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道路与桥梁工程的建设对缓解交通压力,促进水陆交通运输、集市市场形成、旅游事业发展及文化建设等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需要落实好道路与桥梁的施工建设管理工作,以保证施工作业能够顺利进行。本文主要针对道路与桥梁在施工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以在此基础上分析出管理的技术要点,从而提出提高管理水平的对策与措施。

  • 标签: 道路与桥梁  施工建设管理  技术要点  分析
  • 简介:摘要:防水防渗施工技术作为建筑施工中一种重要技术,与建筑工程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良好应用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能够极大提升建筑工程使用寿命。本文以建筑工程为例,对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进行分析,通过了解具体施工技术要点来实现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良好应用,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 标签: 建筑工程 防水防渗 施工技术
  • 简介:摘要: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机电一体化技术不断完善,如数控系统、工业机器人等在各个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林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离不开林业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将机电一体化应用于我国现代化林业发展,将有效提升生产效能,降低劳动负荷,改善林业工人耕、种、修“三弯腰”的情况,推动现代林业发展向一体化、智能化、科学化、精准化方向发展。基于此,本文以林业机械工程研究为主,介绍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内涵,指出其在林机领域的应用和意义。

  • 标签: 机电一体化技术 林业机械 应用
  • 简介:摘要:随着现阶段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电力工程项目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和更理想的运行效果,使得电力工程项目的运行功能得到优化和完善,特别是大量自动化设备的引进和应用。为电力工程项目的优化运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电力工程中大量的自动化设备是非常需要积极关注的问题。根据对当前电力工程自动化设备运行效果的分析,不应忽视所有常见的干扰因素。在全面、准确掌握各种干扰因素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使抗干扰措施更加可行,最终保证电气工程的稳定、安全运行。

  • 标签: 电气工程 自动化设备 抗干扰 对策
  • 简介:摘要:现阶段,EPC总承包模式是工程建筑业中的一种新模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工程建设中引入EPC总承包模式,可以为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及管理效益提供有力的支撑,进一步推动中国工程建筑领域健康、持续发展。鉴于此,文章首先介绍了EPC总承包模式优势,探讨了工程建设EPC总承包模式有效的优化策略,仅供参考。

  • 标签: EPC总承包模式 建设工程 项目管理
  • 简介:摘要:混凝土结构与其他建筑结构相比较,有材料来源广、成本低、综合性优良、可模性强、施工工艺简单等诸多优势,故而在土木工程建筑领域中有较广泛应用。但在现实施工中,很多因素会对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形成负面影响,这就预示着施工人员应加强施工工艺的控制,扎实掌握技术要点,加强细节控制,实现精细化施工,完善混凝土结构施工效果,从根本上保证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旨在探讨盆底超声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2年3月行盆底超声的102例女性为研究对象,72例SUI患者作为观察组,30例正常女性作为对照组,于Valsalva动作时以及静息状态下对比两组前盆腔结构参数、前盆腔脱垂及尿道内口情况,探究盆底超声在女性SU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静息状态下,膀胱移动度对照组小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 5);膀胱逼尿肌厚度与膀胱颈至耻骨联合下缘的垂直距离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Valsalva动作下尿道旋转角与膀胱尿道后角对照组小于观察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前盆腔脱垂及尿道内口形成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前盆腔脱垂以Green Ⅱ型为主,无Green Ⅲ型,对照组发生前盆腔脱垂以Green Ⅲ型为主。。ROC曲线结果示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尿道旋转角、膀胱移动度以及膀胱尿道后角单一检测。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膀胱尿道后角、尿道内口漏斗及年龄均为SUI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盆底超声检查可作为诊断女性SUI的可靠依据,并用于制定临床治疗方案。  

  • 标签: 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超声 前盆腔参数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同时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也有着很高的提升,建筑物正朝着科技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机电安装工程作为建筑中电气施工的一道关键工序,它对整个建筑物能否正常使用有着重要的影响,它还是一项关乎国计民生的工作,在技术的管理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按照既定的标准进行,杜绝隐患或者事故的出现。文章对机电安装工程中的节能施工措施进行了简要的探讨,并对其在施工时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一些在施工过程中的控制和管理措施。

