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D-D)水平及低分子肝素钠的干预治疗价值。方法分析100例肿瘤患者般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研究组(50例,常规化疗+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与对照组(50例,常规化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D-D水平变化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D-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晚期肿瘤患者的血浆D-D水平变化作为诊断、治疗方案的调整、预后观察依据,并配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能够改善预后及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晚期肿瘤 血浆D-D 低分子肝素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血浆脑利钠肽(BNP)、D-二聚D-D)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院予以PCI术治疗的85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血浆BNP、D-D水平变化,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患者的预后情况将其分组,对比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的血浆BNP、D-D水平。结果本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血浆BNP、D-D水平差异显著(P<0.05),术后7d<术后72h<术后24h(P<0.05);本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为12.94%,组间、时间、交互血浆BNP、D-D水平差异显著(P<0.05),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术后7d的血浆BNP、D-D水平<术后72h<术后24h(P<0.05),且预后良好组术后不同时间均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结论血浆BNP、D-D水平在PIC术后呈逐渐下降状态,AMI患者PCI术后预后不良的发生风险高,且预后不良与血浆BNP、D-D水平的异常升高有关,因此可将二者作为PCI术后的预后监测指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脑利钠肽 D-二聚体
  • 简介:摘要联合检测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D-二聚(D-D)、Fib(纤维蛋白原),探讨其在肺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肺癌组(256例)、肺良性疾病组(200例)和正常对照组(200例)的血清NSE、CYFRA21-1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血浆D-二聚、Fib水平采用免疫比浊分析法检测,对肺癌患者NSE、CYFRA21-1、D-二聚、Fib水平与临床分期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癌组血清NSE、CYFRA21-1、D-二聚、Fib水平与肺良性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细胞肺癌(SCLC)中NSE的水平最高,CYFRA21-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NSCLC)中的肺鳞癌中的水平最高,与其他肺癌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项参数在肺癌初诊中的敏感性为NSE>CYFRA21-1>D-二聚>Fib。小细胞肺癌中NSE的敏感度最高(68.4%),肺鳞癌中CYFRA21-1的敏感性最高(69.0%)。NSE、CYFRA21-1、D-二聚、Fibrinogen联合检测可以明显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性(89.8%)。肺癌患者NSE、CYFRA21-1、D-二聚、Fib水平与临床分期也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615,0.425,0.669,0.523,P<0.05),且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升高,Ⅲ/Ⅳ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结论NSE、CYFRA21-1、D-二聚、Fib的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鉴别诊断、病情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肺癌 NSE CYFRA21-1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血清D-二聚、心肌损伤标记物在诊断主动脉夹层中的意义,提供诊断夹层的新方法。方法随机在本院选择有胸痛的患者150例,采用主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明确为主动脉夹层患者58例,定义为夹层组,其余92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D-二聚、心肌损伤标记物含量,比较两组血清中含量,分析两种标记物在诊断主动脉夹层中的意义。结果夹层组患者血清D-二聚、心肌标记物(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CKMB),含量分别为2016.26ug/L、2.67ng/ml、328.62ng/ml、7.37ng/ml,与对照组相比,D-二聚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损伤标记物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可知,主动脉夹层患者血清中D-二聚含量明显升高,而心肌标记物升高不明显,在诊断及鉴别疾病中具有显著意义,可在胸痛患者中常规使用,减少误诊率,对尽快治疗疾病有定帮助。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D-二聚体 心肌损伤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D-二聚在脓毒血症中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脓毒血症患者70例为病例组,非脓毒血症患者20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方法检测血清PCT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方法测定血清D-二聚水平。结果脓毒血症组治疗前PCT、D-二聚水平显著高于恢复期水平和对照组水平,恢复期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PCT和D-二聚水平在脓毒血症患者中较高,两者起到互补作用,可作为脓毒血症患者早期诊断的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 标签: PCT D-二聚体 脓毒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居民血脂异常认知水平、健康服务需求及其影响因素,构建社区血脂异常干预的信息化工作平台。方法农保、医保体检数据收集,干预6个月后对比干预前后血脂水平情况,调查社区居民干预前后血脂水平、膳食行为变化。结果干预后患者的血脂水平、膳食行为、血脂知识知晓率、控制率的等指标较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探索适合基层社区的血脂异常干预信息平台,发挥慢性病管理的网络优势,在定程度上提高了居民的健康保健意识、公共卫生人员的工作效率、从侧面推动社区基本医疗的需求发展。对基层社区居民血脂异常监测、干预和预防,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血脂异常 社区 信息化平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信息技术平台管理慢性病的成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接诊的慢性病患者3126例为对照组,未实施信息技术平台管理。本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接诊的慢性病患者3259例为观察组,实施信息技术平台管理。比较两组成效。结果观察组慢性病知晓率、慢性病控制率、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盐饮食所占比例、活动不足所占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信息技术平台管理慢性病的成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信息化技术平台 慢性病 成效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中β-GT、AT-III、D-二聚的临床意义,就三者在肾病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由于高脂、低容、感染、及使用激素等因素处于高凝状态,研究β-GT、AT-III、D-二聚的水平变化,为临床肾病综合征患者病情进展和疗效提供依据。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beta - GT AT-III D-二聚体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创伤患者创伤程度与血浆D-二聚和血糖含量的关联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2017年期间收治的300例骨科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血浆D-二聚D-D)和血糖(Glu)含量进行检测,分析其创伤程度和血浆D-二聚和血糖含量之间的关联性。结果不同创伤程度在不同时间点的D-D和Glu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不同时间点严重伤和重伤的D-D和Glu水平均高于轻伤,存在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采用Spe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骨科创伤患者创伤程度和D-D和Glu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血浆D-二聚和血糖含量与骨科创伤患者创伤程度之间有定的关联性,可准确判断患者创伤的严重程度以及恢复水平。

