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使用丝裂霉素进行眼科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至2013年我院共有80例高度近视患者接受治疗,将其中40例作为观察组,4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两组患者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的裸眼视力均大于0.5,P>0.05;术后,两组患者均在1个月时就出现Haze,3个月时人数最多,从6个月时逐渐减少,到12个月时基本消失,P<0.05。结论临床中丝裂霉素应用于Epi-lasik治疗中,对于Haze具有比较好的预防效果,且该疗法的毒副作用不存在,患者视力得到了比较好的恢复,临床使用效果比较好。

  • 标签: 注射用丝裂霉素 高度近视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注射穿琥宁不良反应分布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1月至2014年1月间静脉滴注穿琥宁发生不良反应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静脉滴注穿琥宁不良反应主要分布于儿童、青少年及老年人中,并与患者体质,药物大分子物质,用药剂量,联合用药等因素有关。结论注射穿琥宁可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其发生机制和影响因素较为复杂,临床应用中要特别注意。

  • 标签: 注射用穿琥宁 静脉滴注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建立注射炎琥宁细菌内毒素检查(BET)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要求进行试验。结果:注射炎琥宁(C=1.6mg/mL)稀释10倍(0.16mg/mL)后采用灵敏度0.125EU/mL的鲎试剂经干扰实验无增强、抑制作用。结论:细菌内毒素检查法适用于检测注射炎琥宁中的内毒素。

  • 标签: 注射用炎琥宁 鲎试剂 细菌内毒素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和比较2种国产注射头孢呋辛钠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同类抗菌药伏乐新。为对照药,采用随机、对照、多中心、平行、开放的临床试验设计,在122例自愿受试病人中,对试验药注射头孢呋辛钠产品进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痊愈率分别为75.41%和72.13%,总有效率为93.44%和90.16%,总细菌清除率为96.6%和93.4%,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O%和8.20%。二药试验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药在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及安全性等方面均优于对照药。结论国产注射头孢呋辛钠产品是临床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

  • 标签: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考察注射头孢噻利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采用同一厂家,不同批号,不同敏灵度的鲎试剂对注射头孢噻利进行干扰试验。结果:3种批号的注射头孢噻BET水制成100mg/mL的溶液,经60倍稀释后,采用鲎试剂的浓度为0.25EU/mL,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结论: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可替代家兔热原法控制注射头孢噻利的质量。

  • 标签: 头孢噻利 细菌内毒素 鲎试剂 干扰试验
  • 简介:病例:患者,男,21岁,汉族,体重56公斤。因口腔炎就诊。查体: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口腔炎症,无其他异常症状。无家族过敏史。2006年5月20日,患者因口腔炎就诊,静脉滴注氧氟沙星后,出现皮疹,停药后症状消失。5月21日9时,给予注射阿奇霉素0.5g+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30分钟后,患者出现烦躁、出汗、喉中痰鸣、面色苍白、脉速而弱、躁动症状。立即停止此组输液,改用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上述症状仍未缓解,患者继之出现紫绀、大小便失禁,脉搏消失、血压测不到,迅速给予盐酸肾上腺素1mg肌内注射,10时10分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亡原因:过敏性休克。

  • 标签: 注射用阿奇霉素 死亡原因 急性口腔炎症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5%葡萄糖注射液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考察注射炎琥宁与注射更昔洛韦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在室温[(20±1)℃]下,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同时测定炎琥宁与更昔洛韦配伍后0~8h内的含量变化,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及pH值.结果检测波长为251mm,炎琥宁的平均回收率为99.8%,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4%(n=9),更昔洛韦的平均回收率为99.7%,RSD为0.68%(n=9).8h内配伍液的颜色、pH值以及炎琥宁与更昔洛韦的含量均变化较大.结论在室温条件下,注射炎琥宁与注射更昔洛韦不可以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使用.

  • 标签: 色谱法 高效液相 炎琥宁 更昔洛韦 配伍禁忌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急性肾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L-2IL-18和TNF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免疫化学法对33例急性肾炎患儿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IL-2IL-18和TNFα水平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儿作比较。结果急性肾炎患者在治疗前血清IL-2水平非常显著地低于正常人(p<0.01),而血清IL-18,TNFα水平又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治疗3个月后则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血清IL-2水平与IL-18,TNFα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4928,-0.5134,p<0.01)。结论检测急性肾炎患儿血清IL-2IL-18和TNFα水平的变化对观察病情和预后判定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小儿急性肾炎 白细胞介素&mdash 2 白细胞介素&mdash 18 肿瘤坏死因子&mdash &alph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2IL-6的含量状况,并分析其含量变化的意义;方法选取了2011年4月—2012年3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6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另外选取了5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然后利用ELISA方法对两组患儿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2IL-6的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患病的急性期IL-2含量水平相对于对照组要低,而IL-6的含量水平高于对照组,可见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2IL-6之间为反相关的关系;讨论支原体肺炎在急性期以及恢复期患儿血清中的炎性细胞因子IL-2IL-6的变化情况可以用来作为判断患者支原体肺炎的病情程度以及预后的指标,对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标签: 支原体肺炎 炎性细胞因子 IL-2 IL-6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分析和探讨药物联合治疗小儿急性胰腺炎对患儿血清IL-2IL-6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01月至2016年01月的急性胰腺炎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儿为60例,对对照组的60例患儿采用奥曲肽进行治疗,对观察组的60例患儿采用泮托拉唑钠联合奥曲肽进行治疗,然后对两组患儿在接受治疗之后血清IL-2IL-6的变化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在接受治疗之前,对照组患者的IL-2为(32.72±8.14),观察组的IL-2为(33.41±7.73);对照组的IL-6为(17.52±1.61),观察组的IL-6为(18.61±1.33),此时两组患儿的IL-2IL-6均未见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IL-2为(38.94±8.31),对照组患儿的IL-2为(39.76±9.53),此时两组患儿的IL-2的差异性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IL-6为(10.39±3.05),对照组患儿的IL-2为(11.82±3.41),此时两组患儿的IL-6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的腹痛缓解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腹部压痛消失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等指标均与对照组的组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泮托拉唑钠联合奥曲肽治疗小儿急性胰腺炎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而且可以快速缓解患儿腹痛,促进患儿尿淀粉酶和血淀粉酶恢复,消除患儿腹部压痛,并使得患儿血清IL-2IL-6降低。