  • 标签: 机电工程 节能控制 技术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3支杆的末端在同一圆心圆弧上的原理设计腹腔镜缝合引导器,并在离体人肾进行缝合实验,探讨该器械的设计合理性和实用效果。方法⑴制作腹腔镜缝合引导器。该器械的三支杆按顺序排列装于固定轴上。功能结构上包括限制方向装置和出针定位装置。限制方向装置包括第二、三支杆的"U"形末端、弧形圆筒。出针定位装置为第一支杆的"Y"形末端。三支杆的末端在以固定轴为圆心的同一个圆弧上。当同样弧度的长圆针进入弧形圆筒(第一个限制方向装置),受圆筒限制走行至第二支杆的"U"形末端(第二个限制方向装置),受这两个装置导引至第一支杆的"Y"形末端(出针定位装置)。内置扭力弹簧夹持肾脏以固定导引器。将该器械设计画成3D图,以钛合金为材料利用金属3D打印机打印,打磨后组装成成品。⑵实验部分。4例行后腹腔镜肾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肾脏,将肾脏剖开,沿长轴设计缝合的8针进针和出针点。肾脏用常规方法缝合,设为常规组。然后采用腹腔镜缝合引导器辅助缝合,设为引导器组。实际出针点与预设出针点距离<1.0 cm为缝合有效,如距离>1.0 cm重新调整缝合,观察重新缝合率及偏离距离。实际出针点与预设出针点距离<0.5 cm为出针吻合,观察出针吻合率。观察2组单针缝合时间。结果实验中,常规组有15针偏离>0.5 cm,10针偏离>1.0 cm,重新缝合率31.3%(10/32),出针吻合率53.1%(17/32),偏离距离0.6~1.15(0.41±0.48)cm;引导器组有5针偏离>0.5 cm,2针偏离>1.0 cm,重新缝合率6.3%(2/32),出针吻合率84.4%(27/32),偏离距离0.6~1.10(0.14±0.34)cm。上述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单针缝合时间3~12(6.00±3.32)s,引导器组单针缝合时间5~11(5.94±1.41)s,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缝合引导器结构设计相对合理,该器械能够确保手术针的走行方向,减少调整手术针的次数,出针位点准确,对于缝合有较好的辅助作用。本次是体外操作,仍需对引导器进行腹腔镜下操作以进一步验证其合理性和实用性。

  • 标签: 缝合技术 肾切除术,腹腔镜 腹腔镜缝合引导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各类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基本特征及入ICU首日6种重症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常用评分对28 d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提取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Ⅳ 2.0(MIMIC-Ⅳ 2.0)中2008至2019年重症患者的一般资料、疾病严重程度评分〔急性生理学评分Ⅲ(APSⅢ)、牛津急性疾病严重程度评分(OASIS)、Logistic器官功能障碍评分(LODS)、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Ⅱ(SAPSⅡ)、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及预后等指标。绘制各类ICU中6种重症评分预测患者28 d死亡风险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使用最大约登指数定义最佳临界值,采用Delong法对各类ICU的AUC进行两两验证。结果共纳入53 150例重症患者,其中内科ICU(MICU)占比最多(19.25%,10 233例),其次为心血管外科ICU(CVICU;17.78%,9 450例),而神经ICU(NICU)占比最少(6.25%,3 320例)。心血管内科ICU(CCU)患者年龄最大〔岁:71.79(60.27,82.33)〕。NICU患者ICU住院时间最长〔d:2.84(1.51,5.49)〕,且占总住院时间比例最高〔63.51%(34.61%,97.07%)〕;综合ICU患者ICU住院时间最短〔d:1.75(0.99,3.05)〕;CVICU患者ICU住院时间占总住院时间比例最低〔27.69%(18.68%,45.18%)〕。在入ICU首日评分方面,NICU患者6种评分均低于其他类型ICU,MICU患者APSⅢ、LODS、OASIS、SOFA评分均高于其他ICU;而SAPⅡ、SIRS评分均在CVICU最高。预后方面,以MICU患者28 d病死率最高(14.14%,1 447/10 233),而CVICU患者病死率最低(2.88%,272/9 450)。ROC曲线分析6种评分对各类ICU患者28 d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显示,在综合ICU,以APSⅢ、LODS、SAPSⅡ预测价值较大〔AUC及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0.84(0.83~0.85)、0.82(0.81~0.84)、0.83(0.82~0.84)〕;在外科ICU(SICU),以OASIS、LODS、SAPSⅡ预测价值较大〔AUC及95%CI分别为0.80(0.79~0.82)、0.79(0.78~0.81)、0.79(0.77~0.80)〕;在MICU,以APSⅢ、SAPSⅡ预测价值较大〔AUC及95%CI分别为0.84(0.82~0.85)、0.82(0.81~0.83)〕;在CCU,以APSⅢ、SAPSⅡ预测价值较大〔AUC及95%CI分别为0.86(0.85~0.88)、0.85(0.83~0.86)〕;在创伤ICU(TICU),以LODS、SAPSⅡ预测价值较大〔AUC及95%CI分别为0.83(0.82~0.83)、0.83(0.82~0.84)〕;在NICU,以OASIS、SAPSⅡ预测价值较大〔AUC及95%CI分别为0.83(0.80~0.85)、0.81(0.78~0.83)〕;在CVICU则以APSⅢ、LODS、SAPSⅡ预测价值较大〔AUC及95%CI分别为0.84(0.83~0.85)、0.81(0.80~0.82)、0.78(0.77~0.78)〕。结论对于综合ICU、MICU、CCU、CVICU患者,可应用APSⅢ或SAPSⅡ评分预测28 d死亡风险;对于SICU和NICU患者,可应用OASIS或SAPSⅡ评分预测28 d死亡风险;对于TICU患者,可应用SAPSⅡ或LODS评分预测28 d死亡风险;对于CVICU患者,则可应用APSⅢ或LODS评分预测28 d死亡风险。

