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6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脾动脉栓塞联合他宁灌注治疗门脉高压、脾亢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门脉高压伴脾亢患者共80例,80例患者均实施脾动脉栓塞联合他宁灌注治疗。观察80例患者治疗后的外周血常规指标、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 治疗后80例患者的外周血常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存在差异(P<0.05)。治疗后80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 脾动脉栓塞联合他宁灌注治疗门脉高压伴脾亢效果理想,有助于改善外周血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门静脉压力。

  • 标签: 脾动脉栓塞 思他宁 门脉高压 脾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的运用方式,对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方法和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210例患者,且在整体护理中,对全部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的方式,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对全部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后,有效的减轻了患者手术前的紧张、焦虑及恐惧等各种不良情绪,使患者在手术中更有安全感、对医生的信任感和舒适感,且所有患者都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手术后对患者进行随机访问得到满意度为97.46%。结论手术室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痛苦,疗效显著,显著的提高了手术室的护理质量。

  • 标签: 舒适护理 手术室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商品名连康)联合头孢克肟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0例细菌性肠炎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头孢克肟治疗,观察组实施连康联合头孢克肟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肠道菌群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肠道菌群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肠道菌群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康联合头孢克肟能够使细菌性肠炎患儿的临床症状及肠道菌群情况得到明显的改善,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细菌性肠炎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头孢克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结石性脓肾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结石性脓肾患者58例,依据治疗方法差异性均分两组。予以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29例患者为参照组,予以经尿道输尿管取石术治疗的29例患者为观察组,最后对两组结石性脓肾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和总结。结果经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100%)同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6.6%)进行比对,组间差异经统计后P>0.05。结论结石性脓肾患者予以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效果理想,对其肾功能恢复起到促进作用,可在临床上进一步实践。

  • 标签: 腔内泌尿外科技术 结石性脓肾 效果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案例教学在呼吸内科学课程中的应用。通过分析案例教学的优势和特点,以及呼吸内科学课程的需求,将案例教学与呼吸内科学结合起来,实现知识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文重点介绍了案例教学在呼吸内科学课程中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了相关案例的选择和引导学生思考的方法。最后,通过评估案例教学的效果,验证了其在呼吸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案例教学 呼吸内科学课程 理论与实践 设计与实施 效果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叙事护理教学在《老年护理学》课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校于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的学生共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80例学生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观察组采用叙事护理教学。对比两组的人文关怀能力以及同理心评分。结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老年护理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叙事护理教学,能够显著改善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以及同理心评分,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叙事护理 老年护理 人文关怀能力 同理心评分
  • 简介:【摘要】加强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教改,对于促进学生计算应用基础的提升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本文紧密结合中职院校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强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

  • 标签: 中职院校 计算机应用课程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案例教学法在社区保健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校2010级农村医学专业16班为实验组,17班为对照组,分别运用案例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并进行问卷调查和成绩分析。结果案例教学法课堂教学效果反馈良好,期末考试成绩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案例教学法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协调应变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探索创新能力。教学效果显著。

  • 标签: 案例教学法 社区保健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学科,其与临床各专业学科联系紧密,根据当前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本文进行了与工作岗位有效衔接的课程改革尝试,取得一定成效。

  • 标签: 工作岗位 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 课程改革
  • 简介:摘要通过对国际护理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的参考,探讨了如何对我国高职高专涉外护理专业的课程进行改革,以实现与国际接轨,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具实用性,同时也更具竞争力,也更能适应国内外医疗护理市场的需求。

  • 标签: 涉外护理 课程研究
  • 简介:【摘要】加强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教改,对于促进学生计算应用基础的提升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本文紧密结合中职院校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强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

  • 标签: 中职院校 计算机应用课程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为培养高素质职业技能型人才,探索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实施改革。将行业标准及岗位设置引入教学,完善专业技能培养,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培养为根本,调整课程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培养符合临床需求及行业要求的技能型人才。

  • 标签: 行业需求 能力培养 课程体系 改革 探索
  • 简介:目的:对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培训的课程设置与实施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76名低年资护士(参加工作3年以下),对其进行核心能力课程培训,然后依据核心能力量表评估护士的核心能力、理论水平以及操作能力。结果:相较于课程培训前,低年资护士整体的核心能力、理论水平以及操作能力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和改善(P<0.05)。结论:对低年资护士进行核心能力课程培训,能明显改善其核心能力,提高其护理操作水平。

  • 标签: 低年资护士 核心能力 课程培训 实施效果
  • 简介:摘要在药品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中,药事管理和法规作为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其包含的内容有药品的研制、经营、生产以及相关的使用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探索新的方法,结合教学内容而改革方法,能够结合当前的教学资源而提升学生掌握这门课程知识点的能力。下文就教学改革以及相关的实践情况作出详细分析。

  • 标签: 药事管理 法规课程 教学改革 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人际沟通与礼仪》课程的教学考试方法。方法在《护理人际沟通与礼仪》教学考试中完全采用非理论考试形式进行考核,考核项目包括社会实践见习报告占20%+考勤及礼仪训练占30%+体验式临床护理情境模拟表演占50%。结果此考核方法更有利于护生人文关怀意识、主动沟通意识的培养,提升护生礼仪修养和人际沟通能力。结论在《护理人际沟通与礼仪》教学考试中完全采用非理论考试形式,符合教学目的和教学原则,利于教学目标的评价,可继续采用。

  • 标签: 护理人际沟通与礼仪 教学考试 方法研究
  • 简介:解剖学主要阐明人类各个部位解剖层次、各个器官位置、结构及毗邻关系,和临床关系密切,非常实用。它不但是医学的基础课程,也是《中医骨伤科学》临床教学的基础。怎样认识解剖学知识在中医骨伤科学教学当中的作用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 标签: 中医骨伤科学 解剖学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生命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体系,找出生命缺失的深层原因,强调评价的自主性与开放性。方法在教学质量监控中,通过情感体验法,分析学生的成长历程,建立生命教学评价体系新思路、新模式。结果生命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新思路、新模式体现了现代生命观的新方法、新观念,提升了学生生命发展的可能性和超越性。结论依据生命教育课程这一特殊性,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是高等院校教学管理的基本内容,对开展生命教育,有其现实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影响。

  • 标签: 生命教育 教学质量 监控 评价
  • 简介:摘要药剂学,是药学专业当中的一门主打课程,为了切实提升这一学科的教学质量,我们需要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不断探索药剂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下文将主要从教学的模式、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三个方面作为着手点,对于该科目的教学改革进行详细的探讨,以期能够为高素质医药学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加有利的借鉴。

  • 标签: 高职院校 药剂学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护士的角色在医患关系中有磨合剂的作用,基于工匠精神的人际沟通和礼仪素养是护士基本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著名思想家颜元曾经说过:“国尚礼则国昌,身尚礼则身修,心尚礼则心泰。”所以为了综合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在护理礼仪课程的教学中,笔者做了以下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 标签: 工匠精神 高职护理 礼仪课程 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