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6 个结果
  • 简介:第1课 一元次方程(精讲式)一、问题提出1.如果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64cm2,正方形的边长为xcm,则x2=64,x>0 ①2.已知一个矩形的长比宽多2cm,宽为xcm,矩形的面积为45cm2,问矩形的宽是多少?依题意得:(x+2)x=45 (x>0)整理得:x2+2x-45=0 ②3.在△ABC中∠C=90°,AB=16cm,BC-AC=2cm,求AC的长.若设AC=xcm则由勾股定理AC2+BC2=AB2,即x2+(x+2)2=162整理得:x2+2x-126=0 ③4.某片树林现估计木材储量为a立方米,若每年增长的百分率相同,两年后这片树林木材储量为m立方米,每年平均生长率为x,则得:

  • 标签: 二元二次方程组 实数根 分式方程 解方程 因式分解法 无理方程
  • 简介:再论一元次方程四川师大翁凯庆一、一元次方程根的特征1、根与系数的符号特征设一元次方程ax2+bx+c=0(a≠0)根为x1,x2,且x1≤x2。(1)两根为正△≥0,x1+x2>0,x1x2>0,(2)两根为负△≥0,x1+x2<0,x1...

  • 标签: 二次方 有理数 原方程 绝对值 有理根 公共根
  • 简介:在研究只允许部分服务台进入休假状态的多服务台M/M/c排队系统时,我们发现了条件Erlang分布的一些有趣的性质,进一步研究我们发现相对应离散随机状态的负项分布也具有很好的性质(概率封闭性.本文证明了一类负项分布的概率封闭性.它们对导出复杂排队系统中离散状态下顾客等待时问分布及保险公司中破产概率上界的计算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负二项分布 条件分布 条件概率 封闭性 ERLANG分布
  • 简介:利用Avery-Henderson不动点定理,讨论了时间测度链上一类非线性边值问题正解的存在性,并在一定条件下得到两个正解的存在性结果,继而利用Legget-Williams不动点定理将其两个正解推广到三个解的情况,同时利用一种等价转化,给出阶非线性边值问题格林函数的求法,使其求法一般化.

  • 标签: 时间测度链 边值问题 正解 不动点
  • 简介:部分几何(初一下)线段、角的教与学第1课引言(一)一、教学目标:了解几何研究的对象,几何研究哪些问题,培养学习几何的兴趣.、导学阶梯:(在阅读中思考、操作,在思考、动手中阅读,读书P1-3)1.回忆在小学学过的下列图形的名称(依图形顺序,写出图...

  • 标签: 教学目标 部分几何 同旁内角 思维训练 平行公理 变式题
  • 简介:初论一元次方程四川师大翁凯庆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次方程。一元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2+bx+c=0(a≠0),它的解只与系数a,b,c有关,与未知数x取什么字母无关。一、一元次方程的解法其基本解法为:①直接...

  • 标签: 二次方 实数根 平方和 取值范围 自然数 方程的根
  • 简介:关于元函数在一点的全微分存在的判别条件,一般教科书都是要求两个一阶偏导数在该点处连续(参见[1])。文献[2]削弱了这个条件,只要求其中一个一阶编导在该点处连续,文献[3]给出了全微分存在的另一个条件:要求两个一阶偏导数在该点的一个邻域内存在(但不要连续),及在邻域内至少存在一个有界的阶混合偏导数。容易说明,〔2〕、〔3〕中判别条件的适用范围并不完全一样.从而〔2〕、〔3〕给出的都只是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讫今为止,尚未见到关于全微分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本文将偏导数和全微分联系考虑,得到一个全微分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作为这个充要条件的推论,可立即得出〔2〕、〔3〕中的判别条件.

  • 标签: 充分必要条件 二元函数 混合偏导数 一阶偏导 判别条件
  • 简介:1处理好《考试说明》和教材的关系是轮课堂有效复习的支撑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课改的各项举措趋于成熟,考试说明也随之相对稳定,每年也只会有些微调.在轮课堂复习过程中,要认真研读每年的《考试说明》,明确高考数学“考什么”和“怎么考”,

  • 标签: 复习 课堂 数学 高三 新课程改革 相对稳定
  • 简介:主要研究微生物发酵过程中不同工况下的非线性、非光滑且无法求得解析解的动力系统及其主要性质,建立了具有数百个不同动力系统为主要约束、有连续与离散两种辨识参量、依据实验数据与生物系统鲁棒性为性能指标的辨识模型,阐述了此类辨识模型与最优控制模型的建立方法、数值模拟方法及并行优化计算方法,并介绍了笔者的著作《非线性发酵动力系统——辨识、控制与并行优化》的基本内容。

  • 标签: 非线性动力系统 辨识模型 生物系统鲁棒性 并行优化
  • 简介:本文证明,对任意正整数n∈N及r>1,ωn(r)=∑^∞(m-1)(1/(m+n))(n/m)^1/r≤(π/(sinπ(1-1/r)))-(θr(1)/m^1-1/r).这里,θr(1)=(π/(sinπ(1-1/r)))-∑^∞(m-1)(1/(m+n))(n/m)^1/r是使上式成立的与r有关的最大值1θr(1)>1n2-5/16=0.3806471^+.由此改进了一般Hilbert重级数定理。

  • 标签: 级数 定理 注记 正整数 最大值 证明
  • 简介:本文利用油藏渗流力学原理,结合留数方法和特殊函数理论,求出了考虑井储和次压力梯度影响的无穷均质油藏试并模型的解析解,并给出了渐近表逸式。该方法可用于求无穷双孔介质油藏、多层油藏、复合油藏等试井模型的解析解,对试井分析有理论应用价值。

  • 标签: 二次压力梯度 LAPLACE变换 留数方法 解析解 渐近表述式
  • 简介:考虑了一个阶奇摄动非线性边值问题,利用匹配展开法研究了该问题的激波解,讨论了该问题的激波位置与边界条件的关系.

  • 标签: 非线性 边值问题 匹配法 激波解
  • 简介:利用锥上不动点定理讨论了阶常微分方程组多点边值问题正解的存在性,所得结论推广了最近的一些结果.

  • 标签: 多点边值问题 不动点定理 正解
  • 简介:一、启发提问一元次方程ax2+bx+c=0(a≠0)的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中知道实数根的个数是由方程的系数a、b、c(△=b2-4ac)决定时,当△≥0,方程有两个实数根:x1=-b+b2-4ac2a,x2=-b-b2-4ac2a,比较x1和x2式中的结构,你发现了什么?1.分母相同,为2a2.分子-b-b2+4ac与-b+b2-4ac是互为共轭根式,3.计算:x1+x2=-b+b2-4ac2a+-b-b2-4ac2a=,x1·x2=-b+b2-4ac2a·-b-b2-4ac2a=.、读书自学 P30-P331.如果方程ax2+bx+c=0(a≠0)有两实根是x1和x2则△=b2-4ac≥0

  • 标签: 方程的根 分解因式 二次方 因式分解法 二次三项式 完全平方式
  • 简介:欢迎初中学生对本期数学问题提出解答.解答者注意:1.来稿要用原稿纸抄正写明所在学校和所读年级;2.来稿寄至:海口市海南师范学院数学系蔡亲鹏老师收(邮编571158);3.本期截稿日期2002年6月25日.对于优秀解答者,本刊将公布名单并发给证书.

  • 标签: 数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