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经费问题,多年来一直是困扰我国科学博物馆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而在我国正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许多原先由政府包下来的事业正在逐渐转为企业化或市场化运营。于是,政府部门、科学博物馆和社会上的某些同志提出:科学博物馆是否可以政府“断奶”,靠门票和其它收入自己养活自己?

  • 标签: 科学博物馆 经费来源 政府拨款 社会赞助 经营方式
  • 简介: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推进文物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 标签: 科学发展观 文物保护工作 中国 管理机制 以人为本
  • 简介:为宣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纪念文化之集大成者孔子,广州农讲纪念馆于今年5月在明伦堂同时展出《孔子与儒学》、《广东各地学宫》、《中国科举文化展》三个展览。

  • 标签: 广州农讲所纪念馆 孔子 儒学 广东 学宫 科举文化
  • 简介:近年,《新疆钱币》杂志中有几篇钱币出土信息的报导,这些古钱的出土,对于新疆来说应是很少见的。特别是库车几次出土的钱币,年代均是较久远的汉唐时期,对于研究当时的社会状况,经济条件以及钱币使用情况提供了很好的第一手实物资料。

  • 标签: 出土钱币 新疆钱币 汉唐时期 社会状况 实物资料 经济条件
  • 简介:《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期刊创刊于1989年。1989年至2002年为半年刊,2003年起改为季刊。共出版了19卷48期。另外,2002年增刊一册,订价50元。目前编辑部尚有少量《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期刊1989-2007年的余刊,可供整套或零散订阅。需订

  • 标签: 征订启事 文物保护考古 科学征订
  • 简介:博物馆的科学技术现代化是经济全球化下博物馆的发展趋势.现代科学技术已渗透到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文物保护、宣传教育、学术研究和日常管理等工作中,尤其是信息网络技术催生的数字化博物馆,给传统博物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目前我国博物馆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发展很不平衡,主要存在观念陈旧、管理落后和人才科学素质偏低的问题.

  • 标签: 博物馆 科学技术现代化 陈列工作 展览工作 学术研究 考古研究
  • 简介:《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期刊自2003年起为季刊,邮局发行,邮发代号:4-699:全国各地邮局均可办理订阅手续(定价8元/期)。漏订者也可向编辑部联系邮购(地址:上海市延安西路1357号(汇中商务楼一楼),邮编:200050)。

  • 标签: 征订启事 文物保护考古 科学征订
  • 简介:其实早在1986年周宝中先生就已经发表了《试论文物保护学》一文,重提此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馆藏文物保护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又有了长足的进步,涌现出新问题,所以有必要进行进一步探讨,另一方面,是想抛砖引玉,希望各位同仁一起来探讨馆藏文物中的保护科学、技术问题,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贡献出来,共同促进这一领域的发展。

  • 标签: 科学与技术 文物保护 馆藏文物 研究成果
  • 简介:<正>新乐文化,首先发现于沈阳北陵公社新乐职工宿舍,因而命名。该遗址前后经过三次发掘,出土遗物主要有石器、陶器、炭化谷物和木雕艺术品,还有居住房址,内涵十分丰富。经碳14测定,距今6800—7200年,是我国新石器时代较早的考古学文化之一。不少同志已对新

  • 标签: 历史地位 乐文化 考古学文化 新石器时代遗址 科学价值 细石器
  • 简介:考古发掘的传统运行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田野考古的发展趋势和新规程的要求了。它存在的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田野考古的发展,影响了科学发掘的水平与质量,必须重新确定科学发掘的衡量标准,采取强有力的对策和措施,确保科学发掘的正确方向,促进考古理念的转变和田野考古学的发展,把科学发掘的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为现场文物保护和后续研究提供全面有效的系统资料信息.

  • 标签: 田野考古 科学发掘 衡量标准 对策和措施
  • 简介:《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期刊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即第六版)收录为“历史类”的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主持研究编撰的,是我国发布最早并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学术评价中最受重视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之一。此次通过对14400余种期刊进行定量评价体系筛选和专家定性评审,评选出了1982种“中文核心期刊”。我刊被评为“中文核心期刊”显示出本刊的核心价值受到了国内权威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的认可,体现出期刊近年来学术水平、学术影响力以及编辑水平的提高。

  • 标签: 双核心期刊 文物保护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科学 考古 期刊评价体系
  • 简介:敦煌文献P.2977记载了中国十九座阿育王塔的情况,内容可与唐代文献有关记栽相印证,并可弥补传世文献记栽之不足。以之为据,结合20世纪以来的考古资料,并参稽佛教典籍及地方史志的有关记载,十九座阿育王塔的地理方位、兴建年代、演变历史及保存现状等,大都可以稽考。十九塔中,除曾经存在于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崇教寺塔、敦煌市西大乘寺塔、武威姑臧寺塔及四川崇州怀远镇晋原县塔失考外,其余十五座都有遗迹可寻。这些塔据说都是根据印度阿育王塔原型仿制的。根据敦煌石窟壁画、云冈石窟雕塑,尤其是郧县阿育王寺阿育王塔及近期于南京长干寺地宫出土的鎏金七宝阿育王塔,结合历史文献的记载,可以看出,阿育王塔的原型应为宝箧印塔。

  • 标签: 敦煌文献 舍利塔 阿育王塔 佛教 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