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ICU应用中的效果,以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方法通过设置风险管理岗位、进行风险知识培训、执行风险控制制度及操作规范、应用风险评估表、持续风险监控及考核等方法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比较管理前后ICU病区护理高危风险控制及护理质量情况。结果ICU风险管理后压疮、VAP、CRBSI、CAUTI、错误吸入发生率均较管理前有明显下降趋势,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管理后较管理前也明显减少;护理质量考核也显著较管理前提高,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ICU风险管理,可以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是保障患者安全及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

  • 标签: 重症监护 风险控制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梗塞后认知功能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门诊科2015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65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门诊接诊顺序编号并利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n=32)患者单纯予以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n=33)患者采用丁苯酞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MoCA(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以及ADL(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MoCA评分以及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76.7%,观察组总有效率93.3%,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梗塞后认知功能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丁苯酞 尼莫地平 脑梗塞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感染儿科实习护生对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认知度,分析实习护生认知度现状及其差异的原因,从而针对性地进行岗前培训。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实习护生医院感染防控知识问卷,以无记名形式对儿科50名实习护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共发出问卷调查表50份,回收率100%,护生对所调查内容中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平均知晓率为45%。结论感染儿科实习护生对医院感染防控知识有待提高,实习医院应加强实习护生上岗前培训,提高医院感染的防范意识及行为。

  • 标签: 感染儿科 实习护生 医院感染 认知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研究探讨对抑郁症患者采用心理认知干预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月到2018年11月在我院接受抑郁症治疗的患者96例,将其使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对比患者其他方面发现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认知护理干预,观察结果。结果采用心理认知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在各方面都要优于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结论在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中采用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的治疗可以得到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理认知 抑郁 积极的心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加用认知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对55例住院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并以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22例)及认知行为干预(观察组23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其SAS及SDS评分无较大差异(P>0.05),在护理后,均较之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在改善幅度上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对照组远不及观察组(77.27%<100.0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在住院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可大力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住院护理 认知行为干预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患者例数一共为118例,研究的时间范围在2014年2月-2017年1月,对上述患者进行神经心理评估,所有患者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认知功能障碍评分,对上述患者的影响因素进行筛选,并对患者的身体进行方面的检查,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结果患者在性别、受教育程度以及血糖水平方面无差异,而和糖尿病的发病年龄、吸烟史、颈动脉狭窄等指标有密切的联系,P<0.05,同时在出现认知障碍的患者中,所有患者会有出现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等,而未出现认知障碍的患者中,患有上述疾病的患者就比较少。结论因此要综合的评价患者发病因素,对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出现糖尿病脑梗死的患者加以上述因素的预防,可以有效的降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 标签: 糖尿病 脑梗死 认知功能障碍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认知治疗技术在精神科临床心理护理中的运用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精神科进行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将54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27例/组。将实施常规精神科护理、认知治疗技术的患者分别纳入对照组、观察组。将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干预8周后的病情总分(155.94±9.51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精神科心理护理中采用认知治疗技术能够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提高护理效果。

  • 标签: 精神科 认知治疗技术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科护士对水银体温计损坏危害的认知及处理方法,减少在工作中的安全隐患。方法回顾2011年1月—2017年1月我院30名新生儿科护士(含离职)对水银体温计损坏危害认知及处理方式和防护措施。结果18名护士对水银危害及相关职业防护知识认识不足,处理方法欠妥。结论科室应对护士进行相关培训,制订相关流程,提供必要设施和用物,提高安全防护意识。

  • 标签: 护士 水银体温计 危害 防护
  • 简介:摘要近年来,学者们从元认知、元情绪、依恋类型等角度对抑郁症的成因展开了新的探索,发现抑郁症与个体的消极元认知信念、辨别表情能力及情绪恢复能力弱、不安全依恋类型均有显著相关。

