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临帖是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也是成为书家的必由之路。我们自本期开设的"命题竞临"栏目,就是不断地强化临帖的意识和重复我们的观点。刊登的碑帖范本,小作者在临习时可以通临,也可以节临,写好后寄给我们,我们会从来稿中选择部分优秀竞临作品进行点评并刊登,当然小朋友应不拘泥于此,也可以选择其它碑帖范本进行临习,总之通过临帖、摹帖,把基础打好,这才是学习书法的根本所在。

  • 标签: 碑局部 礼器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篇名]Heattreatmentoftheweldedjointsformainunitsofseaplatformsinthenorthsea,[篇名]FatigueLifeImprovementofStructuralElementswithFatigueCracks,[篇名]Newmaterialsandproductiontechnologiesforinnovativelightweightconstructions,[篇名]Effectsoftheelectronbeamlocalpost-wellheat-treatmentonthemicrostructureandpropertiesof30CrMnSiNi2Asteelweldedjoints,[篇名]Energyfromelectricresistanceheatersectionsoverthevesselsurfaceatlocalheattreatmentofringwelds。

  • 标签: 局部热处理 疲劳裂缝 实验观测 结构元素
  • 简介:研究了局部对偶平坦的Finsler度量,综合局部射影平坦,局部对偶平坦的性质,得到一个Finsler度量是局部对偶平坦且局部射影平坦的三个充要条件,并将其应用到(α,β)-度量,从而得到(α,β)-度量是局部对偶平坦且局部射影平坦的充要条件。

  • 标签: 局部对偶平坦 局部射影平坦 β)-度量
  • 简介:摘要尿路上皮癌是常见的泌尿系恶性肿瘤。含铂化疗方案作为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标准一线治疗虽有效,但部分患者无法耐受,且存在复发风险。免疫治疗为尿路上皮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策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极大提升了临床疗效和生存获益,目前已有用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治疗的报道。近年来,学者们对各种含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联合治疗策略在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中的应用进行探索,结果显示其疗效确切,不仅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也成为未来尿路上皮癌联合治疗和精准治疗的重要方向。

  • 标签: 膀胱肿瘤 免疫疗法 尿路上皮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 简介:摘要在长期接受局部抗青光眼药物治疗的患者中部分发生不同程度的干眼表现,其中抗青光眼药物中的防腐剂尤其是苯扎氯胺对其发生起主要作用。苯扎氯胺造成干眼的主要机制为:直接作用于泪膜,造成泪膜稳定性破坏导致泪液蒸发增加、泪膜渗透压增高;对角膜上皮细胞、结膜杯状细胞、睑板腺细胞等有细胞毒性作用,影响了泪膜黏液和脂质的分泌;通过免疫炎症反应造成眼表慢性炎症。本文通过探讨苯扎氯胺可能造成干眼的机制,希望为指导青光眼用药、开发新的眼部用药防腐剂体系等提供新思路。(国际眼科纵览,2021, 45: 420-425)

  • 标签: 青光眼 抗青光眼药物 苯扎氯铵 干眼
  • 简介:摘要对于局部晚期(T3-4/N+M0)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标准治疗模式可以明显减少局部复发、增加肿瘤退缩,但是远处转移没有得到改善。放疗和免疫治疗相辅相成,两者联合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近年来,局部晚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相关临床试验逐渐展开,在微卫星不稳定(MSI-H)和微卫星稳定(MSS)患者中均进一步提高肿瘤退缩程度和病理性完全缓解率,增加器官保留概率,为“等待观察”策略提供更多可能。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未来仍需要更多的大型临床试验进行验证,期待能带来更好的生存获益。

