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护理本科学生的实习要求不同于护理大专的要求,也不同于全日制学生的要求,对临床综合技能的要求较高。但目前我国护理教育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层次尚不够清楚。而这个问题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如何提高不同层次护理教育的质量是护理界值得共同探讨的问题。现有的临床教育模式不利于学生自觉性与创造性的发挥,所以临床教育模式需要改革,使它更有利于高层次护理人才的培养,更贴近临床的需要。

  • 标签: 教育 护理 学士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五习惯”护患沟通模式。方法基于文献研究和焦点小组讨论初步拟定“五习惯”护患沟通模式初稿,采用德尔菲法,经过两轮专家咨询,最终确定“五习惯”护患沟通模式。结果2轮专家咨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和83%,第一轮咨询中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7-0.87,两轮专家咨询的变异系数分别为8.6%-19.72%和5.63%-14.58%,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079和0.078(P<0.05)。最终确定的“五习惯”护患沟通模式包括5个维度,14条子项目及相对应的32条技巧,23个示例和17项预期目标。结论“五习惯护患沟通模式兼具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可为护理教学和临床带教提供参考。

  • 标签: &ldquo 五习惯&rdquo 护患沟通模式 德尔菲法 焦点小组
  • 简介:将发展式教学模式作为解决实验诊断学教学中,课时不足与高素质人才培养之间矛盾的新途径。从设计指导思想、授课安排、针对解决的问题与使用的教育学策略等几方面,对该模式进行了详细介绍和说明。

  • 标签: 教学模式 发展 医学教育 素质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机管理配合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在外伤急诊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外伤急诊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期间,将其依据信封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50例)、研究组(50例),对照组行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危机管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经护理的确诊时间为(33.66±8.76)min,急诊至手术时间为(40.97±10.58)min,住院时间为(16.88±4.63)d,均优于对照组,p<0.05,抢救成功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危机管理配合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在外伤急诊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推广、实施。

  • 标签: 无缝隙一体化 急救护理 急诊急救 危机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护士干预护理模式对住院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接收的住院糖尿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75例,使用护士干预护理模式的观察组患者75例,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值明显下降,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具有临床参考价值。结论护士主导护理模式的施行,能够有效地改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控制和稳定空腹血糖值,提高患者对于临床治疗的依从性和临床护理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护士主导模式 糖尿病 血糖控制 自我管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专人全程陪伴分娩护理模式对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8月98例正常产妇,数字随机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采用专人全程陪伴分娩护理,观察两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胎吸助娩、剖宫产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阴道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子宫恢复时间、初乳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专人全程陪伴分娩护理模式可促进自然分娩,缩短产程,改善妊娠结局,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专人全程陪伴 分娩护理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养老“医”、“养”分离,医疗服务和长期照护的需求将呈快速增长态势,现有的家庭养老、医疗服务方式将承受巨大的挑战。新疆由于其独特的地域、民族、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在医养结合养老方面存在不同于国内其他省市的鲜明特点,如何正视自生的优势和不足,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是完善新疆地区医养结合模式,改善民生、促进健康老龄化的重要前提。

  • 标签: 健康老龄化 医养结合 特点 挑战
  • 简介:我国医学检验本科教育发展已近30年,为各级卫生机构培养了大批高级检验医学人才,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检验医学事业的发展。在此期间,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及学科发展,检验本科专业学制及培养目标已多次调整。2011年3月,教育部公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一稿),对医学检验本科专业学制又做出了调整。该文对我国医学检验本科专业学制及培养目标进行了回顾与探讨。

  • 标签: 医学检验 本科 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舒适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份-2018年2月份收治的实施血液透析的患者150例按照入院时间的前后分成两组,参照组为常规护理期间,实验组为开展舒适护理期间,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评分,并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评价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评分均不同程度提高,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价为98.67%,参照组护理满意度评价为93.33%,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大大提高,舒适度,满意度评分大大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简介:检验医学是近几十年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宁夏医学院在2003年招收本科生,为了探讨一个适合医学检验专业发展的模式,通过向具有悠久的历史、办学经验丰富的五所高校学习,提出了医学检验专业发展模式的建议。