  • 标签: 抑郁症 元认知 元情绪 依恋类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额叶底部脑挫裂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特征,分析其发病机制。方法采取多维度心理测试检查量表分别评估34例健康对照组与我院2013~2014年收治的34例单侧额前叶底部脑挫裂伤患者伤后2个月的神经认知功能。结果伤患组2个月各项神经认知评分与整体认知水平均落后于健康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患组血清胆碱酯酶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胆碱酯酶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伤患组年龄、文化水平、职业、性别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水平、治疗方法等与患者伤后2个月的整体认知功能情况具有密切联系,其中受教育程度与认知功能状态的相关性最为密切;影响认知功能障碍的因素主要有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与神经递质Ach。

  • 标签: 额叶底部脑挫裂 认知功能障碍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对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认知和需求情况。方法选取该社区100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采用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认知和需求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患者认知程度为知道的26.0%;接受程度为接受的38.0%;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的20.0%;需求程度为非常需求的32.0%。结论加强社区精神卫生服务质量,加大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宣传工作。

  • 标签: 严重精神障碍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 认知 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50例2015年1月—2016年1月到我院就诊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两组,每组25例患者。对于常规治疗组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于联合治疗组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以认知行为治疗。结果药物治疗联合认知行为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于常规药物治疗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2.0%)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7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以认知行为治疗,能够减少患者的服药剂量和对药物的依赖,缩短病程,整合人格,纠正错误认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预防复发方面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 广泛性焦虑症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三级甲等医院的义务人员对临终关怀的认知程度。方法以分层抽样法选取600例三级甲等医院工作的医务人员,其中医生200例,护士400例,以医生为医生组,以护士为护士组,对比两组对临终关怀的认知程度。结果医生组对个人死亡态度、对患者死亡态度、对临终关怀态度及了解临终关怀学评分均明显高于护士组(P<0.05),而两组需学习临终关怀学评分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三级甲等医院工作的医护人员中,医生对临终关怀的认知程度明显高于护士,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对护士临终关怀的教育。

  • 标签: 三级甲等医院 医生 护士 临终关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全麻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6月间在我院接受全麻手术的患者112例纳入课题研究,观察组患者给予0.4μg/kg浓度为0.4μg/mL的右美托咪定,10min输注结束,对照组给予等量的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然后进行麻醉诱导,然后进行手术。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不同时间点MMSE评分结果以及不同时间点POCD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T1、T3、T4时SBP、DPB和HR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h和术后24hMMSE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h和术后12hPOCD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有助于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且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值得推广。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全麻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麻醉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比较。方法从本院选取2015年5月到2017年5月收治的220例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全麻方式,观察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方法,分析两组患者认知障碍发生情况、智力状况评分、麻醉时间以及患者术中各项情况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认知障碍发生情况和麻醉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智力状况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各项指标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进行手术时使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可降低患者出现认知障碍的发生情况,有利于提高患者智力状况评分,值得应用。

  • 标签: 不同麻醉 老年患者 认知功能障碍发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认知护理干预对子宫内膜癌化疗患者焦虑及自尊产生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进行子宫内膜癌化疗的4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认知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且自尊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化疗患者实施认知护理干预后有效的降低焦虑、抑郁,并提高自尊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认知护理干预 子宫内膜癌 化疗 焦虑 自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整体护理干预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方法于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1月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中,随机选取48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患者的人数为24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护理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护理。结果对照组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能力改善评分显著低于护理组患者,护理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方法对老年痴呆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提升老年痴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值得被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整体护理干预 老年痴呆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就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以认知治疗施治的具体效果加以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就针对我院在2016年12月—2017年6月期间接受1例该类患者为对象,给予认知治疗。结果在该治疗方法的作用下,患者得到有效恢复。结论针对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以认知治疗展开治疗,可帮助该部分患者得到有效恢复。

  • 标签: 认知治疗 偏执型人格障碍 人际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一般性护理干预,观察组加行认知性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认知障碍、焦虑/躯体化、绝望感、体重下降、睡眠障碍、阻滞、日夜变化及HAMD总分明显改善,两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29%,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认知性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抑郁症 老年患者 认知性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