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发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方法:在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收治高血压伴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随机抽取114例,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高血压伴发动脉粥样硬化治疗方式,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在治疗结束后检测两组患者的血压、血脂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加用阿托伐他汀的实验组患者的血压值、血脂值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伴发动脉粥样硬化病症具有极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血压值和血脂值。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高血压伴发动脉粥样硬化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颅内多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80例疑似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2020.01-2021.12)为研究对象,均行MSCTA及DSA检查。以DSA检查为金标准,计算MSCTA检查的诊断效能。结果:80例疑似患者中,DSA检查确诊颅内动脉瘤54例,MSCTA检查的诊断敏感性为90.74%、特异性为80.77%、准确性为87.50%。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颅内多发动脉瘤,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 标签: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颅内动脉瘤 多发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回授法配合动机性访谈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88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就诊顺序编号,将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糖尿病教育,干预组患者采用回授法配合动机性访谈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糖指标、知信行水平、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干预组干预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知识、态度、行为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干预后的知识、态度、行为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干预后的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干预前,且干预组干预后的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回授法配合动机性访谈干预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知信行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利于血糖控制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糖尿病 回授法 动机性访谈 知信行水平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对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到2018年7月重症脑卒中患者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动机性访谈方法。结果试验组患者康复锻炼依从和日常生活能力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机性访谈能提高重症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在此基础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动机性访谈 重症脑卒中患者 早期康复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在老年2型糖尿病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成立动机性访谈(MI)专护小组,干预组患者采用MI技术进行专护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糖尿病护理及教育方法。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依从低脂饮食计划,并执行糖尿病饮食要求的患者分别为89.1%和63.6%(P<0.01);运动依从性分别为42.2%和25.8%(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糖化血红蛋分别为7.2±1.4%和9.8±2.0(P<0.05);平均血糖为7.1±1.6mmol/L和9.3±1.9mmol/L(P<0.5);体质指数(BMI)平均为25.8±2.1,和27.8±2.6(P<0.5),临床效果显著。结论动机性访谈在老年2型糖尿病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动机性访谈 老年 2型糖尿病 护理教育
  • 简介:冠心病发病率和病死率不断增加,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1]。有研究表明,冠心病主要是生活方式不良所导致的疾病,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非常重要[2]。在日常生活中,不少患者明知高脂饮食、吸烟、饮酒、不按时服药等不良行为对冠心病不利,但往往缺乏内在动机,而不改变。我科应用动机性谈话和阶段性干预相结合的方式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戒烟、规律运动、低盐低脂饮食方面的健康教育,有效改变了冠心病患者的健康行为。

  • 标签: 动机性访谈 阶段性干预 冠心病教育
  • 简介:本研究运用成就动机问卷对东北师范大学和吉林师范大学382名被试者(均为师范专业)的成就动机进行了测验。结果表明,重点与普通师范大学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现为前者显著高于后者;他们之间追求成功的动机与避免失败的动机分数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重点师范大学学生追求成功的动机强于普通师范大学学生,但避免失败的成就动机却弱于普通师范大学学生,两类学校学生的成就动机在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成就动机与追求成功的动机呈显著的正相关,与避免失败的动机呈显著的负相关。

  • 标签: 大学生 师范专业 成就动机 追求成功 避免失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技术对促进单独二胎产妇自然分娩的影响。方法对单独二胎计划再生育的妇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孕前、孕期按妊娠相关焦虑量表进行动机性访谈技术;对照组按照常规围产期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的单独二胎产妇平均平均住院日缩短,阴道分娩率提高,剖宫产率下降,产程时间缩短,产后出血发生率降低。结论对单独二胎再生育妇女建立动机性访谈技术,可以促进产妇自然分娩。

  • 标签: 动机性访谈技术 单独二胎 自然分娩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电梯的广泛应用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电梯运行安全成为的电梯管理的重点,特种电梯的出现使人们更加重视电梯定期检验工作,希望通过限速器安全钳联动机构对特种电梯的故障加以分析。基于此,本文以特种电梯定期检验中限速器安全钳联动机构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特种电梯的分类情况,探究特种电梯定期检验中限速器安全钳联动机构的工作原理,寻找特种电梯定期检验中限速器安全钳联动机构存在的故障,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故障存在的原因,分别从故障解决方法和保养检测等方面详细阐述特种电梯定期检验中限速器安全钳联动机构的故障解决措施,从而为特种电梯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 标签: 特种电梯 定期检验 限速器 安全钳 故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高校大学生移动机采血小板初筛不合格原因。方法 对北京市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高校移动机采血小板的大学生的白细胞计数(WBC)、转氨酶(ALT)、血红蛋白含量(HGB)、血小板含量(PLT)、红细胞压积(HCT)、乳糜血和乙肝表面抗原(HBSAg)等7项指标进行初筛分析。结果 1933名大学生移动机采血小板的7项血液初筛指标检出不合格180人次,总不合格率为9.31%;其中WBC不合格率最高为2.95%,其次ALT为2.79%;男生不合格的指标主要是ALT(4.03%)、WBC(2.27%)和乳糜血(1.26%);女生主要是Hb(HCT)(4.17%)、WBC(4.04%)和PLT(1.08%)。结论 WBC和ALT不合格是北京高校移动机采血小板初筛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北京高校 移动机采血小板 初筛不合格
  • 简介:摘要社会动机损伤是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主要表现之一。本文从不同动机成分的角度探讨精神分裂症社会动机的损伤特征。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奖赏学习、愉快体验和决策努力分配等多个成分的社会动机损伤,涉及社会交互神经环路的多个脑区功能异常,如扣带回、背外侧前额叶、纹状体等。未来研究可考虑开发新型任务范式并结合多学科技术来深入探索精神分裂症社会动机异常的神经机制,为发展针对阴性症状的临床干预策略提供更多证据支撑。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社会动机 奖赏学习 愉快体验 努力分配
  • 简介:目的了解大学生学校归属感与成就动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大学生学校归属感问卷和成就动机量表,对54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男生在追求成功和成就动机上得分高于女生,而女生在避免失败动机上得分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学生归属感各因子及总分分别与追求成功、成就动机呈正相关(P〈0.01),校园同伴关系认可与避免失败呈负相关(P〈0.05)。追求成功与责任感和校园同伴关系认可的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β值分别为0.278和0.146。结论大学生成就动机有性别差异,学校归属感与成就动机相关,是其中的预测因子之一。