  • 标签: 直肠肿瘤,局部晚期 新辅助放化疗法 免疫疗法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分析软坚散结胶囊联合阿帕替尼对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将82例行AG化疗方案的初治患者分为对照组(阿帕替尼,48例)与观察组(软坚散结胶囊+阿帕替尼,34例)。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局部肿瘤控制率升高,血清CA199、VEGF水平降低,肝功能异常、白细胞降低、血小板下降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1、2年生存率提高(P<0.05)。软坚散结胶囊联合阿帕替尼有助于提高胰腺癌局部肿瘤控制率,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不良反应更轻,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胰腺肿瘤 进展期 阿帕替尼 化学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术前三维适形放疗(3DCRT)与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MAT)同期化疗用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的5年总生存(OS)及无进展生存(DFS)结果,并分析该新辅助模式下的诱导/巩固化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收集2007—2013年间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术前3DCRT或VMAT同期联合化疗(主要为Xelox方案:卡培他滨加奥沙利铂)及手术的334例LARCs资料,其中3DCRT组172例,VMAT组162例。VMAT组靶区处方剂量为计划靶区1(PTV1)50 Gy分25次,PTV2 46 Gy分25次;3DCRT组处方剂量为PTV2 46 Gy分23次。全组中185例接受术前同期放化疗(即单纯同期放化疗组),149例在术前同期放化疗前、后接受了1~7个疗程(中位数2个疗程)的诱导/巩固化疗(即同期放化疗±诱导化疗±巩固化疗组,主要化疗方案为XELOX)。比较3DCRT组与VMAT组的5年OS及DFS差异,并分析同期放化疗±诱导化疗±巩固化疗组与单纯同期放化疗组放化疗期间急性不良反应、术后并发症、病理完全缓解(ypCR)率及生存的差异。结果全组中位随访时间为62.3个月(2.4~119个月),3DCRT组与VMAT组5年OS和DFS均相近,分别为79.0%与83.2%(P=0.442)和77.0%与82.1%(P=0.231)。同期放化疗组与同期放化疗±诱导化疗±巩固化疗组≥3级急性血液学不良反应及非血液学不良反应相近(7.0%与12.1%,P=0.114及14.1%与16.8%,P=0.491);术后并发症相近(17.3%与17.4%,P=0.971);ypCR率相近(25.4%与30.2%,P=0.329);5年OS相近(80.5%与82.0%,P=0.409)及DFS相近(78.0%与81.0%,P=0.252)。结论与术前3DCRT技术相比,VMAT技术并不显著改善患者5年OS及DFS,即使针对瘤床额外推量。在术前同期放化疗中加入中位2个疗程的诱导/巩固化疗并不显著提高ypCR率与生存,但不良反应可耐受。

  • 标签: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三维适形放射疗法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容积调强弧形疗法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化学疗法 预后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老年局部进展期胃癌的安全性和疗效,为老年胃癌患者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5年3月234例局部进展期老年(年龄在57岁以上)胃癌患者临床治疗情况,其中传统开腹远端胃大部切除组(传统组)101例,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大部切除组(腹腔镜组)133例,通过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术中及术后各项指标用均数&#177;标准差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率和生存率采用χ2检验,P〈0.05代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传统组与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淋巴结清扫个数、伤口长度、住院恢复时间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患者病死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老年局部进展期胃癌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其并发症发生概率以及治疗效果与传统开腹手术相当,具有广阔的老年局部进展期胃癌临床前景.

  • 标签: 胃肿瘤 腹腔镜检查 胃切除术 剖腹术 治疗结果
  • 简介:局部给药是治疗皮肤相关疾病的重要给药途径。然而,受皮肤角质层天然屏障的影响,外用制剂如软膏或乳膏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甚至伴随不良反应。近年来,随着纳米材料研究的日益成熟,新型的以纳米材料为载体的外用制剂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皮肤病的治疗领域中。该综述具有代表性的用于皮肤靶向应用的纳米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纳米载体 皮肤病 局部给药
  • 简介:摘要克罗恩病肛瘘(perianal fistula of Crohn’s disease,PFCD)的治疗策略在过去20年里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已经演变成一种多学科协作(肠胃科、结直肠外科医生、内镜和放射科医生均需要参与)、多种方法联合治疗(肛周局部处理与药物相结合)的治疗管理方式,并具有明显优势。由于此类疾病的特殊性,肛周局部处理在整个治疗的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本文就近期PFCD的肛周局部处理方案进行综述。

