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报告1例多次被误诊为"克罗恩病"的肠病相关T细胞淋巴(EATL)患者,重点探讨ETAL与其他肠病的鉴别诊断,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和误治。

  • 标签: 肠病相关T细胞淋巴瘤 克罗恩病 误诊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噬血细胞综合征是一种由于各种诱因导致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过度活化,并刺激单核巨噬系统,分泌大量炎性细胞因子的危重疾病。淋巴是导致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的重要病因之一。近年,随着对疾病认识的深入、检测手段的提高及新药的问世,淋巴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体系逐渐完善。为更好地指导我国医师的临床实践,中国抗癌协会淋巴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淋巴细胞疾病学组以及中国噬血细胞综合征专家联盟,基于2018版《淋巴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诊治中国专家共识》,结合新进展,对疾病的分类及治疗进行了修订,增加了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解读,旨在规范和提高我国淋巴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的诊治水平。

  • 标签: 淋巴瘤 噬血细胞综合征 诊断 治疗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结外自然杀伤(NK)/T细胞淋巴(ENKTCL)是起源于T或NK细胞的血液肿瘤,该病在亚洲及南美洲地区发病率较高,病情进展迅速、侵袭性强,晚期患者预后较差。目前,对该病患者的治疗通常根据疾病分期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但是尚缺乏统一的标准治疗方案,而包含门冬酰胺酶的新型化疗方案,可使患者预后获得改善。随着放化疗联合、新药研发、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开展,患者亦可从中受益。笔者拟按照疾病分期,对近年ENKTCL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帮助临床医师更好地选择治疗方案。

  • 标签: 淋巴瘤,结外NK-T细胞 治疗 门冬酰胺酶 化放疗 肿瘤分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淋巴实施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以及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笔者选择46例淋巴实施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患者,实验组护理办法是预见性护理,对照组护理办法是常规护理,统计学对比两组患者组间数据。结果:比较对照组患者得出,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淋巴实施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以及预见性护理,护理效果理想。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淋巴瘤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甲状腺淋巴(PTL)的临床特征及其两种主要病理亚型之间临床表现和生存的差异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2011年1月至2022年1月确诊的52例PTL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种主要病理亚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DLBCL)及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MALT)]的临床特征和生存情况。结果52例PTL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40例;年龄34~83岁,中位年龄65岁。患者就诊时均表现为颈前肿物。MALT 12例(23.1%),DLBCL 37例(71.2%)(其中双/三表达淋巴5例),B细胞淋巴(不能分类)2例(3.8%),滤泡淋巴(FL)1例(1.9%)。有颈部淋巴结肿大的MALT和DLBCL患者比例比较[66.7%(8/12)比94.6%(3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3,P<0.05)。MALT与DLBCL患者3年OS率分别为90.9%、73.9%,两组患者的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1,P=0.024)。结论PTL病理亚型与患者预后相关。

  • 标签: 淋巴瘤 甲状腺肿瘤 预后 临床特征 生存分析
  • 简介:摘要EB病毒具有致癌活性,与多种类型淋巴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目前,国内鲜见与EB病毒相关的胃原发性淋巴的详细阐述和明确的诊疗指南,现就EB病毒相关的胃原发性淋巴的一般临床特征、免疫表型及相关治疗作一综述。

  • 标签: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感染 胃原发性淋巴瘤 免疫表型 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回顾延髓原发淋巴的非典型影像表现复习、归纳总结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的MRI特征,提升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的认识,以提高对该病的术前影像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2021年01月14日在黔南州人民医院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为延髓弥漫大B细胞淋巴1例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患者临床症状主要由中枢神经系统引起,除了延髓区域受累外无其他脏器受累,其他部位无淋巴结肿大,无化疗及免疫缺陷等病史。MRI见延髓左后背侧见斑块影,T1WI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T2FLAIR显示较明显,呈稍高信号,累及局部发出的舌下神经,相邻近端增粗,信号改变与区相仿,弥散不受限,增强呈明显强化,周未见水肿带,占位效应不重,MRS提示:脑干左侧旁占位性病变实质部分多体素波谱显示中心区:Cho明显增高,NAA及Cr峰减低,Cho/Cr峰值比=4.27,Cho/NAA峰值=3.7,Cr峰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淋巴患者化疗前后的心电图变化情况,探讨心电图对于淋巴患者化疗后心脏毒性反应的检测效果。方法:样本收集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集这一时间段内在医院接受CHOP化疗方案治疗的50例淋巴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在患者化疗前、化疗后,采用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对患者是否发生心脏毒性反应进行监测,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对比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对于淋巴患者化疗后心脏毒性反应的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析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与诊断金标准之间的一致性,并对比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于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诊断符合率。结果:对于淋巴患者化疗后心脏毒性反应,动态心电图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比常规心电图更高(P