  • 标签: MIMIC数据库 急性生理学评分 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 Logistic器官功能障碍评分 牛津急性疾病严重程度评分 28 d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3D膜解剖理念的腹腔镜腹膜外入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3D腹腔镜腹膜外入路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的10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男性,中位年龄67(53~79)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分1~2分8例,3分2例;有吸烟史6例;合并高血压病4例,糖尿病2例,心脏病1例;均无腹盆部手术史。术中基于3D膜解剖理念对盆腔内重要筋膜进行识别定位,即由膀胱前筋膜平面分离到达膀胱侧间隙,并与Retzius间隙、Bogros间隙汇合,在膀胱前筋膜、膀胱腹下筋膜和尿生殖筋膜包绕形成的层面内解剖以完成膀胱切除过程。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经腹腔途径或开放手术;术中无腹膜损伤。手术时间中位值276(237~325)min,术中失血量中位值160(50~280)ml;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中位值1.8(1~3)d,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中位值1.3(1~2)d,术后住院时间中位值9(5~12)d。所有患者淋巴结清扫数量中位值10(6~20)枚,淋巴结阳性3例,10例切缘均为阴性;术后病理分期T2bN0期5例,T2bN1期2例,T3aN0期2例,T3bN1期1例。中位随访6(2~10)个月,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在腹膜外入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中运用3D膜解剖理念识别定位关键的筋膜结构与层面切实可行,术中解剖清晰,可降低手术难度;手术相关并发症少,术后恢复较快。

  • 标签: 膀胱肿瘤 3D膜解剖 腹膜外入路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最大化眼眶减压手术和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作为甲状腺相关眼病视神经病变(DON)初始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9年4月至2021年11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诊治的43例(66只眼)DON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激素组(21例,33只眼)和手术组(22例,33只眼)。激素组接受了总剂量7.5 g的糖皮质激素静脉冲击治疗;手术组接受了最大化眼眶减压手术治疗。记录治疗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最小分辨角对数视力)、临床活动性评分(CAS)、视觉诱发电位(VEP)-P100振幅和潜伏期、肌肉指数(MI)、眼球突出度等指标,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及其发生率;以手术后或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后6个月的复查结果作为治疗后数据。统计学分析主要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配对及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χ2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以M(IQR)表示。结果2个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眼别分布及治疗前最佳矫正视力、CAS、VEP-P100振幅和潜伏期、MI等基线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激素组的最佳矫正视力从1.00(0.65)改善至0.70(0.60)(Z=-4.55),手术组从1.00(0.95)改善至0.60(0.55)(Z=-4.87);激素组CAS从5(2)分降至2(2)分(Z=-4.91),手术组从5(2)分降至为2(2)分(Z=-4.94);激素组VEP-P100波的振幅从(3.49±1.34)μV提高至(5.26±2.00)μV(t=-9.08),潜伏期从(110.52±12.11)ms缩短至(103.53±6.67)ms(t=4.67);手术组振幅从(3.21±1.74)μV提高至(4.78±2.36)μV(t=-9.24),潜伏期从(118.48±20.16)ms缩短至(106.45±10.57)ms(t=2.84);组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而治疗后2个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激素组和手术组的眶尖拥挤缓解(MI≤0.52)率为分别为64%(21/33)和91%(30/33),眼球突出度下降≥2 mm的比例分别为64%(21/33)和94%(31/33),手术组均高于激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52、7.34,均P<0.05)。2个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并发症,激素组与治疗组轻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8%(8/21)与59%(13/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最大化眼眶减压手术和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均能有效改善DON患者的视功能、降低CAS。两种治疗方法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并且在缓解眶尖拥挤和眼球突出方面,手术更具优势。