  • 标签: 肛周局部处理 克罗恩病肛瘘 干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卡培他滨联合放疗治疗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近段时间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其选择的治疗方案分为两组,研究组52例,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放疗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卡培他滨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3%,与对照组患者的69.2%相比显著较高(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CE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1年后生存率均显著由于对照组(P<0.05)。结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术前采取卡培他滨联合放疗治疗能够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

  • 标签: 卡培他滨 放疗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辅助放化疗用于局部进展期胃癌治疗临床价值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选取2016年3月到2017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50例进行实验分析,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25例,实验组患者采用新辅助放化疗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个月生存率、10个月生存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优势更为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两组患者的5个月生存率、10个与生存率对比,实验组患者的5个月生存率、10个与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新辅助放化疗用于局部进展期胃癌治疗已经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并能够使患者的存活率得到提升。

  • 标签: 新辅助放化疗 胃癌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同期新辅助放化疗对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共计回顾分析了 2019年 2月到 2020年 4月间在我院进行了进展期直肠癌治疗的 80例患者治疗资料。基于随机数表法方式分组。常规组不接受通气新辅助放化疗直接进行手术。实验组采取同期新辅助放化疗。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住院、复发以及并发症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疾病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上述三项指标的组间计算均有意义, P< 0.05。结论:对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可以在术前采取同期新辅助放化疗进行治疗,可以提高整体手术效果,对于患者的预后康复具备积极推动作用,值得普及。

  • 标签: 局部进展期 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评价术后辅助化疗对ypN0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4年9月至2010年9月周口市中心医院直肠肛门外科收治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进行同步放化疗,治疗结束后6~8周行根治性手术,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将ypN0患者纳入本项研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术后2~4周给予辅助化疗,对照组不再给予辅助放疗或化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5年局部复发率(5.2%vs10.8%)、5年无瘤生存率(86.5%vs82.4%)、5年总体生存率(89.6%vs85.3%)无明显差异(P〉0.05);ypT3-4.组接受术后化疗者5年局部复发率2.8%明显低于未接受术后化疗者的22.0%(P〈0.05),而在ypCR、ypTis-2组未发现这种差异(P〉0.05);ypCR、ypTis-2、ypT3-4三组患者中是否接受术后化疗在5年无瘤生存率、5年总体生存率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术后化疗能降低ypT3-4N0患者5年局部复发率,对ypCR、ypTis-2N0患者作用不大。

  • 标签: 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直肠癌根治术 术后化疗 生存率 复发率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直肠上动脉灌注化疗用于进展期直肠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比较其与常规根治手术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进展期直肠癌根治患者,根据术中是否选择直肠上动脉灌注化疗,分为动脉灌注组(38例)和对照组(42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临床病理资料、术后并发症、化疗相关副作用以及远期生存和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方式、Duke分期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术后近期并发症如吻合口瘘、切口感染、腹腔感染、术后肠道出血、尿潴留和切口脂肪液化以及远期并发症如吻合口狭窄、肠梗阻、排便功能不良无显著性差异.灌注化疗组发生Ⅲ级和Ⅳ级化疗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尽管灌注化疗组患者术后1、3年总体生存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但灌注化疗组术后3年无复发生存率为85.8%,显著高于对照组62.1%(P<0.05).结论进展期直肠癌根治术中行直肠上动脉灌注化疗安全、可行,并不增加围手术期并发症,化疗副反应可接受,可以降低局部复发的风险.

  • 标签: 直肠癌 直肠上动脉灌注化疗 并发症 化疗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