  • 标签: 淋巴瘤 化疗 心脏毒性反应 常规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T细胞淋巴患者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1年07月--2022年07月在本院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34例T细胞淋巴患者作为护理对象,通过简单随机方法分配小组,常规组、综合组各17例,其中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配合,综合组予以综合护理配合。结果:综合组消化道出血、腹部不适、感染、呕吐等并发症23.53%较常规组47.06%更少(P

  • 标签: 综合护理 淋巴瘤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并发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淋巴结边缘区B细胞淋巴(NMZL)临床病理学特点及BRAF V600E和MYD88 L265P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收集2009年9月至2021年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病理科及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学系诊断的NMZL 32例,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点,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BRAF V600E基因及Sanger测序法检测MYD88 L265P基因突变情况。结果患者男性20例,女性12例,中位年龄69岁(范围36~82岁),临床表现为多发淋巴结肿大,头颈部淋巴结最多见(22/32,68.8%),其次为腹股沟(12/32,37.5%)、腋窝(11/32,34.4%)、纵隔(5/32,15.6%)、腹膜后淋巴结(4/32,12.5%)。患者多处于Ann Arbor分期Ⅰ/Ⅱ期(21例)。形态学表现为弥漫型(24/32,75.0%)、结节型(5/32,15.6%)、滤泡间型(2/32,6.3%)及滤泡周型(1/32,3.1%)的生长模式,肿瘤细胞呈单核细胞样、中心细胞样、小淋巴细胞样及不同程度的浆细胞样分化。免疫表型:肿瘤细胞弥漫表达CD20,部分表达CD43(11/32,34.4%)、bcl-2(20/32,62.5%)、MNDA(13/32,40.6%)、CD5(2/32,6.3%),Ki-67阳性指数10%~40%。2例(2/32,6.3%)BRAF V600E突变,所有病例MYD88 L265P均无突变。随访时间为6~110个月,18例生存,5例死亡。结论NMZL形态多样,缺乏诊断特异性免疫标志物,需与多种B细胞淋巴相鉴别。NMZL无MYD88 L265P突变,可伴有BRAF V600E突变,其突变率还需进一步大宗病例进行研究。

  • 标签: 淋巴瘤,B细胞 淋巴瘤,B细胞,边缘区 诊断,鉴别 原癌基因蛋白质B-raf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前清蛋白在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ENKTL)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8年12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84例ENKT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ontal-O'Quigley变点法计算清蛋白预测患者预后的最佳临界值;采用倾向评分匹配(PSM)减少选择偏差;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确定影响生存的因素。采用时间依赖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赤池信息量准则及Brier综合评分评价纳入清蛋白的国际预后指数(IPI)、韩国预后指数(KPI)、NK细胞淋巴预后指数(PINK)模型对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治疗前清蛋白预测ENKTL患者预后的最佳临界值为37.5 g/L。>37.5 g/L组(126例)3、5年总生存(OS)率为66.2%、60.3%,无进展生存(PFS)率为58.8%、49.6%;≤37.5 g/L组(58例)3、5年OS率为35.0%、32.4%,PFS率为32.5%、30.0%;>37.5 g/L组OS、PFS均优于≤37.5 g/L组(均P<0.001)。PSM后,>37.5 g/L组OS、PFS仍均优于≤37.5 g/L组(均P=0.002)。多因素分析显示,清蛋白是影响ENKTL患者OS(RR=0.419,95% CI 0.266~0.660,P<0.001)、PFS(RR=0.493,95% CI 0.322~0.755,P<0.001)的独立因素。PSM后,清蛋白仍是影响ENKTL患者OS(RR=0.305,95% CI 0.156~0.598,P=0.001)、PFS(RR=0.341,95% CI 0.185~0.627,P=0.001)的独立因素。纳入清蛋白的IPI、KPI、PINK模型的预后预测效能均提高。结论治疗前清蛋白是评估ENKTL预后的重要因素。