  • 标签: 视神经疾病 眼眶 减压术,外科 糖皮质激素类 治疗结果 甲状腺相关视神经病变
  • 简介:摘要例1为44岁右眼眶肿物渐增大2年女性患者,例2为25岁右眼球突出2个月女性患者。2例患者均表现为眼球突出,并可扪及眼眶下方肿物,无视力下降,MRI检查均显示眶内类圆形边界清楚占位,T1加权像低信号,T2加权像混杂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均诊断为右眼眶良性占位病变,且在全身麻醉下行右眼眶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瘤的远颅端移行为正常神经条索并进入下斜肌,结合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以及2例患者术后均出现瞳孔散大、下斜肌麻痹状态,证实肿物为起源于动眼神经支配下斜肌分支的神经鞘瘤。

  • 标签: 神经鞘瘤 眶肿瘤 动眼神经 动眼肌 眼肌麻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解剖性后腹腔镜切除术在肾上腺肿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泌尿外科收治的肾上腺肿瘤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腹入路腹腔镜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采用解剖性后腹腔镜治疗,比较2种手术方式术后临床指标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患者术前和术后6 h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炎性因子水平;采用美国Medica电解质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清Na+和K+及HCO3-水平;同时观察患者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研究组术后血清IL-6、IL-1β、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Na+、HCO3-水平低于对照组,K+水平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29%(8/56)]明显低于对照组[14.29%(8/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3,P=0.047)。术后随访6个月2组患者均未出现复发或转移。结论解剖性后腹腔镜切除术治疗肾上腺肿瘤能够更好地减轻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减少对患者内环境的影响,有效促进其术后康复进程,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 标签: 肾上腺肿瘤 解剖性后腹腔镜切除术 炎性因子 电解质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串联质谱标签(TMT)方法筛选甲状腺相关眼病(TAO)继发限制性斜视患者和共同性斜视患者的眼外肌差异表达蛋白。方法收集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诊断为TAO继发限制性斜视并行斜视矫正术5例患者的眼外肌标本,收集同期5例共同性内斜视行斜视矫正术患者的眼外肌作为对照。采用基于TMT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对TAO组和对照组眼外肌的差异表达蛋白进行筛选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设定倍数变化≥1.2或≤0.83且P值<0.05作为筛选差异表达蛋白的阈值。利用UniProtGOA蛋白数据库和STRING蛋白网络互作数据库分析差异表达蛋白的基因本体(GO)注释、KEGG通路富集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关系。结果TAO组与对照组眼外肌总差异表达蛋白数量为53个,其中表达上调蛋白34个,表达下调蛋白19个。通过GO注释发现,按其生物学过程分类,这些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参与了对刺激的反应过程、多细胞生物过程、代谢过程、发育过程、细胞内信号转导、正向生物调控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参与了局部黏附、紧密连接、细胞骨架调控、凋亡等通路。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分析发现肌球蛋白重链2、肌球蛋白重链7、肌球蛋白调节轻链、α辅肌动蛋白2、纤维蛋白原α链和纤维蛋白原β链6个关键蛋白。结论TAO继发限制性斜视患者与共同性斜视患者的眼外肌中蛋白表达存在差异,肌球蛋白、辅肌动蛋白、细丝蛋白可能通过参与细胞骨架调控、局部黏附等参与TAO的发病机制。

