺乏特征性,X线、CT检查应作为MM初诊常规筛查手段,对可疑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进一步检查,尤其是血清免疫固定电泳、免疫球蛋白测定、尿本周蛋白及多部位骨髓穿刺检查是确诊的重要手段1。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MM) X线 CT表现 骨质疏松 骨质破坏
  • 简介:多发骨髓瘤患者因输血引起溶血反应1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71岁,主因"低热、头晕、乏力、全身疼痛、双下肢浮肿近3月余,加重1周"于2001年7月24日9:00入院.患者1998年6月在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多发骨髓瘤",并住院化疗2周效果不佳.2001年7月13日在我科住院,在治疗过程中输"O"型全血200ml,无不良反应,病情好转要求出院.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输血 溶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硼替佐米治疗多发骨髓瘤的效果,为治疗多发骨髓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挑选我院于2017年10月~2020年5月接诊治疗的66例的多发骨髓瘤病患,应用双盲均等法则平均设定33例的参照组和33例的实验组,参照组应用常规的化疗药物治疗模式,实验组应用以硼替佐米为主的治疗模式,通过比照两组的治疗数据及相关指标,分析应用硼替佐米治疗多发骨髓瘤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相比于参照组病患要显然更加优异,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多发骨髓瘤的研究中,应用以硼替佐米为主的治疗模式,可以获取更佳的疗效,不良反应显然降低,病患的日常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均有所提升。

  • 标签: 硼替佐米 多发性骨髓瘤 静脉注射
  • 简介:【摘要】 多发骨髓瘤的治疗和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除了定期的住院治疗外,出院后的康复治疗显得尤为重要。虽然居家康复期间家属能够照顾患者的饮食起居,督促患者按时吃药,起到一定的护理效果。但是大多数家庭所实施的是不科学、随意性强并且缺少系统性规范指导的康复护理方式,会大大降低临床护理的有效性,不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当前,针对很多包括多发骨髓瘤在内的慢性疾病患者临床均采用延续性护理来整合医护资源,促进临床医疗和家庭护理优势互利,达到较好的护理效果。

  • 标签: 延续护理 多发性骨髓瘤 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多发骨髓瘤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发病率位居第二位,一般多发于老年人,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加剧,该病的发病率也不断增加。万珂是世界上首个应用蛋白质酶体作为治疗目标的一种新型癌症用药,其出现为肿瘤细胞开启走向毁灭的大门。多发骨髓瘤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应用注射用硼替佐米(万珂)进行治疗,给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在做化疗治疗时密切关注患者的不良反应给予相应的护理处理。结论应用万珂治疗多发骨髓瘤患者配合科学的护理是有显著疗效的。

  • 标签: 万珂 多发性骨髓瘤 疗效
  • 作者: 郑世玲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人民医院郑世玲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疾病。其肿瘤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浆细胞,是B淋巴细胞发育到最后阶段的细胞,目前,医学专家将其归类为B细胞淋巴瘤的类别,称为浆细胞性骨髓瘤或浆细胞瘤。其特征是骨髓浆细胞异常增殖,伴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过度的产生。极少数风险较高的多发性骨髓瘤不会产生M蛋白。多发性骨髓瘤常伴有多发性溶骨损伤、高钙血症、贫血、肾损伤。由于正常免疫球蛋白的产生受到抑制,很容易引起各种细菌感染。在国内发病率大约为10万分之三,男女比例为1.6比1,大多数患者年龄超过四十岁。在全球范围内,黑人的发病率是白人的两倍,我国该病患病率相对较低。骨髓瘤的病因目前还尚不清楚,在骨髓瘤患者的树突状细胞中发现了与卡波西肉瘤相关的疱疹病毒,这表明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人白细胞介素-6可促进骨髓瘤生长,刺激骨吸收。这种特殊细胞的来源尚不明确,免疫球蛋白基因序列和细胞表面标志物的分析表明它是原发性中心细胞的恶性转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多发骨髓瘤的发病率也不断上升,骨痛和骨损害所致的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高钙血症等骨病相关事件给多发骨髓瘤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因此研究和治疗多发骨髓瘤骨病成为热点.近几年,骨髓微环境的深入研究为多发骨髓瘤骨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和理论依据,本文就多发骨髓瘤骨病发病机制以及细胞因子靶向治疗方面进行综述.关键词多发骨髓瘤骨病;发病机制;细胞因子;治疗进展ShanXueyun,ZhouYan,SunNaitong,WangChunbin.DepartmentofHematology,YanchengThirdPeople’sHospital,Yancheng224000,JiangsuProvince,ChinaCorGrespondingauthorWangChunbin中图分类号R7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245-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多发骨髓瘤患者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接收的骨髓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34例(2020年1月-2021年1月),对比分析34例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患者SAS、SDS评分明显更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更高(P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慢性肾功能衰竭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