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今后药品抽验工作及药品监管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我市2013年药品抽验结果及不合格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年完成抽验818批,不合格207批,不合格率25.31%。从来源看,不合格率最高的是县以下诊所(38.10%),从品种看,不合格率最高是中药材(75.00%)及中药饮片(61.05%)。结论药品监管部门应高度重视药品抽验工作,加强对中药材和饮片的监管,尤其加强对县级药品使用单位的监管。

  • 标签: 抽验 质量分析 监管
  • 简介:摘要目的对洛芬待因缓释片进行质量评价与研究。方法观察高温、高湿度及光照条件下及市售PVC包装条件下加速、长期试验处方中主药的质量变化,判断处方的筛选结果及工艺的可行性。结论所制洛芬待因缓释片包衣呈粉色,三批样品检测结果硬度、释放度合格,含量合格、准确、均匀,片重差异小,质量可靠,其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洛芬待因缓释片的质量可靠、工艺具有生产可行性,其质量标准可有效控制洛芬待因缓释片的质量

  • 标签: 洛芬待因缓释片 稳定性试验 释放度 工艺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慎独精神对护理工作的影响以及如何培养护士的慎独修养。方法根据自身的临床护理经验结合伦理学知识。结果护士慎独修养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关系到护理安全,更关系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结论而对于护士慎独精神的培养是一个多元的循环渐进的过程,要有科学的管理方法,从多方面培养护士的慎独品质。

  • 标签: 慎独 修养 优质护理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行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麻醉恢复质量影响。方法择期行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6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65~79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四组(n=15)全凭静脉麻醉组(Tm组)和吸入麻醉组(Vm组)及硬膜外复合全凭静脉麻醉组(ETm组)和硬膜外复合吸入麻醉组(EVm组)。分别于术前、术后30min、4、24h采用运动活力评分(MAAS)评估镇静程度,同时间点采集静脉血样检测血糖(Glu),于术前、术后1d、3d、5d分别行MMSE评分,判断在此期间患者是否发生POCD,记录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及麻醉恢复期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与ETm组和EVm组比较,Tm组和Vm组苏醒时间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延长,术后躁动和恢复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增加,术后5d内POCD的发生率增加(P<0.05),术后30min、4h血浆Glu水平明显升高(P<0.05),术后30minMAAS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30min、4h血浆Glu水平在Tm组和Vm组明显升高(P<0.05),术后30minMAAS评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实施单纯静脉或吸入全麻术后早期引起Glu水平升高,硬膜外复合静脉或吸入全麻可改善术后苏醒质量,提高麻醉恢复期质量

  • 标签: 麻醉 方法 麻醉恢复期 恢复质量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治疗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qualityoflife,QOL)的影响,研究分析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按治疗手段的不同将2012年4月到2014年6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78例肺癌患者分为两组,采用单纯手术治疗的43例肺癌患者为治疗组,其余35例患者采用手术+放化疗进行治疗,将其作为对照组。根据FACT-L(4.0)中文版QOL调查表,对两组病例进行QOL评测,并采用相关分析法对其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生存时间在1年内,1~3年的,两组病例的QOL总分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时间在3年以上的,治疗组的QOL总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具体方面而言,治疗组患者在生理状况和家庭/社会情况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方面两组病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癌患者及早诊断,并根据患者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 标签: 手术治疗 肺癌患者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护理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护理队伍素质的提高,只有高素质的护理队伍,才能造就高标准的护理质量。因此,如何培养一个团结、高效、快速、科学的护理团队,将是目前急需所面对的问题。

  • 标签: 护理质量 护理素质 护理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我院开展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控制的具体实施过程,以及分析该质量控制实施之后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选择的是我院于2012年4月至2013年8月这段期间内收治的住院患者,从中选出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静脉给药的全过程给予静脉治疗护理专业化管理,从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控制小组的成立、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控制的具体实施这两个大方面进行。然后从患者满意度、护士职业技能改善情况对实施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控制实施之后,护士能够较为全面地掌握静脉输液的相关知识,职业技能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200例患者经满意调查表显示,满意者170例,基本满意者27例,不满意者仅3例,总体满意度达到了98.5%。结论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控制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护士静脉输液的技能,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 标签: 静脉治疗 护理质量控制 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找出影响外科护理工作质量的不利因素进行分析,并找出相应有效的对策,提高在外科中的护理工作的质量。方法对众外科护理中出现的危险事件做回顾性分析,总结出相应的影响因素和对策。结果在调查的200多例外科危险事件中,发生的主要原因有管理不当56例、护理服务不当84例、患者自身原因43例、其他原因十几例。结论外科护理是医院中较为容易发生危险事件的护理科室,其中以护理服务不当引起的较多。在这个容易发生危险事件需要细微精致的护理服务中需要护士本身不断提高自我的专业知识、护理素质、职业道德修养,为外科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减少危险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外科护理 影响因素 护理服务 对策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随机收集我院检验科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期间接收的520份血液标本,从标本采血部位、采血时间、送检时间以及标本容量等方面综合分析,研究影响血液标本质量的因素,并分析标本质量和检验结果的相关性,为提高血液标本检验结果准确性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血液标本 质量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实施护理干预对产后出血和助产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抽取我科收治的待产孕妇90例进行讨论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护理质量以及出血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产后出血的干预护理措施后产妇产后护理质量以及出血率明显好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孕妇产后出血采取有效的预防、干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产科的生产率,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明显降低产后出血率,并且使患者的满意度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