  • 标签: 甲状腺相关眼病 限制性斜视 蛋白组学 质谱分析法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患者的真实疼痛经历,分析PHN疼痛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4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疼痛科就诊的10位PHN患者并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访谈资料应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了解PHN患者真实疼痛经历和感受。结果通过对访谈资料的分析,提炼出4个主题,包括患者对PHN存在错误认知;患者难以忍受PHN疼痛;PHN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患者失望、无助,期望镇痛效果更佳的治疗措施。结论医护人员应该加强PHN疾病的健康宣教,预防PHN的发生,关注PHN患者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

  • 标签: 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 镇痛 病人控制 定性研究
  • 简介:摘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目前的首选治疗方法是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然而其依从性差等问题成为临床面临的挑战。经鼻高流量治疗(HFNC)可提供高流量气流及相应的气道压力,同时患者对其耐受性较高,近年来已被尝试用于OSAHS的治疗。本文综述其相关研究历程和临床应用进展。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 经鼻高流量治疗 成人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郎飞结区和结旁区相关抗体在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的检测及其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7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住院和门诊就诊及外院送检的212例临床诊断CIDP患者血清样本,采用细胞底物法检测抗郎飞氏结区和结旁区相关自身抗体(抗NF155、抗NF186、抗CNTN1抗体)和IgG亚型。根据检测结果分为抗NF155抗体阳性、抗NF186抗体阳性和抗CNTN1抗体阳性组,回顾性分析各组患者肢体无力、深浅感觉异常、震颤、脑脊液蛋白水平、臂丛核磁共振(MRI)等临床特点,并进行对比。结果共发现抗NF155抗体阳性患者23例(10.8%,23/212),抗NF186抗体阳性12例(5.7%,12/212),抗CNTN1抗体阳性4例(1.9%,4/212)。抗NF155抗体阳性组和抗CNTN1抗体阳性组抗体均为IgG4亚型。抗NF186抗体阳性组(12例)患者IgG均阳性,4例可检测到抗体亚型,但优势亚型不明。抗NF155抗体阳性组(23例)患者均有肢体无力和深感觉障碍,19例有(19/23,82.6%)浅感觉障碍,22例(95.7%,22/23)为对称性受累,18例(78.3%,18/23)有震颤;19例行臂丛MRI,均为异常。抗NF186抗体阳性组(12例)患者均有肢体无力,浅感觉和深感觉障碍分别有9和6例,8例为不对称性受累,仅1例出现震颤;7例行臂丛MRI,1例异常。抗CNTN1抗体阳性组(4例)患者均表现为对称性肢体无力和深浅感觉障碍,3例有震颤,4例均有臂丛MRI异常。抗NF155抗体阳性组、抗NF186抗体阳性组和抗CNTN1抗体阳性组在发病年龄[分别为(25.8±13.8)、(43.4±20.7)和(61.2±5.1)岁]、深感觉异常、震颤和臂丛MRI异常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抗NF155、抗NF186、抗CNTN1抗体阳性CIDP患者在发病年龄、深感觉异常、震颤和臂丛MRI异常等临床特征上有差异。

  • 标签: 多发性神经根性神经病,慢性感染性脱髓鞘性 自身抗体 接触蛋白1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 简介:【摘要】青少年作为未来篮球人才的后备力量,在教育教学与日常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强化对青少年篮球技能训练的重视,以提升青少年篮球运动水平。篮球运动对青少年体格、身体素质、心理素养等均具有一定的要求,通过不断的技能训练,青少年能够掌握篮球运动技巧,对促进青少年篮球运动水平的提升十分重要。基于此,文章就青少年篮球训练中技能训练内容进行研究,致力于青少年篮球训练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同时为教师训练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 标签: 青少年 篮球训练 技能训练 训练措施
  • 简介:摘 要: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加速发展,出现了大量的电力工程,电力工程的安全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然而,在我国电力工程的发展中,安全监督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加强新时期电力工程的安全监督管理,是当前值得思考的问题。摘要:通过论述新时期电力工程的特点,根据电力工程危险源辨识的方法,研究了电力工程安全管理监督控制方法,并结合相关工程实践,将安全控制方法付诸实践。

  • 标签: 电力工程 安全监督 经营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