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静脉置管用于抢救危重病人、长期输液或输入刺激性强的药物,具有许多优越性,临床上已广泛使用。但如果操作护理不当,将会带来不良后果,因此正确掌握静脉置管操作技术,防治并发症非常重要。近年来尤其对防治并发症的研究较多。现就静脉置管护理综述如下。

  • 标签: 静脉置管 护理进展 防治并发症 操作技术 危重病人 长期输液
  • 简介: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危重患者的抢救和化疗,禁食患者的治疗,必须通过外周静脉途径来补充营养剂和给予化疗药物。长期输入高渗透压液体及对血管刺激性大的药物,会引起患者穿刺肢体的疼痛、肿胀、静脉炎等,而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或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技术要求高,操作较复杂,病人多有恐惧感及各种不适。PICC具有穿刺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并发症少,保留时间长,穿刺技术易掌握等特点,是一种较为有效方便的中长期静脉治疗途径。

  • 标签: PICC 临床应用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 锁骨下静脉穿刺 护理 危重患者
  • 简介:目的对我院发生的护理纠纷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初步探讨有效的对策.方法总结我院2001年1月-2004年12月有关护理方面的投诉,对护理纠纷变化动态、分布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2003年护理发生频率最高,此后我院大力提高护理质量,护理纠纷稍下降,但仍保存在较高水平.在148例护理纠纷中,由护理操作引起的最多,为61例,占41.2%,其次是服务质量,为42例,占28.4%.结论防止护理纠纷应从两方面入手:(1)护理人员应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及操作技能,强化服务观念;(2)医院方面应在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和改善医疗环境方面不断努力.

  • 标签: 医疗管理 护理纠纷 服务质量
  • 简介:压疮(pressuresore)也称压力性溃疡(pressureulcer),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软组织溃烂和坏死[1]。临床上也常称为褥疮。压疮的发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依据其损伤程度可分为三期,即:瘀血红润期(Ⅰ期)、炎性浸润期(二期)、

  • 标签: 重度压疮 护理 进展
  • 简介:对ICU护理实习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ICU师资队伍的缺乏、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负累意识的影响、ICU综合性教学的不完善、无全面的评价体系、学生"个人主见,眼高手低"等因数,影响着ICU护理实习教学的质量,不利于发现、挖掘并培养新一代ICU专业护理人才,也阻碍了ICU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发展.

  • 标签: ICU 护理实习 实习教学 传统教育观念 综合性教学 综合素质
  • 简介:肺动脉高压(PAH)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其特点是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最终导致右心功能衰竭和死亡。PAH的定义是静息状态下肺动脉平均压≥25mmHg(1mmHg=0.133kPa)或运动时肺动脉平均压≥30mmHg,肺毛细血管楔压≤15mmHg且肺血管阻力≥3Wood单位[1Wood单位=8kPa/(L·s)]。如果不治疗,PAH的预后很差。美国注册登记研究显示未治疗的PAH患者确诊后平均生存2.8年。

  • 标签: 肺动脉高压 新药研究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可溶性鸟苷环化酶激动剂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拮抗剂
  • 简介:慢性胰腺炎(chronicpancreatitis,CP)是一种进行性的炎症性疾病,以不可逆转的胰腺纤维化损害和胰腺组织破坏为特点,导致上腹部慢性疼痛和内、外分泌功能的损害。发病率虽然尚无大规模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但近年来呈不断上升趋势。最近的一项大规模的多中心研究显示,

  • 标签: 慢性胰腺炎 内镜治疗 流行病学资料 炎症性疾病 胰腺纤维化 外分泌功能
  • 简介:胰管结石临床上比较少见,正常人群发病率〈1%,其形成和发展与慢性胰腺炎(CP)互为因果。据统计,90%以上的酒精性CP合并胰管结石,20%~50%的CP在发病2年后形成胰管结石。结石所导致的胰管阻塞是临床出现腹痛、反复急性胰腺炎(AP)发作、胰腺内外分泌功能减退的重要原因。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以来共收治胰管结石患者28例,均行手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胰管结石 外科治疗 慢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 正常人群 胰管阻塞
  • 简介:心房颤动(房颤)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房颤可使各年龄段患者脑卒中的危险增加4~5倍,其年发生率随年龄而增加,50~59岁为1.5%,60~69岁为2.8%,70~79岁为9.9%,80~89岁为23.5%,平均为4.5%。由非瓣膜性房颤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年发生率为5%。是无房颤者的2~7倍。若考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无症状的脑卒中,则年发生率为7%。因此,对于房颤患者,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对于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尤为重要。

  • 标签: 心房颤动 抗栓治疗 分层治疗 华法林 阿司匹林 抗凝药物
  • 简介:抗微生物药物具有区别于其他治疗药物的特征。它们主要针对侵入体内的微生物,表现出选择性抗菌毒性。感染可发生在任何部位,因此治疗药物必须以适当浓度广泛分布。危险/效益比值取决于感染的严重程度。用于预防的抗生素不良反应要少。除了作用于感染的微生物外,抗生素经常影响皮肤和粘膜的正常菌群,导致重叠感染和偶尔耐药,这可以影响到患者及生态环境。