  • 标签: 骨科创伤 创伤程度 血浆D-二聚体 血糖含量 关联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二聚、N-TPROBNP和高敏CRP(hsCR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自2009年8月-2011年7月收入本科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140例作为观察组(UA患者80例与NSTEMI患者60例),同期选择正常对照组140例。所有入选者都进行D二聚、N-TPROBNP和高敏CRP检测。结果观察组、UA组和NSTEMI组在症状发作24小时内N-TproBNP、hsCRP、D二聚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UA组和NSTEMI组内部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D二聚、N-TPROBNP和高敏CR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应用敏感性效果都比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D 二聚体 N-TPROBNP 高敏CRP 急性冠脉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军校学员在5000米跑考核期间运动性晕厥的诱因及对策,预防5000米跑考核期间运动性晕厥的发生。方法对2011、2012届毕业学员在军训期间运动性晕厥的患者进行统计,并对其发病诱因进行分析调查。结果2011年运动性晕厥的发病率高于2012年,两者发病率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地方生学员发病率明显大于部队生学院发病率;城镇学员发病率大于农村学员发病率。其发病诱因与基础健康水平低,训练前准备不充分、考核前周内有感冒病史、到达终点后突然停止运动、体重超重、身高在175cm以上、天气闷热(气温32℃以上)、考前有疲劳感等因素有关。结论应采取多方面严密组织,科学施训,科学参训,科学服务,科学保障,确保训练考核安全,减少运动性晕厥发生。

  • 标签: 军校学员 5000米跑 晕厥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急诊抢救室诊断急性主动脉夹层过程中,利用查血D-二聚浓度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方法2017年10月—2018年5月纳入的胸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利用超声、血管CTA等方式对患者进行检测,将同期急诊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与其对照。患者进入急诊室后抽血检测D-二聚水平,观察不同时间段,指标变化。结果经检测后发现D-二聚可有效检测急性主动脉夹层。结论血D-二聚阳性到达定指标后,对排除及诊断主动脉夹层具有定效果,对患者预后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急诊室 D-二聚体 主动脉夹层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积水D-二聚体检测试剂(免疫比浊法)在STA-R型全自动血凝分析仪上的性能。方法参照CLSI相关文件,评估积水D-二聚试剂在STA-R型全自动血凝分析仪上的批内精密度、日间精密度、准确度、检测低限和线性检测范围。结果积水D-二聚体检测试剂在STA-R型全自动血凝分析仪上的批内精密度<10%,日间精密度<15%,室间质评准确度验证可接受,检测低限为0.44μg/mL,线性检测范围为0~61.66μg/mL。结论积水D-二聚体检测试剂在STA-R型全自动血凝分析仪上的性能达到临床应用要求。

  • 标签: D-二聚体 性能评价 STA-R型全自动血凝分析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钙改善妊娠晚期血钙、Fbg、D-二聚水平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9月80例产科收治高危妊娠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观察组则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血钙、Fbg、D-二聚水平,同时观察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以及难治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钙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Fbg、D-二聚水平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以及难治性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在改善高危妊娠晚期产妇患者产后出血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降低产后出血量以及难治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钙 高危妊娠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钙改善妊娠晚期血钙、Fbg、D-二聚水平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9月80例产科收治高危妊娠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观察组则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血钙、Fbg、D-二聚水平,同时观察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以及难治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钙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Fbg、D-二聚水平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以及难治性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在改善高危妊娠晚期产妇患者产后出血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降低产后出血量以及难治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钙 高危妊娠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联合检测D-二聚D-D)、凝血指标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40例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D-D、凝血指标和hs-CRP水平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PT、APTT、TT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FIB、FDP、hs-CRP、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检测D-D、凝血指标和hs-CRP水平可为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冠心病 D-D 凝血指标 hs-CRP
  • 简介:摘要目的脑梗死患者血清D-二聚和纤维蛋白原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本文选取70例脑梗死患者,对其急性期、亚急性期、恢复期的D-二聚和纤维蛋白原进行准确测定,将其检测结果和健康人群对应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梗死组的D-二聚、血清纤维蛋白原两项指标分别是(290.22±80.74)ng/l以及(7.49±1.10)g/l,和对照组的D-二聚、血清纤维蛋白原两项指标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死患者的发病、病情发展和凝血-纤溶系统之间的异常存在很大的关系,在临床诊断、治疗过程中定要引起高度重视。

  • 标签: 脑梗死 D-二聚体 血清纤维蛋白原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网格信息管理平台的社区慢病防治实践。方法采取政府主导、网格、信息化为特色的新型管理模式,进行社区居民慢性病管理工作。结果社区慢性病管理更加规范,构建了和谐的医患关系。结论通过科学的管理机制和社区卫生服务,开展社区慢性病管理工作,成效显著。

  • 标签: 慢性病 网格信息化 社区卫生服务
  • 简介:摘要医院的党风廉政建设以及行风建设已开展多年,已成为医院改革和全面发展必须要完成的重要任务之,各种教育、培训、制度等形式起到很好的作用,在定程度上降低了违纪风险。但当今社会各种形式的腐败行为、违纪违法行为呈现出日趋复杂、隐蔽、智能的特点,党风廉政建设急需创新,信息技术具有覆盖面广、便捷高效、公开透明、互动性强等优势,本文主要围绕利用信息手段进步优化医院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方式,进步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不断前进。

  • 标签: 信息化 医院党风廉政建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