  • 标签: 清蛋白 淋巴瘤,结外NK/T细胞 预后
  • 简介:摘要《淋巴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诊治中国专家共识》依据循证医学证据,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于2022年进行了修订。新版共识增加了根据噬血细胞综合征发生诱因的区别进行的分类,首次纳入了免疫治疗诱发的淋巴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的分类,并增加了淋巴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的基因背景缺陷和中枢神经系统累及的内容。本文对共识中更新的内容进行了解读。

  • 标签: 淋巴瘤 噬血细胞综合征 专家共识 解读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早期结外NK/T细胞淋巴鼻型(NKTCL)同步与非同步放化疗疗效。方法收集2007—2020年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278例早期NK/T细胞淋巴综合治疗患者,按Nomogram改进版风险指数(NRI)预后模型,根据有无任何预后不良因素[年龄>60岁、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增高、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2分、原发肿瘤侵犯(PTI)、Ann Arbor分期Ⅱ期]分为预后良好组49例,以及含有任何一项预后不良因素的预后不良组229例。其中145例采用同步放化疗,133例采用非同步放化疗。结果全组5年总生存(OS)率为71.0%,无进展生存(PFS)率为67.6%。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5年OS率分别为95.6%和65.4%(P<0.001)。预后不良组中NRI=1分中低危组、NRI=2分中高危组、NRI≥3分高危组患者各组的5年OS率分别为72.1%、61.1%、47.7%(P=0.007)。同步放化疗组与非同步放化疗组疗效无显著差异,5年OS率分别为70.6%、69.8%(P=0.783)、5年PFS率分别为67.6%、65.2%(P=0.631)。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NRI=1分中低危组患者同步放化疗组与非同步放化疗组5年OS率分别为73.1%、76.5%(P=0.576),NRI=2分中高危组患者分别为62.6%、69.3%(P=0.427),NRI≥3分高危组患者分别为58.1%、42.3%(P=0.954),均无明显差异。结论综合治疗能显著改善预后不良组早期NKTCL的预后,在放化疗的顺序上同步放化疗和非同步放化疗5年OS率、5年PFS率无显著差异。对于预后不良早期NKTCL可以采用耐受性更好的序贯治疗。

  • 标签: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 同步放化疗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结外NK/T细胞淋巴是中国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之一,其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目前尚无国际标准治疗方案。本文报道了1例晚期结外NK/T细胞淋巴患者在一线治疗中出现疾病进展后通过使用PD-1单抗联合化疗或联合表观遗传学药物治疗方案而获良好缓解,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创造了机会。这一治疗策略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

  • 标签: NK/T细胞淋巴瘤 PD-1单抗 表观遗传学 造血干细胞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淋巴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60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淋巴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3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加入预见性护理,比较组间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淋巴瘤
  • 简介:摘要伴PDGFRA、PDGFRB或FGFR1重排或PCM1-JAK2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髓系/淋系肿瘤,是2016版WHO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分类中的独立疾病类型。在这一类别中,共同的特征是融合基因的形成导致异常酪氨酸激酶的表达。其中,伴有PDGFRA重排的髓系/淋系肿瘤是最常见的肿瘤类型。现报道1例罕见的以T淋巴细胞淋巴为初始表现,并伴PDGFRA重排的髓系/淋系肿瘤。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对2015年1月—2021年6月在江苏省中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诊治的6例大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病例进行了回顾性观察,结果显示:男2例、女4例,年龄62~87岁,病变位于直肠3例、横结肠1例、乙状结肠1例、乙状结肠+直肠1例,息肉病型1例、炎症型2例、黏膜下隆起型3例,表面呈“树枝样外观”5例;2例行内镜下切除、1例行外科手术联合化疗、1例行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治疗、2例因个人原因选择随访,1例失访,其余5例随访21~73个月均预后良好,内镜及影像学复查均未见复发。提示对肠镜检查中发现位于左半结肠的黏膜下隆起型病灶,表面呈“树枝样外观”时,应考虑到大肠MALT淋巴的可能性,在早期诊断的前提下,内镜下切除治疗有成为一线治疗方案的潜力。

  • 标签: 肠肿瘤 大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内镜诊治 树枝样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