  • 标签: 小儿急性胰腺炎 药物联合治疗 血清IL-2和IL-6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注射伏立康唑与2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分析。方法将两种注射伏立康唑分别融入5%葡萄糖注射液及0.9%氯化钠注射液后测定PH值及性状并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变化。结果注射伏立康唑与2注射液配伍后性状及PH值无变化,另外0.9%氯化钠注射液内的伏立康唑20min后,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3h后会出现浑浊,药物析出结晶,含量下降。结论注射伏立康唑应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进行静脉滴注,效果稳定,可避免出现结晶。

  • 标签: 注射用伏立康唑 5%葡萄糖注射液 0.9%氯化钠注射液 性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患有肺癌即出现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治疗当中,患者接受IL-2、干扰素及复方苦参注射液共同治疗的效果及相应的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当中收治的28例肺癌伴有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开展分析,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均分为常规组与结合组,常规组患者接受IL-2及干扰素治疗,结合组患者需在上述基础上同时接受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结合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远好于常规组,且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较少,双方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患有肺癌并出现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治疗中,患者同时接受IL-2、干扰素、复方苦参注射液的效果较好,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肺癌 胸腔积液 恶性 干扰素 IL-2 复方苦参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析注射奥美拉唑与注射艾司奥美拉唑在治疗活动期胃溃疡患者的疗效价值。方法:抽取本院收治的活动期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拟定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为研究期限,人数共计72例,根据入院顺序的先后将其均衡分至两组,每组归入(n=36);将开展注射奥美拉唑治疗方案的小组定义为A组,将开展注射艾司奥美拉唑治疗方案的小组定义为B组,随之进行数据收集整理,比对分析。相关数据包含:治疗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消失时间、溃疡愈合时间、胃功能指标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统计学评估后得出:B组患者所获效果更为优异,治疗后各项指标数值均显优另一组,P值达小于0.05标准,具备可比优势。结论:在活动期胃溃疡患者治疗方案的横向选择中,建议优先采用注射艾司奥美拉唑开展治疗,不仅能有效缩短溃疡愈合时间,还可使胃动素、胃泌素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之于患者而言,影响价值突出,值得采纳。

  • 标签: 注射用奥美拉唑 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 治疗 活动期胃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白介素-2IL-2)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30例CRF病人来自我院住院患者(剔除感染者),分为肾功能正常组,肾贮备能力下降期组和氮质血症期组。30例肾功能正常对照者来自我院健康体检者,采用FCM技术检测CD4+、CD8+细胞亚群的变化、ELISA法检测细胞分泌IL-2的水平,综合分析淋巴细胞功能在CRF病人免疫功能下降中所扮演的角色。结果(1)CRF患者外周血CD4+、CD8+细胞、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2)CRF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2分泌能力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3)CRF患者外周血IL-2活性同CD4+/CD8+比值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特别是CD4+/CD8+比值失调和IL-2活性与CRF病人细胞免疫功能处于低下状态均呈明显相关性。

  • 标签: T淋巴细胞亚群 IL-2 慢性肾功能衰竭
  • 简介:目的:本文试图利用免疫学手段,通过对皮质酮和IL-2的检测,从免疫学和神经内分泌学角度探讨有益身心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雄性大鼠56只(购于中科院上海动物研究中心),随机分成7组,即对照组、电击组、心理应激组、30min运动组、60min运动组、应激+30min运动组、应激+60min运动组.进行8周游泳运动,并在后2个星期施加心理应激.实验结束后,从大鼠腹腔动脉处取血,用于测定血清皮质酮和IL-2的含量.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应激大鼠血清IL-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皮质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②与对照组相比,30min和60min运动组血清I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血清皮质酮显著低于对照组;③与应激组相比应激+60min运动组IL-2水平显著高于应激组,皮质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反复的心理应激引起大鼠较强的心理反应并使大鼠免疫功能产生抑制,中小负荷运动对在心理应激下的大鼠免疫功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 标签: 中小负荷运动 心理应激 皮质酮 白细胞介素2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臭氧自体血回输疗法对HZ和PHN患者血清IL-2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HZ和PHN患者共6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臭氧自体血回输疗法(隔日1次,共10次)治疗,在第1次臭氧自体血回输治疗开始之前和第10次臭氧自体血回输治疗结束6h之后,分别采患者静脉血分离获得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臭氧自体血回输治疗前、后患者血清IL-2IL-6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IL-2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IL-6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并发症.结论臭氧自体血回输疗法可提高HZ和PHN患者血清IL-2的水平,同时可降低HZ和PHN患者血清IL-6的水平.关键词臭氧自体血回输疗法;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白细胞介素-;白细胞介素-6中图分类号R7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132-02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山东省日照市人民医院符合标准的急性白血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和临床病例研究,来观察比较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中白介素2IL-2)和白介素6(IL-6)水平在化疗前后的变化,探讨白介素2IL-2)和白介素6(IL-6)与急性白血病(AL)患者预后的关系,并在临床上为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白介素2 白介素6 免疫功能