  • 标签: 药物治疗 抗微生物药 重叠感染 耐药性 实验室检查 抗生素
  • 简介:抗微生物药物具有区别于其他治疗药物的独特特征。它们主要针对侵入体内的微生物,对其有选择性抗菌毒性。感染可发生在任何部位,因此治疗药物必须广泛分布,并具合适的组织浓度。风险/效益比值取决于感染的严重程度。预防用药需采用不良反应低的抗生素。除了作用于致病微生物外,抗生素经常会影响皮肤和粘膜的正常菌群,可导致重叠感染,有时产生耐药,可影响患者及生态环境。

  • 标签: 抗微生物治疗 抗生素 耐药性 氨苄西林 甲氧苄啶
  • 简介:支气管哮喘(BA)是一种以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变应性炎症(AAI)和气道高反应性(BHR)为特征的疾病。全球患者约1.6亿人,是一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其诊断已有明确的标准,但治疗还是个棘手的问题,因为目前还没有单一药物能够同时对AAI和BHR起治疗作用,所以综合治疗是目前控制哮喘的主要措施,包括针对BHR引起的气道痉挛以扩张支气管治疗为主,针对AAI引起气道炎症以糖皮质激素(GC)治疗为主,现综述如下。1扩张支气管治疗药物包括β受体激动剂、胆碱能受体拮抗剂、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过敏介质阻释剂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其中以β_2受体激动剂为第一线药物。1.1β受体激动剂包括非选择性的β受体激动剂

  • 标签: 哮喘药物 支气管哮喘 治疗进展
  • 简介:胰腺癌早期诊断困难,确诊时75%以上已失去手术机会,因此,辅助性、姑息性治疗对胰腺癌尤为重要。然而胰腺癌没有满意的注射、灌注、栓塞等局部治疗手段,因此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对胰腺癌患者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ablation,RFA)使靶区组织发生热凝固坏死而达到治疗目的,是近10年兴起的一种靶向热消融治疗技术,它为胰腺癌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 标签: 射频消融治疗 胰腺癌患者 姑息性治疗 早期诊断 手术机会 局部治疗
  • 简介: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thyroidcancer,DTC)占甲状腺癌的绝大部分,主要包括乳头状甲状腺癌(papillarythyroidcancer,PTC)和滤泡状甲状腺癌(follicularthyroidcancer,FTC)2种类型。DTC的处理包括初始阶段治疗、随诊和复发治疗3个方面。虽然大多数DTC不影响生存时间,但也有部分患者生存时间不足5年。

  • 标签: 分化型甲状腺癌 甲状腺手术 放射性131碘治疗 左甲状腺素
  • 简介:肺隐球菌病(pulmonarycryptococcosis.PC)是一种由隐球菌感染所致的急性或亚急性肺部真菌病。既往认为PC是一种少见病.仅好发于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文献报道.在HIV感染者中.PC的发生率为5%~10%。近年来.由于高活性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在HIV感染者中的应用.HIV感染者中PC的发病率有所下降。然而.在非HIV感染者中,由于认识水平的提高、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及PC发病的危险因素日益增多.

  • 标签: 肺隐球菌病 隐球菌 诊断 治疗 发病机制
  • 简介: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Fram-ingham的研究报告提示,人群发病率为0.5%左右,且随年龄增长其发病率增高,60岁以上的人群中,其发病率可达6%以上;房颤患者与无房颤患者相比,病死率显著增高,生命质量亦明显下降。目前,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房颤人群,据估计目前房颤患者已超过1000万。根据2006年我国心房颤动一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中的分类,将房颤分为初发房颤、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这一分类与2003年欧洲心血管学会心律失常工作组与北美起搏和电生理学会联合起草的国际统一的房颤命名和分类标准一致的。目前,房颤的介入治疗主要用于终止房颤律,另外还可用于对房颤血栓的预防。现综述如下。

  • 标签: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肺静脉电隔离术
  • 简介:糖尿病(DM)是我国的常见多发病,近年其发病率逐渐增加.约12%~25%的DM患者在病程进展中可并发足部溃疡,严重影响和威胁DM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同时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的负担.DM足是DM发展的一个严重阶段,WHO(1999年)对DM足的定义:DM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的末梢血管病变,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深部组织的坏死.DM足的主要症状是下肢疼痛及皮肤溃烂,可表现为间歇性跛行、下肢静息痛和足部坏疽.因DM足造成的截肢者是非DM患者的15倍,其高发病率与致残率已成为目前关注的焦点.因此提高对本病认识和综合治疗极为重要.

  • 标签: 综合治疗 糖尿病 足溃疡 下肢感染 高发病率 常见多发病
  • 简介:乳腺脓肿是哺乳期妇女常见疾病之一,传统手术切开引流创伤大,最初几次换药患者非常痛苦,愈合疤痕影响美观。现代女性希望在治疗乳腺疾病的同时保证乳房的完整性,微创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现将在B超引导下行脓腔穿刺冲洗术或脓腔置管冲洗引流术微创方法治疗64例哺乳期乳腺脓肿报告如下。

  • 标签: 哺乳期 乳腺脓肿 穿刺冲洗 置管冲洗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