  • 标签: 大学生 学校归属感 成就动机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目前在临床中已经较为常见,在其治疗中要积极的给予相应的早期康复护理,才能促进病人更好更快地康复。而动机护理干预可以在护理中保证病人能积极进行康复护理,对病人早日恢复健康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针对动机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思考其在护理应用中的新进展。

  • 标签: 动机护理干预 急性心肌梗死 早期康复护理 新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为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基于动机行为转变的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收录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我院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n=60)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基于动机行为转变的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之后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基于动机行为转变的康复护理予以干预,效果极佳。

  • 标签: 基于动机行为转变的康复护理 血液透析 效果 观察
  • 简介:摘要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青年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同型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关键酶的基因突变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主要原因,胱硫醚-β-合成酶复合杂合变异致青年脑梗死,同时合并肺栓塞及下肢动脉血栓罕见报道。文中报道1例青年脑梗死患者,合并肺栓塞及下肢动脉血栓,病因筛查发现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增高,基因检测胱硫醚-β-合成酶833T>C/1082C>T复合杂合变异,予叶酸、甲钴胺、维生素B6以及抗凝治疗后,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逐渐下降,随访1年,未见新发血栓事件,复查同型半胱氨酸在正常范围。

  • 标签: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胱硫醚-β-合成酶 缺血性卒中 肺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伴发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中,运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药物的效果。方法:实验中设置62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22.6-2023.6,按抽签均分为:对照组(阿司匹林)与观察组(阿托伐他汀),将临床治疗结果进行汇总并对比。结果:给药前,患者的血压比较高,数值比较之后,P>0.05;给药之后,观察组血压数值逐渐降低,其逐渐趋于正常的标准范围,数值比较后,P<0.05;经给药前,患者颈动脉狭窄比较明显,数值对比后,P>0.05;经给药之后,观察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逐渐变薄,其不稳定斑块数量逐渐减少,斑块面积也逐渐下降,患者颈动脉狭窄问题得到改善,数值比较后,P<0.05,给药前,患者的血脂对比P>0.05;给药之后,观察组血脂数值逐渐稳定,数值比较后,P<0.05。结论:对高血压伴发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实行治疗期间,对其运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比较显著,患者血压与血脂逐渐稳定,同时患者血管中存在的斑块以及狭窄问题得到解决。

  • 标签: 阿司匹林 阿托伐他汀 高血压伴发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我国对非法行医现象的治理多是从完善执法体系、加大打击力度的方面入手,尽管近几年来取得一些成效,但非法行医现象依然猖獗。除了打击为主的工作方式,更应开拓思路,变堵为疏,从发现和了解非法行医主客体人群的认知、行为动机开始,深入探究根源,对症下药,瓦解非法行医存在的市场,结合多种手段内外共管以实现对非法行医现象的彻底遏制。

  • 标签: 非法行医 流动人口 认知 行为动机
  • 简介:吸烟是一种有害健康的行为,是导致冠心病、中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多种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同时,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每年有540万人死于与吸烟相关的疾病。目前,中国约有3.5亿吸烟者,居世界各国之首,其中男性吸烟者占大多数[1]。而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吸烟率最低的国家之一。据2010年的调查显示,在澳大利亚14岁以上人群中吸烟率为15.1%[2]。澳洲吸烟率显著的下降,得益于全社会近几十年来(尤其1980年至今)在控烟禁烟方面的努力,包括了全社会从各个层面、各个角度对烟草危害的宣传与教育,以及使用各种手段鼓励戒烟行为[3]。全科医生的干预更在改变吸烟者行为、帮助吸烟者戒烟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4]。澳洲的全科医生在戒烟干预中广泛应用的5A模型和动机性访谈,在澳洲全科医学学会制定的戒烟指南中被推荐[5]。现将5A模型和动机性访谈报道如下。

  • 标签: 戒烟行为 全科医生 干预 模型 应用 世界卫生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动机性访谈联合阶段性护理在高龄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于临沂市中医医院行规律产检并分娩的96例高龄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行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动机性访谈联合阶段性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分娩自我效能〔分娩自我效能感量表(CBSEI-C32)〕、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产程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产程时间、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产褥期并发症发生率及42 d母乳喂养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CBSEI-C32评分中结果期望(OE-16)、自我效能期望(EE-16)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程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及产褥期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2 d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动机性访谈联合阶段性护理用于高龄初产妇分娩,能提高产妇分娩自我效能,缓解其负性情绪,减轻产程疼痛,缩短产程时间,并有利于改善分娩结局,提高母乳喂养率。

  • 标签: 高龄初产妇 动机性访谈 阶段性护理 自我效能 负性情绪 分娩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