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中医辨证施治老年难治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2016年间的220例门诊老年难治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110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美托洛尔等西药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用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辨证施治老年难治高血压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 辨证施治 老年难治性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医治疗脾胃虚寒胃溃疡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治疗的86例脾胃虚寒胃溃疡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行中药治疗法,对照组行西药治疗法,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显然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脾胃虚寒胃溃疡患者采用中医治疗,其安全较高,可有效促进溃疡面愈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 脾胃虚寒性胃溃疡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功能消化不良的中医辩证治疗方法效果。方法对2015年1月~8月收治的功能消化不良患者60例临床中医辩证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功能消化不良患者60例,痊愈42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3%。结论功能消化不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宜标本同治,以健脾理气法为基本法则。中医辩证治疗效果明显。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中医辩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治疗萎缩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中药百合加味汤、健脾理气活血清热汤、黄芪白氏汤。讨论萎缩病变得到不同程度的好转,经临床验证均取得满意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萎缩性胃炎 中药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湿瓣膜病的中医辩证分类论治方法效果。方法选取临床2014年6月-2016年6月风湿心瓣膜病34例的中医辩证分类论治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4例风湿心瓣膜病患者经中医辩证治疗,显效16例,有效25例,无效3例,无有明显毒副作用。结论中医治疗能改善心脏瓣膜患者的症状,延缓其自然病程,改善心力衰竭的表现,缓解心绞痛症状,预防栓塞中风的发生,是预防病情进展的有效措施。

  • 标签: 风湿性心瓣膜病 中医辩证 分类论治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脑血管痴呆的中医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脑血管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功能锻炼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应用中医康复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MMSE(精神状态评估量表)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MMSE评分(23.5±2.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9.2±1.5)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康复疗法治疗脑血管痴呆的临床效果肯定,患者精神状态改善效果更佳,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脑血管性痴呆 中医康复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中医治疗慢性萎缩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4年10月起到2016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慢性萎缩胃炎患者中选取95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这9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对照组45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的45例患者采用常规西医进行治疗,观察组的50例黄闸采用中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从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上来看,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22%,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医治疗慢性萎缩胃炎能够显著提高慢性萎缩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消除患者的炎症反应,对患者的胃粘膜病变部位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能够促进患者胃部腺体再生,将中医治疗慢性萎缩胃炎应用到临床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中医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吴中区社区高血压人群及健康人群的中医体质研究,了解当地高血压人群的中医体质分布,来预防和治疗高血压。方法门诊随机抽取409名居民,病例组250例,对照组159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病例组中医体质主要是痰湿质、血瘀质、平和质、阴虚质,对照组主要是平和质、阳虚质、阴虚质、血瘀质,中医体质在病例组及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男性中医体质主要是痰湿质、血瘀质、阳虚质,女性主要是痰湿质、血瘀质、阴虚质,病例组不同性别中医体质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吴中区高血压人群中医体质以偏颇体质为主,主要是痰湿质、血瘀质、阴虚质,为预防和治疗高血压提供了参考依据。

  • 标签: 高血压 中医体质 社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中医辩证治疗。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急进肾小球肾炎40例的中医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0例急进肾小球肾炎患者经中医辩证治疗,治愈2例,好转3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5%。结论脾肾阳虚,浊邪壅滞三焦。其前期表现主要是脾肾阳衰,阳不化湿,故治疗应以健脾益肾,温阳补气为主,用药刚柔相兼,配用血肉有情之品,缓缓补之,使脾肾阳虚逐渐恢复。至后期,虚实兼夹,脾肾更衰,浊邪壅滞三焦,治疗应补中有泻,补泻并重,泻后即补,或长期补泻同用,如在温补脾肾之中分别予以止呕利溲,降浊化痰,开通疏利等法。

  • 标签: 急性肾小球肾炎 中医辩证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遮盖法与阿托品疗法治疗屈光不正弱视的效果和安全。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屈光不正弱视患儿106例作为资料,依据手术分组各53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遮盖法、阿托品疗法,评价两组立体视重建效果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34%和立体视重建有效率90.57%显著高于对照组69.81%,66.04%,P<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与遮盖法治疗屈光不正弱视效果比较,采用阿托品疗效可提高立体视重建效果和治疗效果,且不会引发不良反应,安全高,值得推广。

  • 标签: 遮盖法 阿托品疗法 屈光不正性弱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抢救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儿科接治的43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均接受积极对症治疗,并配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本组43例患儿通过治疗及护理后均治愈出院,退热时间平均为(3.24±1.02)d;住院时间平均为(4.57±1.6)d;通过问卷调查,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8.2%。结论对小儿高热惊厥实施及时、全面的救治和护理,可有效改善病情,促进患儿康复,临床意义重大。

  • 标签: 高热惊厥 小儿 抢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不同护理模式在小儿高热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90例高热患儿,按随机抽签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95.5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6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温下降幅度、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高热经优质护理干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较高,且能降低并发症情况,值得临床深入推广。

  • 标签: 不同护理模式 小儿高热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对小儿高热惊厥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至2018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0例高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患儿,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儿采用优质的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显著的降低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小儿 高热惊厥 优质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托品压抑疗法和遮盖疗法在小儿弱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78例弱视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儿采用遮盖疗法治疗,研究组患儿采用阿托品压抑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依从。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依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品压抑疗法与遮盖疗法比较能有效的提高弱视患儿的治疗效果和依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阿托品压抑疗法 遮盖疗法 弱视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催眠治疗心因失眠的临床效果,与药物治疗相比较,观察其疗效与优势。方法以我院2013年6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76例心因失眠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只给予催眠治疗,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PSQI)表对比两组患者睡眠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依赖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睡眠质量改善有效率为94.7%,对照组睡眠质量改善有效率为97.3%,两者比较疗效相近,但对照组药物依赖和复发率分别为21%和26.3%,观察组没有依赖,复发率仅为5%。结论心因失眠单纯运用催眠治疗,效果与常规药物治疗相近,但没有药物依赖和副作用,复发率明显降低。

  • 标签: 催眠疗法 心因性失眠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采用强制运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8例急性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将其分为两组,分组方式为随机分组,每组各39例患者。急性期给予两组患者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待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后,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分别采用强制运动疗法和常规运动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74%,对照组患者为69.23%,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和比较,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和FMA评分均改善,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和FMA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采用强制运动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

  • 标签: 脑卒中 上肢功能障碍 强制性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