  • 标签: 护理干预 产后出血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当前病理实验课存在着学习内容单调枯燥,非常抽象复杂等客观现状,本文试从几方面来探讨如何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

  • 标签: 病理实验 教学质量 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8月检验的40份免疫检验血样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质量控制,作为观察组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检验没有予以质量控制的40份免疫检验血样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的检验结果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血样SAg、SAb、eAg、eAb、cAb、hiv指标变异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强化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可以有效提高免疫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从而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免疫检验 质量控制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设置助产士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分娩的产妇158例作为研究对象,产妇自主选择一名助产士全程陪伴,助产士与产妇要建立起信任、和谐、亲密的关系,每个助产士要根据自己负责的产妇的具体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所有产妇均顺利分娩,其中134例产妇自然分娩,无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所有产妇均与助产士建立良好的关系,对整个护理过程非常满意。结论在分娩过程中设置助产士能够有效地提高分娩质量,保证母婴健康。

  • 标签: 助产士 分娩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通过提高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简称“质控”。),可提高对患者病情诊断的准确性。从理论上来讲,医学检验质控有两个外延一是室间质量控制和室内质量控制,二是检验精密度和准确度。通过提高检验结果准确度,能够减少患者的误诊率,因此,提高检验质量和精确度,是提高医务人员诊疗水平的关键。我国大中型医院的实验室,在质控方面,正朝向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发展,建立了明确而有序的初期质控、中期质控、晚期质控等质控措施。其中包括加强与临床医护人员合作关系,规范化检验申请单、患者准备、标本的采集与标本运送等操作程序以及各种影响标本采集、运送的因素和解决方法;定期检修仪器,严格试剂来源,提高检验人员的工作态度;加强检验后的审核及规范性报告等。经过广大医学检验工作者和管理者,以及医护人员的努力,临床医学检验质控已取得了相应的成绩,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

  • 标签: 医学检验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制碘伏涂膜剂。方法建立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结果碘伏涂膜剂制备工艺简单,质量稳定,质控方法可行。

  • 标签: 碘伏 涂膜剂 制备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招收留学生。其中,临床医学专业是最受来华留学生欢迎的本科专业,依据留学生的实际情况,目前大多高校采用全英文教学模式,可通过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英文水平、制定完整的留学生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方案、选取合适的教材、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生源质量、严格教学管理及申报国家精品课程等方法提高留学生全英文教学质量

  • 标签: 留学生 临床医学专业 全英文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对胃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科收治的80例晚期胃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社会支持,6周期化疗结束后两组的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6周期化疗结束后对照组患者生存质量无明显改善,观察组生存质量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完善社会支持对提高晚期胃癌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积极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0%福尔马林、纯丙酮、95%乙醇、甲醇4种固定液对脑组织冷冻切片H-E染色质量的影响,筛选出一种脑组织冷冻切片的最佳固定液。方法收集手术室送检新鲜脑组织标本,经常规冷冻切片后放入不同固定液,进行H-E染色,观察脑组织冷冻切片细胞收缩程度和染色质量。结果甲醇组细胞收缩不明显,相对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醇组组织结构清晰,核浆染色鲜艳,对比度好,相对于其他组差异性显著(P<0.001)。结论甲醇固定脑组织染色效果好,使用方便,满足术中冷冻切片的快速、准确诊断,是脑组织冷冻切片的理想固定液。

  • 标签: 脑组织冷冻切片 固定液 组织收缩 染色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提高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生命质量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收治的106例重症监护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53例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53例采用舒适护理措施,然后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心理和生理的变化。结果实施护理之后两组患者的心理舒适、生理舒适的得分情况明显优于护理前,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数据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性护理方式能够使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降低生理、心理等方面的不适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升医护人员的自身素质和护理水平,因此非常适合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舒适护理 重症监护室 生命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规范管道护理中的各种管道标识,探讨双标识在病人管道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分析以往管道护理缺陷的基础上,选取我院胃肠外科2014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329例管道应用病人为研究对象,在规范化管道护理的基础上,在管道护理程序中运用双标识,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管道安全情况、护士管道辨别时间及交接班时间。结果设计合理、使用便捷的管道双标识可以减少管道滑脱及护理差错,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节约护士时间及精力。结论在管道护理中使用护理双标识起到了预防护理缺陷,节约护士时间,实现了患者管道护理的质量持续改进。

  • 标签: 双标识 管道护理 质量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