  • 标签: 高校 医学检验 办学模式 发展模式
  • 简介:摘要母婴床旁护理是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护理模式,是现代产科护理新模式的核心内容。由于其先进的护理理念和显著的护理效果,母婴床旁护理迅速在产科护理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应用的不断深入,护理内容不断丰富、但相应的也逐渐暴露出了一些实际问题。基于此,为了更好的提升母婴床旁护理的应用效果,本文对近几年关于母婴护理的理论和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 应用效果 研究进展
  • 简介:为适应时代的需要,培养高素质的临床医学(检验方向)的大学生,将原有的“单学科叠加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多学科渗透式”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调整教学安排,建立更科学的实验课程体系,打破临床医学与检验专业的分割,培养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复合型人才。

  • 标签: “多学科渗透式” 实验教学 探索 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剖宫产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之间进行剖宫产的患者共240例,均等分为两组,对两组产妇在剖宫产后的自理能力、身体恢复时间、住院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比组产妇的术后自理能力、身体恢复时间、住院情况数据都显著低于观测组。结论Orem自理模式在剖宫产后的术后护理应用中,能够提高产妇自身的身体恢复水平,也可以节约产科护理资源,是值得临床大力推广的护理模式

  • 标签: 剖宫产 Orem自理模式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在肺结核患者中应用医防合作模式,探究分析该模式的肺结核控制效果。方法对我市2014年1月-2018年12月综合医疗机构网络直报、转诊以及的结防机构追踪情况进行分析,并探究分析医防合作模式对肺结核发现所发挥的作用。结果相较于2014年,2018年我市综合医疗机构实际报告率明显有所升高,最高可达到123.98%;转诊到位率有所升高,最高可达90.73%;追踪到位率有所升高,最高可达92.95%;总体到位率也明显有所升高,最高可达97.53%(P<0.05);活动性患者发现贡献率有所升高,最高可达70%(P<0.05);肺结核发现患者的贡献率有所升高,最高可达78%(P<0.05)。结论医防合作模式在我市综合医疗机构肺结核发现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显著提升了肺结核患者的发现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医防合作模式 肺结核 控制效果
  • 简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对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从厘定培养目标着手,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通过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实验教材的开发.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验实训教学,突出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专业服务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社会服务意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使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得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

  • 标签: 高等职业教育 医学检验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核心能力
  • 简介:由于医学科技的迅猛发展,医学教育模式也由“学校教育一次性教育”模式转变为“学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医学教育”的终身教育模式。对于住院检验医师规范化培训,在大部分医院没有得到有效重视。实施住院检验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检验医学人才,提高临床医疗工作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完善毕业后医学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

  • 标签: 住院检验医师 规范化 培训模式 医学教育 临床医学
  • 简介:随着检验医学的发展,实验诊断学的教学内容不断扩充,现有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当前医学发展的需要,郧阳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诊断学教研室充分利用该校生物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优势教学资源,开展实验诊断学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

  • 标签: 实验诊断学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脑积水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近三年来收治的脑积水患者60例进行本次研究,按不同护理办法均分两组,比较两组护理结果。结果采用优质护理的优质组患者在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舒适度和医护人员信任度显著高于仅采用传统常规护理办法的常规组患者;优质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情况显著低于常规组,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积水患者提供优质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优质护理 脑积水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病理学专业在教育中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出具有广阔知识面、扎实基本功、高素质、强劲实践能力的综合性医学人才。但是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学生的综合能力较弱,因此要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从多角度打造新型、复合型医学人才。

  • 标签: 病理学专业 教育新模式 实践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小儿护理应用个性化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近期接收的住院患儿7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行个性化护理,对照组行常规住院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者3例,对照组11例。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7.32±2.46)天、护理满意度97.44%,明显优于对照组(11.17±2.96)天、82.05%。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小儿护理工作中积极引入个性化护理理念,可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儿病情的好转。

  • 标签: 不良反应 个性化护理模式 应用效果 小儿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